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论纲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305110962
作者:胡有清
页数:31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首先,必须承认文学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根结底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同时,它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必然产生影响和反作用。 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与生产力共同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其社会形式。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的过程,文学也不例外。它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内容、形式、水平、风貌等都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原始社会的文艺活动,和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精神活动直接结合在一起,自身各个部分的分野也不明显。它表现了原始人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幼稚的幻想,往往带有神奇的色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产生,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国家出现,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逐步发展起来,社会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社会物质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动,也是不断的、经常的,这些都给文学以深刻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离开了经济基础,就无法正确地解释各个时代的文学观念。 从作家个人来说,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于自己的创作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一些作家、诗人被宫廷、贵族或教会等豢养保护,当他们处于并安于这种地位时,便不可能违背主人的意愿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而经济地位的变动也常常带来作家个人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以至题材视野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创作指向和文学风格的改变。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不一样,普列汉诺夫曾经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概括为一个公式: 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

书籍目录

略谈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体系
——修订本自序
绪论文艺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第一节 文艺学的研究对象
一 文学和艺术的内涵
二 艺术的分类和文学的地位
第二节 文艺学的学科体系
一 文艺学及其构成部门
二 文艺学体系的多样性
第三节 文艺学的研究方法
一 文艺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构成
二 文艺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形态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关于文学本质的系统认识
一 历来对文学本质的理论探讨
二 运用系统方法认识文学本质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一 文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性质
二 文学与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
第三节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创造
一 文学用语言创造非现实的审美对象
二 文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非功利的审美观照
第四节 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 文学的审美观照作用
二 文学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三 文学产生社会作用的特点
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第一节 文学的内容
一 文学的生活内容
二 文学的情感内容
三 文学的认识内容
四文学的审美内容
第二节 文学形象
一 文学形象是文学把握世界的特殊
二 文学形象的特殊形态——意象
三 文学形象的优化形态——典型
四文学形象的意蕴体系——意境
第三节 文学语言
一 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艺术语言
二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文学作品论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分类
一 文学作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 文学作品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第二节 叙事类文学
一 叙事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 叙事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三节 抒情类文学
一 抒情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 抒情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四节 表演类文学
一 表演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 表演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四章 文学创作论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过程
一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积累
二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构思
三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传达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规律
一 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 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三 艺术思维中的抽象思维
四 艺术思维中的灵感现象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变形规律
一 文学创作中变形的内涵和特点
二 变形中的艺术真实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典型化规律
一 典型化的基本规律
二 性格的丰富性和人物典型化
三 典型环境和人物典型化
第五章 文学创作主体论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
一 文学创作的主体
二 文学创作主体的基本修养
第二节 文学风格
一 文学风格的内涵和表现
二 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 文学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第三节 文学流派
一 文学流派的内涵和类型
二 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 文学流派的作用
第四节 文学思潮
一 文学思潮的内涵和作用
二 文学思潮的若干形态
第六章 文学鉴赏论
第一节 文学鉴赏的生成和过程
一 文学鉴赏的生成
二 文学鉴赏的过程
第二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
一 文学鉴赏的性质
二 文学鉴赏的作用
第三节 文学鉴赏的主体
一 文学鉴赏的主体——读者
二 文学鉴赏主体的共鸣现象
三 文学鉴赏主体的误读现象
四 读者层次和文学的雅俗问题
第七章 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内容
二 文学批评的系统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 文学批评的原则标准
二 文学批评标准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主体
一 文学批评家的文化心理结构
二 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 文学发展论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一 研究艺术起源的基本途径
二 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
三 文学起源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
一 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
二 文学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三 文学发展和其他精神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
一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二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
后记
修订本后记
修订本二版后记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文艺学论纲(修订本)》为大学交科基础课程的教材,初版二十年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一直受到考生的欢迎,也可以供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文艺学论纲(修订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大学文科基础课程的教材,初版二十年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一直受到考生的欢迎,也可以供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
胡有清专著的《文艺学论纲(修订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以习见的结构框架展开,努力在平实的叙述中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系统、简明地阐述文学基本原理。全书观念鲜明,叙述清楚,行文简练,知识准确,在引证、析例等方面也力求同中见异、常中见新。
修订本保持了初版本原有的基奉观点和结构框架,在若干重要观点、理论资源采用、文学现象分析等方面吸收了近年来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理论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反映7作者新的思考和见解。
与本书配套出版的参考书有《文艺学撷英》、《文艺学研习》和《文科理论教学论》等。
编辑推荐
胡有清专著的《文艺学论纲(修订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以习见的结构框架展开,努力在平实的叙述中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系统、简明地阐述文学基本原理。全书观念鲜明,叙述清楚,行文简练,知识准确,在引证、析例等方面也力求同中见异、常中见新。


 文艺学论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我觉得还可以!不知道怎么查询正版!
  •     哦哦还没有人评分,其实不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单就本身而言讲的还可以,引文视野也相对开阔
  •     ↓↓ 批量补下标记
  •     写挺好的,不过有点书有点老,了解基本概念问题还行,对待大题不够。
  •     没什么用。13年的教材还是马哲主导,真是不懂了。
  •     东西真的很好 很不错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