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称谓研究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10839408
作者:廖颂举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廖颂举(1981— ),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传播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媒介与女性研究,已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4项,获得市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书籍目录

序  /  1
绪论 / 1
第一章《儒林外史》人物名、字、号 / 11
第一节名、字、号与文化 / 11
第二节人物的命名艺术 / 19
第三节人物名与字的关系 / 33
第四节人物的号 / 42
第五节人物名、字、号的文化内涵 / 45
第六节作品人物名、字、号的称谓方式 / 60
第二章《儒林外史》中的人称代词 / 68
第一节人称代词的界定 / 69
第二节第一人称代词 / 73
第三节第二人称代词 / 96
第四节第三人称代词 / 106
第五节“们”的意义和用法 / 115
第六节三身代词的变异用法 / 124
第七节话题人称代词 / 137
第三章《儒林外史》谦、敬称谓 / 160
第一节谦、敬称谓概说 / 160
第二节亲属称谓性谦敬称 / 162
第三节拟亲属称谓性谦敬称 / 195
第四节官职称谓性谦敬称 / 206
第五节通用称谓性谦敬称 / 223
第六节关系称谓性谦敬称 / 229
第四章《儒林外史》“老”类称谓 / 240
第一节“老”用于亲属称谓 / 240
第二节“老”用于拟亲属称谓 / 248
第三节“老”用于社会称谓 / 255
第四节“老”用于姓氏、名字号及数字前 / 274
第五节其他“老”类称谓 / 280
第六节影响“老”义演变的语言因素 / 284
第五章《儒林外史》女性称谓 / 290
第一节女性亲属称谓 / 290
第二节女性社会称谓 / 292
第三节女性称谓的文化内涵 / 300
第六章《儒林外史》称谓语用研究 / 303
第一节称谓语使用的语用原则 / 304
第二节称谓语使用的语用功能 / 316
第三节制约称谓语选择的语境因素 / 323
第四节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 / 331
第七章《儒林外史》称谓文化透视 / 341
第一节称谓与文化 / 341
第二节亲属称谓文化透视 / 343
第三节谦敬称谓文化透视 / 345
第四节官职称谓文化透视 / 348
结语 / 351
附录一:《儒林外史》人物名、字、号附录 / 360
附录二:《儒林外史》称谓附录 / 367
参考文献 / 383
后记 / 389

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各种人物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其中的称谓现象与称谓文化极其丰富。本书对《儒林外史》中的称谓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和系统研究,细致准确地揭示出那一时代特定地域的称谓语言系统,更透视出称谓语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从文化的视角,用文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释称谓现象及其规律,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儒林外史》称谓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廖颂举是我2004届的硕士生。在我印象中,她是个好学多思、天真活泼又恪守弟子为学之道的小姑娘。也许由于我的絮叨和影响,和她一届的我的学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清一色都和称谓研究有关。毕业后,学生们各为稻粱谋,走向了多种工作岗位。颂举虽然进入高校工作,但却没能跻身教学科研第一线。因而,我对她是否还继续关注称谓研究也就渐渐淡忘了。日前,忽然收到她给我发来了《〈儒林外史〉称谓研究》书稿,并希望能为它写几句话,我着实吃了一惊。我把洋洋三十多万字的书稿粗略翻看一遍,不觉大喜过望。一个年过而立的女学生,在工作和生活的沉重负担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关注汉语称谓研究,持续多年毫不松懈,终于取得了如此沉甸甸的收获。她的心中,想必一定得有那句座右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惊喜之余,也重新引发了关于汉语称谓问题的一些老生常谈。汉语称谓问题,既属于汉语研究,同时也离不开历史文化研究。毫不夸张地说,汉语称谓之复杂,是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化所不及的。诚如家父吉常宏先生在《汉语称谓大词典•序》中所说:“汉语称谓之多之繁,是任何一种语言所少见的。这么纷繁复杂的称谓词,不是在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区域、一个方面形成的,它是几千年来综合发展沉积的结果,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又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过这个包袱是不可轻率地甩掉的。倘若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它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整理和阅读浩若烟海的古籍,对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将是大有裨益的。”(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1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称谓研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取得了不少标志性成果。仅就较著名的而言,就有吉常宏主编的《汉语称谓大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孙剑艺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以及贾娇燕的《〈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2008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等等。现在,《〈儒林外史〉称谓研究》的问世,无疑又会给这一领域增加一个新的硕果。有幸作为第一读者,粗略阅读之后,感到该书起码有以下特点或价值,值得注意: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人们历来都十分讲究交际之道。称谓作为中国古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其产生的时代较久远,成因也很复杂。它同封建专制特权、封建习俗和宗教迷信以及人们的情感好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汉文化的繁文缛节同汉语相碰撞的产物,既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之一,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称谓的发展始终铭刻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称谓的研究在致力于本体结构的同时,又着眼于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本书从文化的视角,用文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释《儒林外史》中称谓现象及其规律,将称谓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分析称谓的文化蕴含,独辟蹊径,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巧妙地解决了称谓研究的核心问题,给人一种醒心明目的感受。二、从女性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女性称谓。由于封建专制特权等的影响,妇女在古代地位极其低下,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本书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来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女性称谓,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女性都是作为男性附属品或男性歧视对象,绝大多数的女性称谓都含有贬抑、戏谑、讥讽、鄙视等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本书在对《儒林外史》女性称谓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封建礼教的专制强权,深刻揭露其黑暗本质。三、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高屋建瓴而又提纲挈领地提出了一整套事关称谓研究的命题。如称谓的“文化内涵”、“命名艺术”、“名与字的关系”、“称谓方式”、“称谓的演变”、“语用原则”、“语用功能”等等,构建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具有一定的学术力度,对汉语称谓研究,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四、注意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读来印象最深的《儒林外史谦、敬称谓》一章综合运用了哲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使得全书内容丰富多彩,对深化研究、拓展视野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运用幽默轻松的话语来说解一些深刻的道理,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当然,作为初次在汉语称谓研究领域展露头角的新作,特别是由于《儒林外史》极其丰富的内容,以及它在汉语史、文学史、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这部《〈儒林外史〉称谓研究》书稿还不能算尽善尽美,还有许多问题没能涉及。例如《儒林外史》中所反映出的明清时代畸形发展的大量谀称等称谓现象,就只能期盼作者在后续研究中,再给读者展现了。正所谓“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憾好”。祝贺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一书的问世,它是一部有贡献有价值的好书。吉发涵2015年9月于山东大学兴隆山宿舍槐枫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