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

出版社:梁冠霆、 徐以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4出版)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08091474
作者:梁冠霆
页数:239页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述评

梁冠霆《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脱胎于作者2008年的博士论文,2010年作为徐以骅主编“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之一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在近代留美史和基督教史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有必要对其稍加叙述并作出评介。本文拟从作者、内容及特色、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评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作者梁氏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甲级荣誉毕业,2004年及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读博导师为吴梓明),现为该系名誉副研究员,并任职于香港基道出版社,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香港基督教出版史。他发表的论文如下:《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载陶飞亚、刘义编《宗教•教育•社会 :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处境选择抑或信仰决志?——抗战前后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评析》(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宗教与国际关系 》第4辑 (下),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抗战期间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与中国政情的互动》(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三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08)。这几篇文章与本书几个章节有相当重合之处,可互为参照。二、内容作者解释说,书名中“留美青年”意指一群亲身经历美国基督教精神和愿意对此作出省思的海外青年;“信仰追寻”即是所谓上帝国度的追寻(也就是社会秩序的基督化),留美青年的核心关怀是通过基督教的价值观重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和国际秩序,冀盼在人间实现公义和平的国度。由此出发,本书关注对象是第二次留美教育运动(自1909年清廷选派第一批庚款生始)中与基督教产出共鸣的留学生群体,以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The Chinese Students’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简写C.S.C.A.)的会务发展为经,时代处境的变迁为纬,解读不同时期的学生领袖和参与者如何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时代意义。以章节来看,除导论(涵盖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本书题旨、各章主题、研究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总结(结论)外,共有六章。第一章:会遇“基督教美国”:20世纪初年留美青年的信仰选择。交代C.S.C.A.的创会背景、早期会务发展以及留美青年与美国社会福音思潮相遇后的反应。第二章:“基督教中国”的构想:五四前后的信仰检讨。欧战令留美青年产生第一次信仰危机,五四新思潮也促使他们对西方旧神学提出质疑。同时他们在青年会法国华工教育运动和自由派神学中获得信仰更新。第三章:基督化的国际秩序:北伐前后的信仰反响与宗教舆论。20世纪20年代 C.S.C.A.关于国家主义、基督教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进行讨论。第四章: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20世纪30年代 C.S.C.A.在面临留美中国学生联会(C.S.A.)解散、中日问题、美国华裔青年群体崛起等种种挑战中作出积极回应。第五章: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第六章:拥抱“新中国”:建国前后基督教学生运动的最后转向。这两章呈现了留美青年与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互动关系。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之前留美史研究中,舒新城、汪一驹等均认为基督教文明未曾对留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留美归国学生史” 未能充分展现留学生与美国精神文明相遇产生的互动关系。而梁氏通过研究认为在40多年的留美教育运动中,C.S.C.A.扮演两种文明的中介角色。“留美青年”在社会福音的塑造下,成为一群代表“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公共利益有着深切的关怀,从未在时局面前成为冷眼旁观者。三、特色作者在舒新城、汪一驹、叶维力、史黛西•比勒(Stacey Bieler)、曾祥雨(Timothy Tseng)等人研究基础上寻找突破的空间,集中处理基督教与留美教育运动之间的特殊关系。他在导论中提出留美教育的课题有如下讨论空间:究竟留美学生在何等程度上受到美国精神文明的影响?他们在留学时期所接触的“基督教精神”文明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文明?假若这种特定的基督教价值曾经对某部分学生产生过影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影响?虽然梁氏对这些自己提出的疑问最终给出的答案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他对留学生和信仰之关联的强调贯穿本书始终。本书以C.S.C.A.这一特殊团体呈现的留学生海外集体经验(非归国之后;非留学生个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史料运用方面,叶维力、比勒使用留美中国学生联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America ,简称C.S.A.)及其机关报《留美中国学生月报》(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丰富的史料;至于C.S.C.A. 叶维力书中有所提及,曾祥雨撰文做过研究。而以C.S.C.A.有关资料成书的正是梁氏。在史料发掘方面,他所采用的新史料如下:1.Archives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1909-1952 (藏于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内容包括会务报告、会议记录及书信往来等近2000页资料)2.《留美青年》杂志Liu Mei Tsing Nien (1914-1917)The 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Journal (1917-1919)Christian China (1920-1922)C.S.C.A. Fellowship Notes (1922-1925)The Chinese Christian Student (1925-1947)四、总体观感:优缺点通读该书,我发现梁氏的长处在于精细的研究和处理史料时的扎实。由于他所依的史料集中于C.S.C.A.档案、杂志,要对这些长达四十余年的英文材料梳理贯通、确立主线、分期整理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我们看到,作者不仅以时间维度,完整建构各章主题,而且阐发史料蕴含的大量信息时也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本书无疑是梁氏精心构思之作。与此同时,在阅读时,偶尔会感到该书存在略显“小气”,“名”“实”不副的问题。从书名到各章节名,有些地方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无可否认,作者文笔流畅,用词精致。然而,以书名“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而言,“留美青年”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整体,而是作者在导论中定义的“一群亲身经历美国基督教精神和愿意对此作出省思的海外青年”。这种定义显然是为了把群体局限于C.S.C.A.之内。另外如第五章第一节“烽火中的基督:中国基督徒学生领袖的动员工作”,涉及动员的内容极少;第二节“东来天风:战时夏令会与基督教信仰意义的寻求”,夏令会主题、演讲嘉宾所占篇幅过多,有些游离。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作者被C.S.C.A.的单一史料“牵着鼻子走”,全书的建构基本是围绕C.S.C.A. 史料进行处理的,史料的局限造成了以上所言的局限。 书中也有一些舛误与可商榷处:1. P35:“……张彭春是其中的关键人物。笔者相信,这个评价与彭氏所推出的会务改革不无关系。”“彭氏”当是“张氏”,这可能是手民之误。2. 第四章标题: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学界”一词,以我们通常的理解当是学术界。此书改为“学术界”可能更符合语境。3. 第五章标题: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此处“战后”不妥。以时间和内容而言,作者在本章所述为抗战时期,“战后”应为“战时”。五、余论留学史看似专门,是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实则它的研究不仅旁及政治、外交、宗教、文化等诸领域(国共、抗战、社会福音、中西文化、身份认同、知识分子等议题),且以其实际内核的特性契合近现代史所有的重大议题(其实一切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领域都可作如是观),由此我们须对它的深度与难度有充分的重视,同时它内含数不尽的话题也足够带给我们思考的线索。本书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的确不无创见之处。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正视历史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关系——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肩膀上,在前人不足、待完善之处获得创见。因此,即便得出“新”的结论,也不必沾沾自喜。先后之间,更多的并非陈旧、推翻的关系,而是互补、互证,历史的多维面向由此呈现。作者在导论中曾提到曾祥雨的贡献,他对曾氏研究成果其实多借鉴而无重大突破,因为针对曾氏研究不足的“宗教复兴”问题作者也未有令人信服的陈述。而且本书对舒新城、汪一驹的结论能否产生重大修正?作者通过对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这一团体的研究,强调“留美青年”在社会福音的塑造下,成为一群代表“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以此试图反驳前辈的观点,可能同样失之片面。且不说这一群体所占留美学生的比例到底如何,更不必拿不知凡几的个案进行反证,仅仅就“基督教美国”之基督教对这些留学生的影响程度、留学生本身对中西文化的迎拒融化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更深刻而暧昧的历史情境。一份新材料能带来一本扎实细致的书,却并不一定能带来一部伟大的著作。此言并非全然针对此书,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当然不能强加给一本青年学者,我们只是要对此做出反思,反思当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困境。学术研究每一步要细致入微,稳扎稳打,不过也有“好高骛远”之必要,眼光和野心不可或缺。所谓“求实”与“务虚”并行不悖是也。这是题外话。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