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

出版社:郝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300156347
作者:郝立新 编
页数:60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关于“普适价值”的本质方面。学者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即都认为,关于“普世价值”争论在政治层面上带有很强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必须高度警惕和重视在政治层面上宣扬抽象的普世价值。如有学者认为,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道,是他们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通过“普世价值”干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以期终结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结构,是这一讨论的核心,因而其在本质上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普世价值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认识论价值与价值论价值、政治价值与人性价值、理想价值与空想价值、马克思不同语境中的话语价值。所以,普世价值论无论是马恩文本的引证,还是对其思想在当代西方民主制实践中的诠释,都是在根本曲解的前提下所为,不能视为严肃的研究结论。还有学者认为,鼓吹普世价值并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鼓吹普世价值的人,把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等封为“普世价值”,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责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然后要求按照资本主义的标准改造中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另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以普通形式出现的“价值共识”,但拒绝西方中心论的“普世价值”观,特别要揭穿它的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顶住其以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而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的政治压力和舆论攻势。拒绝“普世价值”,肯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某些基本价值可以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共识”,坚持核心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对待有关普世价值问题争论的基本原则。 关于“普适价值”的探讨既有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政治层面上,我们必须认清某些所谓的学者企图按所谓的西方政治理念的“普适价值”来改造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实质。在学术层面上,我们必须澄清“普适价值”问题上的是非,坚决制止“普适价值”思潮的泛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原理来澄清各种迷惑性思潮,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内容概要

郝立新,男,196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曾经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布鲁内尔大学从事政治哲学方向的博士后项目研究。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编写者)的编写工作。主要著作有:《历史选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众哲学对话录》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或被转载论文百余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及北京市重点项目。

书籍目录

导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回顾与前瞻 一、哲学发展与创新的主题 二、哲学发展与创新的主线 三、哲学研究创新的主要成就及未来走向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体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展望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三篇关于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一、关于物质的讨论 二、关于意识问题的研究 第四篇关于实践的问题 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二、对实践性质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 第五篇关于唯物辩证法 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二、系统科学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 第六篇关于认识、真理与价值 一、认识中的反映与建构 二、认识过程研究 三、真理观 四、价值观 第七篇关于社会基本结构 一、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关系 二、关于阶级和国家 三、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 四、关于文明及其发展问题 第八篇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形态理论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三、社会形态理论 第九篇关于社会发展理论 一、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研讨 第十篇关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三、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四、关于网络的思考 第十一篇关于人的理论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二、人的全面发展 附录一“十一五”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进展 及“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 附录二近年来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撷英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阐发 二、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态新审视 三、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意识形态理论新探索 附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2010年三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高龄华诞纪念话语 一、“哲学的科学化”:“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二、“走向历史的深处”:“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 三、“让哲学讲中国话”:“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后记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以系统、整体地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为目的,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为广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最近、最新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物质和意识,实践观,关于唯物辩证法问题,认识、真理与价值,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等多个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每篇依其所涉内容分为两个至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就近年来理论界集中探讨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图书封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