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七日》书评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40241403
作者:李娟
页数:186页

真相不会埋没、历史不会隐藏

薄薄的书本却承载了160千字的内容,打开书本就如一幅“清明上河图”显现眼前,它写尽画中各人各事,又如古代的“野史”,每桩故事都可以在街头巷尾的百姓口中得出,逛遍猫城,它的历史就渐渐展现……开头买下的伏笔:神秘的猫城:猫城无猫?辜医生是谁?草寨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老头和司机一直让他别再城外待着?方脸马脸少年让其别贪嘴吃烤羊肉?为让猫城更繁荣,工程队两次要将外面世界打通至猫城,都在只剩下最后一百米处全员覆没。诡异的八三镇:作为外界通往猫城的唯一入口,除了镇名,其余不管是房屋设计与建设地点,还是路名与猫城一模一样,等于猫城的影子。疑问的辛老头:为什么离开猫城?他和苏碧宇是什么关系?当年走时从不开嗓的瞎子阿光为什么不打招呼却以一曲子相送?为什么出城后对猫城绝口不提?当年他到底遭遇了什么?全篇布局的特点:大量描写猫城百姓平日的言语,将这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语言上侧面表达整篇以主人公的内心撑起,不管是一开始对猫城与八三镇的介绍,还是中间对儿时的回忆,之后回城后的所见所闻,却以主人公摄影师的视角记录在了脑中。跟随主人公的脚步,一步步解答一开始的疑问。从辛念香口中得知美人街的红烧羊肉不干净,猫城的老鼠肥过羊;从三老人闲聊中得知父母近况;从张三迁的口中得知百姓认为的三十年前猫城的猫疫,并渐渐探出猫疫、郑济安、辛老头、苏碧宇等人之间的联系。最终了解到事情全由利欲熏心的老辜和苏碧宇的未婚夫为得利益投毒至特产鲧鱼米酒,炮制了一场闹剧,剧中因美貌遭人嫉恨的苏碧宇惨死,猫类绝迹,深爱苏碧宇的辛老头游走他乡,郑济安被诬陷逃至草寨隐姓埋名,苏碧宇未婚夫被郑济安作成骨架标本。就跟每一个英雄故事一样,英雄总是有伙伴的,之后主人公和鹿民、辛念香终经过讨论、分析、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了解到三十年前真正的前因后果。有始有终的手法:故事开头是以外界要通往猫城打两次隧道都在只剩100米的时候塌方全军覆没,故事结尾是以最后这100米打通了结束,说明猫城从隐于世而独立变到光明敞亮,而这条通往外界的隧道正好在苏碧宇墓碑的后面,也预示着猫城发生的那些事终是水落石出。故事开始是辛老头在猫疫发生后带着主人公离开猫城,主人公三十年后回来,故事结尾是三十年前猫疫事件真相浮出水面后,主人公带着阿圆离开猫城,并告诉阿圆长大后可以自己回来。正如辛老头所说:原来人的记忆是长了脚的,你以为忘记了,实际上它们都会回来。故乡的记忆丢不掉,让离家的孩子自己来寻找

心怀余辜不如归去

题为猫城七日,我最先想到的却并不是村上春树的那个猫城,而是老舍笔下的猫城,那是个辛辣刻骨的时代烙印。而这里的猫城也更像个乌托邦。小说开篇就从阔别猫城三十年的石明亮踏上回乡的路开始讲起,而真正踏上猫城的土地时,在石明亮记忆中那个温润的猫城被眼前纯白的城垣片瓦所颠覆,席卷着刺骨寒风带走了他内心深处对猫城最后的好感,虽然石明亮此时还浑然不觉。不仅如此,原来有九个入口的古城,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情况下,却还是只剩两个入口。是猫城地理位置的闭塞,还是猫城思想的闭塞呢?进入城中,在上官嘉言、张三迁等人的言语中,石明亮陡然惊觉这猫城过去的三十年间竟也似那重新粉刷的城墙般,要残忍地撕去粉饰太平的外皮,而作为城中人的石明亮也不可避免的深陷其中。石明亮记忆中的市集里的老桑,花园桥树下的瞎子阿光,九号墙门里的阿毛都被硬生生抹去,换成了现在整整齐齐四方美人街。猫城没有猫,而城中的鼠壮硕如斯,这真是一个可笑的发现。在“杀猫英雄”孔一刀店里出售的膻臭咸涩的红烧羊肉和猫城百姓争相购买的情形中,我思忖,这美其名曰的羊肉大约是那些硕鼠没有在猫城泛滥成灾的原因吧。红烧这一做法,使用浓油赤酱再填上各色大料,是最好的掩盖原材料本身的方法。而红烧羊肉店的伙计用包中药的方法来包红烧羊肉大概也是一个和老辜有关的伏笔吧。说到老辜,辜淼,这是一个在三十年间崛起的人物,一个在猫城里一个救世主般的存在。他靠一味独门药粉,以一己之力独战猫疫,至此成为猫城首富。这么伟大的人物,作者却几乎一直让他活在别人的话语中。辜者,罪也。老辜有罪吗?他或许觊觎猫城医院的院长之位,因此才设计时任院长郑济安当上猫疫的罪魁祸首;他大概仇恨南边的人家过得富足安逸,他却只能辛苦赚上些手艺钱,所以才在鲧鱼米酒里做了些手脚,让那些人得一得富贵病;他莫约看不惯辛来和苏碧宇的情愫暗生,思忖着联系在省城的苏的未婚夫合谋来编排一场好戏以泄私愤… …三十年前老辜无论怎样,三十年后的他却住在名为“虎斑”的客栈里,这是在为多年前为一己私利而屠猫的行为表示歉意,还是怕冤魂索债而不敢堂而皇之向众人展示这不义之财。读者随着石明亮的视角走进团圆里的辛宅,认识辛念香和鹿民,深入猫城外破败的草寨,拜访避世于此的老院长郑济安夫妇。至此,关于三十年前在石明亮跟随辛老头走后所发生的所谓的瘟疫的秘辛,都在草寨一间小小的朴氏妇科展开… …明亮,这个名字也正像一束光似的,照亮被大雾封存三十年之久的猫城,他感觉不是来送辛老头的骨灰还乡,倒像是冥冥之中来寻找那些不能曝晒在阳光下的秘密。故事在石明亮一行人找到答案时戛然而止,没有犯罪者的忏悔,没有公之于众的真相,整个猫城还是以孤独封闭蒙昧的状况下走向衰败。而石明亮像三十年前的辛老头一样,带走了一个猫城里只能苟延残喘的灵魂。既然无法解救,那还不如归去。小说还是建立在反乌托邦的基础之上的,但还流露出些许的人文关怀也不失温情,不过文章中有些伏笔到底意指何意,我总有些困惑:比如老辜为什么喜欢宣纸,朴氏妇科店中的人体标本是不是苏碧宇的未婚夫,又譬如老辜是怎样在鲧鱼米酒里做的手脚… …不过这些问题,在读完小说后细细揣摩,倒也是极好的。读后一些小牢骚,欢迎答疑和指正。

一场归来,一场别离

最初开始看的时候有点看不进去,所以耽搁了几日,后来逐渐发现越后面的内容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彩,一张未知的网把整个猫城笼罩在一个危险的摸不清前路的迷雾之中,让读者不得不提着一颗紧张而又好奇的心不断地看下去。整个故事的背景虽是虚构,但是那种人性的推敲与展现却表现得十分真实。故事情节饱满,各种插叙与伏笔引人入胜。作者并未用第一人称"我"入文叙述,使得读者能够有一个纵览全局的上帝视角来阅读,整个猫城跃然纸上。从最初对猫城的描写,石千斤对石明亮的暴力教育,母亲的无可奈何,馒头店老板对他的额外照顾,,辛老头的和蔼可亲,瞎子阿光的清亮离歌……整体上市民给人以一种较为淳朴的感觉,可是石千斤带给主人公的童年心理阴影却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当辛老头奇奇怪怪的要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石明亮也一起走了。其实在这里,我有一点不甚明了,为何石明亮可以如此“随便”地跟一个非亲非故却甚是投机的人出走而脱离生养自己的父母?因为辛老头的随和品德高洁待他好,在他被石千斤教训的时候屡次出手拦截?就算是年少的他恨毒了自己的父亲,那么母亲呢?是不是在每一次的袖手旁观中,使他一点点地流失掉了对母亲的爱,放弃了这一份血缘亲情?而辛老头的选择也是令我感到意外的,他是因为内心的善良以及对这个孩子的欣赏及可怜,所以就带着走了他?或许他也是一个不看重亲子伦理的人?宁愿像哪吒那般剔骨割肉还父母,也不要被一份所谓的亲情所束缚?但是在后文中我找到了这一点的答案。再有最初我以为猫城是一个类似于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因为内外交通不便,而且里面的人也不出城。但后来又发现它不似桃花源的黄发垂髫,怡然自得。他有从前上海的影子,浦东、浦西,而它有城南、城北,一边富裕,一边贫穷。说到上海,这本书里,有些人物对话会冷不丁冒出一句方言,貌似是上海话,如“空了来白相。”就是有空来玩的意思。石明亮在外和辛老头闯荡了些年头,直到辛老头去世,他想回到猫城,回到苏碧雨的身边,在后文的描写中,我发现苏碧雨的形象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容貌出尘,她的到来立马变成了整个城镇的焦点,男人们暗自垂涎,女人们恶语相向。然而苏碧雨和玛莲娜又有不同,玛莲娜一步步地走向沉沦,可苏碧雨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即便是被各种人诋毁,她还是依旧做最美好的自我。但她和辛老头的相爱却是一场悲剧,甚至最后被无辜地卷入了歹人的阴谋而意外丧命,她的悲剧见证了猫城人们人性之恶的一面。石明亮多年后回到猫城,人们仿佛被“洗脑”了一般,几乎所有人都称赞孔一刀的红烧羊肉,都特别恨猫,都无比尊敬老辜……尤其恨猫这一点在书中多次充分地体现,年轻人面目狰狞地杀猫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毛骨悚然,他们都没有经历所谓的“猫疫”,却被灌输了恨猫这样一种思想,长年累月地思想荼毒,失去了自我。草寨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从这个寨字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他是在一个监狱的基础上建立的,逃难的人们以及三六九等的各种人都蜗居在这个小寨子,脏乱差、黄赌毒……哪怕路上有一具尸体,人们也见怪不怪,照样在旁边的面瘫上吃得津津有味。小说的最后是老辜的寿宴,然而那一天也是八三镇被山体滑坡整个倾覆毁灭的一天,草寨里有各种人在声嘶力竭地哭嚎,更多的则是在激动难耐地赶往道貌岸然的老辜的寿宴。让我觉得十分悲哀的一幕是一个老奶奶,她的家人都在八三镇,本来这天要回来过年的,可是就这么一夜之间什么都化为乌有,她在热闹拥挤的人群中不断地呼喊,寻觅,可得到的却是几乎所有人的唾弃、嫌弃。终于 一个知道情况的胖妇人打抱不平把事情的明了告诉了人们,唤起了人们点点的同情,但是寿宴一开场所有人就又把她遗弃在一旁。最终就在对面的树下静静地去世了,眼前热闹非凡,心身却皆已冰凉。这里有点像鲁迅的《祝福》里面用到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猫城注定走向灭亡,然而绝大多数人们却还是沉浸在一种自傲的满足的状态中无法自拔,不顾八三镇的人怎么样,不顾草寨的人怎么样,不顾事情的真相怎么样……所以最后石明亮像当初辛老头带着他离开一样,带走了草寨的养猫少女阿圆。

异乡

当故乡不复旧时模样 有个地方是永远回不去的,便是回忆里的故乡。这是我看《猫城七日》的最大感受。也不知是小孩子的视角有所不同还是长大了与故乡有了疏离,重返故乡总是带着一种“我本来就是这里的人”的归属感,然后真的身临其处便会觉得陌生。我的故乡是个小村庄,不算落后也谈不上贫穷,多耕田为生,如今老一辈做不动了,年轻一辈跳腾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挺多田地都荒了,所幸是没有受到多少城镇化的冲击,一些旧式的老房子都还在,翻新也不太大,所以不至像猫城那般大灾难后重建得面目全非,不过猫城人的心态我却是见到过的。无法把猫城人划分为好人或者坏人,在一个闭塞的地方扎根久了,人的淳朴尚在,但是不可避免地蒙昧。猫城里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女人们,那些老实巴交却也会生出坏心眼的男人们,那些和猫城年代一样久远、开口就能说出一段传奇的老人们,总是让我回忆起自己的故乡。作者虚构出来的猫城其实是有很多城市的影子的。猫城的人是如此熟悉,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只是没有经历过大灾难,我觉得猫城人在猫瘟时展现的疯狂不仅不可思议而且让我不寒而栗。人心能扭曲成这样的狰狞,对待猫的屠杀没有半点不忍,随意践踏活生生的人,又能在死去的尸体旁吃阳春面谈笑风生,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可怖场景,就没有一人发现这种行为跟畜生如此接近。美好本分的苏碧宇惨死还被侮辱,行善半生的郑济安背负骂名与误解,以及老辜被过分地抬高,都是人的跟风和诡谲的狂热所为,人心可怕也可怕在此。但是,人心温善起来又是世上最美好的。我每每看到辛老头的出场,都会觉得心头一暖。他对主人公石明亮比亲生父子还亲,他对待街坊邻居像家人一样真诚,他对心中所爱苏碧宇又是那般小心翼翼。我想,如果辛老头不顾一切地带着苏碧宇远走高飞,余生也不会在思念和遗憾中度过。这样走路带光的人却是落魄地离开了猫城,但还是离开了好,即使漂泊一生,也比留下接受惨烈的变故好,终于是魂归故里,结束半生的异乡流荡。有乡土情结的人大多是要落叶归根的,猫城人的安土重迁思想我在我爷爷奶奶身上明显感觉到。他们从来不曾想过离开这片生养他们的地方,如同猫城人所言,“反正我哪儿也不去”。猫城人就是习惯了现状,日子过得去,就可以十年几十年守着一方地。我们能说他们是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情吗?情感有,但还是不想走出去的成分多。虽然他们会羡慕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人,而自己却不想踏出猫城。包括草寨,这个光凭想象就能感到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却奇迹般地容下了上万人,里面的人即使抱怨也不会想到真的脱离这个地方。包括后来化为一堆废墟的八三镇,复制猫城却是粗制滥造的“猫城”,住那的人全是想要离开的心态,却还是日复一日的住在那边。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不能横加评论,不过最后悲剧的酿成与这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心态也有关联吧。小说里我还喜欢一个人物,便是辛念香。这个人物一出场已经垂垂老矣,而且并不友善。把自己关进空荡荡的辛宅里,活得孤僻又沉默,可是她却比所有住在猫城里的人看得明白和冷静。将自己的一生锁进深宅,只因这是根,只因“爹娘留下那么大一个家,还是要有个人守着”,她一个人面对家庭变故,一个人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下不卑不亢地活着。她不与其他妇女嚼舌根,她过得清清静静。对待孤儿阿圆又展现出了与周遭环境不同的包容和悲悯。这样的人最后想必也是孤独死去,不免让人唏嘘。故事的开端辛老头带着石明亮离开猫城,故事的结尾石明亮带着阿圆离开猫城,有一种传承和延续的意味。故事不会结束,阿圆是否还会回来,连接猫城的八三镇是否会重建,都不得而知了。

猫城没有猫

猫城无猫起初拿到这本《猫城七日》的时候,我眼里只有“猫城”这一概念,对七日是没有感觉的。直到翻完了整本书,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竟然就在短短七日内发生了。不觉先给作家一个大拇指。我看书看电影有个习惯,看之前会先在豆瓣上看看大概简介。这个猫城很有意思啊,名为猫城却没有一只猫,老鼠却十分猖獗。瞬间就激发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一设定想必也是吸引很多读者的原因了。整个故事的脉络是很清晰的。石明亮三十年前跟着辛老头离开了猫城,三十年后因工作受邀以及带着辛老头的遗愿回到故园猫城,安葬辛老头的骨灰、寻找辛老头的恋人苏碧宇并探寻三十年前离开的秘密。小说采用直叙并穿插回忆的方式,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呈现在读者眼前。一再的埋下伏笔,让读者心里产生疑问,这也是我一开始阅读就很难放下手的原因。作家文笔很好,不管是在辞藻方面还是表述方面,尤其是表现在优美的环境描写和细腻的人物神态描写上。一首自作的七律小诗《咏苏轼黄州谪居》更是表现了作者的文学修养。当然作家并不是在卖弄文笔,叙述语言朴实,平易近人,更是妇孺皆可读。都说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谁人拿起谁人都看得懂的。小说虽然只有十四个章节,但是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情节上更是缜密,开头一直无法疏通的100米隧道,到结尾石明亮带着阿圆通过这诡异被诅咒的隧道离开了猫城。一直被人当做猫城的途径之地的八三镇,苟延残喘了百年也塌了方。一切都有了开端就设计了结尾。而隐藏在我们内心的猫瘟的疑问,作家却只给出含糊不清的线索,留给读者们自我发挥。特别是郑济安说的这句话让我觉得整个故事还存在另一个隐形危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场瘟疫,而是投毒事件,整个过程有人策划,有人执行,有人在中间兴风作浪,后来我们虽然知道了真相,但证据全毁,已经无法挽回局面。”不同的读者应该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也对故事结局有不同的认识。唯一的纰漏是石千斤的父亲,前文说到自小没了爹娘,后文小黑屋处又出来一个石明亮的爷爷几年前摔跤后死在小黑屋里。此外,猫城这个小地方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思想自由固执善良的辛老头、表面行善实则阴谋捞取利益的老辜一群、力大无穷脾气暴躁的石千斤、友好朴实的生意人桑老板、美丽善良遭人妒的苏碧宇、瞎子阿光卖粽子阿毛等等。实则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无不反映这现实社会的形色人。这不单单是本小说,有着故事性,更有着人文性,社会性。

步履不停

在看李娟老师的书之前,我做过一些简单的了解,但当我真正翻开书时,感受到的现代乌托邦和魔幻主义气息很微弱,因为这本书给我的代入感实在太强。我也是余杭人,因此书中多次出现的地方话、辛念香去采马兰头的情节和立夏狗等食物都是一种会心一击。加之石明亮的童年经历和我十分相似,在看到石明亮遭受暴躁父亲的大骂和被关黑屋时,他的惊恐无助仿佛我刚经历过。因此对我个人而言,与其说这是一个现代乌托邦的故事,不如说更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石明亮的童年经历令人不免惊心,好在他遇到了辛来。辛来的出现无异于一道温柔的日光,洒在石明亮心头。辛来也成为了全书的关键人物,我对书的全部理解都基于他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辛来离开猫城时,对石明亮说:“其实我从猫城带了很多东西出来,但是现在你看不到。”要到很久以后,石明亮才明白辛来带走的是背在身上甩也甩不掉的沉重回忆。我认为,这份回忆虽然令辛来沉痛,但却承载着石明亮记忆中猫城的美好。而辛来带走的这份记忆中的猫城的美好,也随着他的离开消失了似得。从那时起,猫城就不再有猫。从此以后,猫城变了,气候变了,人也变了。从前的猫城人勇敢且充满野心,手艺人靠技艺自己养活自己。但现在的人们势利愚昧,对于吃的热忱揭露了人们黑暗面的爆发。猫城的改变是重要的悬念,书中铺陈的众多线索都为了解开瘟疫爆发之谜,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读者眼球。但到最后投毒人的身份慢慢清晰起来时,我反而不再热衷于谜底,而是为猫城发生的一切感到心寒。猫城焕然一新,但人却在溃烂。全书在许多事件的描写中表现出的都是猫城的满目疮痍,多管闲事又言语恶毒的邻居、落井下石愚昧无知的群众,都构成了一出出悲剧。多少人活着呀,只是一场场的悲剧。这场悲剧以揭开苏碧宇之死的真相达到高潮,苏碧宇的死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莲娜受到的侮辱如出一辙。猫城再也不是以前的猫城,八三镇彻底崩塌,猫城人失去为人的资格,再也出不去,也没有什么能进来影响他们。唯有勇敢前行的人,才能走出去看到明天的光明。这就是辛来的第二句话:“如果你感到害怕,一定不要逃,反而更要往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等你走完了这段 ,也就不害怕了。不然,这种害怕会跟你一辈子。”这是逃出猫城的办法,但我更想理解为成长的办法。或许每个人对童年故乡都有执念,但随着物是人非,慢慢会发现那也不过如此。心灰意冷的郑济安说,猫城没有比其他地方更高明,甚至更糟。生命中还有许许多多如此这般的执念,明知糟糕却无法跨过去。现实中有许多需要跨越的困难,比如升学考试工作,但比起这些来,精神上的大山更难逾越。成长中躲不过要走出从前的回忆,不管这段回忆是残酷还是温情,是愚昧还是智慧。但就像辛念香说的那样,“他们是应该走的,再难的路也要去试一试。”人生路上需要步履不停,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重新上路。猫城的现状令人绝望,但辛来带走了石明亮,三十年后石明亮带走了阿圆,那一点点的希望,在黑暗的隧道中荧荧点亮,去往更遥远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环境描写十分打动人,语言精炼无赘余,留有点到为止的韵味,可见李娟老师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已经相当熟练。

暗藏汹涌的乌托邦——《猫城七日》书评

与世隔绝的地方未必是世外桃源,奢侈的生活也未必就代表着繁华,因为人性本身的复杂,所以在所谓乌托邦的社会中暗藏的却是人世的苍凉以及种种危机。《猫城七日》讲述了主人公石明亮在离开家乡30年后再次回来时的所见所闻。9岁时,他因遭到父亲毒打而跟着辛老头一起离开了猫城,30年后,他带着辛老头的骨灰回去找他的至爱苏碧宇,自此,猫城发生的故事开始展开,一个个谜团的答案也慢慢浮出水面。全书只有14章,而故事情节却环环相扣。这里在30年前发生一场“猫疫”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老辜成了全城的恩人,敛起巨额财富;经历灾难后的人们从此闭口不提,仍然过着以吃为主的日子;而从此后,猫城没有了猫,硕鼠四处泛滥,难以收拾。以石明亮的脚步为线索,慢慢地,与瘟疫有关、与辛老头离开猫城有关的真相慢慢揭晓,原来事情全由利欲熏心的老辜和苏碧宇的未婚夫为得利益投毒至特产鲧鱼米酒,炮制了一场闹剧。小说中每一个情节都丝丝入扣,耐人寻味,就像推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细致的描述自己寻找到答案,不同的是,这追寻真相的过程中还处处可见复杂的人性,让人不禁感慨颇多。这本书的故事虽短,却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叙述得十分完整。猫城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大众的心态是过着吃饱喝足的生活,咀嚼着别人的闲言碎语。无知的大众总是容易被煽动的,他们总是轻信,常常会成为阴谋者的得力助手。猫城有脾气暴躁的石千斤,有身世悲惨的瞎子阿光,有追求适度生活的桑老板,有正义凛然却惨遭诬陷的郑院长,有温柔善良却遭无情杀害的苏碧宇……也有机关算尽阴谋家老辜,作为猫城的至高无上人物的阴谋与丑陋。乌托邦似的猫城藏着许多阴暗。本书从环境的描写到情节的安排再到故事的完整,作者用心很深。书中各色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复杂的人性让人唏嘘不已,阴谋者的贪婪与丑陋,无知大众的愚昧,受害者的无奈与辛酸,每一处都让人深有感触。读此书,亦可知社会耳。

繁华中的苍凉最可怖

一团阴郁恐怖的迷雾,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构成了《猫城七日》这篇小说。30年前的猫城,政通人和。在石明亮的记忆中,猫城是美好而宁静的,弄堂和街道的破旧凌乱中透出的繁华,是经过洗涤的、带着皂角的清香。“一路上看到的尽是深褐色的木板房子,还有纵横交错着的曲折有偿的弄堂,毫无章法地通向四面八方。路面是青石板,都说铺了上百年,已经不再平整,一大早有人洒水清扫,竹丝扫帚在地面上留下细细的整洁纹路。房檐之间拉着晒衣服的绳子,明知道晒不干,勤快的主妇还是把衣服洗出来,照旧挂着沥水。”人与人之间友好而客气,像世外桃源一般闲适悠然。30年后的猫城,冰冷沉寂。当石明亮重新回到猫城,一切都不是当年的样子了。墙门、弄堂、木头房子、青石板路全然不见踪影,简直是斩草除根,没有留下老建筑的任何痕迹。街坊邻居们走的走,死的死,只有几个老的走不动的还留在这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哪里能联想到是同一个地方?在这世界上最封闭孤绝的地方,想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却屡遭意外。9岁那年,石明亮被辛老头带离猫城,辛老头说,他还带走了猫城很多看不到的东西。30年后,辛老头死于他乡,石明亮受托带着辛老头的骨灰回到猫城,却发现,猫城里老鼠猖獗,没有了猫。随着石明亮的深入调查,猫城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作者李娟在这部小说中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色彩。作品以结构和细节为根本,打破了常规式的设置谜题、揭开谜题的惯例。使读者在一开始就被阴郁的气氛所笼罩,模糊中认为一定有秘密却又不敢肯定,直到最后,谜底似解非解,但是读者早已明白。同时,与其他的同类小说相比,《猫城七日》这部小说更有一份人文关怀,可以说,最终打动读者的不是精彩的故事情节,而是秘密背后那份让人难以忘记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周遭环境的描写方面非常精彩,气氛的渲染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而瘟疫期间的满目苍夷更是让人恐惧,《猫城志》的大事记里的描写仿佛将当时的情景还原在读者眼前,同时疑团也在逐一解开。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牢牢扼住你喉咙的反乌托邦小说,值得你放下忙碌的工作,找一个幽静的午后,仔细品读。

反乌托邦的猫城

在看书之前,稍微看了下书的介绍和一些书评,发现有些书评说猫城是一个像乌托邦的存在。但我觉得猫城似乎只满足了乌托邦与世隔绝的一个特点,它与外界唯一的连接就是八三镇,本质上更像是一个反乌托邦的小说。八三镇基本上就是猫城的一个低仿品,完全和猫城一样的城市构造,但建造的材料确是最低级的材料,所有人都不把八三镇当做一回事。镇上的所有人都满心期待着隧道的打通,但几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乌托邦是人类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平等,自由。但猫城并不是,在书的一开头就表现的很清楚。建隧道时,算命的阿二极大的夸赞那位留洋回来的工程师,看他的面相“天生异相,不是凡人”,但当隧道发生塌方时,立马改口说他是典型的卑贱之相,带有霉运,各种流言也在猫城大肆传播。里面的很多人都是自私的,只要不伤害到自己的利益,那一切都是好说的。石明亮在八三镇等候去猫镇的车时,各色人的反应也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有人直接将孩子的尿布直接丢在座椅下,男人和女人的争吵,年轻姑娘和老太婆的争吵,司机暴躁的脾气。猫城内部还分为南北两个城区,其实说白了这是对猫城贫富的划分,富人都住在南区,而穷人都住在北区,这实际上一个存在等级差别的城镇在车上,石明亮回忆起小时候在猫城的生活,猫城内部的构造明显是以南方城镇为原型建立的,纵横交错的弄堂,晒在房檐的衣服,以及小镇环水的特点。在石明亮的童年中,大多数的记忆是父亲对于他的打骂。白吃桑老板的生煎馒头使石明亮的父亲石千斤暴怒,当着众多人得面将石明亮扇出了鼻血,只因为觉得石明亮给他丢了脸。石千斤对外人常常脸上赔着笑,礼数也十分周到,干活也是十分的勤劳,但唯一的缺点是对家里人脾气比较暴躁,喜欢动手。但我觉得石千斤更是一个多疑的人,仅仅因为有人开玩笑说石明亮长的不像他的儿子,当时虽然没有表示什么。但通过他回家后无缘无故打石明亮便可以看出他对此十分生气,在心中也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在石明亮失踪后,书中并没有仔细讲述石千斤是否有仔细寻找过他,但通过他对后来与妻子生的双胞胎孩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石千斤并不在乎石明亮的死活,这又与乌托邦中的美好社会形成反差。但小说中也存在着一些美好的人物形象,卖生煎馒头的桑老板,坐在百年香樟树下的瞎子阿光,魅力善良的医生苏碧宇,还有如同父亲般存在的辛来。辛来带着石明亮走出了猫镇,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在石明亮夜里走山路感到感到害怕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感到害怕,一定不要逃,反而更要往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等你走完这条路,也就不害怕了。不然,这种害怕会跟着你一辈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石明亮,也同样适用我们,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道路上还是即将到来的工作之路,以后究竟会怎么样,我们不可能提前预知,有时候会担心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会感到犹豫害怕,但还是依旧要大步向前走,只有往前走,才会知道以后是怎么样,龟缩在现在是毫无用处的。辛来给石明亮前行的力量。在石明亮再一次回到猫镇时,明明很多地方有着熟悉感,但却让他感到了明显的异乡人的感觉,但是他坚持在熟悉又陌生的猫城继续探索。整本书在一开始就给读者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为什么辛来要离开猫城?为什么猫城没有一只猫。城里的老鼠都无比巨大?为什么猫城会突然发生瘟疫,而且还是几乎不可能会传染的猫疫?……,这一切一切的疑惑随着情节的发展都在逐渐被揭开。可以说这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以辛来30年前带着石明亮经过八三镇为起始,以30年后是石明亮带着少女阿圆通过隧道离开猫镇为结尾。

巷说少年伤

巷说少年伤 巷子里的故事总是说也说不尽的,但是比之“家”,它的范围就大了。镇子里的怪事总是越传越奇,但是比之“国”,似乎又更有人情味一点。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小小的巷子,关不住的秘语;小小的猫城,传不尽的流言。因为小,道路不通和天堑羽江的关系,猫城她封闭、它安静,宛如待字闺中的少女,独享一个人的宁静却在内心里打着数不清的小九九。因为谣言,石明亮从小生活在猜疑之中;因为谣言,辛老头和苏碧宇不得相守终老;因为谣言,郑济安名声扫地……猫城没有猫,但却比猫更像“猫”,排挤一切外来物,坚守自己的阵地,淡漠地俯视众生,独其一猫清醒。唯一可以通向外界的隧道就像《纳尼亚传奇》的神秘衣橱和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兔子洞。猫城和外界就像是两个在不同位面平行的世界,你可以选择进来但是你不一定能出去,而原本在猫城的人到了外界就算回来了也和猫城脱了轨。在外乡的猫城人,心中怀着思念和被自己美化过无数遍的记忆踏上了旅程,殊不知猫城早已撇开他们独自离开,“不再是猫城”了。 常年弥漫的雾气,下也下不完的雨水,青色的石砖铺设的城墙里,尘封着一段可怕的往事。猫城不再有猫,只因一个让全城人和猫遭殃,让一个小人物得道的阴谋。历史从不缺野心家,比如老辜,一边在米酒里做手脚,一边妙手回春开方救人。不显山不露水。在极其平常每年都做的米酒里下毒,在极不平常的郑济安的猫儿身上毒发。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干的好事,让所有矛盾冲突不满反击都在医院里上演完毕。猫儿被屠杀殆尽,正直无辜的人们更是死伤无数,迫害至“鸦荡”大有“逼上梁山”之意。而真相简直血淋淋颠覆三观,一旦被揭开那便是天翻地覆自身难保。有人去寻找了,但是谁又有勇气站出来呢? 猫城的猫疫和那场历时10年的运动颇为相似。一群无知的人被阶级斗争洗脑走向残酷血腥之路,绝对的信仰换来了极端的可怕的乃至灭绝人性的破坏欲望。无辜的猫儿在惨死,无辜的老百姓在挣扎着逃脱,可是大环境不许他们如此。他们如同替罪的羔羊一般,清清白白不知道为何而死。孔一刀杀的到底是羊还是人?端上桌的羊肉是真是假?谁有罪?谁无罪?老天都看不清,何况是庸庸碌碌的下层平民百姓。一场猫疫,让别有居心者上台称王,让心中有愧者三缄其口,而我们又何尝不如此。《茶人三部曲》最后一部《筑草为城》为什么当年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从中可窥见一斑。八三镇,一个在猫城阴影下的小镇,一个想要开放却开放不了的地方,一个随时都会消失的地方,“存在即消亡”,是否预示着猫城仍未可知的未来? 第十二章,我们跟随着石明亮和鹿民寻找真相的脚步,来到了草寨。用叶老头的一句话来评价“在这里大家都自管自过日子,幸灾乐祸的风凉话是没有的”。草寨一如当年的猫城。它粗犷未加修饰的外表下,是一颗包容得多的内心。它很陈旧很破败,就像一块用旧了的洗碗布。你知道它很旧该换了,但用起来却比新的顺手,就算换了一条洗碗布,你仍然会眷恋着原来的那块洗碗布。旧洗碗布有着新洗碗布所没有的温情,它有你晒在阳光下的清新气味和用过之后的独特手感。想想猫城,想想八三镇,想想草寨,一个又一个的阴影聚集下,最后“人间乐土”、“巴别塔”倒是出现在了一片专为“监狱”打造的坚实土地上,真是不知道说这是讽刺好呢还是偶然好。 我不知道猫城的模版是哪一个,但是在书里我却读出了一种非常怀念的十多年前的杭城小巷的滋味。想想十多年前,哪条巷子里不卖些煎饼粽子?哪条巷子没有秋日桂花酒酿的清甜味道?哪条巷子里没有几个爱说三道四的妇人?哪条巷子里没有那说深不深说窄不窄碧也似的一线天空?秋日里翻过的毛线,冬日里套上的毛衣,奶奶脚下的几窝小猫,喵喵地惹人疼。可如今,有些东西还在,有些人是回都回不来了。每年我都会到那条巷子里去看看,轻声告诉自己:回不来了,回不来了。 最后石明亮带着酷似苏碧宇的小女孩阿圆一同踏上了走出猫城的路。如同宿命一般,当年的辛老头,如今的石明亮;当年的石明亮,如今的小女孩阿圆。这是传承,也是特别有中国特色的新希望。走出去看看,感受新世界新生命,阿圆替辛念香、阿毛等渴望新生的猫城人圆了一个梦。随着辛老头的入土,辛苏两人的爱情线走完终趋于圆满。书里所有主要人物都圆满了,可是作者你好像忘了那个高礼帽瞎子阿光,人家可是不一般的瞎子啊,那可是会唱《牡丹亭》的神秘人物!难道是叶老头的前生?不过这也太快了吧……

想读

村上春树的猫城: 黄昏降临时,许多猫儿便走过石桥,来到镇子里。各色花纹、各个品种的猫儿。它们要比普通猫儿可大得多,可终究还是猫儿。青年看见这光景,心中一凉,慌忙爬到小镇中央的钟楼上躲起来。猫儿们轻车熟路,或是打开卷帘门,或是坐在镇公所的办公室前,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没过多久,更多的猫儿同样越过石桥,来到镇里。猫儿们走进商店购物,去镇公所办理手续,在宾馆的餐厅用餐。它们在小酒馆里喝啤酒,唱着快活的猫歌。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合着琴声翩翩起舞。猫儿们夜间眼睛更好用,几乎不用照明,不过在天夜里,满月的银光笼罩小镇,青年在钟楼上将这些光景受尽眼底。将近天亮时,猫儿们关上店门,结束了各自的工作和事情,成群结队地走过石桥,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

你曾经住在猫城里吗?

小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猫城里一只猫都没有,猫城里的人对猫讳莫如深,是因为一场瘟疫还是其他的原因?情节丝丝入扣,内容紧凑,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字凝练。小说借用主人公的视角来窥探猫城人为何与世隔绝,分析猫城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故乡游子重回故地的复杂而又欣喜的情绪,发现故乡的好与坏,这何尝不是远离故乡的人们对故乡普遍的心绪和情结呢?为何猫城没有一只猫,读者借着主人公的角色和身份与主人公一起开展了一个七天以内的深入调查,也慢慢揭露了作为猫城的至高无上人物的阴谋与丑陋,作为底层人物的无奈和善良,作为乌合之众的平庸与从俗,各阶层人物都粉墨登场,但又何尝不是真实社会的写照呢?

进个城,好难!

一个现代版的乌乌乌乌乌乌乌乌托邦,让人嘘唏。我以为是村上村树的《猫城》,那是一个由喵星人统治的世界。结果不是,这个猫城是人类统治的。目前,声望最高的是一个姓辜的老爷。辜老爷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医生出身,好高大上的职业。进个城,好难!想进猫城,先是要找到一个叫“三八镇”的,不对不对,“八三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猫城是一个群山环绕与世隔绝的封闭孤绝的地方,群山环绕,反正很绕。绕到山口,有个“八三镇”。只有找到八三镇,才能进入猫城。找不到呢?那肯定进不去了。好吧,我先忽悠悠找到了三八镇,然后在八三镇赶上一辆大巴,呼啦啦进城了,结果这路是很陡的,开车的司机们也是用生命在赚钱,因为一不小心就开出悬崖,没了,没了,没了。然后司机缓缓地说:“前几天就翻了一辆。” 好惊悚!好惊悚!好惊悚!挂了27个人,400米的悬崖!啊!啊!啊!最后,司机淡定的说:“那是私家车。”一身冷汗,好吧,论坐正规车的重要性,从猫城大巴开始。终于看到城了。好开森,结果,它在“险……如……鸟……道”的尽头!终于到城外的小桥了,一下车,从空中往下看,记住,是“往下”看!不是平视,也不是俯身45度,是往下看。猫城只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道蜿蜒下去,与八三镇相连。这是什么地方,而且好冷,好冷,好冷。司机说:“猫城好,世界上没有比猫城更好的地方了,山里野兽进不了城,寒气也被城墙挡在外面,城里非常暖和,住着安心有舒服。”得,赶紧进城,猫城被明代建的城墙包裹在里面,这是保存的最完好的明代城墙了。好奇害死猫,明代城墙,先看看城墙,结果就遇到了阴森的团雾……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反正,总之,还是进城了。

2016.10.9

室友陆续都读完了,刚刚讨论了一下,于是又来写评价。 从新审视这本书,突然觉得里面有些细节还是很耐人寻味的,关于郑济安门口那具骷髅,我和我妈妈(没错我把书安利给我妈了)一致猜测是苏碧宇的未婚夫……因为我记得全文里反复提到的身材高大的人只有他和这具骷髅了……这样仔细一想突然又觉得这本书更有趣了。但是还有些细节问题我觉得给出的解释我并不满意。一:石明亮作为一个猫城大部分人眼中的外乡人,为什么调查事情这么容易,仅仅是因为他有客栈的邀请吗?这样是不是过于简单了点。二:短评里说过的,既然郑济安在草寨住了那么多年,他甚至又开了家诊所,人来人往的,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他?那个给辛念香送货的人(原谅我忘记他叫什么了),他不是一直在调查这件事情么,那他又怎么会不去找郑济安呢?为什么石明亮提出后就他瞬间就找到了呢还有些小细节暂且想不起来了,回来再补总体的感觉是,前期的故事结构特别庞大,特别引人入胜,室友超哥说半夜12点读完都不敢去卫生间,我是觉得读起来就放不下,那种湿漉漉的小镇的感觉真是太有代入感了,我真的超级喜欢那种压抑紧张的氛围。但是到中后段好像就开始仓促结尾了,有太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感觉后半本和前半本框架结构上好像不太对的上,留白的部分太大了以至于我总觉得会出一个续集……然后,关于猫城,我自己的理解是它即将崩塌(源自于八三镇的崩塌……)这样总之我很喜欢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会再读第二遍,总觉得有很多细节值得深究。(啊这样真是太好玩了!)很仓促的一个书评,没注意措辞,也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主要是刚跟室友讨论完不记录下来我怕会忘……等过一阵我再来修改……听同学说老师会来翻豆瓣的评价……老师你千万不要介意我的简陋评价啊!

再见,猫城

30年前,辛老头带着石明亮离开猫城;30年后,石明亮带着辛老头的骨灰回到猫城,又带着小女孩阿圆离开猫城;或许下一个30年后,小女孩阿圆也会回到猫城,然后……循环往复的轮回之下,隐藏着太多感伤,引人深思。30年前因为猫疫家道中落、双亲离世、与相爱之人分离后,辛老头选择了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而30年后,石明亮因着辛老头的遗愿,寻找那个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爱人苏碧宇而再次回到猫城,从此逐渐揭开了隐藏已久的秘密。 表面上的猫城遍地是肥过羊的老鼠,没有一只猫,而实质上的猫城则是被恶势力控制,奸诈之人就像硕大的老鼠,用满是金钱欲望的双眼在暗处搜索掠捕每一处角落。人的贪婪欲望能膨胀到毁灭一座城、杀死无数人后,还装慈悲救济群生。而最可悲的是盲目的人们只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微利,从不知道丑陋至极的真相,还一味地遵奉其为德高望重的老者、长者。最后石明亮带着阿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令他又爱又痛的地方,而留在身后的猫城和猫城里的人的结局终将成为谜。会不会接下去有一场鼠疫抑或是其他毁灭性的灾难,不得而知。不过我想猫城注定是会毁灭的。但看完整本书后有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石明亮知道猫城的谜底后不揭露告知众人而是带着谜底离开?

一本致敬之书

猫城,一个世界上最为孤绝的地方。在看到《猫城七日》之前,猫城曾经出现在村上春树的《1Q84》里,那个猫城充满了隐喻。正如村上春树的《1Q84》是一部向乔治.奥威尔致敬的小说一样,《猫城七日》也是一部致敬之书,作者用虚构的猫城,向反乌托邦小说的先贤们致敬。猫城就是一个虚构的乌托邦,看似平静繁华,实则暗流涌动。小说中充满了呼应和暗示,以回归开始,以离别结束;阿圆对石明亮的依恋,犹似当年石明亮对辛老头依赖;名利场中的男男女女依旧熙熙攘攘来来去去,而石明亮怀念的人却烟消云散,难道这不是一种暗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结尾略显无奈,真相大白而无力改变,唯有远离。想起《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尽管猫城压抑的空气令人绝望,但在《猫城七日》开放式的结尾里,仍然留有一点希望和未来。最后说说,作者对文字的推敲很见功力,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或明亮或阴暗:夜色中的美人街、辛老头离开的早晨、石明亮回忆中的夏日傍晚……总之,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完整、独特、深沉的小说了,值得一看。

故乡与异乡

猫城对石明亮来说是故乡还是异乡?石明亮出生在猫城,在与辛老头远走前他一直生活在猫城,所以猫城大概算是他的故乡吧!但石明亮多年后重访的猫城与他记忆中的猫城全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了,这里的人的外貌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所以这样的猫城对石明亮而言又何尝不是异乡?对于大多离家多年的人而言,最悲哀却又最真实的事情是:故乡已成异乡。石明亮和辛老头离开猫城的时候,有一只水鸟跟了他们半程,车子一转弯,水鸟就没了踪迹,看不见那只水鸟,石明亮心里空落落的。水鸟对于石明亮就像是猫城与他的最后一丝联系,水鸟不见了,石明亮与他生活了九年的猫城彻底断了联系。我们离家的时候也总要在离家路上寻找故乡的象征,或许是一片海,或许是一座山,或许那只是一种开遍故乡的花。当车窗里不再出现故乡的事物,我们会觉得故乡被我们落在身后了,一种失落会包围着我们,就好像风筝的线骤然断了。漂泊在异乡,我们看遍烟柳霜树,尝遍酸甜苦辣,也许在漫长的羁旅中我们会醉心于一座陌生的城,但无论如何,故乡的影子总笼罩在我们心上。辛老头说:“其实我从猫城带了很多东西出来,但是现在你看不到。”第一次离家的石明亮当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曾离家学画的辛老头是深有体会的,日后的石明亮也会明白,他从猫城带走了回忆。离家多年,我们记忆中的故乡就像是静止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成不变地在我们脑海中展现它的美,以及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一如石明亮记忆中的猫城。我们会记得故乡可口的美食,会记得清新的树香,会记得一张张清晰又模糊的脸庞,我们会用记忆中的家乡包裹异乡旅途中的艰涩。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故乡的山川秀木,温故它的袅袅炊烟,在反反复复的回忆中,我们已经分不清那到底是真实的故乡还是被我们加工过的想象。思乡在我们的惦念和回味中发酵,我们越来越希望找一个机会沿着记忆中的路,回去看看记忆中的故乡。终于,我们回去了,带着外面世界的烙印,以寻梦的虔诚回到故乡。可是这里已经变了,我们日思夜想的事物都湮没在了回忆里,即使有些地方在时光中幸存,它们也不再是以前的模样。就像石明亮三十年后回到的那个猫城,熟悉的弄堂、庭院、石拱桥和香樟树都还在,但是猫城确确实实变了,石明亮不再认识它。我们站在多少次嬉笑打闹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我们熟悉的元素,但是那分明已经不一样了。当我们不死心地前去印证脑海中的每一个画面时,我们才恍然发现,对于这一座城来说,我们已经是异乡人了。幸好每个地方都有如草寨一般的一方天地,这里虽杂乱破旧,却集结着我们昔日最熟悉的味道,有着真正与我们的记忆相契合的物质和精神,只是许多事物最终还是没能逃过销声匿迹的命运,即使在如草寨一样的地方,我们也找不到它们了。我们带着探寻的眼光走在草寨,用一块糕点唤醒味蕾,但是我们却怎么也融入不了这里了,因为故乡变了,我们也变了。我们终究只能远远地参观这里的市井生活,作为一个异乡人。也许最后,我们会因失望、陌生而远离,能让我们称之为故乡的,只是我们在心里为自己构筑的乌托邦,而现实,没有乌托邦。


 猫城七日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