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美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4-01
ISBN:9787532739349
作者:(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页数:250页

内容概要

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德国耶拿席勒大学理论哲学教授,当代最知名的德国哲学家之一。  主要专著有《感官性。亚里士多德的感觉论的基本特点和前景》、《理性。同时代的理性批判和横向理性的构想》、《审美思维》、《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

作者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旋阐述当今美学问题的代表作。作者批判性地思考了当代全球的审美化现象,阐释了美学和伦理学、哲学的关系,特别是阐释了现代建筑和艺术中的审美问题。本书探讨了美学的新问题、新建构和新使命。作者认为当今审美过于泛滥,过度追求时尚,美学必须重构,美学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必须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美学也必须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重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巨大变化。


 重构美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倡导者之一,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审美化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大特征和趋势,这股潮流正以汹涌的姿态占据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认为这种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于都市空间中,所有的场所——大凡人们目之所及、手之所触,“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原本的原生态的现实世界如今早已被审美的因素装点了起来。它所应对的正是我们的形式感觉和形式因素,于是乎世界就成了一个经验的领域,它呈现出某种肤浅的和滑稽的品质。韦尔施指出这种审美化的动因是人们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而内在的动机则是服务于经济目的的。它营造出受快感和享乐心态支配的消费者所热衷的审美氛围;大众传媒(尤其是广告)一旦将产品同消费者的审美趣味联系起来,那么产品便有了销路——美学已成为一种自足的社会指导价值,从而“美学事实上就不再仅仅是载体,而成了本质所在”。事实上在韦尔施看来,现实的美学本质还不仅体现在上述的“浅表审美化”,当今的现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审美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崛起,生产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材料愈益变成审美的产品”。因为借助于电脑,生产的“模拟”本质使得材料现实“竟然如此驯服”,“审美过程不仅包裹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这是一种“物质的审美化”。在此基础上韦尔施更进一步敏锐地指出还有“非物质的审美化”,那就是传媒对现实的构建。在这个电视传媒的时代,人们通过传媒获得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人们在频道转换间实践着真实世界的非现实化。而通过传媒所呈现的现实是经过选择的、可操纵的、可作审美塑造的。在这过程中,虚拟性和可塑性几乎成为美学的全部内涵。所以韦尔施说:“针对这些过程,现实的一种新的、本原上是审美的意识应运而生。这一非物质的审美化,较之物质的、字面上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纯建构,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以及我们对现实作为总体的认知。”这场审美化浪潮甚至将我们的灵魂和肉体也一股脑儿地卷了进去。“他们在美容院和健身房追求身体的审美完善,在冥思课程和托斯康尼讲习班中追求其灵魂的审美精神化”。“在一个道德规范日渐丧失的世界中,餐桌礼节和礼仪,……生活时尚杂志鼎力鼓吹、礼仪课程传授的审美能力,补偿了道德规范的失落”。人们生活实践和道德倾向这种本原上的审美化使得生存主体成为“美学人”。经由这么一番对当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仔细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韦尔施想要说明的无非是这样的观点:我们生存的现实是由审美原则所支配的,审美既是现实的外象所在更是其本质所在,也同时是现实得以建构的方式。如上所述,正因为在当今现代社会现实不再是什么给定的东西,而是一种构造。所以在现代条件下审美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本质的东西,作为一种普遍的存在模式而被人理解。韦尔施表明自己的基本观点是:“审美的新的基础性和普遍性是认识论和审美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是把自己推进到了知识和真理的核心地带。”鉴于韦尔施所坚持的这审美乃是认识论的基础的看法被某些学者如哈贝马斯指责为“一种对理性的肆无忌惮的怀疑主义” 韦尔施指出审美在认识论中的基础意义在康德那里就早已得到彰显。“他(康德)第一个表明,我们的知识在基本的和构成的意义上都是审美的。”康德称之为“超验的”。所谓“超验的”,是指人的经验和认识的可能性的条件。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不可能是事物本身即“物自体”,而只能是事物的外观。而“事物的外观的确定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直觉形式即感性形式的规定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种感性自然就是认识的基础。在康德的哲学中他的aesthetic指的便是这种‘感性’”。所以,韦尔施从康德的哲学中推出这样的结论:“它表明,审美结构对于我们的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构成了这一经验的对象”。换句话说,也即“我们对现实的意指和 我们的认知都包含了基本的 审美组成部分”。同时,韦尔施也指出,康德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了知识和现实所赖以存在地 “虚构的、生产的和形构的性质”。开创了“美学”这一学科的鲍姆嘉通将美学界定为“感性认知的学科”于是,“美学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与知识相关的”,“作为这一认识论工程的结果,审美属性第一次被视为在根本上是与真理相关的。”然而鲍姆嘉通最终发现作为概念的真理难免抽象贫乏,无以应对现实中繁多的个别。我们作为“感性——逻辑”的存在始终与“审美——逻辑”的存在相冲突,而结果是“铸入审美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便较纯粹逻辑更受器重”。于是“他强调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种真理——不仅仅在它的感性起源阶段,而且在它的全部过程,都拥有一种审美的因素或成分。认知的审美基础到了尼采那里已趋牢固。尼采认为人类是“会建构的动物”,“就万事万物中的现实都超越了最初基本的物理刺激而言,它就是人文行为的一个产品”。现实是由人通过虚拟的方式、通过隐喻的行为而生产实现出来的,“它整个儿就是按照审美的意义被构成的”。 韦尔施认为这种构造和生产行为的基础是人类的“自由创造”,是一种审美行为。真理也是如此。审美因素在真理的构成中是至为根本的,没有审美人就不可能充分论述真理。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分析哲学中也不乏对此观点的回应者。比如后分析哲学认为,对现实本身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认识是被限制在某种描述方式中的,现实只能是“某种描述下的现实,所以我们所讨论的现实仅仅是同时存在的几种关于现实模式的一种”。“现实不是一个给定量,独立于认知,相反,它是某种建构的对象”,“所有的现实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建构”。理查德 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认为,传统观念的客观性忽视了人们认知中的生产和审美性质,他指出所有的基本原理都是审美地构成的,所以,他提出“诗性化文化”,正是看到世界是一个文化制品的世界,是我们置身的境遇,也是我们认识的起点。韦尔施在这本书中充分强调了审美在我们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认为它是我们认识和现实中的基本原理和存在模式。整个认识论都是审美化的。审美感知不是属于审美活动,更不是艺术的特权,它内在于认识活动、甚至整个生存中。
  •     翻译有点扯淡~ 很多重要概念的翻译一直在不断地飘呀飘的~而且有时不和常规,所以有时需要反应+脑补一下.........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码字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注重的是问题的提出而非解决,引起大家的思考但无多大新的建树,美究竟能否和怎样日常生活化呢?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美的要求和人们更实际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呢?日常生活之美真的是五环内人的侈谈吗?
  •     从席勒一直到赛博空间...典型后现代
  •     书中对aesthetics 的诸多歧义用法的列举 很有价值。
  •     将“家族相似”概念用于解释审美,是对维特根斯但的活学活用。刚读到建构部分,大部分仍是观念性的。
  •     这个作者是维特根斯坦的大粉丝
  •     美学/伦理学的新关系和视觉文化转向听觉文化两节给我耳目一新的观感!对于鉴赏后现代美学提供了很明晰的角度。
  •     作者是后现代的支持者,对审美泛化做了比较细致的论述,很通俗。至于如何重构,重构的对象则是作者思考未竟的问题。
  •     正在细读,前半尤晦涩
  •     感觉他为美学指出了接下去可以走的路。一种后现代的哲学,却是倾向于重构、重建的。我们的时代需要重构,解构和消解虽然很拉风的样子,但是我们更需要积极的建构。
  •     这书也就我国一般文艺学教学从业者的水平。个人感觉德国现在单说美学水准真的是有问题,科学不上去,神棍不起来,和我国文艺学境况类似
  •     一种多元和超越传统的美学,全球的审美化和现实的虚拟化,重视一种多元的维度。不喜欢这种中庸的腔调
  •     翻译还是可以 许多理论著作的共性就是 很多时候太啰嗦 反复说 说反复 作者没说够 读者已经腻烦了
  •     昨天还在电梯里遇到luyang。。。 | B83 /W45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