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绿皮书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532768856
作者:刘克襄
页数:144页

内容概要

刘克襄,台湾自然作家,生态保育工作者。习惯摊开地图,寻找富有创意的漫游路线,或者尝试推翻旧有的思维,摸索出一种率性和单纯的满足。年轻气盛时,经常骑着“野狼125”驰骋四方。那时山刀、望远镜、相机、画簿和笔记本之类配备,几乎样样俱全。走访之地多是岛上的湿地和山林,旅行 心境很接近十九世纪博物学者深入异地,充满探险的乐趣,崇拜的也都是这类勇于奔赴异地的人物。得子后因孩孺的牵绊,开始探索住家附近的闲置野地。囿于一小方天地,仍有万般发现,总是急忙记录和绘图,不减狂热的心志。当孩子渐长,带他们访野地、溯小溪、眺大海、搭火车、逛小镇… 旅行的视野除了自然,逐渐增添生活的气息,晚近菜市场更是走访乡镇必逛之处。现在继续背着背包,不停地走路,看山水风物,看台湾的内里,也照见自己。

书籍目录

序 十五岁,最后的童年
辑一 我的自然启蒙
大城守望
黑瓦小屋的家园
棒球小子
山城捕蝶
逃学到远方
孔雀鱼之恋
溯河旅行
老城老书店
浪荡台北
大湖泅泳
辑二 你们的山峦之歌
走过大霸尖山
一个消失的族群
阿里山的爱恋
离家出走
寻找一只大鸟
第一个女朋友
十五岁女生
三封未寄的绿皮书信
最后一堂课
我们的大河

作者简介

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童年时光的最后。
在这个末代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自己一生的何种角色?
默默地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
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
台湾自然作家、漫游达人”刘克襄,年轻气盛时,经常骑着“野狼125”驰骋四方。那时山刀、望远镜、相机、画簿和笔记本之类配备,几乎样样俱全。旅行心境很接近十九世纪博物学者深入异地,充满探险的乐趣。当孩子渐长,带他们访野地、溯小溪、眺大海、搭火车、逛小镇……旅行的视野除了自然,逐渐增添生活的气息。
这本少年绿皮书,记载了年少时的冒险路径,和与儿女们共同探索的新发现。两代人的童年隔空对话,碰撞出绚烂火花。有对彼此的理解、期望,也有对内心价值的再思考。十五岁这“最后的童年时光”,如同每一年暑假的尾声,孩子们渴望冒险、迫不及待奔向未知世界,却也绕不开种种私我成长的烦恼。而广阔的山林和天空,无边无际的岛屿壮游,是启蒙和疗愈的最佳场所。
全书配有作者精心绘制的插图,或是鸟兽虫鱼图鉴,或山林小径速写,或古镇乡野地图。风格灵动活泼,亲切易读。离家出走的刺激,爬树的兴奋,捕蝶的小心翼翼,打棒球的团结,坐火车流浪的迷茫,游泳溺水的恐惧,闲逛书店的好奇……都被一幅幅铅笔手绘图,凝固在永远的十五岁,那个蝉鸣阵阵的暑假。
而“成长”这一永恒主题,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悄然完成。
十五岁的你,要去哪里冒险?躁动不安的暑假,要怎样度过?
爬树,捕蝶,泅泳,打棒球,坐火车流浪,好像全都是些了不得的事情——
朴拙的铅笔手绘地图里,藏着重返童年的秘密路径。


 少年绿皮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父爱深沉文/米雪著名翻译家傅雷以及夫人写给自己两个儿子的《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父母之爱,是伟大的。同样是家书,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则是写给了自己的十五岁,写给了自然,同样,还有自己儿子的少年时光。刘克襄是台湾著名的生态作家。他的文章涉及自然观察、历史旅行等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事情。他出版了诗、散文、长篇小说、绘本和摄影作品二十余部。其中包括著名的《野狗之丘》以及有关鸟类的书籍《风鸟皮诺查》、《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永远的信天翁》 等。因为爱鸟,被戏称为“鸟人”。对自然界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追求。他希望这种理念能够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儿子。该书分成了两个单元。前半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真实的再现了昔日台湾自然的生态美景和生活美好的时光。后半部分则是叙述了作者与孩子这些年来的几次旅行,在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作者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的那些事情,寓教于旅行,教导孩子自身的成长。老人们对后辈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都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克襄经年行走,即使是孩子出生的那几年,也是走遍了大半个台湾。这些经历,被作者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的十五岁的一种回忆,也是一位长辈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书中的诲语谆谆,手绘的各种地形图,时时流露出一个父亲饱含的深深爱意。通读全书,读者可以了解,他更希望自己是孩子的朋友,知音,引领者,而不是一位疏远而严肃的长辈,如同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在书的序言中,作者写道:“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童年时光的最后。但在这个末代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自己一生的何种角色呢?默默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作者小时候的十五岁,那个时候的台湾,又是怎样的光景呢?学校还很大,很多孩子因为“第一代金龙少年棒队,再度打败日本调布棒队,准备到美国去参加世界杯“而狂热;那个时候,台中还有”中央书局“ ,是著名的文化名城……而如今,他们都被人们淡忘了,或者已经消失了。面对这些变化,作者希望以自身更丰富的经历和经验,通过“摸索乡土环境教学、登山旅行“这些 活动,让孩子感受长辈的良苦用心。人生中总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它慢慢磨砺着生活的棱角。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亲近自然,能够拥有广阔的心胸,以足够的勇气去迎接生活的挫折和挑战。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迫切的希望。而如今,远足旅行的孩子正以切身经历将这些希望传承下去。作者用家书的形式,以一个父亲的眼光,通过淡淡的文字,白描这潜藏在岁月里的成长,深沉的父爱流淌在字里行间。翻译家傅雷最长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不变的。
  •     前半部分内容很喜欢,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与经历;插图也很喜欢。后半部分不太喜欢,虽然说是对自己的孩子吧,但是作为家长,无论怎么努力,我觉得也只能说是对他们有一些理解。以家长的想法去揣测、去期望孩子们,就是一种偏差。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就像自己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一样。
  •     人这一生能遇到多少刻骨铭心的事情呢?而我们记在心里的,又常常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比如在《少年绿皮书》里,我喜欢《棒球小子》这一篇,小学最后一个夏天,少年不顾老大们的命令,从本垒奔向三垒。同时,一颗有些破皮的准硬式棒球,沉重地掠过天空。在球棒碰触到球的一刹那,整个人突然充满了巨大的满足。这种信心并无外借,是一瞬间的福至心灵。也喜欢他写山城的捕蝶经历,“后来年纪大了,每次看到蓊郁的峡谷森林里,阳光打到树林阴暗底层的落叶、树干和苔藓地面时,都会怀念起这次的每次场景。”几年,几十年,一些似曾相识的小小瞬间,在记忆里串联成一条隐秘的甬道。奇怪的是,当作者把它呈现出来,我们也觉得熟悉而迷人。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吧。所以,仔细看看他用铅笔勾勒初中时逃学的路线,一条万和路、一座筏子溪桥,尽头的一座大肚山,在线条游走中就可体会少年在广阔天地间的那份寂寞与沉浸。起风了,我也觉得冷清;少年仰头眺望,我顺着他的目光,也望见了溪的远方,以及夕阳。至于暗黄的天地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好的文字能唤起人们的怀乡之情啊,我在字里行间停留好久,像要陪伴这位少年,等待时间慢慢流淌,日色变暗,夜晚来临。天地自然如他所诉的节奏,从容、静谧,又自信。真羡慕这样的写作者,拥有着与大自然、与花鸟虫鱼沟通的灵性。我回想自己的十五岁,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爱恨。自我,仿佛一颗瘤般的,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特殊关照。那时走过的风景,往往不能与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刘克襄传召出的少年风景,自我却是消失了的。只是用十五岁少年敏感多思的心灵去看天地万物,又是处处有情。这本书后半部分,是身为人父的刘克襄写给孩子们的家书。在他笔下,又一轮的少年步履匆匆地来去。我起初担心阅读的思路会有中断,不久后便心生欢喜,因为我在前半部分被唤起的疑虑,后半部分仿佛得到了他的回应。比如说,他带孩子们到收割后的稻田旅行,奉一哥哥是不合群的那一个。他总是借助一本书来逃避与环境的接触。孩子们兴奋地玩耍时,他会静静地坐在田埂一角,凝视着远方的某些景观。这一类羞怯的少年,即使在欢乐的天地之间也难以放开自己,可是他也愿意,愿意按住自己的这份尴尬,独自坐着,享受阳光与海风的吹拂。于是,温柔的父亲写道:“你这样继续坐在那里,我想就把你当成稻草人也好。在野外,把自己站成一种空旷的孤寂,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份理解,让我既感动又踏实,想一想,若我也出现在这片风景里,也一定能够被识破,继而被善意接纳的。全然地走进海滩,一个人面对着海洋,像一只落单的水鸟,去拥抱天地间的这份孤独与自由,不要回头,不要试图寻找熟悉的同路人。“自己走自己的路”,刘克襄这样鼓励着孩子们,人生的未知之途比淡水河口的海岸还要曲折得多啊。若拥有在茫茫天地之间独行的自信,面对人生自会有一份豁达的胸襟吧。社会总是太拥挤了,而自然永远是接纳的,它只属于被祝福的少数人。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读着读着就有中鼻子酸酸的感觉,但是又不乏温馨
  •     同质化
  •     很纯真的模样...写出来的故事,大概比视频影像更美好
  •     初夏时节读到,有种重返童年暑假的感觉。合上书又仿佛假期到了尾声,默默地失落着。
  •     好美
  •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冷门,读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很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文风,不紧不慢,读起来很舒服,比现今很多作家那种做作的文字好的多。书中插图也很美。
  •     简单易读,真挚温暖
  •     封面装帧很复古,文字简单,台湾的风土人情,虽说没有人生导师般的说教,字里行间却难免透露对被破坏的自然的惋惜。大陆读者对其难以引起共鸣。
  •     辑一(我的自然启蒙)大好,简单顺滑,很流畅,又有思考,适合小朋友读。
  •     世界很大的。白云苍狗。春色悠悠。
  •     有挺多的共感的。
  •     一看到它的装帧就很中意,读起来如同在盛夏吃了冰西瓜般爽适!
  •     前半部分内容很喜欢,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与经历;插图也很喜欢。后半部分不太喜欢,虽然说是对自己的孩子吧,但是作为家长,无论怎么努力,我觉得也只能说是对他们有一些理解。以家长的想法去揣测、去期望孩子们,就是一种偏差。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就像自己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一样。
  •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本书的好就在于,你会发现少年愁都不是愁。
  •     关乎人的个性…
  •     我觉得 对于自然 有这等情怀 该是自然多么喜爱的孩子啊 永远保持一颗孩子的心态去面对大自然吧。我也学到了几个以前不认识的字 孑jie孓jue(蚊子的幼虫)、蠆chai(蝎子一类的毒虫)、鸫dong(鸫亚科鸟类的通称)
  •     最喜欢棒球小子那一节,还有最后一篇我们的大河。小时候我的家乡也有一条清澈的河,如今已消失不见。大学时打过垒球,如今面对离别的日子,更加怀念烈日下纯粹简单的过往。
  •     乡土青春
  •     好喜欢里面手绘的植物和鸟类。
  •     刘克襄和杨渡都是台中人,或许更准确地说,都是乌日人。对的,就是那个《一百年的漂泊》的作者。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述的是刘克襄小时候的家乡自然,包括菜田里的目仔窑,喷泉里的水物,逃学时的欢欣,深山捕蝶的懵懂,夜宿野营的慌张;下半部分是给孩子们的书信,讲述带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去健行时的所思所想。
  •     我也想要这样的爸爸
  •     某一种形式的压抑和制约,恐怕是带领青春期孩子们进入正常体制的必要之恶。我宁愿,你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而不是探询整个社会的位置。
  •     将曾经的十五岁推远了再看。那风景里首先消失的是自己,处处融成了有情天地。
  •     笔法很喜欢
  •     在1200一口气读完,关于童年与成长的思考有很多点让我泪目。把它送给一位父亲,希望他喜欢。
  •     怀旧文章,不见有观念,一股台湾田园柔软的味道
  •     大自然总是好的
  •     儿童读物
  •     所有关于台中的记忆,是东海大学,台中火车站,彩虹村,傍晚回台北的大巴,那时候自己真年轻啊。
  •     不错 里面配插图画也很漂亮
  •     孩子,你知道我的意思吗?我站在每一条街道的尽头等你,我们背后的阳光,阳光下的鸟声、虫鸣也都在等你…在这块土地,我们将留下最大的林原最大的天空,让你的十五岁,走完这个岛的四季,二十岁,记载它的自然史。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totally是我忙里偷闲,坐在三联读这本书的感受。喜欢这本书的装帧。
  •     我从不觉得,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的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我宁愿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寻找最大的自由和最大的孤独。
  •     我的少年时代无法常常体验山林野趣之美,看了这本书越发觉得遗憾惆怅。
  •     很好的睡前读物,美美的书,美美的装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