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

出版社:梁冠霆、 徐以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4出版)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08091474
作者:梁冠霆
页数:239页

章节摘录

插图:在导言中,蒋廷黻辛辣地指出,“文明人”(civilized man)常简单地将宗教指为迷信。可是,从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宗教并没有因为人类的启蒙而消失,这说明宗教是人类天性上的需求。不过,宗教的外在形式却会随时代而改变。因此,中国人民现在所面对的并不是宗教应否存在的问题,而是该怎样改革宗教的外在形式。在《宗教的正面价值》一文中,蒋氏以欧美历史发展的过程为例,说明基督宗教是西方人追寻崇高理想最重要的精神源泉。他认为留美中国研究生过分地将生命学术化,这容易令人忽视科学与人生之间存在的价值裂缝。这道裂缝需要由宗教来填补,而基督宗教可以充当这个角色。面对五四时期科学与宗教、理性与迷信的二元对立思想,蒋廷黻一方面引导中国学生重新思考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在历史中长期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亦尝试指出科学的追求并不能满足人类整体上的需要。在《宗教与道德》与《宗教与美育》两篇文章中,蒋廷黻尝试处理宗教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分别。首先,他强调宗教并不等同于道德。每一个宗教都有自身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亦表达了创教者所订定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不同的宗教体系在历史中却有不同的适应力,美国基督教社会化(socialize Christianity)的意思就是基督教随着社会道德理想的更新而进行自我调适。因此,宗教领袖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需要留意道德的演进问题。相对于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蒋氏认为基督教更能为中国产生道德更新力量。1895年,W.S.C.F.正式成立,普世基督教学生事业被视作世界归主的首要任务。穆德(John R.Mort)SX)白,W.S.C.F.是继耶稣会后又一次以知识分子为目标的宣教策略。1896年,中国基督教学生青年会协会(当时称为“中国学塾基督幼徒会”)正式加入同盟成为其会员,中国青年会的学生事业便成为普世基督教学生运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清末民初兴起的留学潮,北美协会开始将部分精神投注于发展海外的中国青年会运动。1909年,C.S.C.A.正式成立,这不仅是青年会运动在留美教育运动中的一段历史插曲,更是考察留美中国基督徒群体如何寻索和实践基督教信仰价值的一条历史主线。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重点交代C.S.C.A.的创会背景和初期发展。对该组织历史考察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一段历史空白,也旨在说明基督教信仰价值如何凝聚和模塑留学生群体,以及这一群体在怎样的历史处境中投身于基督教青年会运动,这为民初中国青年会运动的发展带来一个更立体的视角,也为归国留美基督徒菁英群体与青年会之间的亲和性提供了解释。在第二部分,笔者拟从留美中国学生最常参与的两项宗教活动——查经班和夏令会入手,说明他们是怎样与美国的基督教信仰和接触。

前言

在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宗教的作用越来越从隐性转为显性,而全球化的趋势更放大了宗教对国际关系和各国政治的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如巴以冲突、9·11事件、国际反恐、科索沃冲突等,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宗教被宣称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至有国际关系学者断言,如“不重视宗教就无法理解国际关系”。宗教甚至成了国际舞台上各方争抢的资源(当代某些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动员的资源、全球范围重大政治冲突的资源、抗衡国家的资源以及国际政治的资源),而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也已成为国际关系/政治学科的“新边疆”。从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增长。大规模宗教复兴发生于大部分地区和大多数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尤其是五旬节派)、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等,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保守派的持续增长和政治觉醒,则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宗教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趋势。

后记

1909年,清廷通过全国招考选派了第一批“庚款生”赴美。这是官方第二次派遣留美学生的计划,由此便拉开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第二次留美教育运动的序幕。本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一运动中与基督教产生共鸣的留学生群体。本书以在美中国留学生组织“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会务发展为经,时代处境的变迁为纬,尝试了解不同时期的学生领袖和参与者如何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时代意义。在寻索现代信仰的过程中,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以上帝国为关键概念的社会福音,且通过批判社会、政治和国际的非基督化秩序,冀盼在中国和世界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度。本书的完成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吴梓明教授。吴老师是一位学术视野宽阔的学者,也是和蔼可亲的长辈。几年来,吴老师不仅在学业上予以指导,更不断为我争取与前辈学者接触的机会,以此改变笔者在学术上固步自封的心态。此外,吴老师不仅给予笔者充足的研究空间,又适时提出修正论文的建议,并积极为笔者争取发表论文的机会。这一切均对本研究甚有裨益,并最终令本文的核心主题远较初稿时清晰突显。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和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要感谢宗教研究系和崇基学院神学院诸位老师的教诲与帮助,特别是邢福增和赖品超两位教授的学术指导。邢老师是笔者的另一位指导老师,每当我向他请教问题时,都得到热心的指导。此外,邢老师亦详细地修改批阅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赖教授则是宗教系师生研讨会的负责老师之一,虽然他不是笔者的指导老师,却时常在研讨会中提出许多具启发性的见解,令我获益良多。

内容概要

梁冠霆,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甲级荣誉毕业,2004年及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该系名誉副研究员,并任职于香港基道出版社,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香港基督教出版史。

书籍目录

《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序徐以骅导论第一章 会遇“基督教美国”:20世纪初年留美青年的信仰选择第一节 “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 查经班、夏令会与现代人的信仰第三节 社会福音与留美青年的信仰体认第四节 结语第二章 “基督教中国”的构想:五四前后的信仰检讨第一节 美国参战的宗教宣传与留美青年的政治体认第二节 青年会法国华工教育运动与平民意识的增长第三节 基督教中国化与新教自由主义的语言转向第四节 结语第三章 基督化的国际秩序:北伐前后的信仰反响与宗教舆论第一节 “五卅惨案”后留美青年对国家主义的认知与讨论第二节 对世界的忠诚:国民革命与基督教的爱国主义第三节 列邦的运动:南京政权确立前后的政治和宗教论述第四节 结语第四章 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第一节 文化型的转向:学界变动与会务调整第二节 化敌为友:中日基督教友谊计划的困境第三节 美国华裔学生群体的兴起及其身份认同问题第四节 结语第五章 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第一节 烽火中的基督:中国基督徒学生领袖的动员工作第二节 东来天风:战时夏令会与基督教信仰意义的寻求第三节 春风吹又生:抗战结束前后留美青年的政治批判意识第四节 结语第六章 拥抱“新中国”:建国前后基督教学生运动的最后转向第一节 往西岸“前进”:重遇美国华裔基督教学生运动第二节 风雨同路:基督教学运与左翼学潮的共鸣第三节 被颠覆的学运:最后的发展第四节 结语总结附录一 人名中英对照(按中文笔划排序)附录二 本色化的普世性向度:韦卓民的宗教文化观点再审视参考资料与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

作者简介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内容简介:留美教育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如不考虑出洋留学和西方教育对中国之影响,便不能了解近代中国。在过往的研究中,留美教育运动常被简化为“归国留美学生”的历史,至于留美中国知识分子于海外的集体经验,则仍未获得充分的关注。《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所关注的正是20世纪上半叶留美学生与“基督教美国”相遇的历史,当中尤其着眼于一群于海外亲身经历现代基督教信仰的“留美青年”,他们坚持以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作为衡量中国和世界变局的最高标准。往寻索现代信仰的历程中,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以上帝国为关键概念的社会福音;社会福音为留美青年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中抵抗专权和寻求公义的批判性和公其性,并一直驱使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状况保持着深刻的醒觉。在太平洋彼岸,透过批判社会、政治和国际的非基督化秩序,留美青年冀盼在中国和世界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度。

图书封面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梁冠霆《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脱胎于作者2008年的博士论文,2010年作为徐以骅主编“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之一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在近代留美史和基督教史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有必要对其稍加叙述并作出评介。本文拟从作者、内容及特色、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评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作者梁氏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甲级荣誉毕业,2004年及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读博导师为吴梓明),现为该系名誉副研究员,并任职于香港基道出版社,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香港基督教出版史。他发表的论文如下:《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载陶飞亚、刘义编《宗教•教育•社会 :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处境选择抑或信仰决志?——抗战前后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评析》(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宗教与国际关系 》第4辑 (下),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抗战期间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与中国政情的互动》(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三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08)。这几篇文章与本书几个章节有相当重合之处,可互为参照。二、内容作者解释说,书名中“留美青年”意指一群亲身经历美国基督教精神和愿意对此作出省思的海外青年;“信仰追寻”即是所谓上帝国度的追寻(也就是社会秩序的基督化),留美青年的核心关怀是通过基督教的价值观重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政治和国际秩序,冀盼在人间实现公义和平的国度。由此出发,本书关注对象是第二次留美教育运动(自1909年清廷选派第一批庚款生始)中与基督教产出共鸣的留学生群体,以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The Chinese Students’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简写C.S.C.A.)的会务发展为经,时代处境的变迁为纬,解读不同时期的学生领袖和参与者如何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时代意义。以章节来看,除导论(涵盖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本书题旨、各章主题、研究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总结(结论)外,共有六章。第一章:会遇“基督教美国”:20世纪初年留美青年的信仰选择。交代C.S.C.A.的创会背景、早期会务发展以及留美青年与美国社会福音思潮相遇后的反应。第二章:“基督教中国”的构想:五四前后的信仰检讨。欧战令留美青年产生第一次信仰危机,五四新思潮也促使他们对西方旧神学提出质疑。同时他们在青年会法国华工教育运动和自由派神学中获得信仰更新。第三章:基督化的国际秩序:北伐前后的信仰反响与宗教舆论。20世纪20年代 C.S.C.A.关于国家主义、基督教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进行讨论。第四章: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20世纪30年代 C.S.C.A.在面临留美中国学生联会(C.S.A.)解散、中日问题、美国华裔青年群体崛起等种种挑战中作出积极回应。第五章: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第六章:拥抱“新中国”:建国前后基督教学生运动的最后转向。这两章呈现了留美青年与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互动关系。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之前留美史研究中,舒新城、汪一驹等均认为基督教文明未曾对留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留美归国学生史” 未能充分展现留学生与美国精神文明相遇产生的互动关系。而梁氏通过研究认为在40多年的留美教育运动中,C.S.C.A.扮演两种文明的中介角色。“留美青年”在社会福音的塑造下,成为一群代表“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公共利益有着深切的关怀,从未在时局面前成为冷眼旁观者。三、特色作者在舒新城、汪一驹、叶维力、史黛西•比勒(Stacey Bieler)、曾祥雨(Timothy Tseng)等人研究基础上寻找突破的空间,集中处理基督教与留美教育运动之间的特殊关系。他在导论中提出留美教育的课题有如下讨论空间:究竟留美学生在何等程度上受到美国精神文明的影响?他们在留学时期所接触的“基督教精神”文明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文明?假若这种特定的基督教价值曾经对某部分学生产生过影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影响?虽然梁氏对这些自己提出的疑问最终给出的答案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他对留学生和信仰之关联的强调贯穿本书始终。本书以C.S.C.A.这一特殊团体呈现的留学生海外集体经验(非归国之后;非留学生个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史料运用方面,叶维力、比勒使用留美中国学生联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America ,简称C.S.A.)及其机关报《留美中国学生月报》(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丰富的史料;至于C.S.C.A. 叶维力书中有所提及,曾祥雨撰文做过研究。而以C.S.C.A.有关资料成书的正是梁氏。在史料发掘方面,他所采用的新史料如下:1.Archives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1909-1952 (藏于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内容包括会务报告、会议记录及书信往来等近2000页资料)2.《留美青年》杂志Liu Mei Tsing Nien (1914-1917)The 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Journal (1917-1919)Christian China (1920-1922)C.S.C.A. Fellowship Notes (1922-1925)The Chinese Christian Student (1925-1947)四、总体观感:优缺点通读该书,我发现梁氏的长处在于精细的研究和处理史料时的扎实。由于他所依的史料集中于C.S.C.A.档案、杂志,要对这些长达四十余年的英文材料梳理贯通、确立主线、分期整理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我们看到,作者不仅以时间维度,完整建构各章主题,而且阐发史料蕴含的大量信息时也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本书无疑是梁氏精心构思之作。与此同时,在阅读时,偶尔会感到该书存在略显“小气”,“名”“实”不副的问题。从书名到各章节名,有些地方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无可否认,作者文笔流畅,用词精致。然而,以书名“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而言,“留美青年”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整体,而是作者在导论中定义的“一群亲身经历美国基督教精神和愿意对此作出省思的海外青年”。这种定义显然是为了把群体局限于C.S.C.A.之内。另外如第五章第一节“烽火中的基督:中国基督徒学生领袖的动员工作”,涉及动员的内容极少;第二节“东来天风:战时夏令会与基督教信仰意义的寻求”,夏令会主题、演讲嘉宾所占篇幅过多,有些游离。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作者被C.S.C.A.的单一史料“牵着鼻子走”,全书的建构基本是围绕C.S.C.A. 史料进行处理的,史料的局限造成了以上所言的局限。 书中也有一些舛误与可商榷处:1. P35:“……张彭春是其中的关键人物。笔者相信,这个评价与彭氏所推出的会务改革不无关系。”“彭氏”当是“张氏”,这可能是手民之误。2. 第四章标题:建立学界的情谊:20世纪30年代北美中国学界的处境。“学界”一词,以我们通常的理解当是学术界。此书改为“学术界”可能更符合语境。3. 第五章标题:战后的“基督教世界”:抗日宣传与学界的“宗教复兴”。此处“战后”不妥。以时间和内容而言,作者在本章所述为抗战时期,“战后”应为“战时”。五、余论留学史看似专门,是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实则它的研究不仅旁及政治、外交、宗教、文化等诸领域(国共、抗战、社会福音、中西文化、身份认同、知识分子等议题),且以其实际内核的特性契合近现代史所有的重大议题(其实一切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领域都可作如是观),由此我们须对它的深度与难度有充分的重视,同时它内含数不尽的话题也足够带给我们思考的线索。本书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的确不无创见之处。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正视历史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关系——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肩膀上,在前人不足、待完善之处获得创见。因此,即便得出“新”的结论,也不必沾沾自喜。先后之间,更多的并非陈旧、推翻的关系,而是互补、互证,历史的多维面向由此呈现。作者在导论中曾提到曾祥雨的贡献,他对曾氏研究成果其实多借鉴而无重大突破,因为针对曾氏研究不足的“宗教复兴”问题作者也未有令人信服的陈述。而且本书对舒新城、汪一驹的结论能否产生重大修正?作者通过对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这一团体的研究,强调“留美青年”在社会福音的塑造下,成为一群代表“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以此试图反驳前辈的观点,可能同样失之片面。且不说这一群体所占留美学生的比例到底如何,更不必拿不知凡几的个案进行反证,仅仅就“基督教美国”之基督教对这些留学生的影响程度、留学生本身对中西文化的迎拒融化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更深刻而暧昧的历史情境。一份新材料能带来一本扎实细致的书,却并不一定能带来一部伟大的著作。此言并非全然针对此书,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当然不能强加给一本青年学者,我们只是要对此做出反思,反思当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困境。学术研究每一步要细致入微,稳扎稳打,不过也有“好高骛远”之必要,眼光和野心不可或缺。所谓“求实”与“务虚”并行不悖是也。这是题外话。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史料罗列多,分析却总匆匆带过,接受的何种训练一目了然……叹叹
  •     了解基督教青年运动的一本好书
  •     太冰冷了。
  •     快速翻过,发现原来蒋廷黻也受洗过,并曾担任CSCA的会长。另外,发现原来洪业也是从纽约协和神学院毕业,且他也是福建侯官人哦,老乡老乡~(2012-06-13)
  •     发掘和释读史料是其强项,也许是因为太专注于此吧,显得文本细碎、视野狭窄了,更可以被看做是文献解读后的串讲,忽视联系更广阔的背景和历史主题,有些思路难以自圆其说
  •     文本释读十分扎实,不似有些人的蜻蜓点水。
  •     为了找寻自己藏品中的两个人名粗粗翻过,资料扎实但也无甚意思。
  •     图书馆翻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