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屑里的旧事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1
ISBN:9787801308023
作者:任茹文,王艳
页数:32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灰绿:成长的底色1920年的上海,九月三十日。张爱玲,这个一生与月亮共进退的人,选择在一个月如圆盘的日子,来到这嘈杂而又可爱的人世。九月底,微雨初凉,一个大时代中的小日子。张爱玲出生的日子,就像她一生的文章,轰动背景衬托下的平常平淡人生。父母为她取乳名:小煐。张爱玲的家庭这时是丰足富庶的。他们住在一幢祖上遗留下来的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走马楼,二层楼房中间挖出一个正方的小天井,站在二楼的窗户前面可以看见街上的人来人往。房屋里有关于这个家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这种老房子有奇异的个性,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阴阳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着“苏三不要哭”。整个的空气是无所事事的传统守旧加上一点蠢蠢欲动的西洋文化的冲击,因为他们是住在共同租界里,各国的洋人都住这里。起先的时候还有祖母,祖母在的时候,也是与父亲同父异母的伯父主持家事,另外还有父亲的一个胞妹。主持家事的二伯父张仲炤,与他们当时的大多数亲戚一样,在清末通过科举,官至中书。他们是在辛亥革命后先从南京迁至青岛,后又搬到上海的,到上海后,也是一直闲住租界,无所事事。至此,他们已从世袭官宦的荣耀、辉煌与光荣的顶点跌落下来,虽然延续了一点热衷于洋务的家风,但王朝崩溃,江山易主,时代已不是他们的了。家底虽然还殷实,但和所有避难在租界里的前朝官员一样,只有靠着回忆生活,回忆总是惆怅的,回忆过去的苦难,有一种后怕与自怜;过去纵然是好的,但那也都是过去的事了。到底清朝亡了国了,说得上家愁国恨:托庇在外国租界上,20年来内地老是不太平,亲戚们见了面就抱怨田上的钱来不了,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又不像做官,一本万利,总觉不值得;政界当然不行,成了投敌,败坏家声……守着两个死钱过日子,只有出没有进。回忆着以前辉煌的名声,吃着以前辉煌的家业,日子过得小心而拘谨。主持家事的二伯父长爱玲的父亲17岁,与弟弟妹妹在一起,怎么看都像爷儿仨。可这样又有什么奇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已见怪不怪这样滑稽的事情。在中国这个向来四平八稳、纲常密织的社会里,一个男人三妻四妾,后嗣之间年龄相隔一辈是常有的事。为了维持一个四合院、一幢走马楼——一个家庭内部的稳定秩序,长兄为父的古训是撼摇不动的。可是,张爱玲的父母都是大家庭里被娇宠惯了的少爷小姐,且又是感染着五四自由新空气而成人成家的,拘管得这样严,日子总是不痛快的,在自己家里倒颇有几分在大户人家寄人篱下的感觉。一部分也因为这个原因,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在婚后的几年里经常归宁南京娘家,虽然南京离上海也算不得近。祖母是1916年去世的。1922年,已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跟着哥哥生活的第六个年头了,他们一直想和哥哥分家,搬出去过小家庭生活,苦于一直找不到适当的借口,终于在这一年——此时他们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张廷重由在北洋政府做交通部长的堂房兄长张志潭引荐,在津浦铁路局谋了一个英文秘书的职位。于是,爱玲的父亲与其兄草草地分了家,急急地从上海搬到天津,住得越远越好。1922年时,爱玲两岁,他们这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一小家,父亲、母亲、爱玲、新出生的弟弟小魁、与母亲志趣甚合的姑姑,带着祖上遗留下来的房产、地产、母亲的一份丰厚的陪嫁,从上海搬到了天津,住在一幢简朴的、没有草坪的花园洋房里,这时是爷爷张佩纶与祖母结婚寓居天津时居住的房子。这里是小煐出生后的第二个家。爱玲其实是出生在上海的,可在她的感觉里,第一个家是在天津。或许,这不仅是因为两岁以前在上海时还没有记忆,更由于天津的家里给了她真正切实的物质的感觉。这些物质的存在,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与儿时的最初记忆牢牢地粘在一起的,是真实生命开始的一部分。记忆不是抽象的,它就是儿时穿过的一件粉红色的纱衫,骑过的一辆儿童脚踏车,它也或许和四岁以前一直独享的一张藤制小靠椅紧紧缠绕。在天津的日子是有闲有钱的。那时候,父母都还只有26岁,正当青春好年华,生活是老式的铺张、排场、爱面子,却又掺和了五四以后知识人士的清醒与进步,所以是矛盾的,却又是整个时代大潮下的一种常见的微澜。家里有汽车,有司机,有好几个烧饭打杂的用人,爱玲和弟弟都有专属的用人,领小煐的叫何干,还是她祖母的时候用进来的一个很得力的用人,领小魁的叫张干,年纪也很大了。称老妈子为什么什么干,也不知是哪里的方言,不管怎样,小孩和这些抱他们的老妈子们倒还有肌肤之亲,小煐记得被何干抱来抱去时,用手去揪她颈项上松软的皮——她年纪逐渐大起来,颈上的皮逐渐下垂,不耐烦的时候,这个被娇坏了脾气的小姐把她的脸抓得满脸的血痕。可还是有感情,小焕摸着她的颔下松软的皮知道她渐渐老了,何干也看着小烘一天天长大起来。母亲与姐弟俩是有距离的母爱,像大多数有钱人家一样,她不带他们一起睡、一起玩儿,照顾他们是用人的事。在爱玲的情感天地里,儿时所得的父母之爱是阴冷青涩的,记忆最深的就是每天早上女佣把她抱到母亲床上去,爬在方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母亲才醒过来的时候是不清醒的不甚快乐,总要过了好久方才高兴起来,母爱就像青锦被与黄铜床那青涩发亮的感觉。父亲因为有“芙蓉癖”,不常和他们一起起居,孩子们对他最深的印象也就是他吃完饭马上起来踱步,老女佣称为“走趟子”,是家传的助消化的好习惯,来。自他的外祖父李鸿章,据说李鸿章在军中也是照做不误的。他一面踱一面朗诵,回房也仍旧继续“走趟子”,像笼中兽,永远沿着铁栏儿圈子巡走,背书背得川流不息,不舍昼夜——抽大烟的人睡得晚。生活里的爱是这样不甚亲切、正常,可在孩子的天地里自有寻找快乐的方法。院子里有个秋千架,一个高大的丫头,额上有个疤,爱玲颇有象征性地称她“疤丫丫”,当疤丫丫坐在秋千架上荡到最高处唿地翻过去的时候,爱玲乐得惊奇地叫起来;后院子里养着鸡,夏天的中午,两三岁的爱玲穿着白底小红桃子短纱衫,红裤子,坐在板凳上喝着满满一碗去暑的六一散,淡绿色,涩而微甜,看一本谜语书,唱出来,“小小狗,走一步,咬一口”,谜底是剪刀,这情这景,丰富的色彩与声响,可以人画可以谱曲。再稍大的时候看儿歌选,缠着保姆唱他们皖北农村的童谣,其中有一首描写最理想的半村半郭的隐居生活,只记得一句“桃枝桃叶作偏房”,不仅不合儿童的口吻,还颇有大户人家底下人编派主人的痕迹了。父母虽是疏离的,有趣的下人们倒给孩子们带来了生活的最初印象。天井的一角架着个青石砧,有个通文墨、胸怀大志的男下人时常用毛笔蘸了水在那上面练习写大字。这人瘦小清秀,讲《三国演义》给爱玲听,她很喜欢他,喜欢地给他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叫“毛物”。毛物的两个弟弟就叫“二毛物”、“三毛物”,毛物的妻叫“毛物新娘子”,简称“毛娘”。毛娘生着红扑扑的鹅蛋脸,水眼睛,给小煐讲“孟丽君女扮男装中状元”,非常可爱。后来稍懂事的时候爱玲才想起毛娘除了非常可爱之外还有非常的心机,那个陪爱玲荡秋千的疤丫丫嫁给了三毛物后,很受毛娘的欺负。后来这一堆一大家子用人离开了张家,开起杂货铺子,女佣领了小烘小魁去照顾他们的生意,努力地买了几只劣质的彩花热水瓶,在店堂楼上吃茶,吃玻璃罐里的糖果,颇令人有几分丰足的感觉。然而他们的店后来蚀了本,情况极窘。尽管如此,因为这可爱的一家是南京人,所以爱玲后来对南京的小户人家一直有一种与事实不符的明丽丰足的感觉。就是这批在张家进进出出的底层平民,为张爱玲增添了除高墙深院、正襟危坐之外踏实切实、平常平静的生活源流,寻常人的爱好、兴趣、变迁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伴随着各自的颜色、声音与气味,这一切都是真的,是活的,是有生气能延续的。爱玲怀着快乐好奇的心情与他们在一起,直到成年也还记得他们的点滴细节。他们在天津也还另有一些同为前朝遗老遗少的亲戚,其中走得比较勤的是被家里人称作二大爷的最后一个两江总督张人骏家。张人骏是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的堂侄,所以与她父亲是同辈。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张爱玲才在一个美国新闻记者写的端纳传(《中国的端纳》“DoraldofChina”)里,看到总督坐在箩筐缒出南京围城的记载,书中写国民政府的端纳顾问初到中国,到广州去见他,那时候他是两广总督。端纳一见面就大发议论,他一味笑着直点头,帽子上的花翎乱颤,那是清末官场敷衍洋人的常态。可是当爱玲在40年后看到这样的描述时也还不十分确定是他,因为过去日常的形象太熟悉了,不大能接受这样的描述,以前家里也曾笑噱这些为官没落的亲戚们,家里一个年轻的南京女佣曾悄悄笑着告诉爱玲:“革命当打到南京,二大爷坐只箩筐从城墙上缒下去的。”可那是日常生活里没有恶意的谈资,这样严肃的讽刺是一种残酷,毕竟那是与她骨血相连的同族亲戚,她不想接受。去他家走亲戚的时候,爱玲只有四岁,只知道他是二大爷,不知道他是张人骏。在家里待闷了的小孩,把走亲戚看成是愉快的出游。不光是逢年过节,每隔些时老女仆也带爱玲去这门亲戚家走走,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所以大都是爱玲一个人去。跟很远,坐人力车很久才到。冷落偏僻的街上,整条街都是这一幢低矮的白泥壳平房,长长一带白墙上一扇黝黑的原木小门紧闭。进去千门万户,穿过一个个院落与院子里阴暗的房间,都住着投靠张人骏家的亲族。虽然是传统的房屋的格式,却简陋得全无中国建筑的特点。“他们家穷因为人多。”姑姑曾这样对爱玲说,爱玲后来却想:仿佛总比较多少是个清官,不然何至于一寒至此。房间里女眷站起来向这一老一少一仆一主微笑着,待招呼不招呼的样子,是小户人家被外人穿堂入户的窘笑。带路的仆人终于把他们领到一个光线较好的小房间,一个高大的老人每次都坐在藤躺椅上,此外似乎没什么家具陈设。爱玲叫声:“二大爷。”他总是问:“认了多少字啦?”再没有第二句话,然后叫她背诗。爱玲就把母亲教给她的几首还不甚懂的唐诗背给他听,他每次听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流泪。他五十几岁的媳妇小脚伶仃地站在房门口伺候。他问了声:“有什么吃哒?”她回说:“有包子,有盒子。”他点了头叫她:“去玩去。”于是由一个比她年纪大很多,却比她小一辈的大侄子来陪她,他的母亲去厨下做点心,这样一个没落的官邸,也就是支撑着一个门面而已,一大家子人的伙食就是她一个人上灶,在旁帮忙的女佣不会做菜,要请会做菜的大厨子是很费钱的。还有一个戴着眼镜、长得很清秀的女孩,她是张人骏的孙女,爱玲称她为妞大侄侄,和爱玲及姑姑经常在一起玩,可是她后来被嫁给一个肺病已深的穷亲戚,生了许多孩子都有肺病,无力医治。母亲黄素琼与姑姑张茂渊出洋以后,就是妞大侄侄与她众多的弟兄们常常轮流来看爱玲和弟弟,再把情况写信告诉海外的她们。爱玲在这样一进一进的房子里进出,看着这些老人、妇女、青年和少女苍白卑微的生活。明白其中的原因及道理是后来的事了,可是不经意问的熏染是肯定的,像妞大侄侄这样与她感情甚笃、印象极深的儿时玩伴的悲惨命运是怎样也拦不住的沉痛,使她明白辉煌背后的无尽苍凉。四岁时的爱玲是在快乐中一次次随着保姆出游的,走亲戚,有吃的,有玩儿的,她一天天长大,事情也正一天天发生变化。孩子们在前台吵吵闹闹、吱吱喳喳地成长着,用人们在后台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地劳作着,作为正剧的主角,父母亲间的裂缝却正愈拉愈大了,吵闹声,哭泣声,嘀咕声,打碎器皿的破碎声,这些就是小煐小魁成长的背景,虽然这时孩子们是懵懂的。爱玲说:“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早就不在那里了。”[《私语》,《张爱玲文集》第4卷,P.102。]弟弟对天津时期家的印象是“花园、洋房、狗、一堆用人,一个吸鸦片的父亲、没有母亲。”[《永远的张爱玲·我的姐姐》,张子静,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可他们终究会明白的,20年后,他们姐弟俩,或者极度敏感地要挣扎出婚姻家庭的牢笼,或者急迫热情地要寻找一腔情感的归依,或者看破尘世生活的烦懑而选择无为闭塞的生活,能不说在相当程度上是父母爱恨剧的投影?住在上海的时候,因为是人口众多,事务繁杂的大家族,而且是在同父异母的哥哥的手下讨生活,爱玲的母亲感觉生活不畅快经常归宁娘家,那时候父亲的每篇日记中差不多都写着“莹归宁”,那时不太融洽的状况仿佛还有客观原因可寻。可现在到了天津,年轻的父亲母亲成了一家子的主人,在这个祖上遗留下来的花园洋房里,他们可以随欲选择畅快痛达的生活,可是,也正因为失去了外界因素的遮掩,两个人的矛盾渐渐抬头了,裂缝、冲突和危机接踵而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立场,不同的家庭角色,种种差异如炭盆里拨开灰烬显山露水的余炭,不可收拾地熊熊引燃起来。其实年轻的夫妇本身,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太大的错,在中国那个时代的大波大浪里,个人思想都是两道悬崖之间的缝隙中偷生的小草,新旧势力都冲击左右着它;生活中的一点波澜都是由前浪后浪重重波涛推涌的产物,传统与文明的力量同时塑造着它。如果要探本溯源地去理张爱玲父母的爱恨纠葛、是非对错,必须沿着一层层的浪头向源头去看,让我们稍稍溯源——从爱玲的祖父辈说起。

前言

引子:勾一个影子在中国,文人向来与惊天动地的奇迹少有渊源。张爱玲,这个有着“恶俗不堪”的中国女人名字的中国女人,却曾创造了战乱纷纭的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坛的奇迹。可也有人说:“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收场。”张爱玲的结尾算不算是好收场,真的谁都不能轻易作答。她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她描绘了一派奇异的日常风情,虽出身官至九鼎的显赫世家,最钟情却是最平民、最世俗的苦乐人生。从官宦转到市民,就像洋人用看京戏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味的事。她感兴趣的是这些庸常的普通人生;头上搭着的竹竿上晾着小孩的开裆裤;柜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而那一家的无线电里卖着癞疥疮药;走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底下打点料酒——这就是爱玲明了而热爱的中国的日月,纷纭、刺眼、神秘而滑稽的中国的人生,幽古中国与现代中国和谐的掺杂。她把女性化的眼光堂皇地介绍进文学世界。她在新旧中国的阴阳边界上,在新旧中国混影的屏幕背景上为我们活现了一群女奴的群像。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求的是女奴时代谢幕以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对过往深深否定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明天深深的渴望。在她笔下的女人,整日担忧着最后一些资本——_20岁到30岁的青春——怎样一次次转账以增值,这样充满了死气的骨子里的贫血,爱玲为之疲乏、厌倦。她充满渴望地揭开未来历史幽暗的一角,揭幕所见有难抑的失望,又有不调和中的调和。谢幕后的女奴们,新旧交替中失措的女人们,何处是归程,爱玲温情而苛刻地期待着。……言不尽言。总而言之,张爱玲是文艺园地里一棵枝繁叶茂、摇曳多姿的树,她把枝叶大大地撑开,尽力伸向不可知的远方。可是,谁曾明知:张爱玲的根永远扎在生长她的园地土壤中?正如她自己所言:文人是园里的一棵树,不管她如何茁壮地节节生长,也不管周遭的气候土壤,随日月风化而变幻迁移,她依旧、她愿意,永远是那园子里的一棵树,根深蒂固地牢牢稳稳地在那里。这个园子,就是上海。她,即便后来化作了一颗种子,播送到远方,经过了宽广的大陆与深邃的海洋,在黑土绿水之上,在这颗种子的内核里孕育的,依旧是来自上海的不变的滋养、风情与灵息之气。张爱玲离我们是近的,在喜欢她的人心中,她永远是新鲜活跃的。她说:中国人说话,但凡有一句适当的成语可用,中国人是不肯直接说话的。[《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张爱玲文集》4卷,P.22。]司是,现在有时候也真没有办法,有那么多的人说话找不到贴切的词时,宁愿借用张爱玲的言语,引一句,用上去,稳稳的,妥帖的,再合适不过。因为所引的话正是切中了人生底蕴中最关切的地方。这个天才奇女的诞生已是70多年前的事了,整整一轮生命的时差就让人有不堪重负的沉重,可张爱玲之于世纪末的读者们,是切身无距离的。越是变,越是一样。她的传奇,她的人物的传奇,在骨子里与我们今天依旧神似,仿佛一切时代中人们以同样方式活着,活着为了同样的内容。古今人们都相似,但我们又都是孤独的。终究,在弹指之间屈指算来,已是70载的光景,生命周期的生息繁衍可以几个始终。1920年的上海,是繁华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在这里,有最传统的中国土著的生活方式,有从大洋彼岸吹来的欧风美雨的新气象,也有在古今中外文化气息冲撞中破壳而出的一些新苗。这一切是和谐的,和谐地融合在这里,呈现着一派热闹的丰富景象,这种丰富性不仅指数量之多,更可奇怪的是可贵的共存,不同质地的各派相安无事地平行在一起,不仅无歧视,反倒因彼此的陌生好奇而滋生出十分的尊敬与恭敬。危机孕育在宁静中,这一隅的宁静也渐渐变成是表面的装饰了,奇异的复杂性中将裂变着接踵而来的时代之大变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大时代的破坏与更动中,巨大的列车轰鸣而来,把每一种别样的声音都融成它自己的声音,这任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张爱玲就出生在这中国大时代的激流洪滔中。她的家族都处在大时代的激流洪滔中。她的祖父、外曾祖父都曾是大中国激流中在浪尖上掌舵的勇敢男子。可是,流水无情,纵然落花多情,历史的洪流顺风送走一代代豪杰,又迎来一批批枭雄。于此,人无法选择。

内容概要

任茹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苏苏州人,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教于宁波大学文学院。一个面对诸多困惑而拒绝犹豫和彷徨的努力者。
王艳,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教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一个时刻在自励中前行的唯美主义者。

书籍目录

引子:勾一个影子
1 灰绿:成长的底色(1920-1930)
2 雪青:少女旧事堪凄凉(1931-1939)
3 葱绿:学生天才梦(1939-1941)
4 孔雀蓝:横空出世(1943-1949)
5 橙红:倾城之恋(1944-1947)
6 深赭:无奈的作别(1949-1952)
7 银白:执子之手(1955-1967)
8 青灰:天涯孤旅(1967-1995)
余言 临水照花人:解读张爱玲

编辑推荐

《沉香屑里的旧事:张爱玲传(第4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金锁记》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传奇》是她的集大成集,她把积蓄了22年的青春力量,和蕴藏了近百年的家庭体验,毫无顾忌地释放在她的辉煌青春里。那里满是她、和她的家族,在岁月的年轮里,心灵绞结的心痕和生命辗转的旅痕。旷男怨女,夙夕悲欢,演义堕落与繁华,荒凉与颓废。张爱玲,是文艺园地里一棵枝繁叶茂、摇曳多姿的树,她把枝叶大大地撑开,尽力伸向不可知的远方。她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她描绘了一派奇异的日常风情,虽出身官至九鼎的显赫世家,最钟情却是最平民、最世俗的苦乐人生……。张笔下的女人,整日担忧着最后一些资本——20岁到30岁的青春——怎样的一次次转账以增值,这样充满了死气的骨子里的贫血,令她疲倦、厌倦。她充满渴望地揭开未来历史阴暗的一角,揭幕所见有难抑的失望,又有不调和的调和。新旧交替中失措的女人们,何处是归程,她温情而苛刻地期待着。

作者简介

张爱玲,这个有着“恶俗不堪”的中国女人名字的中国女人,却曾创造了战乱纷纭的中国,可是都没有好收场张爱玲的线尾算不算好收场谁都不能轻易作答。
她创造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是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有阴阳交界的过缘上,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嘘眯着眼睛看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总而言之,张爱玲是文艺园地里一棵枝繁顺茂,摇曳多姿的树,她把枝叶大大地撑开,尽力伸向不可知的远方。

图书封面


 沉香屑里的旧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大段美丽而又孤寂的文字,浓墨重彩的渲染着张爱玲从生到死的成长蜕变心境,仿佛老去的旧事里,那个美丽而又苍凉,那个为爱痴狂的勇敢女子就这样色彩鲜艳显现于文字上、书本中,孤独、卑微而又倔强的追求着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不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其实这本身只是作者的揣摩和感慨,应该说只是作者心目中的张爱玲,个人感情色彩太重,这似乎也是现在很多传记的通病。还好那样的美丽而孤寂的文字并不让人觉得乏味,色彩的拟用也让人诧异,中间也穿插了不少张爱玲自己的语录,不觉突兀,就像她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里淡淡的说着那些陈年往事,波澜不惊……所以谈不上是本佳作,但也还是可以看的
  •     时下好多张爱玲的传记摆在书店里,都大同小异,写她的家世父亲母亲,以及和胡兰成云云……不知道这个内容怎么样。
  •     "时代的车轰轰的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满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着在一瞥即逝的橱窗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_____张爱玲《烬余录》"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溪间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_____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我想着: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广阔的解释的.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平安."_____张爱玲《我与苏青》"张爱玲是属于大雅即俗,大土即洋的风格的."又有一种热带的新鲜的气息,从生之虔诚的深处迸击生之波刺"_____胡志明"一颗彗星划出一个美丽的轨迹,在浩渺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张爱玲不是彗星,但她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一代精文,精品,精人。她的短暂却又夺目的创作生涯,好比她最爱用的词汇:一个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它给人一种回味,一种启发。正如他自己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属于她那个世界."_____于青翻起多年前的读书笔记,看着手抄的略显凌乱的字迹,不禁又想起当时这些话带给我的触动.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这么些年来,每当低落受挫时便会想起,想起张最爱用的那个词:身世之感.所谓身世之感,意会即可.认真去读懂她的每个字,都觉得满是辛酸与凌厉.《烬余录》中这段话从看到起便满是感动与欣喜.似乎与这个隔世的女子有着很多情结,那时每当看到深处会不觉压抑到想哭,想她还在这里陪伴我们.甚至会想要早出生六十年到老上海去追寻她的足迹,像老友般促膝长谈.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结,可是不会忘记的是曾带来感动的点滴.就像余华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中》说的,有些东西看完以为自己忘记了,以为它不曾带给你什么,可其实它一直在那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这种影响会一直陪伴你.成长的路上有很多人的影子,文字音乐电影太多了.可是会有那么几个人尤其的突出,且不说生活中的人们.但说这些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大家们.笼统的说陪伴我成长的,甚至会想如果当初没有看到他们的话也许我便不完全会是今天的我,便是她们.今天只说那些女人们.在我心里至爱也至珍惜的她们.张爱,她的字句总能穿透生活,荒凉但是美丽.每次会让我在沉寂时觉得原来并不孤单,每个人都是在孤独坚强的成长,也深爱着她这句话"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和苍凉,总让我觉得是那么的美,超过温暖超过陪伴,会让人在凛冽的寒风中想要微笑.其次是三毛,想必每个读她的女孩都会无法抹去这个热爱生活并热烈的去拥抱生活的女子所带给我们的热情.可以让两个人那样美好的去相爱,在很多算不上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点滴琐碎的生活.虽然并不够完美,可是足够了.再长大些了,就是池莉和海南.池莉,一贯温婉优秀的角度,笔锋写下的总是平实的感动.最初看她,就是那篇《怀念声明狼籍的日子》.那个混乱的年代但却纯纯的感情,那个内敛但是温暖的小瓦,让人忍不住想要爱上的小瓦.再长大了,池莉也长大了.温婉的女人也不见得遇见的都是相同的人.相反,单纯和美好在别人看了都显的幼稚而可笑.于是到最近她的《所以》,面对很多争议的所以,看到后觉得什么都不想说,只是想要在心里握住她的手说,我们一直都懂得,你想要说的.其他的都无所谓了.海南,常看《散文》的人应该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她会在茫乱的旅途中疯狂的爱上一个男人,不顾一切,只因为彼此心灵相通,只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未来还会遇见谁呢,我不知道.这些美丽智慧的女人,带给我的是纯粹与温婉.但是骨子里的苍凉感也慢慢渗透,要坚强.即使生活给你的是重重的防御的壳,可是也一定不要忘记了,很多人其实一直都在陪伴你,即使没有在身边,即使只是我们的想象.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她的书都很好。。
  •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的一生,或许是幸福的。有爱过,真挚的爱过,就足够了。临水照花人,是那个他对她的评价,我一直在想,看到这句时,她的心情是怎样? 或许是一丝欣喜,抑或是满心欢喜? 只因懂得,所以慈悲。
  •       她美丽么?有人认为她是美丽的 ,我认为她是平凡的,她只是用笔写下了她的向往,她的前生后世.她 并不苍凉,她是丰富的,她有丰富的写作世界,丰富的崇拜者.....
  •     开篇有关于爱玲的生日的确切时间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失为一个很大的遗憾。
  •       大段美丽而又孤寂的文字,浓墨重彩的渲染着张爱玲从生到死的成长蜕变心境,仿佛老去的旧事里,那个美丽而又苍凉,那个为爱痴狂的勇敢女子就这样色彩鲜艳显现于文字上、书本中,孤独、卑微而又倔强的追求着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不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
      其实这本身只是作者的揣摩和感慨,应该说只是作者心目中的张爱玲,个人感情色彩太重,这似乎也是现在很多传记的通病。
      还好那样的美丽而孤寂的文字并不让人觉得乏味,色彩的拟用也让人诧异,中间也穿插了不少张爱玲自己的语录,不觉突兀,就像她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里淡淡的说着那些陈年往事,波澜不惊……所以谈不上是本佳作,但也还是可以看的
  •     寂寞荒凉而动人。
  •     她写的东西实在是细致。
  •     我妈也是这样说滴...
  •        当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这书还行,但不至于到四颗星,读完了后却觉得四颗星给颇值。张爱玲的主要作品在书中基本都做了介绍,并且对故事的剖析也颇为深刻,从张爱玲的经历、性情讲到她的作品,看后让人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再回头去读张爱玲的小说时,感觉又会大不一样了,可以更加地投入去,更加地明了。
      
       文笔不错,非常的婉约,读着的时候感觉是一个爱极了张爱玲的人,坐在你的对面,慢慢地用温柔的语言讲述这个美丽女人的故事,然后发现,不知从时候开始自己也深深地为这个女子所吸引。
      
       书是借的,计划着买一本收藏,和我的张爱玲全集一起,这书是全集的注解。
      
       近几年读书就个很不好的习惯,经常几本书一起读,因此一本书会读很久,而且读完后对书的整体印象也破坏殆尽。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近来才发现是读书习惯的问题,往往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后,印象却是极深。
      
       这书就是因为和其他的书在一起读,结果一读就是两个月,到今天前面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好在后面三分之一是一次就读完的。但是这读书的习惯是要改改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到是一心想着书要趁早买,要趁早读,到头来去发现自己搞得乱七八糟。想想看书是要趁早多,但是要一本一本地读,不能乱,否则脑子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做事也要趁早做。我本是及其懒散的,毕业后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半途而废,工作也是拖延着,虽然知道要怎么做,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却提不起劲,于是就一天一天地拖延着,反倒现在觉得恐怖,有时睡觉中朦胧想起还有什么没做,于是惊醒,即使在凌晨却怎么都睡不着了。
      
       所以要趁早,不知能不能说凡事都要趁早,但是太多的事情要趁早做,不要让自己后悔,而在当前至少能让自己每天睡觉都安稳一些。
      
       睡觉也要早点,近来只觉人的整个状况在下降,熬夜太多实在是伤。困了,睡觉吧,睡好了,明天还有一堆的事情要赶紧做。
      
  •     张爱玲的一生。
  •     是写张不错,只是作者免不了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洋洋洒洒拼凑成三百多页的书,为了赚稿费么,语句颠倒,大段重复的现象好么!
  •     对这个女人一生的颠沛流离及晚年的悲惨的生活,我们除了哀叹,也只剩下哀叹……一代奇女子的故事,却让人感觉沉痛,封面上她高昂的头,让人觉得她有些刁钻,可是刁钻的外表下,却是一颗无比受伤却一直选择坚强的心
  •     还是大一的时候,读的,倒是记住了那句经典:千万人之中……
  •     隐晦的揭露。
  •     个人主义的美丽与苍凉
  •     这些好像都是在合辑里看的,记不清了
  •       在图书馆借的这本书,然后整整握在手里一个下午没放过。
      前晚好像是4点睡的,通常下午也是4点开始补眠。
      可是躺在沙发上,手死攥着它,眼睛虽然时不时闭着,却很快睁开眼继续看。不知道为什么呐,就是偏爱张爱玲
      她一生就是独特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子。她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而聪明如她,我信她早看得清结局。然凡是执笔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不可改变的信条。谁能说她不是因为潜意识而造成了这么窄而长的人生呢?
      然后写不下了,楼上做饭太吵....
      
      下次?
      
      
      呃,写出来了... 读后感格式
      
      胡兰成口中的那个“临水照花人”终究是这般孤寂地死了。一个人,干干净净,冷冷清清。但她带给文坛的一切,别人永远无法企及。张爱玲,是一个传奇般地女子。
      我不想重叹她的悲戚,不想谈到她分裂争执的家。但正是那些痛苦的过往,在她生命中埋下一棵深深地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选择。
      敏感、聪慧、不懂自顾的张爱玲,多么依仗“依靠”这种感觉。然她的天性是冷眼看世的,偏生有不自觉的张扬。正是这样一颗心,写出了那些细腻的爱情。
      我读她的作品,有一种灰暗却利落的笔触。就这么冷淡地说一个故事,点着一炉香,隔着飘渺的烟,低头自顾自说。她仿佛随手抛出一个段子,从不落刻意,偏这样深深刺进心中。不能责怪她如此冰冷不近人情,是我自己要听的
      她必是多思多虑的人。喜爱“奇装异服”,不懂与人相处。天才造就了独特。
      但胡兰成能接受她,爱她敬她,像赵明诚待李清照。张爱玲曾热烈而炫目的得到与拥有。与胡兰成的这一段爱恋,是爱玲暗色生命中难得地一点反衬,是刺激而炫目的。
      终究是他负了她。这次恋爱与婚姻,像爱玲儿时房间那不适宜的墙,橙红色的,虽不那么恰当,可它是爱玲仓促苍白的生命中少有的温暖与亲近,抗拒不了的温暖与亲近,太难抓牢的温暖与亲近。
      外面的世界这么寒冷,你就这么一个人倔强走了下去。
      直至张爱玲死后,文坛对她的评价依然褒贬不一。没有人有资格去评论她的,你没有走过她的路,怎知她心中的苦与乐呢…胡兰成对她的伤是致命的,他生生毁了张爱玲对他对爱情的安心依赖、毁了一个面冷心热的女子最后一点尊严。
      那一颗星,暗淡了。
      或许上天仍是有那么一点点疼惜怜悯她,她在美国遇到了赖雅。更深沉更真挚的爱,爱玲应是很珍惜这份感情的。即使赖雅重病在床,她依旧不离不弃。那一段安然相知的生活,虽然贫苦,也那么甜蜜、美好。
      冬日的第一场雪从来没有预告,措不及防。她的爱侣走了。终于,张爱玲又是一个人了。或许也是挺好的吧,爱玲一生都太多牵绊了,就那么静静地度过余生吧。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伏案写字。再没有人为她累时轻轻抱住她了。
      不知是谁说过:孤独是可耻的。我想那个人是因为太伤心才这么愤怒地说出这句话。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一个人的默默耕耘,都是孤独的产物呢。
      说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仍不改初衷,只是想爱玲先生表达我的敬意。希望先生原谅我妄自猜测她的想法吧。
      
  •     她比烟花更寂寞
  •     她晚年时候出落成了陈绮贞。。
  •       时下好多张爱玲的传记摆在书店里,都大同小异,写她的家世父亲母亲,以及和胡兰成云云……不知道这个内容怎么样。
  •     你是恶俗的、你也是美丽的。
  •     作女
  •     因为这本书喜欢上张爱玲。
  •     然而她的作品像一个生性易变的情人一次又一次萌生对同一个旧情人更深的爱意,是那样不甘可又无可奈何。
  •     有很多图片。。额 好吧 我想研究一下胡兰成和爱玲那个。。 苍凉了
  •     看着看着好像就来到了张爱玲的身边,和她一起在大房子里生活,一起去香港读书,一起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为了生活操劳。 想来,总觉得有点悲哀,一个人拼尽了才华终却敌不过命运的强大。
  •     女人
  •     为什么在豆瓣上是这个名字?
  •     你的轻描淡写,我的山崩地裂。
  •     沉香屑是张的作品 以作品情节写人
  •     这本做第一本阅读她传记的书不错
  •     一个人的作品离不开一个人的成长,在那些靡靡的字眼里,我很深沉的沉入张爱玲的小资,过去,现在....
  •       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成功,当然,她文学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人不能只有事业。她的童年,不是母亲的出走就是父亲的打骂,要不是就是继母的虐待,好不容易有机会跳出这个家去圆自己的英格兰之梦,无奈还是种种原因搁浅。见到一个有才的胡兰成还是个有妇之夫。香港呆不下跑到美国,作品却不被看好,导致经济入不敷出,过着无比困窘的生活,遇见生命中第二个男人赖雅,却是江郎才尽写不出东西,没几年又重病在床,全靠她照顾……  只能经营好文字却经营不好自己的生活的女人不是聪明的女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经营却不去做的女人更是愚蠢的女人。  不过,暂且还是看她的非凡的艺术成就吧,她的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她的爱美的我行我素的个性。我只欣赏。
  •     看过 现在完全忘记了
  •     文笔不错,但有东拼西凑的嫌疑……
  •     在我的印象里,她是那么瘦那么高傲,极端理性也极端感性。人们常说她是传奇本身,我倒觉得她并不是,她只是新旧时代交替的影子,怯弱又自尊。她无处安放自己,就如小说充斥着浓郁的无处可归的凄凉感一般。张有着深厚的恋父情结,可惜胡兰成和赖雅都是自私之人,婚姻后期总累及张步入困境。寂寂老去后,她应该不会想到,她的一生如今还令人唏嘘不已。
  •     就是在图书馆里翻到了这本书...
  •     写得太主观了
  •     增加了对她的崇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