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德先生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301260407
作者:[美]伯特·斯特恩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美)伯特·斯特恩Bert Stern,1930年生,曾长期执教美国Wabash College,现为Milligan Professor Emeritus of English。曾出版诗集,Steerage(Ibbetson Street Press,2008)。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流亡的印第安人
第二章 抵达
第三章 清华
第四章 瑞恰兹与中国正字学会(1923—1937)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与中国正字学会
第六章 保卫清华
第七章 去往昆明之路
第八章 联大之困
第九章 正字学会的终结
第十章 重回美利坚
第十一章 昆明的胜利
第十二章 奋斗
第十三章 回家
第十四章 谁丢失了中国
第十五章 冷战到来
第十六章 闻一多的骨灰
第十七章 中国解放
第十八章 “文化大革命”
第十九章 再见,温德

作者简介

他是清华北大的一个传奇。他叫温德,1923年来到中国就再也没有离开过,1987年在北大承泽园走完了漫长的百岁一生。他是中国北伐、抗日、内战和文革的亲历者;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的传奇教授;吴宓、闻一多、李约瑟、费正清的挚友;季羡林、杨绛、何兆武的老师。本书讲述温德一生的经历。作者曾在1980年代到北京大学做访问研究,与传主温德有直接接触,此外,作者充分发掘利用了美国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洛克菲勒基金会保存的温德通信等档案文献。内容涉及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记录了温德同时代一批中国优秀学者的历史信息,从一个在华外国人的视角反映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变迁过程。


 温德先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你们书有个大问题,368页作者于1987年12月19日参加了温德先生的百年寿诞,而且寿诞后作者又去看望了几次温德先生。而末页温德年表清楚的写着先生与1987年1月14日辞世,到底哪错了?
  •     在中国,罗伯特·温德(Robert Winter)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几乎不被大众知晓,却曾与吴宓、叶公超、陈福田共事。与闻一多、费正清、李约瑟引为挚友,一代学人季羡林、李赋宁、杨绛、何兆武皆曾亲炙其学。其学生也包括王佐良、许国璋、周珊凤等中国外文学界的中流砥柱。可惜的是,温德多讲授,少撰著,如今未见有著述流传,不能与读者隔空对话。除伯特·斯特恩(Bert Stern)所撰《温德先生》传记外,温德的生平事迹,不乏人叙述,如杨绛、张中行、陶洁、郭冠球、赵鑫珊等先生的回忆文章。以张中行先生《老温德》一文的说法,“温德”这个中文名字是吴宓参照“Winter”译音拟的,推想取义是有温良恭俭让之德,其交情可见一斑。温德生于美国印地安纳州克劳福兹维尔的一个农场小镇,在沃巴什学院(Wabash College)获学士学位,曾留学法国、意大利,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到中国去——与清华结缘闻一多与温德1922年,罗伯特 · 温德三十五岁,奔四路上恰遇闻一多。同在芝加哥大学读书,他深深地为这位比他小11岁的中国青年之才学所折服。闻一多交友谨慎,“我所结交的都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其中就有这个“知道中国东西”的温德。温德好几次请闻一多吃饭,谈中西诗歌、聊绘画。他还主动翻译了闻一多在芝加哥期间写的诗,并邀请他一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二人相交甚欢,为此闻一多亦曾致信梁秋实时提到:他是一个有趣极了的美国人,对中国极友善的美国人之一,“(每次他来找我,我们) 都谈到夜里一两点,直到我对他说再见,去另一个房间拿外套。在那儿,我们又开始另一场谈话。当我们一起往门边走,我们继续谈。我们开门,我们接着谈。我走到台阶,我们还在谈。最后,我不得不说,‘我要上床睡觉。’我们终于找到时机互道 ‘晚安 ’然后分手”。 在这段友谊里,最让温德震动的是这位东方青年的人文主义理想,民主是温德和他常常聊到的话题。闻一多盼望中国早日自立、取得平等地位。这和温德支持种族平等、民族平等的理念惺惺相惜 。在大学任教期间,温德曾经被系领导要求压低犹太学生和黑人的分数。因此,他对眼前这位东方学生尤为同情。 当他向闻一多描述了梦想中的世界,闻一多告诉他:“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你应该去中国。”随即他马上坐船去了中国,手里拿着去往日本和中国的通行证,胸中怀着沟通东西文化的志向,预计逗留12个月。温德赴中国后不久,先是由吴宓介绍入东南大学,继由闻一多与张景钺联名向清华曹校长推荐。闻一多又敦请梁实秋“为他push一下”,因为闻先生确信“我从来没有看见这样一个美国人”,他要是能到清华上课,“那就为清华造福不浅了”。以后果然温德便在清华外语系讲授英文、法文和西方文学,抗战西迁又在西南联大,乃至院系调整到了北大西语系。吴宓1925年,温德随彼时中国最声名狼藉的吴宓到清华任教,俩人一起设计的英文系培养方案,奠定了清华外文课程体系的基础。或许,《吴宓日记》(后简称《日记》)可以为温德提供又一个侧影。翻检三联版《日记》,提及温德的共达283篇,所叙事巨细皆有,共处的交游网络涉及陈寅恪、李济、温源宁、翟孟生(Jameson)夫妇、吴可读(Pollard-Urquhart)、王文显、楼光来、徐志摩、叶崇智、钱端升、瑞恰慈(Richards)、杨宗翰、魏智(H.Vetch)等人,从侧面载录了彼时中外学人的交往、情分可达致何等程度。在《日记》中,两人一次又一次散步、谈叙,一同进餐、弈棋、赏花、观戏,互相“夜访”,“就寝时始归”。甚至,吴宓多次夜宿温德宅中,“联床共语、并及种种”,至于叙话内容,《日记》称“所谈益我实多”。此外,两人一起经历了不少事,分享、分担了彼此人生的起伏。20年代的清华也是个翻腾着矛盾的大锅炉。这所以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反西情绪正高涨。反对宗教的大氛围下,却有不少学生加入基督教青年会(YMCA)。温德激情澎湃、旁征博引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把莎士比亚、但丁、纪德、波德莱尔、普鲁斯特演绎的广阔人文世界介绍给学生,许多门生日后成为了西方大家的中文译者和研究巨匠。当年温德的高级法语课上,五名学生四名成为了教授——盛澄华将纪德介绍给中文世界,李健吾以翻译莫里哀成名。此外,钱钟书在清华念本科时曾选修过两年温德的课,杨绛在清华研究院外文系也曾随温德学习法语。1937年,北平沦陷,中国知识分子用理性改造社会的梦想被时代的暴虐狠狠掐灭。大多数清华教员退居昆明,清华南迁,校园却仍在北平,大楼、设备和图书等校产都无法靠人力带走。清华的知识与精神,跟随着清华人一路从长沙落脚于昆明,弦歌不绝,薪火相继。至于物资,白修德、贾安娜的《惊雷中国》中写,“骡马驮运米和面饼,再跟着几辆扑哧扑哧的卡车,在崎岖不成形的路上爬行”。而温德却选择在清华如守墓者一般,守了整整三年与废墟无差的空荡校园——日军曾四次“拜访”北平这一小小孤岛,可却次次无果,均被温德一人之躯死死地拦下。黑暗中的红烛——西南联大的岁月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对日本宣战,温德在滇缅公路上颠簸了14天,历经千辛万苦,带着成箱的课本来到昆明。却发现好友吴可读在不久前因腿伤感染去世,哪知自己日后就要孑然一身捱过六年。他开始负责昆明正字学会的英语项目。因为物资紧缺,昆明的物价已经超过了纽约。温德坚持不给中方雇员降薪,却自己主动减薪20%, 差旅费减无可减——“我们的教师不得不早上六点坐火车,步行或坐毛驴八公里,到乡下被疏散的学校授课”。李赋宁与温德李赋宁亦曾在文章中提及温德在西南联大教书之事,称:“温德先生的‘莎士比亚’课教得极为生动。他能表演剧中的每一个重要角色。他讲《李尔王》和《麦克白》,其效果简直等于在上演莎翁的悲剧。他表演Macbeth和Lady Macbeth的对话,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产生徐局的效果。我听过Empson,耶鲁的Mack教授和Prouty教授的‘莎士比亚课,各人有自己的教法。但是温德先生的“莎士比亚”课最为生动、感人。“温德先生正义感很强。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独裁,反内战,反饥饿。关麟征杀害了四名学生,令其极为愤怒,特请 Rose 熊女士(熊希龄之女)为他做翻译,前往关麟征司令部去说理。因为他是美国人,关接见了他。对他十分客气,温德先生痛恨国民党专制、独裁,压迫人民,迫害进步学生 。他努力保护他们,使他们平安到解放区去。他和闻一多、张奚若等进步教授有深厚的友谊。没有料到的是,此时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对昆明正字学会停止资助,温德的生计难以维持,只能极不情愿地回到美国。他向基金会转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很快又以半官方文化特使的身份回到了昆明。1945年8月1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昆明几乎没有任何人庆祝。何时能北归?深陷绝境的西南联大师生没有答案。了解局势的人很清楚:一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昆明易主后,知识分子的言论自由更岌岌可危。暗淡的余光——在北大最后的日子“三反”、反右和文革期间,温德受到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不仅让他身体垮了,也消磨了他对生活饱满的热情。1952年,经过高校院系调整,温德由清华转入北大西语系。但1954年他被剥夺了教学资格,只能批改试卷,和北大的关系若即若离。他曾在日记里记录了红卫兵抄家的情况:“(红卫兵)破门而入,抓住头发把我拖来拖去,脚踩在我身上,扬言胆敢反抗就杀了我。” 他们没收了温德钟爱的唱片机和收藏多年的古典音乐唱片。1969年1月8日—4月12日,温德被关在学校的一个小房间,每天连续13个小时,反省“历史问题”。唯一能让他片刻拾起师者尊严的事,是交待自己过往学生的成就。经过了轮番审查,温德心灰意冷地独居一隅,编写英语习题,很少和人来往。直到拨乱反正,周培源任北大校长,温德先生才得安稳生活。那段苦不堪言的岁月,让这个放弃了家乡的安逸生活,来到中国追求美和真谛的美国人看不到希望。身史和心史,有没有一致的可能?大概没有。可以推想,以荣辱、苦乐的大项目为限,比如身史多荣,心史就未必是这样;身史多乐,心史就未必是这样。晚年温德1978年,温德先生迁居北大朗润园一隅,在荷塘旁边。他开始生活起来,不时叫上三五好友来自家一同欣赏音乐——都是些难得的唱片和乐谱。他终身独身,古稀之时与花为伴,就连花土也要精心挑选。1982年,他摔断了坐骨,生活所带给的这位冒险家的一切,便是冒险家的自毁。自此之后温德长期住院,也无法再走“钢丝线”,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好人,不知道所谓的朋友究竟如何看待他。外界对他的肯定和赞誉在他日渐迷离的双眼里,也化为虚妄。战争的硝烟战火未曾让这位理想主义冒险家泄气过,人性的冷漠和对文化的蔑视对他而言却是致命一击。1987年,在过完百岁生日后,温德在北大朗润园去世,把骨灰撒在了北大。这个经历五个朝代沉浮灿烂的城市,当今依旧斑驳陆离。温德在此生活百年,在路上,生活在自己的乌托邦之中。他是历史的浪子,他不回头,他见证了中国六十年变迁。京城的大风里掺和着他的过往尘烟,一股脑儿地四散到各处,他离开了,他也从未离开。张中行曾在回忆温德一文《老温德》时曾写:“还是安于一知半解吧。他走了,虽然差一点点未满百岁,终归是得了希有的高寿,以及许多人的尊敬和怀念。他多年独身,但他曾经浪漫,希望这浪漫不只给他留下苦,还给他留下甜蜜的记忆。至多四五年吧,他常住的小院成会为一片废墟。人世就是这样易变,从小院门外过的年轻人不少,还有谁记得在里面住几十年的这位孤独的人吗?”三十多年后,作者斯特恩教授带着温德先生又回到公众面前,这次他不再单是谁的故友,又或是谁的教授,而是与世界为伴,与未完成的人文理想继续前行。
  •     [4月19日补记。我刚刚看到, Bert Stern英文原版第363页(属于该书的Endnotes)坦率地提到温德先生的同性欲望以及猥亵(molest)男生的情况。它与这儿的英文讨论无关, 有兴趣者可见我的日记, 我已原文照录。]"Winter in China: An American Life"于2014年由作者Bert Stern通过美国Xlibris公司自费出版, 中译本《温德先生: 亲历中国六十年的传奇教授》于2016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 马小悟、余婉卉)。此书的"内容简介"赞叹罗伯特·温德(Robert Winter)先生是"清华北大的一个传奇",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的传奇教授", 中译本的封面上称"一代学人季羡林、李赋宁、杨绛、何兆武皆曾亲炙其学"。这些颂词让人眼花缭乱, 而我的问题是: 温德先生的英文教学效果到底如何? 可否通过他学生的英文水平反映出来?从下面李赋宁、杨绛的例子来看, 他们的英文水平体现不出"传奇教授"温德先生有多好的英文教学效果。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13页:"北大英语系有一位美国女教师Marcelia Yeh(叶玛西)问同事吴兴华'straight as a die'是什么意思。吴转问我。我记得die是名词, 是dice的单数。这个短语是'清一色'的意思。看来读字典也是一种有用的学习方法。"实际上, "(as) straight as a die"不是"清一色"的意思; 这个短语的意思是extremely straight(笔直), completely honest(完全坦白, 非常诚实)。可查下面的词典:The link: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zhs/%E8%AF%8D%E5%85%B8/%E8%8B%B1%E8%AF%AD/as-straight-as-a-die李赋宁, 第136页:"我记得他在作文中说北京是一个消费城市: 'Peking is a consumptive city.' 我觉得consumptive用得不妥, 请教英籍教师。他说: 'Consumptive means ill.' 我想起是'癌症'的意思。"不管那位学生的本意如何, "Peking is a consumptive city"本身并没有错误, 当然这种消费带有贬义, 正如英籍教师所指出的。另外, consumptive是一个很普通的单词, 用作形容词是指"患结核病的", 用作名词是指"肺结核病人", 没有李赋宁所说"癌症"的意思。很难找到杨绛写的英文, 不过有一篇杨绛为《钱钟书英文文集》写的英文序:杨绛先生为钱钟书写的英文序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677599/这篇英文序很短, 但笑话倒是不少。"because he was equally adept at writing in English or in Chinese through early training"很明显, 这儿不能用"or", 应该用"and"。"He held professorships in various Chinese universities lecturing o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was concurrently the editor-in-chief of Philobiblon, a literary quarterly in English."看来杨绛不明白"concurrently"(同时发生)的意思。钱钟书1938年回国后就在大学任教, 而他在1946年至1948年间才主持编纂《书林季刊》("Philobiblon")。"Nevertheless, he [Qian Zhongshu] left behind some miscellaneous articles written in English, now compiled in this Collection, for the sheer purpose of preserving some specimens of Qian's writings in English so that readers may have a taste of his unique flavour straight from his own pen."这句句子的语法很容易: 主语是he[Qian Zhongshu], 用逗号与长句隔开的"now compiled in this Collection"是插入语, "for the sheer purpose of"是跟主语的。但整个句子变成了钱钟书自己称赞自己的英文有独特风味, 希望读者来品尝。不过话又说回来, 也许这儿杨绛是在讽刺刻薄"钱翁卖瓜自卖自夸", 谁知道呢。盛名之下, 往往其实难副。不知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Winter in China"《温德先生: 亲历中国六十年的传奇教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受得到其中的诚意
  •     人物很了不起,个人认为书一般,不如《西潮》式的自传体。这本书中,温德的观点,情感,心理和细节都太少。
  •     还是值得好评的。感觉温德是一个有头脑的性情中人 这样的人在突变的乱世中是能体现人性的复杂的 传记作者也做到了。“浮士德式人物”的评价挺合适的 而他的自我怀疑也不奇怪。包括Richards在内的那些人在战火中扑腾忙活 说白了是为了给中国人教英语 而温德在联大最艰难的日子里用手中救命的物资吸引饥寒交迫的学生来听古典音乐 音乐的力量令人感动 但这些背后实在有很多让人感慨的地方。有一些印刷小错 比如177页的nekyia 还有一些拼音。有一些中文句子我实在没倒明白= = 不过耐心一点的话这个译文还是不错的。
  •     了解一个美国人的这段历史,很有意思。
  •     慢慢来吧,一开始总是艰难的。盈利就一定可憎了?希望豆瓣可以借此做更多的好书。
  •     为啥那么多好评的都是17号之后才有的号?豆瓣自己水自己?炒作也拜托用点心好嘛?
  •     泪目。
  •     呵呵,豆瓣吃屎吧,FZ也可以吃屎了
  •     断断续续地,花了一个礼拜看完。如一些细心的读者所说,有一些错译的地方。但整本书看下来,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都是很有诚意的。为什么他要留在中国?作者似乎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书中也提供了不止一种解释。不得不说,西南联大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作者猜测,即便可以提前预见到文革时候的状况,他应该也还是会选择留下。当然,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因为人生不可能重来。
  •     买了,给五星,支持豆瓣。不喜欢就不要买不要关注,不看不买还死皮赖脸指指点点的,哪凉快哪呆着去。
  •     书还没看。但是看着短评里一堆豆瓣自己弄的水军就受不了了。全部都是3月16日加入豆瓣,都匆匆忙忙的在16日那天胡乱的挑几本书打上个四五星。到了今日,又义无反顾的给这书打了五星。不过豆瓣这次上心了——毕竟还算是多多少少写上了评语。咱别做这种恶心的事情了,好吗?
  •     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入手了这本书,标价不便宜,不过肯定是正版书,纸张和印刷妥妥的高质量。大致看了下内容,关于温德先生的晚年生活,也就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六七十年代那会儿的经历被压缩得很厉害,几乎是一带而过,只能理解为是出版人员为应对内容审查而做的妥协吧,虽然理解但是这确实影响阅读的体验
  •     思修课上翻完
  •     买个情怀
  •     除去那些可能带有倾向性的翻译问题和史实纰漏,走马观花看过温德先生在中国度过的大半生,对温德本人还是有些感触的。从在华美人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本应该有些新颖独到之处,可看下来和看正史并无二致。鸡肋,还是价格高昂的鸡肋。
  •     可作为那段历史的一个注脚。微觉遗憾的是:从许多方面来看,温德先生恐怕应是个非常古怪的“异类”,内心有许多幽暗的角落,但在这本传记里,他大多数时候显得太正常了一点
  •     「虽然遇到历史中的强势方,但清醒的、有认知力的个人有可能是对的一方,因此对绝对权威的反抗也可能是对的,即便他的观点是对现状的对抗—不管这反抗有多么危险」
  •     文章不怎么样,书发生的故事扣掉两颗星
  •     之前在园子里上课的时候就听老师提起过温德,当时就期待能读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特定历史时期的残酷与黑暗让人感到沉重,读温德,却让这沉重抹上一丝温暖。
  •     支持
  •     书看完了,这是真,中国人民的好盆友啊。
  •     刚收到。。。。没错 58一本 哈哈 接下来就可以看了
  •     用了作者半生去完成一个承诺。虽说有些内容不够明确,但值得尊敬。
  •     没啥用,就是胡闹一样!感觉太一般了!
  •     温,温暖;德,德行。温德先生,正是给我带来这样一股涌动的暖流,读的过程也了解了中国那一段历史和同时代的学者们,谢谢书的原作者以这样的方式拾起温德曾存在的痕迹。
  •     书质量很好,翻译也可以。这个美国佬挺有意思,值得看看。
  •     看简介就够了 好像没必要买书 虽然没有翻译腔但是很难读 直接描写温德的内容太少…… 看完对温德的印象并没有更深刻……
  •     豆瓣代销的第一本书 本人在资金上是支持的 看完以后是不解的
  •     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封面上那些名满天下的学者的名字,心里好奇会是怎样的一个人,能与如此多的大师产生交集?!读罢深深地被这位亲历中国六十年、一生信仰文化的力量的美国教授感动了,他文雅绅士,善良风趣,和日寇斗智斗勇,虽然晚年经历痛苦,但他坚持留在中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推荐给大家这本书,阅读时会在冥冥中相信“这个世界会更美好”。
  •     确实好看!
  •     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居然至今才有一本小小的传记,而且由于采访时温德神志不清和作者不识中文导致不少缺憾。再加上材料缺失和(估计)相关部门的删减,建国后的三十多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篇幅。不过好歹也算有一本了。
  •     喜欢传记,仿佛经历了挣扎的一生
  •     光封面就可以去掉三颗星,分别把字打到温老的头上、右耳、领带的阴影里,文字包围大脸?平面失调,尤其是,你特么是北大好不好,能不能不要把腰封上的字直接打印到封面上?我靠,就象一坨苍蝇。封面还特意用屎色。不说60块的定价,印腰封钱舍不得么。就算内容好也就值5块。
  •     如果这本书定价是二十块,我觉得豆瓣确实是要去做一个好的东西,如果这本书定价是五十八,那我觉得可能只是在贩卖情怀了
  •     作者的描写断断续续的,不连贯。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到,而且好像除了说温德脾气不好之外就没有其他缺点了,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温德教书教的真的很好,怎么会长期以来都不出名?有点诡异
  •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谢谢作者、译者,让我重新回顾了那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传奇故事和人们
  •     已弃
  •     文章组织有些混乱,可能书着手时温德本人糟糕的精神状态有关系。书给三星,加一星给温德本人。虽然可以从书中看到一些历史的侧面,总体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在中国生活了60多年,经历了中国众多变革的美国人的粗略的人生轮廓,这其中或许有一些关于细节的描述,但总体并未真正解开谜团。不过也许解不解开并不重要,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做过这样一些事这件事更重要,如论如何还是要感谢温德。BTW,书非精装,所以定价确实贵了些
  •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啊!!!
  •     其实大家也不是在消费传记,只是在消费噱头而已。噱头吧,你就别装深刻、别装浪漫,别装有学问了吧。圈钱的戏码道具而已,内容纯属垃圾。
  •     五星好评!有点小贵,但值得。2016-4-4
  •     58元一本。。。。你们够狠
  •     腰封字体太难看了,其他还行
  •     非常温情又催泪的一本书,读罢对民国期间的历史也有所了解,甚好!
  •     读这本书的人一定要很静,而且对这段历史有兴趣,买了就强迫自己看完吧。。
  •     从一个美国人的眼里看到了另一面的近现代史!
  •     我并没有从这本书中读到任何形象...
  •     西方灵魂被磨炼成东方的隐忍,一位传奇老先生留给世界的浪漫一笔。
  •     实在是看不惯评论区,卖情怀有啥不对?否则豆瓣这个平台是人家义务劳动做的?不买就不买,搞的自己这么不食人间烟火有意思?
  •     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