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传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06016629
作者:(美)杰弗里·迈耶斯
页数:479页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爱德华时代度过的童年,1903-1914
第二章 在圣塞浦里安学校度日如年,1911-1916
第三章 在伊顿公学松懈生活,1917-1921
第四章 在缅甸当警察,1922-1927
第五章 赤贫之乐,1927-1932
第六章 教书能人,1932-1934
第七章 爱琳及威冈码头,1935-1937
第八章 为西班牙而战,1937
第九章 摩洛哥与《上来透口气》,1938-1939
第十章 在被轰炸下的伦敦,1939

作者简介

本书是第一本利用彼得·戴维森所编巨著《奥威尔全集》中丰富的文学及文献资料写出的奥威尔传记,里面也收入了奥威尔的家人及朋友好意提供的12张新照片。我自己的研究和采访,以及利用伦敦的奥威尔档案库中未发表的资料揭示了一些新情况,包括他与软弱被动的父亲之间的紧张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缅甸的社会及政治剧变中扮演的角色,在两所糟糕的学校中的教师生涯,与文学代理人伦纳德·摩尔长期不变的关系,还有在朱拉岛上的艰苦生活。

  《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已被译成60多种文字,销量超过4千万册。为何这位被V.S.普里切特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心”的人吸引了如此广泛的读者?他在文学上的特点——有力的文风,动人的真诚,机灵的隽语——上来就吸引了我们。他的个人品质——正直,理想主义和执著——在其文字中闪耀着光芒,如同清溪中的卵石。终其一生,奥威尔热切渴望能将不同阶层的人团结起来,并在英国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他的这种渴望为他赢得尊敬,也为他戴上了一个光环。奥威尔的书并未过时,我们现在仍能看到他进行过的斗争之复杂性,也能看到他做出了多么大的成就。


 奥威尔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p.13 “玛丽一世在位期间(1558-1603)……”应该是(1553-1558)。p.12 “他的曾曾祖父”按中文称谓大概就叫“高祖”。
  •     我喜欢这些作家的作品:赫尔赫斯、卡夫卡、本雅明、奥威尔……但是,我不喜欢甚至不欣赏他们的人生,讨厌赫的懦弱、卡的自闭、本的潦乱、奥的自虐。奥威尔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都喜欢,将它们当作反极权主义的论著来读,《一九八四》、《动物庄园》、《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但是,我不欣赏奥威尔的身世。以他的出生,他完全可以在中产层阶里平稳地过下去,但他在伊顿公学毕业后,却去缅甸当了警察,警察当得好好的,却辞职不干,专事写作。奥威尔最喜欢过无产阶级的生活,自虐性的,非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不可,他极不喜欢舒服的生活,哪怕在《动物庄园》之后富起来,也还迷恋贫民窟般的生活。我相信这种自虐是对自己的极权主义,个人精神对肉体的极权统治,奥威尔经受着双重的极权:共/产/党对他的极权——在西班牙时的通缉,在二战时的暗杀;自己的精神对自己肉体的集权。他后半生的写作对得反极权的写作,这与他的自身体会有关系。一个把写作搞得井井有条的人,却把生活过得一团糟。所以,我欣赏奥威尔的作品,却极不欣赏他的人生,就像爱吃鸡蛋却不喜欢母鸡。为何爱吃鸡蛋却不喜欢母鸡,那是因为我从母鸡身上看到自己的弱点:从奥威尔身上看到自虐,就如从博身上看到的懦弱、卡身上看到自闭、本身丰看到潦乱——这些都是我所具有的缺点。不喜欢别人,源于不喜欢自己。
  •     凭着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动物农场》及享有盛誉的随笔写作,乔治·奥威尔(1903—1950)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著名英国作家。在同期的英国作家群中,奥威尔未上过大学,在这点上可以说是个异数,他的最高学历是毕业于伊顿中学。本文拟侧重介绍奥威尔的求学经历,希望对读者阅读了解奥威尔其人其作品有所帮助。奥威尔原名埃里克·布莱尔,1933年出版第一本著作《巴黎伦敦落魂记》时,采用了为我们熟知的乔治·奥威尔这个笔名。他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当时他的父亲作为一位殖民地低级文官,已在那里服务了将近18年。一岁时,奥威尔随母亲和姐姐回到了英国。此后奥威尔的父亲到1907年才回到英国休了一次假,而直到1912年才回到英国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即使在团聚后,父子间的感情也并不亲密。可以说,奥威尔的童年基本上是在父亲缺位的情况下度过的,而根据奥威尔后来的谈话以及他人所述,他享受到的母爱也是有限的。不堪回首的圣塞浦里安学校岁月奥威尔先是上过家乡亨里村的修女所办的学校,类似上于学前班。他在学习上应该表现得不错,所以于1911年进入了位于苏塞克斯郡东伯恩的私立圣塞浦里安预备学校,开始过起了寄宿生活。所谓预备学校(preparation school),是学生为升学作准备而进的学校,在英国指为进入公学或其他中学作准备的私立小学,以收费高及较为贵族化为特征。圣塞浦里安学校的真实办校宗旨不过是赚钱而已,奥威尔就读当时,90名学生中包括一位暹罗王子、一位南非百万富翁之子还有几个英国贵族之后,其他学生大多是家境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这里的学费昂贵,一年180英镑,差不多是一个小职员或者熟练工人两年的工资,以奥威尔的家庭,按道理是无力供他进入这所学校的,但是他获得了减免一半学费的优惠,皆因这所学校确实需要几个优等生通过考上著名公学的奖学金来装点门面,奥威尔就属于这种被寄予厚望而“特招”的学生之一。学校的当家人威尔克斯夫妇以恩人自居,经常提醒这些学生要知恩图报,不要浪费他们的“苦心”。这些“聪明”学生有望为学校带来荣誉,但是由于家境一般,学生中主要吃苦头的还是他们。他们的脑袋成了金矿,校方的“投资”必须从他们那里挤出回报,这就是奥威尔理解的他与校长之间的“经济关系”,他须臾不忘他只是勉强待在那里,必须通过取得好成绩并得奖,来证明他有资格在那里上学。奥威尔1911年至1916年在这所学校上学,这段时间可能是他一生中首个过得极不愉快的阶段,以至于在离校30年后,他还写了一篇名为《如此欢乐童年》的长篇随笔,由于涉及到当时仍在世的校长夫妇,只是在他死后的1952年才在美国《党人评论》杂志上发表。这个讽刺味十足的标题来自于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诗,他反其意而用之。在文中,他以愤怒的笔触记述了自己被迫度过的这段痛苦时光,攻击了当时压迫他的整个阶级及教育体系,非如此,他就不能摆脱关于那几年的梦魇记忆。虽然他也客观地承认,在圣塞浦里安的那几年并非完全过得不快乐,但那十分有限的快乐并不能弥补他受到的屈辱。在这里,他一方面要面对校方对他精神上的压迫(道德讹诈,羞辱)和体罚(他因为入学后不久开始尿床,被校长用鞭子抽打)以及被虐待(食不果腹),同时因为其家境平平,还要面对富有同学的嘲讽。他曾感慨道:“一个人能加于孩子的最残酷行为,大概就是把他送到比他出身富裕的一群孩子当中。”此外,他也不能从家庭中得到多少感情补偿。这一切的结果,是他对自己评价极低:“我穷,我身体弱,我丑陋,我没人缘,我久咳不愈,我胆小,我身上有气味。”强烈的失败感也由此产生。这些感觉伴随了奥威尔在圣塞浦里安学校的几年生活,可能唯一的安慰,就是在那种高压环境下,奥威尔的确在学业上达到了学校以及自己家庭的要求。1916年春,未满13岁的奥威尔顺利通过了伊顿公学的奖学金考试,因为伊顿公学当时没有学位,1916年冬,他先在威灵顿公学借读了一个冬季学期,1917年5月正式进入伊顿公学。在伊顿公学得到“解放”伊顿公学由亨利六世与1440年创立,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一直是英国的公学中最有名、最有气派的一所,其毕业生在英国的统治体系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通过激烈的入学竞争考入这所学校的,都可以称为精英学生,奥威尔甚至属于更为少数的精英,是70名“公费生”(又称“国王奖学金”生)之一。如果奥威尔愿意,他完全可以走一条传统的道路,即在上完伊顿公学后进入牛津、剑桥这样的高等学府,然后在英国的上流阶层中占据一个稳固的位置。但奥威尔入学伊始,就有了自己的独特想法。圣塞浦里安学校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在他眼里,进入公学“会享有更多隐私权,有更多被忽视,更多懒惰、自我放纵和退步的机会”。他决心对在预备学校的生活来一番反动,决心“松驰下来,不再死命读书”。后来他宣称:“十三岁到二十二三岁之间,功课我是能避免则避免,几乎一点也没多做”。在这里,和在塞浦西安学校相比,他相对要开心一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广泛阅读,结交了一批能相互砥砺的好友(例如作家西里尔·康诺利),并跟几位出色的教师有了师生情分,其中包括后来写出《美丽新世界》(与奥威尔自己的《一九八四》同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奥尔德斯·赫胥黎。学业上的松懈导致奥威尔在伊顿公学时的成绩位于中下游,但由于教师的督促,他的学习才没有完全落到后面。关于这段岁月,他曾说过:“我在那里没有用功,学到的东西很少,我觉得伊顿对我的人生没有产生多少塑造性影响。”不过到1948年时,他著文承认伊顿有“一种宽容和文明的氛围,给每个男生一个发展自己个性的好机会”。与人交谈时,他也说过他在伊顿接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奥威尔1921年冬天从伊顿公学毕业时,为自己的前途做了决定,就是不再继续深造,而是踏入社会,在和父母进行一番争执后,他们无奈接受了他的决定。奥威尔考入印度皇家警察,去英国的东方殖民地缅甸当了名警察。对于奥威尔选择的这条道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原因是奥威尔的成绩无望获得上大学的奖学金,所以知难而退。对这个看法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是奥威尔一位老师1969年写给研究奥威尔的美国学者、传记作家杰弗里·迈耶斯的一封信,信中称奥威尔完全没有希望获得奖学金。这封信在1975年发表后经常被当作权威资料引用。但迈耶斯在写作《奥威尔传》(2000年出版)时,通过进一步调查才发现未必如此。首先写封信的这位老师可能对奥威尔抱有成见,其次奥威尔的同学、朋友或同时代人都称如果奥威尔愿意,他完全可以上牛津或剑桥(毕竟是伊顿公学的毕业生),也不用家里负担多少。如此看来,奥威尔在19岁那年,事实上是他主动放弃了进入大学这样的避风港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选择踏足社会,满怀憧憬去东方开始当一名殖民地警察。当然,这个希望不久就破灭了,1927年他回英国度假后辞去了这份为他厌恶的工作,开始逐步走上作家之路。观察奥威尔的一生,不难发现他在圣塞浦里安学校和伊顿公学两校的求学期无疑对他的思想及写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前一所学校里所受屈辱在伤害他的同时,也种下了反抗和批判精神的种子。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分析写作动机时,将纯粹的个人主义列到第一位,他又进一步解释是“渴望显得聪明、被谈论、死后被记着、报复那些在你童年时怠慢过你的成年人等等”,这不免让人联想起他在圣浦里安学校的痛苦生活。成功获得奖学金进入伊顿公学让奥威尔喘了一口气,使他得以调整自己,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多少也获得了精英教育。后来的奥威尔积极投身于社会,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经验,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材料。他也似乎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即在伊顿公学毕业后便走上就业之路,也许他当初及后来都觉得,他的选择没错,那十年的学校教育已经足够。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3个晚上就看完了。让我更理解他的小说~
  •     还好吧,有点主观。
  •     读了1/3
  •     我们的差别是...我不是伊顿...现在有多了一个,我是自由主义者。
  •     只有当写作的动机从纯粹的个人主义升华到一定的历史冲动,乃至政治诉求时,可能才会有某种程度上真正的作品。
  •     杂乱无章,而且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细节。要不是出于对奥威尔的爱,早就不读了。
  •     译笔非常流畅,由内写传,代入感强。
  •     我曾经无数次看奥威尔的传记,但是永远看不下去。或许是我不够爱他。
  •     怎么说,人的思想基本是由经历决定的,经历又基本上取决于出身和性格。好玩
  •     冷峻的良心
  •     2016.04.06将近两个月,还没看完~ 爱琳去世,奥威尔说:重要的是在情感和思想上忠诚。我对爱琳偶尔不忠过,也曾对她很不好,可是我想她也曾对我不好,但在我们同甘共苦以及她完全理解我的工作意义上,我们的婚姻是真正的婚姻。 还是挺大男子主义的吧。 2016.04.07看完。
  •     惊叹于作者挖掘出如此多的细节
  •     从传记的角度讲,并不是一本非常出色引人入胜的书。让人索然无味地读下去的最大支撑,就是奥威尔的个人魅力吧。奥威尔很难称得上是个全方位的伟人,他自卑、丑陋,而又不那么合群。没关系不是么?因为真实,才能感受到它的伟大。也许很长时间,我都不会忘,大二下度过的最好的两本书,都来自他的笔下,一本是《动物农场》,一本是《1984》
  •     我未读过他的书,本来就是看小说一样看它,这本书啊,这个人,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一点共同点
  •     亨利米勒读了《巴黎伦敦落魄记》后,非常激动,给奥威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它简直妙不可言,真实得那么不可思议。”你去过中国吗?可惜你不能在上海再落魄一次,那将是惊世之举。
  •     在伊顿公学所受的教育成为了埃里克一生不变的底色——永远爱自由、爱智慧、向往公平正义。
  •     5折购买 2003年11月1版1印
  •     “好的文字就像窗户”
  •     难得淘到此版本的纸质书。读奥威尔传记,才知奥威尔原来是作者的笔名。这本传记,呈现了奥威尔从一个带着原罪的圣徒(大英帝国与殖民家族的原罪)成了极权体制的先知的过程,另人能更好的理解,他写作《1984》《动物庄园》等作品背后的动因。译者是孙仲旭,翻译很诚恳,阅读很流畅。唯独书籍排版,实在有些遭。
  •     P431:“从本质上说,奥威尔的一生由一系列不合情理,有时危及生命的决定所组成。他加入缅甸警察而不是上大学;在巴黎洗盘子和在英国流浪,而不是干好一份职业;在沃灵顿村种菜和开一间小铺子,而不是鼓励爱琳完成学位。他刚结婚就去了西班牙,与无望取胜的无政府主义者并肩作战,并鼓励爱琳在战时去巴塞罗那,从而让她也遇到生命危险。他在德军空袭期间搬到伦敦住,而所有别的人都在争取离开;在病得很重时自寻绝路地在朱拉岛居住。所有这些冒险之举,都出自其内心需求,即抛开过上幸福日子的机会。但他选择的生活为其艺术提供了严肃的素材。” PS:翻译的很粗糙,很多地方没有润色,让人读的有点无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