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50237514
作者:[明]王阳明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作为思想巨匠,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彻底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诸多后世名人。

书籍目录

传习录序徐 爱 一
续刻传习录序钱德洪 二
重刻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序刘宗周 三
上 卷
徐爱录 三
徐爱跋 二四
陆澄录 二五
薛侃录 六二
中 卷
钱德洪序 九七
答顾东桥书 九九
启周道通书 一二六
答陆原静书(一) 一三四
答陆原静书(二) 一三七
答欧阳崇一 一五二
答罗整庵少宰书 一五九
答聂文蔚(一) 一六七
答聂文蔚(二) 一七四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一八四
教约 一八六
下 卷
陈九川录 一九一
黄直录 二〇五
黄修易录 二一三
黄省曾录 二二〇
钱德洪录 二二六
钱德洪附记 二五八
黄以方录 二五九
钱德洪跋 二七七

作者简介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传习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周的读书计划完成得比较紧张,工作之余一有空就读,周末回娘家的路上也在读。我们的车在高速上被撞,4车追尾,当时我正在读本周书目《传习录》,还好有惊无险,要不然《传习录》就成了我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喽。《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对王阳明最初的了解止于“心学”,知道他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崇尚“存天理,灭人欲”。只一味求天理而丧失人伦趣味的人想必是个守旧、呆板、腐朽的学究,因此一开始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后来知道了他的“知行合一”,才对他有了改观。这次读《传习录》,是第一次好好的了解王阳明的学说。封建社会成功人生的价值追求是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王阳明(1472-1529),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世称阳明先生。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孙中山的行动学说、熊十力的心灵哲学、毛泽东的实践论,都多少受了阳明思想方式的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到台湾后,蒋介石因此并将草山改名为阳明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为“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陶行知从心学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我的大学就有一个“行知园”,里面立着陶行知的雕像,可惜我到现在才知道这个行知的真正来源。“王学”的主要思想有三。其一:心即是理。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他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其二:知行合一。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其三:良知说。这是王阳明的原创。是把《孟子》里“人之所不学而知者其良知也”和《大学》里“致知在格物”那两句话连缀而成。要义总结来说就是他自己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一再强调要用功去除心中的私欲、存养天理。读完《传习录》才知道,王阳明所说的并不是要去除所有的人伦欲望,不是说不要成功,不要做成事情,而是要格去不必要的欲望、自私自利的欲望,如锦衣玉食、妻妾宫室等等。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他指出不要陷入纯理论的枯槁的虚静,要立志专一,在做事中不断磨练。什么叫立志专一呢?好色就一心全在好色上,喜欢财物就一味去追求财物,难道这也可以算作专一吗?这只是追逐物欲,而并非专一。“主一”就是一心只在天理上。而在做具体的事情时,也不是死守陈规。惟乾问“执中无权犹执一”(语出孟子),王阳明说,中庸就是天理,就是易。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怎么能“执”而不变呢?所以很难事先确定一个标准,必须因时制宜。后代的儒生们,为了把道理阐述得没有缺漏,就去定一个个固定的模式,这正是所谓的偏执了。王阳明还说到三个我的痛点。一是关于纯善之人如何应对这个复杂的尘世,他说,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未曾担心别人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未曾担心别人不相信自己,只是永远相信自己的良知罢了;不曾希望可以事先察觉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只是永远地体察自己的良知罢了。所以,君子不欺骗,良知就没有虚伪而真诚,真诚则良知晶莹明亮了;君子相信自己,良知就没有迷惑而明彻,良心晶莹明亮这就真诚了。明彻和真诚相互促进,所以良知能经常觉悟、经常明澈。经常觉悟、经常澄澈的良知就像高高悬挂的明镜,万事万物在它面前自然不能隐藏美丑的原形。为什么呢?因为良知不欺诈而诚信,也就不能容忍欺骗,遇到欺骗就能察觉。良知自信明澈,也就不能容忍不诚信,遇到不诚信,马上就能察觉。所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至诚就能无知而又无不知了。二是关于“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大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意。人最怕聪明不到位,也“傻”不到位。若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还是抛除杂念,立志专一,只管埋头栽培的好。当然具体进程中别忘了权变,否则就成了书呆子了。三是关于“不要动气,中正平和”。根据不同的事情去做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行为,但是不要动气,一旦动气,就有了人为的善恶,就偏离了中正。格物的要旨就是增善去恶。但是有些恶暂时无法去除之时,也不要产生多余的“气”(此处指的是七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每个人都去知行合一、致良知,从良好的出发点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是通过私利、私欲的膨胀,该有多好。这本书值得反复咀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陆澄问:什么才算是专注的功夫?就像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夫,接待客人就一心在接待客人上用功夫,这能否称为功夫呢? 先生回答:迷恋美色就一心在美色上用功,贪爱财物就一心在财物上用功夫,这能称专注吗?这只叫逐物,不叫专注。专注,是指一心只在天理上。 陆澄问:可是他怎么会做出仿造经典这样的事呢? 先生说:伪造经典也不都是错误的。 陆澄问先生原因。 过了很久先生才说:我更能体会到杜甫所说的良工心独苦,优秀的工匠内心都是很煎熬的这句话的意思了。 先生说:大学中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