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技艺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303171286
作者:(法)布洛克(Marc Bloch)
页数:160页

内容概要

马克·布洛克(Mare Bloch,1886-1944),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犹太裔史学大师。1929年,与同事吕西安-费弗尔合作,创办并主编“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37-1940)、蒙彼利埃大学(1941-1942)等校教授。1943年,在里昂加入自由射手组织,成为抵抗运动的一员。1944年6月,被德国人杀害。著有《法国农村史》、《奇特的溃败》《封建社会》《历史学家的技艺》和“史学论文集》等书。20世纪末法国出版的《历史科学辞典》称他为“本世纪两到三位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或许,是他给予了历史科学的变革以最具决定意义的也最为持久的影响”。

张和声,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今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为历史学辩护
由古知今、由今知古
“有意”的史料与“无意”的史料
评判还是理解?
献给吕西安·费弗尔
有关本书手稿的一点说明(吕西安·费弗尔)
导言
第一章 历史、人、时问
1.历史学家的选择
2.历史与人类
3.历史的时间
4.起源的偶像
5.过去与现在的界限
6.由古知今
7.由今知古
第二章 历史的考察
1.历史考察的一般特征
2.证据
3.证据的流传
第三章 历史的考证
1.考据方法的历史概要
2.辨伪正误
3.考据方法的逻辑
第四章 历史的分析
评判还是理解?
2.从人类功能的多样性到人类良心的一致性
3.术语
第五章 历史的因果
再版后记
2013年版译后

作者简介

马克•布洛克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作为大师一生治史经验的结晶,本书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着眼,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历史学家的技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4p 张和声: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 9p 轻视求证,与求实相悖;但把手段当做目的,为考证而考证则无非是虚掷光阴的博学游戏。 22p 如果掉以轻心,伪历史就会殃及信史,我们从而严重脱离了珍视的思想传统。 24p 单纯的爱好往往先于对知识的渴求。人们往往是在这里一种本能的引导下从事自己的工作,事先并不完全意识到它的结果。 25p 研究的价值不能以是否促进行动来衡量,否认人们追求超物质利益的求知欲望,无疑会使人性发生不可思议的扭曲。 36p 在追求尚未确定而有发展前途的知识时,人们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冲动,而烦琐细微的定义不仅会扼杀这种创造性智慧的火花,还会进而束缚人们的思想。 44p 在追溯起源时,我们容易讲祖先与原因混为一谈。而实际上,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 48p 多少似是而非的论点,其实是以一整套奇怪的前提为依据是。 49p 倘若一直恪守陈规,就会无从改进,继而积习难改。 49p 对历史的无知不仅使当代科学产生混乱,而且导致对当前行为的困惑。 49p 人们耗费大量光阴设计某些新技术,而后,又或多或少地自愿沦为这种新技术的囚徒。 52p 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53p 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 55p 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是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58p 只要观察者稍微扩展一下他的视野,就可能造成错觉。我们已知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的。 61p 对历史的认识,是对人类活动轨迹的观察。所有稍微复杂一点的人类活动,都不可能加以重现或故意地使其重演,因而,不可夸大“现时”的优越性。 63p “过去”就是以后不会改变的资料。但对过去的认识却在渐渐深化,这种认识时常变化,并日益完善。 71p 无论如何努力地多才多艺,能力的局限性无法逾越。只有以合作的方法取代个人掌握多种技能的做法,舍此别无他途。 79p 容易轻信与过分多疑都不可取,也不能过分依赖以常识为标准的考证方法。 87p 错误的证据不仅激发人们去探求真的技能,而且可以进一步成为改进考据分析方法的新起点。 92p 篡改往往出于私利,润饰则是为了点缀。以错误的审美观矫饰古代,其恶劣后果对舆论也未必无足轻重。 96p 目击者往往不能察觉事件的直接因素,后人就更无从了解了。 98p 失真的东西具有反常的魅力,而只有迎合公众的偏见,信息才得以传播,才具有生命力。于是乎,错误的说法也就成了一面反映集体意识的镜子。 99p 谣言一般不会首先来自前线。而弄虚作假、谎言惑众之事盛行不衰。 109p 链条可能断裂,文明也可能消亡。 119p 如果确实存在公正无私这个命题。那完全是由这个词的模棱两可造成的。 120p 若不接受一套与实证科学无关的价值规范,人们就既不能定罪也不能赦免。某人杀死某人是可以证明的,但只有假定杀人者罪有应得,才能对杀人犯严加惩罚。然而,这一观点并未为所有的文明社会接受。 121p 要窥见他人的思想,自我就应当让位;而要说出我们的态度,只要保持自我就行了。说到底,褒贬比研究简单,赞同比揭示容易。 121p 如果评判只是为了合乎解释,那么评判尽可忽略,不幸的是,由于习惯于判决,也使人们对解释失去兴趣。过去的偏爱和现在的成见合为一体,真实的人类生活就会被图解成一张黑白分明的画面。 122p 科学越是进步,人们就越是能自觉地抛弃以人为本位的善恶观。 122p 人是史学的对象,人天生就有追求意识的目的。 123p “理解”一词既包含着困难,又孕育着希望,同时,又使人感到亲切。理解包括体验人类千变万化的差异,包括人们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 125p 忽视合理组织材料的重要性,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等于否定时间和空间。 131p 唯有经过分析才能重新组合,更确切地说,重组是分析的继续和最终的完善。 132p 如果人们希望有所发现,就要经过系统的选择,这以后,不仅对问题的陈述会更具体,而且也能更清晰地显示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的变化。 133p 分析首先需要适当地语言作为工具,这种语言能简明地表述事实的概要,同时又保持必要的弹性,以便在进一步有所发现时仍能调整适应。 142p 一个词的价值在于它的用途。而不在于它的来源,不同的词源和词义上的转化并未给人们带来不便。 152p 最精确的测定未必是最小的时间单位,而是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东西。所以,不要去崇拜虚假的精确偶像。 155p “一代”仅仅代表一个相对较短的的时期,长时期才能称为“文明”。同一代人并不总是同一阶级,影响青年工人社会力量对青年农民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162p 只要承认思想和情感的反映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我们就不得不做出真正的努力,在思想情感有所反映的地方努力发现它的原因。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这个版本的翻译很是不错。马克·布洛赫的专业著作及其难啃,这本方法论式的书饱含他的一片苦心,而又观其遭遇,只能唉唉而叹。人果然就是历史的囚徒。
  •     可以当语录一样写在红宝书上的东西。 历史的用途,不应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的理智合法性混为一谈。(3) 将普遍性和确定性视为度的问题更为妥当。(31) 历史学所要掌握的正是人类。(39) 历史是历史学家的暴君,它自觉或不自觉地严禁史学家了解任何它没有透露的东西。(64) 一场大动乱反而有助于历史学的研究。(75) 人是史学的对象,人天生就能追求有意识的目的。(122) 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123) 错误不在于解释本身,而在于先验地接受任何解释。(162) 翻译就像女人(译后)
  •     翻译流畅、有文采
  •     装帧不错,然编辑不认真。除封面译作“布洛克”,其余均为“布洛赫”,第一印象很不好。内容未见触动。
  •     为什么总拿化学举例
  •     常读常新
  •     希望非历史专业的人也来看看,或许能少了许多偏见。
  •     这本小书断断续续读了三周。很多研究都称年鉴学者没有留下系统的方法论作品,但一般会提及此书。本书虽然短小,但基本概括了早期年鉴(布洛赫与费弗尔)的理论方法,并且正如作者所说,很多观点直接取自于费弗尔。作者反对纯实证主义史学,认为历史学对象是复数的人类,强调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社会状况或整体史观。不过,布洛赫并非轻视史料,其对证据考证的突出可见对历史真实的重视,但历史学者在研究时可以对史料做出更精细的处理,不盲信无意识史料,通过多学科合作,扩大一手史料的来源,并在辨伪之余观察史料背后的动机与心理。证据的辨伪不是历史研究的终点,要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差异与交往。历史研究中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尤其是“术语”具归纳特质。布洛赫反对单一政治时段划分,强调不同长度时间的不同精确性,有布罗代尔“长时段”论的影子。
  •     田松师曾说,好的书会让你有后脑勺被敲了一下的感觉。这本书于我,没有颠覆三观的效果。但就是想急急地吞下去,尽可能快地理解个大概,然后好返回头去再细细嚼一遍。这大概也是我判断好书的指标之一。国内公益行业发育时间短,但记录也有其意义。只是作为书写者,要严谨着来。
  •     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那些透过迷雾之后精妙绝伦的描述、论断。
  •     年鉴学派开山鼻祖之一的大作,虽有些晦涩,但其思想高度凝练,引人深思。尤其他对他儿子那段对话,更为深刻。
  •     荒唐的谎言之所以有人相信,是因为相信它就有利可图。有各种各样的欺骗,其中不乏自欺欺人者。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历史研究者从来不能无拘无束,历史是历史学家的暴君,它自觉或不自觉地严禁史学家了解它任何没有透露的东西。
  •     比周婉窈翻的版本好讀多,但感覺有不少譯者穿鑿附會自行解讀的地方,有空再找黃艷紅的版本來對照看看。
  •     布洛克对历史的思考多有慧见,也充满温情。“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不要以为真正的历史学家是不动感情的,无论如何,他还是有感情的。实际上,理解一词既包含着困难,又孕育着希望,同时,又使人感到亲切。”这段话传递的理念即是如此。
  •     可以作为起点的小册子
  •     要在事实面前低头,毕竟,“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
  •     北师大出版社最近攀升太快了
  •     翻译者文笔很好,尤其是该书第三章值得一读。
  •     并没有想象的刺激。。
  •     “尽管历史学只能通过昔日的‘轨迹’来了解过去,我们对过去的了解还是要比它本身愿意告诉我们的更多些,这才是我们的成功之处,确切地说,这是精神对物质的辉煌胜利。” 作者阐述的一些史学研究方法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除此之外还有对历史研究的一些思想指导。比较感慨的是,自然学科的兴盛对传统的人文学科及新兴的社会科学的地位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以至于这么著名的史学家都要跳出来亲自澄清一些观念......
  •     論點深得吾心啊
  •     有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历史并不是一个纯还原历史的人文社会科学也是一门研究为什么的科学。无论是由古知今还是由今知古,我们都对所有发生过的事情抱有一种考证的态度去尽可能客观的理解而不是评判。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的热枕,希望以此书入门,对历史进行更为广泛的认识。
  •     年鉴学派宣言书。
  •     可惜,鲜有这种有觉悟又能践行的历史学家
  •     年鑑學派的宣言,有一種在悲劇逆境中的樂觀與奮起感。常讀常新的一本書,可不斷發掘,日後會再讀。
  •     翻译还好,最后那篇后记真是够了。 对了对了,普列汉诺夫,嗯嗯。
  •     “历史大部分是猜的,剩下一小部分是偏见。”根据作者对采集史料的态度,想象了一下几个世纪后,史学家要从互联网上淘数据,数据信息的数量与完备程度远优于几世纪前,但必然是个庞杂的集合体,也是痛并快乐着。
  •     重燃史学的兴趣,不浮躁,抵抗虚无。
  •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每一个有志于历史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感动
  •     明明以前从未读过的书,读起来熟悉感满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