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染红青春岁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1512871
作者:钱江
页数:328页

章节摘录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成立了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任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任副书记,刘伯承任司令员。我当时有两个头衔,一个是《新华日报·太行版》副总编辑,一个是新华社特派记者。我被派到平汉铁路参加平汉战役,解放平汉铁路,接受日本投降。我们记者组有3个人,我、管电台的张连德和一个马夫。我一个人又是记者又是编辑。    邓小平对我说:“不要回太行了,跟着我走吧。”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就在峰峰矿区。不久,我跟着刘邓首长到武安县伯延村驻扎。    有一天,邓小平对我说:“安岗,高树勋要起义了,你去看看吧。”我就跟着刘伯承去了。在高树勋那儿呆了一个星期。高树勋起义的稿子都是我写的。记得高树勋将军在邯郸起义后和党中央商量,要给蒋介石发一个电报,陈述对时局的看法。组织上让我起草这份电报,字数为2500字,要用高树勋的语言,要用点古文,给我3天时间。我当时不知深浅,头一天在古文上咬文嚼字。当时朱穆之、陈希玉和我住一间屋子,我就和他们商量,到底怎么写?他们说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装腔拿调”就是了。最后,通电写成了,延安新华社一字不改发出来了,还登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重要版面上。高树勋将军见了我说,你代我写的通电,够味,我很满意。毛主席看了也很满意。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给高树勋将军发来贺电,中央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总司令。解放后,高树勋将军担任河北省副省长。    不久,我又接受了采访被俘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十军长马法五的任务。马法五根本不把我这个年轻记者放在眼里,傲慢地对我说:“我是奉蒋委员长之命,来接受日本人投降,你们如果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为什么不让我受降?”我回答说:“你看看地图吧,你说是受降,为什么偏偏跑到解放区来打共产党呢?”辩论十分激烈,整整进行了3天,马法五终于发表了一篇谈话。我将他的谈话稿写好后交给他本人看,他看了两天后退回时说:我说不过你,要发表也可以。这篇谈话发表在1945年11月延安的《解放日报》上。    记得当时经常听刘邓讲,打完了仗,形成我们自己大片的解放区,就要办报。刘伯承有一次开会说:我们现在除了打仗还要打笔墨官司。那时,我几乎每天写一两条新闻,刘伯承经常把我找到他办公室去,有时一天去3次。我写的稿子都经邓小平审阅,有时能顺利通过,邓小平说不行,就得重写。    平汉战役结束后,领导告诉我,革命需要武装,需要政权,也需要报纸。我奉命参加筹办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土改中,华北局保护了我们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正式创刊。以《新华日报·太行版》人员为基本班底。社长和总编辑由当时晋冀鲁豫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担任,我是副总编辑。编辑部同志一起商量,起了《人民日报》这个名字,并请在延安的毛主席题写了报头,薄一波带了回来。邓小平对《人民日报》的创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邯郸火磨街的小白楼上,正式挂出了“人民日报报馆”的牌子。我们在邯郸时间不长,一个多月以后,国民党进攻解放区,人民日报转移到了河北武安县的南文章村和河西村。    1946年5月4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晋冀鲁豫解放区是较早开展土改的地区,中央局决定在6、7、8三个月集中开展土改运动。    根据“五四”指示精神,让一些地主自愿献出土地,首先让地主出身的党员干部带头,说服自己家里入主动无偿献出土地。这样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在各解放区,都出现了党员干部主动献田的情况。我当时负责外勤采访,认为在晋冀鲁豫边区应该有这么个典型。恰好,报社附近伯延镇上有一家有名的大地主,他家有一位参加革命多年的党员干部翟世贤。我就找当时在伯延的新华社记者联系,找到翟世贤,跟他一说,他表示完全同意,说服家里献出了田产200多亩,房屋200多间,还有价值数百万元的衣物用具。《人民日报》就在1946年8月2日2版刊登了《主动帮助农民翻身翟世贤献出大部田产武安县号召干部首先响应这一行动》‘的消息。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开明绅士纷纷响应,献出自己的田产。《人民日报》都作了报道。    但是到了9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在总结土改工作时,认为不少地方工作粗糙,贫雇农不满意,存在“富农路线”。中央局要求全区开展翻身大检查,也叫“填平补齐”运动。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1947年2月。这次“填平补齐”运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左”的倾向。人民日报驻地附近的多个村庄,出现了乱打乱杀现象,对地主进行“肉体消灭”。“贫雇农坐天下,说啥就是啥”出现在《人民日报》标题中。    为了纠正“填平补齐”问题,晋冀鲁豫解放区又组织了土改复查。人民日报也组织土改工作组到武安县十里店工作。    我是人民日报土改工作组副团长,主要领导报社所在地河西村的土改。我们没有打人,比较平和,对这个村各方面比较照顾,跟农民的关系特别好。我们没有动中农的任何东西,就是把地主的东西搬到一个地方,但是财产怎么分定不下来,害怕“左”了。    土改开始的时候比较“左”,给下面的指示是,对地主打几下也可以。。有的地方逼着地主交浮财,有打死人的。后来毛泽东说要给地主留一些东西。我们给地主分了地,还分了东西,地主自有资产一律不动。这样做比较稳妥。不然这个社会减去一个贫农,增加了一个没有东西的地主,还是不好。    但是,1948年1月,我和李庄为翟世贤献田一事做了检查,而且上纲上线到“不负责任的‘客里空’作风”以及“地主思想”。这个检查是违心的。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当时没有任何人要求我们这么做,写这个检查没有请示上级,是我们两个人主动写的。因为当时的空气是“左”的。认为搞献田是取消土改。其实这个逻辑是错误的。我们检讨说献田是不对的,应该斗争,斗争的对象是我们的干部。翟世贤因为这篇报道受到了冲击。我们的干部有不少出身富裕家庭,其实已经在革命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像翟世贤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干部,他受了很大委屈。    那时,华北局保护了我们,没有把这个事情扩大化,不了了之。P8-10

后记

这是人民日报红色报人的战争岁月口述史文集,着重反映《人民日报》的创建史。    他们叙述的故事,因战争风云而动人心魄,因波澜壮阔而引入深思。    所有口述者都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在人民日报(包括华北《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北平版》)工作过的新闻前辈,每一位都经历过战火烽烟,曾面对壮烈的牺牲;有的口述人,穿越枪林弹雨,趟过了战争血海,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在心潮澎湃之间,亲眼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向蓝天。    时光铸造历史。烽火硝烟岁月卷过,转瞬之间已是60多年前的往事。即使在当年还是一位才及20岁,血气方刚的风华正茂青年,如今健在,已是85岁老翁。而那些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投身革命的新闻前辈,与我们对话时,都已经年届90岁高龄了。    本书60位口述者中,37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年事最高者为96岁的陈春森老前辈。他精神矍铄,一遍遍亲自审定口述文稿,最后用毛笔署名。口述者中有6位女性,90岁的伊之是她们中最活跃的一位。为了确定口述稿的准确性,她多次乘坐地铁穿行北京市区,来到我们办公室核对文稿和照片说明。伊之完全可以调用专车,然而她平和看待人生,乐于和民众生活在一起,她将回顾自己的战争岁月,视为对历史的尊重和生活的快乐。看到她来到面前,我和同事们都由衷地产生对这位前辈的敬仰。    他们的神采使我们惊叹,他们身上洋溢的对生活的乐观精神使口述整理者深受鼓舞。    还有年过90岁的新闻前辈安岗、陈泽然,年届90岁的李原、吴象、姚力文、耿玉云、左录等,同样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辞辛苦地一遍遍口述,一遍遍地核对史实、修改文字整理稿。正是在他们的热忱帮助和支持下,我们获得了许多第一次知晓的宝贵史料。    我们的访问和记录,行进在一段战火染红的道路上。    口述人告诉我们,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革命?又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参与了战争中《人民日报》的创建。    烽火染红的岁月,是他们那一代人独有的。这部口述史文集,也因独特而凸显其珍贵。    通过记录他们的经历,今日的共和国建设者行走在法治、民主和科学道路上,会多一个层面地继承历史,审视自身,展望未来。    我于2011年初秋参加人民日报史的整理工作。主持和完成这部口述文集,是这项工程的一部分。由于过去没有系统地做口述历史记录,在这次口述整理中颇感经验和范本不足。最初制订计划时曾以为符合访谈条件的前辈约为40人左右。随着访谈渐次展开,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截至2012年8月,我们在这个系列访谈中,先后联系到87位老前辈。经过努力,总共完成其中61人的口述记录。有1人的回忆集中叙述来到人民日报之前的故事,待随后再访时身体已不如前,记忆困难,只好割舍。收录本书中的口述文稿共60篇。    有一些前辈,因年事已高,身体欠安,与整理者相见时,已难以口述了,只好付之阙如。这就是岁月中流淌的遗憾,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即便如此,有几位未能提供口述的前辈,仍热情地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照片,以佐证人民日报的成长历程。    有几位前辈在这部文集成稿之前已写出回忆录,刊登在不同的历史刊物上,皆可查询,遵从他们的意见,本书不作重复收录。    由于口述人集中回忆的都是60多年前往事,记忆发生缺失和某些误差,都是可能的。这部文集既然是对前辈个人口述的记录,凡参加革命时间、地点等处,或因记忆洇漫而前后参差,则应以档案文献的记载为准。    每篇口述稿均附有两张照片,一张为口述人战争年代的照片(如果没有的话尽量选用早期照片),另一张是他们离休前后的照片。读者可以从照片上读到岁月留痕。    有几位口述人留下了夫妻合影照片,是因为他们在参加《人民日报》创建前后结成连理,共同在人民日报工作。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有一方因种种原因未能口述,刊用他们的合影照片,也是对人民日报历史的形象反映。    有几位前辈的口述文稿是我本人早几年整理或主持完成的,这次均为第一次发表。有几位前辈,待这部文集问世之时,已先一步乘鹤长行了。这使得他们留下的历史口述显得分外珍贵。凡在本书出版时已辞世的前辈,都在文后口述人简历中注明。    在访谈和整理口述文稿的进程中,得到了报社众多老前辈的热情支持,尤其得到了报社老干部局施明慎局长和其他几位领导的热情支持,若将热情支持我们工作的前辈和同事们的名字都排列出来,将是成串连篇的。    本部口述文集定稿之时,《人民日报》已经创刊64年了。《人民日报》是新中国历史的记录者,而这部著作,可以视为口述人和整理者向人民日报事业共同的敬礼。    (2012年10月15日于北京)

书籍目录

办报,一路不停地办报
青春岁月中的追寻与突破
战火中的青春永难忘
我的秘书长生涯
从《晋察冀日报》到《人民日报》
烽火染红我的人民日报岁月
奔向革命,奔向胜利
我的人生属于人民日报
在前线向《人民日报》发报
令人怀念令人激昂的日子
我设计了《人民日报》版式和报头
追求自由平等,投身革命洪流
“进京赶考”办党报
生命中的激情岁月
刺刀枪换肩,校对笔上手
早期人民日报供应工作
相逢相知在太行
青春汇入飞扬的电波
我和尊敬的首长张磐石
战争中收录新闻
我是人民日报“土记者”
一生新闻生涯的开端
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前前后后
与人民日报41天情缘
新中国的诗意追寻
我的青春我的梦
甘当办报“孺子牛”
火样燃烧的往事
从无声报纸到有声电波
结缘报纸的源头
为创办“大党报”打前站
亲历人民日报印刷厂的创建
人民日报电务部锤炼了我
人民日报译电科工作回忆
下太行,进北平
战争岁月的人民日报资料组
里庄,人民日报,清华大学
印刷路上一路奔跑
我负责的人民日报排字房
我是报社电讯兵
血海深仇,激发我走上革命路
战斗中的排字岁月
不停歇的通信脚步
最先看到胜利消息的人
一生和印报机作伴
由报务摇机员到邓拓警卫员
伯父引我走上革命路
从新四军女战士到人民日报校对员
没有人民日报,就没有我的今天
父亲、丈夫、报社和我
初到人民日报的日子
绿叶对根的情怀
一步步走向人民日报
追随人民日报奋斗的足迹
我的报务员生涯
党报工作中的平凡人生
做人民日报好后勤
人民日报是我永远的家
跟随父辈投身红色党报
15岁,我当人民日报通信员
向新闻前辈鸣谢
后记:向战争年代新闻前辈的崇高敬礼

编辑推荐

《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1卷)》21世纪人民口报新闻前辈的青春岁月口述回忆文集。    他们都经历了革命战争,他们都曾是人民日报红色报人,他们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亲口告诉你:这些青年男女来自哪里?是什么信念引导他们走向革命?又是怎样走进人民日报?在人民日报铭刻历史的铅字背后他们的经历、战友、亲情还有无限的感悟和感慨。这些经历与感受和共和国的成长融汇在一起。本书由钱江主编。

作者简介

《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1卷)》是人民日报红色报人的战争岁月口述史文集,着重反映《人民日报》的创建史。
他们叙述的故事,因战争风云而动人心魄,因波澜壮阔而引入深思。
所有口述者都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在人民日报(包括华北《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北平版》)工作过的新闻前辈,每一位都经历过战火烽烟,曾面对壮烈的牺牲。
《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1卷)》60位口述者中,37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年事最高者为96岁的陈春森老前辈。他精神矍铄,一遍遍亲自审定口述文稿,最后用毛笔署名。口述者中有6位女性,90岁的伊之是她们中最活跃的一位。为了确定口述稿的准确性,她多次乘坐地铁穿行北京市区,来到我们办公室核对文稿和照片说明。伊之完全可以调用专车,然而她平和看待人生,乐于和民众生活在一起,她将回顾自己的战争岁月,视为对历史的尊重和生活的快乐。看到她来到面前,我和同事们都由衷地产生对这位前辈的敬仰。
他们的神采使我们惊叹,他们身上洋溢的对生活的乐观精神使口述整理者深受鼓舞。本书由钱江主编。


 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