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劳动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ISBN:9787208068629
作者:罗贝尔·福西耶
页数:295页页

内容概要

罗贝尔·福西耶(1927——)是法国巴黎一大的历史学教授,研究中世纪的著名学者,代表作有《中世纪》(1986)、《中世纪社会》(1997)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劳动第一章  劳动的含义  第一节  劳动词汇  第二节  原始资料  第三节  可恨的劳动  第四节  被拯救的劳动  第五节  受保护的劳动第二章  劳动的类型  第一节  无偿的劳动    一、奴隶    二、家庭    三、教会与军人  第二节  国家统治    一、官员、雇员与神职人员    二、雇佣劳动者  第三节  领主的统治    一、领主的“收入”    二、从佃农到乡村的“公鸡”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    一、自由地所有者与手艺人    二、商人与银行家第三章  劳动的手段  第一节  劳动的背景    一、自然环境    二、人类环境  第二节  劳动工具    一、技术革新    二、男子及其劳动工具  第三节  劳动权利    一、互助与契约    二、法令与规则    三、不受法令约束的人  第四节  劳动政策    一、劳动条件    二、恐怖    三、动荡第二部分  劳动者第一章  关于人  第一节  身体  第二节  食物  第三节  服装  第四节  交流沟通第二章  伐木者与农民  第一节  林中人与狩猎者    一、采摘    一、狩猎    三、采伐森林  第二节  牧民    一、驯养的动物    二、畜牧  第三节  农民与磨坊主    一、种子的影响    二、劳动方式    三、机械的使用  第四节  葡萄种植者    一、葡萄种植热    二、葡萄酒第三章  矿工与水手  第一节  制陶者与矿工    一、采石    二、石头的利用与加工    三、采矿    四、冶金铸造  第二节  渔民和水手    一、寻找水源    二、河川    三、人与海洋    四、航海第四章  作坊、手工场里的人与市场里的人  第一节  铁匠与织布工    一、乡村里的“机械师”    二、从羊群到织呢机    三、从织布工到织呢工  第二节  商人与银行家    一、交通运输    二、商业活动    三、从估算到银行家第五章  军人与文人  第一节  骑士与士兵    一、骑十    二、步兵    三、外国雇佣兵    四、专门人才  第二节  演说家与记录员    一、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    二、讲道者与审判官    三、执笔者结束语参考文献译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从“劳动”一词入手,到“体力劳动”,再到“服务”,内容逐步展开,涉及劳动工具、劳动规章制度、法律条款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因素。从中世纪初的游手好闲为“神圣”,到后来的以懒惰为耻,作者以深入独到的分析厘清了劳动演变的历史。 懒惰乃“万恶之源”,它是一种很大的罪过,是对上帝旨意的一种罪犯。但是,尽管人们有时发现自己有这个毛病,却并未意识到这是懒惰。有时他们还会从懒惰中寻找理由进行辩解。其实“游手好闲”才是更坏的,因为这些人根本不愿意像普通人那样劳动,这是对人的一种罪犯的伤害,犹如对共同命运的一种背叛。因为我们的时代与过往很多的历史时期一样,总是陶醉于技术上的成就,实际上,它在这些漫长的年代里没有取得重大的进步。它自吹已经摸到了月亮,但是仍然无法控制气候;它认为自己掌握了电子技术,但是一万年来它没能成功地驯化过一咱动物;它不停地谈论“青春”或“美貌”,但是它却到处暴露出它的丑陋和衰老……

作者简介

《中世纪劳动史》详尽描述了这段时期欧洲的经济发展情况。它从词汇着手,以词汇为切入口,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各行各业和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内容翔实。书中突出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法制,制定契约,严格依法行事,而不是只从道德层面的提倡而已。

图书封面


 中世纪劳动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日常生活史著术风头正健,陈存仁的两册生活史再版,朱鸿召的《延安生活中的历史》付梓问世,“生活流”的历史叙事俨然成为出版界和学界无法回避的话题,无法让人不联想起上世纪源于欧美的新史学浪潮。《私人生活史II》追本溯源,直接取经于新史学重镇法国。上海人民出版社招数相若,选译法国阿歇特(Hachette)出版社的“日常生活丛书”系列。上述种种可以视作中国史学界向新史学、尤其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回眸致敬。《中世纪劳动史》是“日常生活译丛”的第一弹,正如作者罗贝尔.福西耶所说,“我尽量突出的正是这些隐姓埋名的平民,他们是一些不成功的人,是普通的人,是没有文化的人。”这位法国历史学家在这条路上走的如此之远,我在刚读过此丛书之一《希特勒时代的柏林》后,按说对“生活流”叙述已有些许了解,还是为罗贝尔.福西耶的彻底吃惊。前言里,他给《中世纪劳动史》贴上“历史文学”的标签,在我看来,众多学科中,和它距离最辽远的就是文学。这纸标签对《希特勒时代的柏林》倒恰如其分。这非否定它的价值,相反,为了衬托那毫不含糊的历史学特性。《中世纪劳动史》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对历史时间的有意模糊,一方面是由研究文献的局限造成,某段时期、某个社会群体的资料匮乏甚至完全缺省。如果按编年体线性叙事,难免呈现断续的状态,有碍于讲述和接受,漫长中世纪中劳动观念、制度的发展更难厘清。与其说这是作者用词源学作为研究切口的原因,毋宁说是作者的借口,可以看出这个法国教授理性后深藏着的小小的狡黠。罗贝尔.福西耶要在此书的写作中实验一种独特的方法,他明白,几乎所有的新事物都得迎来多数受众的反对,唯一能让他们勉强接受的前提是开门见山告知读者自己也是无奈之举,便有了作者把新观念的风险全部转嫁给研究文献的妙招。他的新观念的确簇新。在第五章也是最后一章的结尾部分,终于按捺不住,短促而明晰的道出这个让他费尽周章的观点。“探究一个社会的蜕变,人们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时间,其实,是一种简单而意义不大的游戏。”惟恐读者不能理解,他又忍不住不做解释,“谷登堡印刷的《圣经》和哥伦布的航行在1453年与1492年之间都没有立即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说,二者之间谈不上哪一个对社会的影响最大。”我们更加确信采用词汇剖析历史,是作者有意而为,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阐述了对时间在历史中地位看法,“关键在于它的结果”,这是对勃罗代尔、拉迪里等前人的呼应。中世纪劳动史这一课题,是典型的年鉴学派风格,罗贝尔.福西耶通过对中世纪的劳动类型,劳动工具,劳动者的身体、食物、服装,自然环境,经济等关键词的探究,勾勒出中世纪劳动的全景。从不同角度展现彼时社会的逐步发展,给人一种强烈的东方既白之感,与传统的“黑暗时期”的说法相逆。我们发现英美法系中陪审团制度在12世纪的金雀花王朝已初具雏形,今天的公司股份制在10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略具规模,银行家开始活跃在各地的展销会场,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欧洲南部的农民运动中首次露脸,尽管也发生了不少黑色幽默,如14世纪时英法的国君在出现财政危机时大量发行纸币并提高面值,甚至还让技术人员给百姓解释造币机械的齿轮的作用,这当然改变不了百姓们的观点——货币本身是“长角的”。种种进步和萌芽的揭示,不代表罗贝尔.福西耶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今天我们仍然停留在那个年代(按:中世纪)。因为我们的时代与过往很多时代一样,总是陶醉于技术上的成就。”这位八旬老者回首过往时代,发出这样的喟叹,不一定无误,但值得反思。一个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工作的最大的效用也许只是为了引发社会反思,而不是等待他们盲目的信任或蛮横的批驳。新史学对中国史学研究影响甚微,欧美学界已开始对其进行反思,不少新史学代表者,如凯斯.托马斯(著有《宗教与巫术的衰落》)的态度已然中庸,皈依传统。我们对新史学的研究却刚起步,连上路都谈不上,多种因素使然。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术发展慢人家何止三拍。今年“生活流”历史著作的兴起,不知可否看作是中国史学界的觉醒与发力。《中世纪劳动史》应该不单是“日常生活译丛”的第一弹。《中世纪劳动史》[法]罗贝尔.福西耶著,陈清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本文刊登于《国家历史》2007年十月下旬刊 请勿私自转载
  •     维京人 书中 译成 威金人=。= 结果每一次看到这个词我都想起怪物猎人3里那套维京套装=。=博洛尼亚 书中是 波伦亚奥斯曼帝国 在书中是 奥托曼帝国(我觉得说成奥图曼也好啊=。=)苏莱曼一世 在书中是 索利曼一世(特别是我看书的时候是用粤语看的,感觉就更加不顺口了=。=)综上,其实不能说是翻译错误,但既然有约定俗成的译名在,为嘛非要不同呢 并且用这种译名跟原本的读音也并没有更接近=。=作者在后记里说避免把本书变成经济史的论述,这个,他好像没避免到=。=
  •     罗贝尔•福西耶(Robert Fossier),1927年生,巴黎第一大学中世纪史教授,著名中世纪史研究专家,著述甚丰。被译介到内地的著作还有他主编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迄今已有不少生产史的著作,却罕见专门的劳动史。尽管生产中也包含着劳动,但是劳动比生产更为具体。以往的生产史多从经济史角度去研究,例如农业史、工业史或者更细的其他行业的历史:造船史、采矿史、冶炼史、造纸史、制陶史等等。这类著作偏重于生产的过程以及技术方面的内容,却缺乏对人的关注;不仅过于抽象,也较少社会层面的分析。法国学者罗贝尔•福西耶著《中世纪劳动史》则别开生面,以人为本,从生活史角度看劳动。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劳动史”。该书不仅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各种劳动的情景,而且阐发了劳动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让我感觉到,尽管西欧中世纪的劳动比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原始得多也落后得多,但是其中包含着大量理性因素和积极进取精神,由此促进了西欧的现代化。与当时中国的情况相比,则更具启发性:劳动,归根结底来说是社会行为,而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或单纯个人体能、智能的付出。一方面,劳动观念——对劳动及劳动者的看法——以及劳动条件(例如是否有保护劳动者的法规以及合理的,有益于劳动者生存、发展的劳动制度)制约着劳动的进行,由此产生不同的劳动,或是积极的劳动或是消极的劳动;另一方面,不同的劳动对社会起到不同的影响。所以,劳动不是如人们印象中的仅是农民挥锄种地,工人操纵机器做工那样简单,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因而有可待深入探索的广阔空间。 本书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劳动观念:什么是劳动以及劳动的意义是什么。 “劳动”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人们所说的仅指体力劳动,广义的“劳动”则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而本书的“劳动”含义更加宽泛。书作者认为,传道者、商人乃至军人和工人、农民一样都是在劳动。“佃农赶着他的套车,骑士攻打一座城堡,讲授神学的教师在牛津大学布道,就像妇女在纺纱,仆役给战马套马鞍,或者神甫给婴儿行洗礼一样,人人都在‘劳动’。”他把劳动与职业、社会分工相联系,这种认识是有充分根据的。例如修道士既是脑力劳动者,也是体力劳动者。他们除了宣传教义外,还要抄写大量文件,传承文化;平时要干较繁重的体力活儿:种地、修建等等。商人的劳动也十分辛苦,在当时因交通条件极差,长途运输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冒生命危险——劫匪和海盗时时威胁着商人们的生命安全。他们的劳动无论在体力、脑力的付出,还是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都丝毫不亚于工人、农民。书中说,商人们用“满是灰尘的双脚”去贩卖货物。 劳动有意义吗?劳动当然是劳动者赖以谋生的手段,但是,劳动创造的财富也有利于他人。历史上的西方人如何看待劳动呢? 在中世纪早期,劳动被视为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惩罚,是被人瞧不起的,这种观念因奴隶制的残存而强化。但是,11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修道院改革)改变了这种观念。“它从受惩罚受屈辱和毫无结果的劳动演变为光荣的、不可缺少的和能发财致富的劳动。”一个法国教士在讲坛上公然宣称:“不劳动者不得食!”渐渐地“强烈的劳动意识已成了基督教徒的本性。”人们努力劳动是求得个人的解放。然而,“所有劳动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产某种东西或产生某种效果。”这也许是劳动对于社会的意义。有意义、有目标的劳动是理性的和积极进取的。正如书中所说“关键的问题是进取精神。”劳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取得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人们若能取得成果,并从中得到享受,这在拉丁文中就叫laborare。因此labor就是形容劳动生产的词。” 第二,人们怎样进行劳动。书中描绘的具体生活画面给人以深刻印象:我们犹如看到熊熊的炉火前,铁匠师傅挥汗如雨在奋力打铁;洒满阳光的葡萄园里,种植者满怀喜悦地采摘丰硕的果实;商人驾驶着满载货物的商船,奋力拼搏着惊涛骇浪;畜牧场的农民工们手舞着如飞的利剪在剪羊毛……此外,我们能看到农民家居的布局:卧室、储藏室、腌鱼腌肉房和公共间,这是家务劳动的场所。书中还有食物和衣着的介绍,因为食物影响着劳动者的营养、体力及劳动能力,衣服必须适合劳动者的身份和方便劳动。这些生动的描述显现出生活的勃勃生机。 书中细致的描述使我们增长了对于中世纪劳动生活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新兴产业的兴盛如何促进了西方现代化。例如中世纪后期,采矿业扩大了新能源、新型动力的应用,加速了工业化的来临;造船业为海外贸易和竞争贡献良多;新型种植场和养殖场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在英国,围场养殖的做法促进了其后的“圈地运动”。新型劳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改变了劳动者的地位。书中写道,一些有着突出贡献及特殊技艺的劳动者、靠勤劳致富和重要行业的劳动者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法国大革命时的思想家西耶斯在《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这本名著中说,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靠的是个人劳动和公共职能。商人、工人、农民、科学家等第三等级提供了所有的劳动,因此,第三等级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一切,应该得到与贡献相应的权利和地位。勤劳致富者实际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财富开始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社会的力量,堪与传统的贵族的武力以及宗教势力、政治权力相抗衡。正如书中所说:“在乡村,一名打铁匠讲起话来比神甫声音还大;在城市,对国王的债权人银行家谁还敢说些什么呢?” 第三,西欧劳动者如何劳动,即依靠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去劳动?该书认为最重要的是行动自由。“由于这是个人奋斗,所以只有一个目的:劳动者是为他自己创造利润。”自由农民、商人和工场主可以利用自己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并获得新的利润。“利润是奋斗和冒险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的动力之一。 重要的是,劳动自由有赖于法律的保障。在西方,很早就有规定经商权和劳动权的法律、文书。《圣经》、教皇手谕、主教会议决定的教规以及政府文件、法规都规定劳动条件及其实施方法。自11世纪起,司法机构及公证机构即广泛介入民间合同、契约等事务。“这样,一种契约原理建立了。古罗马的贡献、日耳曼的传统、基督教的文书都在其中融合,形成所有欧洲国家使用的契约文书。……一致的和双方的协议、正式的和毋庸置疑的雇佣,尊重和忠实于合同,所有这些都是众人利益的目标。”该书强调:“要想使协议产生力度,就必须宣传权利。”如果随意中断合同,必然招致诉讼和罚金。乡村的劳动者还自发建立“公社”、社团,制定章程,并迫使统治者承认。章程规定主人和下属都各有权利和义务,其中涉及劳动安全、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等具体问题。这被称为“乡村民主”,后来城市市民也仿而效之。欧洲民众曾多次举行罢工或游行、起义,要求劳动的权利(对于失业者来说)以及限制劳动时间,提高工资、建立雇工保障委员会等等。 西欧社会还有保护劳动者的传统。在城市里,同一行业的工人互相关照,互相帮助,例如,给受(工)伤者、死者以及死者家属提供优抚、捐助。11世纪起,意大利、法国、德国一些城市就建立慈善社团为穷困工人筹集捐助金。教会强行规定礼拜日休息制,在每周末和节日不能工作,违规者将受到处罚。据《公元1000年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说,一本宗教书籍《圣伯努瓦的奇迹》中有多处记载,有人因在节假日干活儿而遭到上天的惩罚,不是自己割断了手,就是天降大火烧毁了他的房屋或庄稼,以示违规的严重性。教会和国王都提出要维护人的尊严,尤其注重救助穷者和弱者。基督教宣扬的所谓博爱精神无疑有益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古代中国的情况与西方显然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儒家一大理念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西方的劳动观建立在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而中国脑体对立的劳动观建立在国家统治社会、皇帝官僚集团奴役社会成员的基础上。广大民众只是为国家提供赋税和徭役的生产工具,国家没有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没有建立有益于发展生产的劳动制度。朝廷官员有定期休假的制度,广大劳动者却无此待遇。劳动者艰苦的劳动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和幸福,反而带来极大的灾难,延误服役和纳税者甚至惨遭杀头。这或许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黄敏兰/文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9月19日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2011.05.17——2011.07.14
  •     翻译似乎不好。不少语句不知所云
  •     翻译一般。另外年鉴学派文风“散乱”之特征真是不好搞
  •     很少吐槽翻译, 但这是人翻译的么.
  •     小型的专业技术史,也涵盖了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浅白可读。翻译质量一般。原文也有不可原谅的纰漏(比如说火刑是19世纪的发明),扣一星。
  •     实在忍不住想吐槽:又一次发现自己遇到了语句不通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的译文,真是受够了!想要大骂译者脑袋进水有去读书的内容,只是依字面逐句翻译而已。不懂历史就不要
  •     豆瓣你疯了。给我推这个东东。我怎么会喜欢这莫名其妙的东东。一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