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8
ISBN:9787538702712
作者:路遥
页数:586页

内容概要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平凡的世界》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正如《痛悼路遥》一文中所写:“计算成功的方式是吃苦和受罪,他拼命工作,玩命写作,自我折磨式的付出,在文学创作这条艰辛寂寞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一路血汗向高峰攀登”。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对他所热爱的故乡的钟情,以及对他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自信,这一切构成了路遥小说基本的特征。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伏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路遥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正让我们穿透他的作品而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时的艰辛,“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

路遥的追求与成功,他的忧思与矛盾,都同他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被称为“土著”作家,主要受到的是农民文化的影响,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故乡,承袭和接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农民生活作为他取之不尽的源泉。但他又是一名“文明”的作家,他立意高远,广纳博取,时时瞻望世界文化,他喜欢《红楼梦》、鲁讯的作品,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的作品他更是百读不厌。各种报纸期刊他也经常翻阅,勤奋大量的阅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再参之以他独特的生活体验,使他的创作博大宏阔却又情深意长。

路遥平凡的人生构铸了辉煌的世界,他的全部作品收入了五卷本的《路遥文集》。

书籍目录

祸起萧墙
一部激烈抨击地方主义的好作品
请不要贬低党的各级领导
不应肯定傅连山的自我毁灭
人 生
谈高加林形象的现实主义深度
《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
门外谈《人生》
评《人生》中的高加林
方 舟
方舟在哪里
关于文学中的妇女问题
女 俘
《女俘》想说明什么
我读《女俘》

作者简介

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作品是《人生》。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2条)

  •     这两天看完《人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个时间放在几年前,我不知道当初的选择是否会改变。我同情也理解高加林,他丢失了一块金子,为了梦想,失去了最宝贵的那块金子。    《人生》是路遥发表于1982年的作品,故事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路遥没有对主人公高加林的内心斗争进行过深的刻画,或许他是不想让读者斥责痛恨高加林的见异思迁和爱慕虚荣。我也同意这样,我甚至为高加林觉得可惜,或许我不能完全理解高加林的痛苦与失望。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茅盾,换做是其他任何人处在高加林当时的位置,也难免不做出相同的选择。谁又保证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高加林和黄亚萍之间不会比和他和巧珍能够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呢? 高加林有理想,有才能,还有魄力,按道理是应该到更有发展的大城市发挥他的能量的。当抛下巧珍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的时候,他憧憬的是与黄亚萍在南京大城市的人生舞台。对于繁华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向往是可以理解,是积极的,也是无可指责的。可惜,上帝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一封告密信让他不但失去了在大舞台表演的机会,更失去了巧珍这块金子。唯一让人不满的,是高加林缺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还要毫无怨言。 而巧珍是让人尊敬的,她善良,她勇敢,敢爱敢为。她豁达大度,即使被爱人抛弃,也没有恨没有怨言,有的只是豁达,有的是对爱人一如既往的帮助与支持。是的,她就是一块金子,发光的金子。 这或许就是人生,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论你选择左还是选择右,都没有对错之分,更没有后悔的余地。高加林的起起落落,就像人生一样,有时候觉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了,却又是柳暗花明的光景,有时候觉得天地任我游时,又遭当头棒喝。 人生,也不是你善良与真心付出就有回报,正如金子一样的巧珍,金子不同的时间摆在不同人的面前,其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要不,高加林又怎么会丢失那么宝贵的金子呢? 我们唯一需要的,是勇敢的在人生起起伏伏的的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     读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感触是路遥对土地的依恋和对那片黄土地的崇敬,于是对这片平凡质朴却又博爱的土地。思嘉对土地的情感有些功利,有一点是相同的,土地是他们的故乡,使他们的精神依靠,使他们受伤后可以包容疗养他们。那种最质朴的对土地情感,是我们很多人生活的没有实实在在土地的城市所缺少的。所以沉醉在这本书的氛围。
  •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可以从中得到太多时下正需要的东西。 (只看了人生)
  •     人情翻覆似波澜
  •     年轻人值得一看
  •     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亲切的;从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在这里度过。他对自己和社会的深入认识,对未来生活的无数梦想,都是在这里开始的。学校、街道、电影院、商店、浴池、体育场……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可是,三年前,他就和这一切告别了……现在,他又来了。再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衣服整洁而笔挺,满身的香皂味,胸前骄傲地别着本县最高学府的校徽。他现在提着蒸馍篮子,是一个普通的赶集的庄稼人了。
  •     青春岁月的印记
  •     每一本书都像读自己,这何尝不是一个处在变革中的时代。
  •     整本书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就只有两句话,一句是作者在开篇引用柳青的那句路漫长而紧要处就那几步,另一句是你本是生在土里的苗,现在像根浮豆芽半截拔起上不了天下不了地。 大意如此。
  •     天堂地狱大起大落,语言朴实无华,人物刻画生动细腻,作品如人品。试问如果高加林去了南京,同黄亚萍结合,从此仕途坦荡,那又如何?在此政治环境之中,作品现实批判性的柔弱可以理解。
  •     人生往往就那么几步
  •     人生如梦!
  •     浓缩版平凡的世界,感触颇多
  •     曾几何时读完了路遥,,,
  •     略红。
  •     我若是加林,我绝不后悔。
  •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思熟虑每次抉择,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自己的思想,做自己的事情。人生很平凡,如出一辙又大相径庭。爱上了路遥。
  •     这是在我一度迷失自己的时候看的,看完给老师写了几千字的读后感,我们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     高加林不做过多评价,倒是巧珍身上仿佛看到了田晓霞的影子&sad& 。路遥作品往往都这么一针见血。
  •     漫漫人生路,冷暖自知
  •     比起《活着》的悲惨程度肯定是差了N个档次,但是这才是人生 而不是活着
  •     人生无常
  •     非常短的一本书,但是承袭了路遥的写作特点,用最朴素的语言,撰写最普通的人的感人故事
  •     没经历过乡下到县城的人能读懂吗?
  •     20多年之后,重读《人生》。感动依旧,感触颇深,感受却不同。不再简单的鄙视高加林的喜新厌旧,其实放在今天,他也是个对理想信念努力争取和积极追求的有为青年,只是在那个年代,农民巧珍和知识分子高加林的爱情,开始就注定会是一场悲剧。让人觉得无限悲哀。
  •     以后要再看一次。
  •     应该在十八岁之前就读的书,不过那时只喜欢看嬉笑怒骂。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不去过多的计较和苛求,不要对生活百般挑剔,只管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     高中时读过,影响我对人生的朦胧思考
  •     2014.10.23 | 兜兜转转,勿忘初心。
  •     凤凰男的养成,但是呢,又是一个挺绝望的故事,命运真是人生最无奈的方向耶(丧脸)
  •     路遥的书籍让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共鸣~他没有华丽的词汇!但每句都是如此的纯美!
  •     没有读过文字,是听完的。这个故事不仅出现在那个年代,现在依旧有这种情况。高加林的选择无非对错,选择巧珍觉得无法接受平淡的日子,想有更好的发展,选择亚萍是更好的出路,好像现在网络上热议的相亲问题,无论结果怎样,路总会走下去,总会找到幸福
  •     当时觉得还行
  •     上世纪中国农村的红与黑 渴望离开农村却又对自己的野心感到负罪,向往城市的先进文化又怀念农村的人心淳朴
  •     找个时间对本书,写个书评,路遥的作品对我触动真的很大、、、
  •     仍然记得“你把一块金子弄丢了,巧珍,那是一块金子啊”。 像巧珍这样的女孩真的实属稀罕,我很喜欢她
  •     怪圈理论,只是这一圈的风景也别样美丽。
  •     文字朴实。
  •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有些人,有些事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
  •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是我们不能够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地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够得到的东西,这就是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 有时候,我们看起来是桥的东西,其实只是一道虹,而且色彩斑斓,只是虹会很快消失,剩下的都是自己去面对的失落的孤独。
  •     人生是很难说的
  •     有感觉,但是讲不出来。觉得路遥比较喜欢反映主人公对乡村与城市巨大差异的敏感。另外,是时候取消二元户口制了。
  •     感触不是特别大,没有期待中那么好看。
  •     人生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在那几步 小姑的书,好多年了,到现在还记得
  •     人生总有很多无奈,总有一些时候自己都不懂自己。如何选择,如何进退。
  •     故事很棒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那个时代爱情还可以称作为爱情
  •     承载着我少年记忆的一本书。。
  •     此时我想到了电影《苏菲的抉择》
  •     初中独行侠借给我看的 当时较少接触文学 看后还是挺震撼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