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盛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03937033
作者:李宏锋
页数:387页

章节摘录

插图:青铜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依时代、地域不同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处于鼎盛期的钮钟,在纹饰方面逐渐显露出南北不同的风格。例如在鼓饰的选择上,南方比较偏爱婀娜多姿的对称顾夔纹,很少使用阴森狰狞的兽面纹;北方则无此偏爱,对这两种纹饰一视同仁。就对称顾夔纹原型而言,即便南北同样以各种大大小小的龙蛇作为构图材料,各自的构思与章法也不尽相同,北方往往趋向于刚劲有力的直线和方正性造型,南方则偏好纤丽秀雅的曲线与蜿蜒纠结的图案。①青铜乐器纹饰南北风格的凸现,体现出春秋中期以来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是艺术与人性自觉的表现之一。通过以上对西周至春秋时代铸、钟形制演变的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青铜乐器在形制方面的种种变化,都愈来愈明确地指向“获得更好乐音音响”这一艺术目的。至春秋中后期,镩、钟形制的音乐特性,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虽然青铜乐器在极重礼乐文明的年代,被用作祭祀天地祖先、宴享宾客、赏赐功臣、记述功德的工具,成为贵族阶层身份等级与权力地位的象征,然而在音乐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下,负载音乐艺术的青铜乐器,必然要求摆脱礼制规定中不利于艺术发展的因素,追求音响本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充分、自由展现。例如,双音钟的出现,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乐钟发展史中的杰出创造,然而古代典籍对此却毫无记载。笔者疑此同样为当时礼制规定所无,双音钟最终的普遍应用,是音乐艺术冲破礼制僵死规定的结果(至少是对礼制规定的艺术性补充)。至于春秋中后期以来,钟镩类乐器音乐性能迅速提高,规模及音响形式越来越庞大、复杂等变化(详下文),则已远远超出传统礼制所容许的范围,更为清晰地体现出“乐”不断冲破“礼”的束缚,求得自身自由发展的事实。

前言

以李宏锋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书稿《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即将出版,嘱我写篇序,可以说别有一番喜悦滋味注到心头。宏锋与我相识,转眼已有八九年了。当时他大学还未毕业,有兴趣学习研究相对枯燥、冷僻的有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问题。后来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为攻读中国音乐史学硕士学位的学生,我则担任导师,于是开始了共同学习前辈成果,切磋问题,以及相互交流各种知识的愉快旅程。许多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将学术研究的目光聚焦到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仪式活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这些仪式活动中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音乐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配合这些研究,发挥自己所攻读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独特视角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宏锋的硕士论文《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选取了有关汉代礼俗音乐形成发展的课题,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汉代,既是先秦以来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整合期,大一统国家礼乐文化的重建期,也是中国古代众多岁时节令、民俗仪式(包括民间丧葬仪式)形成或发展的重要时期。他的研究为仪式音乐研究者追溯许多传统仪式音乐的渊源,深化仪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硕士毕业后,宏锋愿意深造,又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我继续当导师,又开始一轮新的学习、交流、切磋的愉快之旅。因硕士论文已初步接触中华礼乐文化的宏大疆域,宏锋愿意将博士论文选题从汉上溯,直接探讨先秦礼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最终选定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音乐体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剖析礼乐文化中复杂而矛盾的礼乐关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文章在整体把握、思辨性、阅读与思考的深人性、宏观与微观的辨证性、对周礼及其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演化差异等方面均显示出特色。特别是在对于儒家礼乐观的阐释.对于该时段“非礼用乐”的辨析,对于战国以下音乐的转型等等,综合多种研究所作出的考辨显示出作者具备较强的理论素质。  ——答辩委员会主席 项阳论文将宏观的历史文化视野和认真的史学梳理结合在一起,针对中国文化史上“礼”与“乐”和谐背后存在的矛盾,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以“礼乐张力”为切入点,探讨了“礼”与“乐”的本质,其中还专门探讨了孔子思想体系中有关“礼乐”的部分,不乏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有个性的表达方法,是一篇立论严谨、思路清晰、表述准确的有分量的论文。  ——田青论文对礼与乐分别加以专论,重点研究礼、乐二者的矛盾构成,提出礼、乐二者的内在张力关系,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论断。论文借鉴文化分层理论,对音乐的物本、文本和人本层面进行剖析,所论均较具新意。作者提出的“礼乐张力”分析模式,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方建军该文对深刻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历史的先秦“礼乐”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阐述、分析,涉及史学、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体现了作者较为广博的知识和学术探究的志趣,亦体现其勤于学术思维的品质和独立科研的能力。在文字间透露出作者鲜明而强烈的人本主义学术立场和艺术责任感。作者立意反思历史,启示今天,体现了其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学术关怀与参与意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哲学释义学为据,体现了个人学术立足点的自觉。  ——宋谨

后记

本论文的完成,首先应感谢授业恩师秦序先生的指导。笔者自2001年起,即随秦序先生攻读中国音乐史研究生,时光荏苒,至今已整整六年。六年来,秦先生在专业思想、业务学习方面所给予的谆谆教诲,使笔者逐渐步入音乐史学的大门;恩师在日常生活等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更令笔者感念终身!与秦先生为学,实有如坐春风之感。他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将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蕴含在他高远的治学境界、人格修养与思想情怀之中,为我辈后学治学、为人树立了崇高的风范。就本论文写作而言,从最初选题、资料整理,到谋篇布局、撰写成文,直至最后观点的确立与提升,业师都给予了及时指导。没有这些,本文不可能完成。论文开题期间,清华大学文学院的王小盾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张振涛研究员、崔宪研究员、项阳研究员、田青研究员、王子初研究员、薛艺兵研究员、李玫研究员等师长,对本论文选题及写作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尤令笔者感动得是,年届九十高龄的音乐史学家李纯一先生,在本文立论基础以及论点把握等方面,亦提出极为宝贵的指导意见。这些都是本文得以完成的重要基础。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的诸位老师,为笔者耐心细致地查找大量资料,她们的热情工作和无私奉献,是论文写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博士三年学习期间,音乐研究所及研究生院领导、师长对笔者的关爱,同窗好友孟凡玉、孙伟科、郭越、王学锋等人以及同门学友曹贞华、刘丹等的支持鼓励,同样是笔者所应深致谢意的。论文完稿之际,师妹曹贞华、刘丹还不辞辛劳,为本文翻译英文提要。笔者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父母和岳父、岳母大入,是他们多年来含辛茹苦的劳作奔忙,为笔者并不短暂的学习经历,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妻子索娜和内妹张梦瑶负责了部分文献的校对,为笔者集中精力写作,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所有这些,都将化为宝贵的人生记忆与精神财富,激励笔者在今后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

内容概要

李宏锋(1977-),男,汉族,唐山丰南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音乐学》编委、《中国音乐年鉴》编委。主要发表论文有《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钱氏音差”解析》、《苟子的音乐体认及其现代启示》等十余篇,编著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艺术鉴赏》(合著)。参与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部委托课题“中国艺术总论”,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六朝音乐文化研究》等课题。200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之星”、“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奖学金”。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附英文)/1绪论/1第一章 礼乐相互关系释义第一节 “礼”的本质特征/13一、“礼”之初义/14二、春秋战国时代“礼”的本质特征/17三、秦汉之后关于“礼”的论说/26第二节 “乐”的本质特征/31一、“乐”的形式本体独立表现本质/32二、“乐”的个体情感表现本质/36三、“乐”所蕴含的追求个性独立的生命自觉意识/41第三节 “礼”、“乐”二者间的矛盾对立关系/45一、“礼”与“乐”注重本体表现本质间的矛盾/46二、“礼”与“乐”情感自由表现本质间的矛盾/50三、“礼”与“乐”追求个性解放的生命自觉意识间的矛盾/56四、“礼”、“乐”矛盾对立所形成的“礼乐张力”/60第二章 礼乐结合的历史渊源及春秋时代的。非礼用乐”行为第一节 先周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67一、礼乐结合的早期形态/68二、夏商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7l第二节 宗周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78一、宗周吉礼、军礼用乐概观/79二、宗周嘉礼用乐概观/84三、宗周禁乐之礼/89第三节 春秋“非礼用乐”行为的表现及其文化意义/92一、以追求更高等级认同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93二、以满足享乐欲望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10l三、以追求音乐形式美感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105四、以追求情感表现及艺术感悟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115第三章 对“礼崩乐坏”背景下若干春秋音乐事象的再分析第一节 赋诗之风的兴衰及其文化意义探讨/127一、春秋赋诗之风的兴盛原因/129二、春秋赋诗之风的兴盛及其歌唱形式与用诗类别/133三、从春秋赋诗之风的兴衰看“礼乐张力”在其中的作用/14l第二节 春秋器乐艺术的独立发展/147一、春秋青铜乐器在形制、分布方面的发展/147二、春秋青铜乐器铭文及音律结构的演进/156三、春秋器乐演奏形式及风格、内容的多样化发展/165第三节 春秋乐人群体的变迁及音乐体认/173一、春秋乐人的社会地位及管理方式/173二、春秋乐人群体变迁下的音乐传播/175三、“乐与政通”——春秋乐人群体的音乐体认之一/179四、“乐与天通”——春秋乐人群体的音乐体认之二/184第四章 “礼乐张力”下的孔子音乐体认第一节 “礼一仁一乐”的学说模式及“乐”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定位/189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礼”及“复周礼”的政冶理想/190二、“复礼”的内在超越之路——“仁”及其在礼乐融通中的桥梁作用/194三、“乐”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定位/197第二节 “礼乐张力”下的孔子音乐体认/200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音乐艺术本质的体认/20l二、“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体认/207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音乐表现的“中和”原则/214四、“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论音乐的社会功能/221第三节 对孔子音乐认知的总体评价/230一、孔子音乐认知中的历史进步因素/230二、孔子音乐认知的历史局限及其中蕴含的“礼乐张力”/235第五章 “礼乐张力”在战国时代音乐演进中的制约作用第一节 儒、道音乐体认中“礼乐张力”的消长/247一、孟子音乐体认中蕴含的礼乐矛盾/248二、荀子对儒家礼乐思想的系统化发展/257三、道家音乐观及其与儒家礼乐认知间的张力关系/266第二节 士阶层在战国音乐发展中的推动作用/276一、战国时代士阶层对礼乐关系的普遍认知/277二、战国时代士阶层的音乐活动及其对音乐发展的贡献/283第三节 战国时代“礼乐张力”下音乐艺术的新发展/290一、战国时代各地民间音乐文化的普遍繁荣/290二、战国宫廷音乐审美风尚的新变及先秦音乐文化的转型/297第六章 “礼乐张力”相关问题界说及其在中国音乐历史进程中的意义第一节 “礼乐张力”相关问题界说/309一、音乐艺术构成“分层理论”的提出/309二、“人本价值”制约下的音乐艺术本质/314三、音乐艺术的价值层次构成及其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关系/320第二节 “礼乐张力”变化对古代音乐发展的影响——以魏晋和明代音乐为倒/328一、魏晋的“艺术自觉”精神及其在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29二、从明代文化艺术的演变,看“礼乐张力”对音乐历史发展的影响/337结论/347附录一《左传》所见春秋“非礼用乐”事例一览表/358附录二《左传》所见春秋“赋诗”年表/365附录三论文插图目录/373参考文献/374后记/386

编辑推荐

《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礼乐张力下的艺术演进,以无可辩驳的史实表明:个体生命与精神的自由独立,是一切艺术繁盛发展的重要前提。对音乐历史的追寻与反思,不仅能使我们了解过去,更可以让我们清晰地认知现在,在历史与现实的同一中拷问自身灵魂。

作者简介

《礼崩乐盛: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礼乐关系研究》讲述了: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社会的礼乐文化模式中,“礼”与“乐”往往以和谐一致的面貌呈现。然而,这种礼备乐和的表象背后,实际隐含着礼、乐二者间的巨大矛盾。本文即以“礼乐张力”为切入点,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深入剖析传统礼乐文化中蕴含的礼、乐矛盾以及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体会和认知。从社会功能属性方面看,专制时代的“礼”,旨在维系以血缘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秩序,确保王权统治长治久安。“礼”不仅作为普遍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言行,更渗透到灵魂深处,从根本上约束个人内心思想情感,将个体意识纳入群体规范,使个体生命价值湮没在以等级秩序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群体情感之中。
相比之下,“乐”(即艺术,包括音乐、歌舞及诗歌等)则是一种发于内心的、“人情所不能免”的艺术形式,它强调形式本体独立和个体情感的自由展现,具有追求个性独立与生命自觉的本质特征。在极权专制时代的礼乐架构中,“礼”对“乐”的钳制与异化,与“乐”追求自身独立、追求个性自由、彰显个体生命意识的艺术本质间,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间的这种内在张力关系,构成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宗周礼乐文化模式以等级礼制为核心,“乐”逐渐从先前礼、乐混生的宗教状态脱离出来,明确成为“礼”的附庸和维系王权政治的工具。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乐”在人性觉醒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自身蕴涵的与人性本质相一致的艺术特征日益凸显,与维系等级制度、压抑个性存在的“礼”形成尖锐对立。


 礼崩乐盛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书中大量的史料足见作者下了功夫,说的艺术张力的问题很受启发!
  •     为了比赛而写的书评还能让我怎么说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