債的歷史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9862724361
作者:David Graeber 大衛.格雷伯
页数:528页

内容概要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華爾街佔領運動的重要領袖。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99%。」(We are the 99 percent),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現任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人類學教授,並於二○○六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演講,被譽為「型塑文化本質論述的傑出人類學家」。二○一一年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之一。
著有《民主計畫:歷史、危機與運動》(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二○一一年出版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一書更榮獲「文化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二○一二年的最佳專書獎。
譯者簡介
羅育興
台大外文系畢,曾任影帶譯者、國貿經理、卡通動畫師。翻譯過的文類有: 奇幻、科幻、偵探、文藝、經濟、傳記、童書、神秘推理、恐怖驚悚……等共三十二本。譯作有《單車上的夏天》、《第十三個小時》、《我的吉普賽人生》、《異人兒》、《慾望酒莊》、及《咖啡神之□》等。
林曉欽
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主修政治哲學、主要興趣為西方政治哲學史、當代思潮、族群政治等。現為自由譯者、編輯。譯有:《橋:歐巴馬的生命與崛起》(大衛.雷尼克著)、《芬蘭教育這樣改!》(帕思.薩爾博格著)、〈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貝淡寧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道德的混淆
第二章:以物易物的經濟學神話
第三章:原始債務
第四章:殘酷與救贖
第五章:經濟關係中的道德基礎
第六章:性與死亡的遊戲
第七章:榮譽與受辱──當代文明的基礎
第八章:信用制度與金錢貨幣──歷史周期的循環
第九章:軸心時代(西元前800年至西元600年)
第十章:中世纪(西元600年至1450年)
第十一章:大資本帝國時代(西元1450至1971年)
第十二章:西元1971年至不知何時終止

作者简介

◆《紐約時報》、《法蘭克福彙報》譽為「時代的啟示錄」!
◆《美國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各大財經媒體關注討論
你知道嗎?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
◆近年來反省金融危機最透徹根本的著作!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探究國際金融經濟的重量鉅作
一部令人驚奇的人類故事
以債務關係的重述人類歷史和社會
帶給陷入金融危機的世界全新啟示
債務是了解現存金融體系的一扇門,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市場。如今面對這場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挑戰,迫使我們必須釐清究竟什麼是債務?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古早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
人類學家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原始社會的債務,用以估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本書從人類歷史中犯罪和賠償、戰爭和奴隸、債務和贖罪的故事開始談起,試著揭開債務規則神祕的面紗。
格雷伯嘗試將歷史分成四個階段:早期的農業帝國(3500-800 BC )、軸心時代(800 BC-AD600 )、中世紀(AD600-1450)、大資本帝國時期(AD1450 -1971)以及現在的金融世界,並以人類學的角度解析債務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貨幣是國家或政府用來控制社會,貨幣的作用便是量度債務,金錢的使用好像是一個龐大的記帳系統,當債務危機出現就會引致戰爭之後,然後統治者便會摧毁這些帳簿,並將土地歸還它的擁有者,以紓解危機。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是一部博學、宏觀,且能激發討論的作品。作者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法律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並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也提供現代金融制度不同的反省角度。


 債的歷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最早見到這本書是對岸中信出的版本,當時書名就叫做《債》,還蠻引人好奇的,但先不論譯筆,光是看到後面的注釋全部都用英文原版影印的偷懶步驟,就瞬間滅火了。商周這次推出,本以為是買版權,不過看了譯者後才發現猜錯了。翻了幾頁覺得不錯就帶回家了。作者大衛‧格雷伯是“佔領華爾街”活動的發起人之一,也是著名的人類學家,他用相當有趣的角度去觀察經濟史(該這麼說嗎?),裡面的許多論述無疑的,顛覆了傳統的一些說法,讓人耳目一新。格雷伯最大的挑戰,就是對於貨幣的起源。他指出,經濟學家的傳統說法,人類最早存在的“市場”是以物易物的環境,直到察覺出不便性後,才逐漸演化出媒介。作者駁斥了這個說法。他從考古的角度跟人類學的角度去考察,原始的社會根本也不存在所謂的以物易物,最早的經濟活動其實很單純,即便在現代比較純樸的農村中依然能仍見到。左鄰右舍互相交換多餘的生活用品,或者是借用賒帳,大家以自己的信用為擔保,累積出各式各樣的“債”(但又不是現代的那種)。格雷伯稱這是某種“共產”的生活方式。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在軸心時代以降,高度的國家開始成型,為了收稅等行政措施,政權必須有個媒介來處理,於是開始發行貨幣。比如說,士兵的薪餉,發放之後讓他們自行到所在地購買,等於轉移了國家的補給負擔,是一種重要措施。簡單來說,貨幣是以國家本身的信用為基礎去發展出來的媒介,並非市場“自然”發展出來的產物。也正因為如此,當進入所謂的中世紀,各大帝國紛紛崩解的同時,經濟也又“退化”回最初的那個型態。歷史學家通常稱這是一種文明衰退的狀態,但格雷伯顯然不認同。在作者的觀念裡,正是在亞當斯密以後的經濟學家發展出來的資本主義世界,才造就了今天的許多債務危機、貧富差距、過度信用擴張跟投資泡沫化等。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在他探討倫理學的作品中指出:「當財貨是用來取得生活必需品時,他是正常的;當它人類只想利用財貨生出更多財貨,這世界就腐化了。」今天吾人所見到的房屋炒作者就是這樣的存在。格雷伯對於這些當然有諸多的批判,同時,他也希望讀者諸君能夠重新反省“債”的本質意義,最終,他希望人類能夠思考是否除了資本主義外,還有別的生存方式?最初的那種模式,是否才是“幸福”的最終可能性。以上是筆者從中讀懂的部分心得。坦白說,格雷伯給予的資訊頗多,有部分在陳述時,雖然未必是譯筆的問題,但顯然作者說的越多,反而越有些模糊了焦點,反而難看出真正的核心意旨。又,或許本書值得再三的品味,可以琢磨出不同的心得吧!(例如,作者指出,耶穌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把“原罪”攀比為古典時代認為人類“積欠這個上天的債”,而他的死亡則是代替世人把這個“還不起的債”給清除了。另外,他對於羅馬奴隸制與財產制的討論也非常精彩。)本書的字數很多,背後的附註也很多也很重要,簡體版把它通通省略是非常要不得的做法。不過,當然,字多錯誤也多,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但,不管怎樣,一部可以帶來許多新知識的是好書,能夠讓你反思的則是經典了。《債的歷史》,是可以細細品味的好作品。與大家推薦之。
  •     一般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人类货币的起源,始自"以物易物"、"货币交易"与"信用借偿"的自然过程,但作者试图以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推翻古典经济学缺乏论证的主张。通过历史回顾,David Graeber认为货币的起源应该倒反过来,是"信用借偿"、"货币交易",最后才是"以物易物"。此主张与古典经济学家相同的部分,在于货币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皆与"政府"的出现息息相关,但以此延伸的"放贷风险"与"有借有还",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David Graeber认为"放贷风险"是人类史中最长远的共识,亦即债主体认到大量借贷者无法偿债时,将导致社会经济崩溃,因此主动打消债务或放宽偿债条件。例如犹太法规定七年为一次禧年,债主必须取消所有债务,使卖身为仆的人能回到家乡种地,繁衍子孙。在此,真正维持社会稳定的是"信用",它表现在债主放贷程度的克制与打销债务的诚信。"有借有还"则是一区域内出现超强"政府"后(罗马帝国),为收刮邻近国家的劳动人口,并贬低其财产所制定的新措施。目的是将人类于法律意义上转换为"失去自由"的财货(奴隶),以利人口交易、财产接收,与支撑国内发展。在这种情境下,作为财货的奴隶必须偿还法律意义下的债务,才能返回人类社会。但奴隶是否能偿还债务,其实是由债主背后的"政府"说了算。因此"政府"能制定与修改法令,从源头加强偿债难度,使奴隶制下的人终身为奴;通过这道程序,债主凭空获得大量的利息,产生以"债主"为业的阶层,他们维护现有体制,使"政府"统治得以延续。在此,为了进一步运用这些利息,货币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而当社会保持长时间的繁荣后,货币的流通性便不敷使用。"信用借偿"遂重新发展,但其"信用"仅仅指政府保障的货币兑换合法性而已。"以物易物"则是"有借有还"遮掩的"放贷风险"被引爆的结果。随着大量利息杠杆的操作,"信用"被膨胀到无法兑换货币的程度,政府的中央银行与财政机构无法损益两平。最终,"政府"与"债主"信用破产、社会通货膨胀、货币失去效能,人类恢复相欠债的真实面貌,只能"以物易物"来维持生命(食物、水源、衣物、人命与身体)。例如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等等。但时至今日,各国"政府"与"债主"发展出各种调控危机的措施,以缩小风险引爆的损失(通常是债主的损失),例如以国家税收打消银行呆债;以遵结措施要求另一政府私有化国有财产等等。综括而言,本书廓绘的货币发展,其最大症结是债主忽略的"放贷风险"。但他们真的忽略吗?还是有意为之呢?嘿嘿。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對於台版這樣的豎形排版真的容易看插行啊而且覺得略浪費紙都變厚厚的
  •     正在读英文版,观点新颖,语言精奇,值得一读。
  •     用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不错的。
  •     最近读的最有启发的一本。
  •     不知所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