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品精编 (上下)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5-1
ISBN:9787754072835
作者:沈从文

内容概要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当代文学家、艺术史家。湖南凤凰人。苗族。年少时在湘西当过兵。1923年夏,受五四运动影响,只身来到北京。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前,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1949年后转入从事艺术史研究,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传世。

书籍目录

散文卷
 从文自传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姚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附记
 湘行书简
 湘行散记
 湘西
小说卷
 丈夫
 柏子
 贵生
 边城
  《边城题记》
  边城
 长河
  题记
  人与地
  秋(动中有静)
  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
  吕家坪的人事
  摘橘子——黑中俏和枣子脸
  大帮船拢码头时
  买橘子
  一有事总不免麻烦
  枫木坳
  巧而不巧
  社戏
 夜渔
 初八那日
 在私墅
 船上
 生
 往事

作者简介

湘西的山山水水和文化氛围养育了沈从文,而沈从文又通过自己的笔把湘西那神秘的风姿、欲望以及蕴藏的原始生命力展示出来。他的创作,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湘西那特殊的文化氛围,始终保持着他那颗贴近土地的心。本书分上下两册。小说卷收入沈从文代表性小说《柏子》、《丈夫》、《贵生》、《边城》、《长河》等。沈从文通过湘西风土人情来表现生与死、爱与欲、永恒与变化等主题。小说讲求自我的真实性,充满异乡情调,富于地方色彩。散文卷收入沈从文代表性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湘西》。其中《从文自传》是传记体散文。《湘行书简》主要记载沈从文193年重返湘西沿途给张兆和写信时记下的所见所闻所感。《湘行散记》、《湘西》将神话、传说、风景、民俗、历史、地理糅合在一起,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沈从文作品精编 (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着把它读完的心态在洗澡后完成了两个小时边城的阅读 一句话 逐步逐步深入其中最后思索绕梁第一次读沈从文老师的作品 也是之前看书评口碑较好的边城 一开始以为是平淡无奇的乡村与城镇交集的描述 到今晚看下去 小说还是以人为基础阿老船夫 翠翠 大二老两兄弟 顺顺老总最后感觉就是天意 命运 不幸 道德观 不同性格兄弟的兄弟情 乡村人民的淳朴 现实逼使考虑现实我想了下之后1.二老不回 翠翠被顺顺老总养着并最后被出嫁 期间相处有恭恭敬敬到亲如一家2.二老回。。但是我真心觉得他不会回来 顶多当她作为亲妹。农村的故事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
  •     年少时读沈从文总觉得有些拗口,想不通沈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对小说中景色的描写也没有过深的体会,囫囵吞枣似的一带而过。等年岁稍长些,重读沈从文,才体悟其过人的才气。单是沈从文笔下的那些河流、水车、红霞、吊脚楼,就已涤荡人心,一篇篇随笔显露出的是他对家乡近乎偏执的热爱。沈从文的小说更是句句都透出山泉般的秀美与灵动,细细读来,仿佛还有些许的清甜。怪不得沈红要写一篇《湿湿的想念》来纪念自己的爷爷。 沈从文擅写女性,无论是清纯的三三、翠翠、萧萧,抑或沧桑的妓女、妇人、老妪,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细细品来他的小说,又何尝不像个清透的姑娘,羞答答的却又饱含热情。这么多个女性人物中,三三或许是沈老的最爱。从沈从文唤作自己的妻子张兆和“三三”便可得出,不过这一点是他偏爱三三的结果,而不能算作证据。(张兆和排行第三)小说中的好多细节都展现了沈老对三三这个小姑娘的喜爱,沈从文分明是把三三当做了自己的家乡,他对三三的感情犹如家乡一般,这其实也是三三最后没有嫁给城里年轻人的原因。我们知道,沈老对家乡的一切风貌怀有无比的深情,怎能容得下一个城里人将三三娶回家呢?他对人性的美,对自然的美的追求,他心中的家乡的样子怎么能允许别人肆意破坏呢?小说中对城里生活的描写都是来自三三和母亲的幻想,两人只是从白脸男子和白袍女人的神气以及日常所闻来模拟城市生活。在她们看来,城里有许多好房子,城里人家有很多丫头服侍,这显然和三三的生活相反。她从小到大都是自食其力的,此外,还得帮母亲看磨坊,偶尔防着偷偷跑来钓鱼的人,追赶蛮横无理的鸡,她的生活似乎比那些服侍人的丫头还要多,也有趣的多了。说道受人服侍上,她除了得到母亲应有的照顾外,还没有得到过其他人的额外的服侍,所以三三也渴望城里人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天真年幼的三三也曾幻想过随着轻轻的溪水流到城里去,“当真要流去时,她倒愿意拿碾坊、那些鱼、那些鸭子,以及那一匹花猫,和她一起流去。同时还有,她还很想母亲永远也和她在一起,她才能安安静静的睡觉。”三三哪里知道,城里的生活怎么能容得下她的碾坊、鱼、鸭子还有花猫呢,母亲又怎能应付的了城市生活的局促紧张呢。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应该会心一笑,沈从文已经把手指头放在嘴边,做“嘘”的手势,偷偷的告诉我们,三三是不会离开家乡的,她也不会远嫁到城里。“城里一定有很多条大街,街上全是车马,城里一定还有很多大庙小庙,成天有人唱戏,成天也有人看戏。”母女两个对城里生活的向往是不容置疑的,每每谈及城里的生活都是这样“一定”的口吻。她们哪里晓得城里人对乡下生活的向往也是同样的坚定。白袍女人爱吃南瓜子,三三的母亲取了一口袋的生瓜子送给了那个女人。这种豪爽和好客是乡下的女人所特有的品质。他们爱吃鸡蛋,母女两三天两头的便给他们送去。对于景色悄无声息的描写,沈从文有意让读者感慨乡下生活的恬然和闲适。城里生活和乡下生活的孰好孰坏一眼便知。“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的磨坊比城里的房子要好上多少倍。“有月亮天,什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竹林里正当晚霞的返照,满竹林是金色的光”,“好像又是那一天的那种情景,天上全是红霞,”面对有着这样美景的乡下图景,城里人也是心生羡慕的,要不然白脸年轻人又何为要来这里养病呢?“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沈老就这么一笔带过将一个正值豆蔻之年的三三跃然纸上,乡下女孩的长大似乎来得有点缓慢,在她们放小炮竹、玩小花猫、看溪边小鱼的过程中,就这么悄然的变成了俊俏的大姑娘,十五岁的三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城里人白脸先生适时出场了。我们似乎应该多费些笔墨来描述一下三三和白脸先生的姻缘,但那早已不重要了。白脸先生在整篇小说中注定只是个绿叶,他的离开也是种必然。对于沈从文来说,城里人白脸先生的病逝,和三三的情缘已经到此为止,至此三三也没有因此嫁到城里去,不会没有沾染上城里的世俗与喧嚣。故事的结尾有人会为三三的爱情感到惋惜,花样的年华初食爱情的滋味,体会到的却是淡淡地苦涩。但是当我们意识到沈从文不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我们也许会为这样的结局感到庆幸。沈从文是自私的,他为了将三三永远的留在故乡,残忍的让白脸先生离开人世。转念一想,如果我们能体味到,他对故乡的浓厚的挚爱和忧虑,他用人性的美、自然的美、民族的美编制着朴实的理想,又会觉得他竟这般伟大和虔诚。读罢小说,不知沈老的家乡那些他熟悉的景物是否还在。他直到死还一直惦念着自己的家乡,没有哪一个文人像他一样对家乡怀有强大的自信和自豪,又联想他晚年过得那么凄凉和悲惨,眼眶早已湿润,竟浑然不觉。有关沈从文的一切都是潮湿的,果然。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很早以前读的。
  •     沈从文走过路,未有来者,鲜有后者.
  •     散文感觉轻松,恩,流畅,这是最深的记忆。只遗憾没有作者来京后的生活记录。书中有自传,有散文,有小说的选登。
  •     湘西。
  •     翠翠..
  •     看过许多遍的作品,书如其人。
  •     找不到看过的版本了。去年冬天看过的。
  •     美丽总是愁人的!
  •     本着看边城而借的一本书。
  •     25元包邮
  •     读书时看边城,只觉得很美,美得莫名其妙;现今再看,却仿佛透过了那层纱,看到的满是人生。长河更抓人,可惜未完。
  •     优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