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民歌

出版社:刘玉林 泰山出版社 (2012-04出版)
ISBN:9787551900508

章节摘录

二、将左权民歌带出太行山    1955年对刘改鱼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她16岁,刚上小学六年级。元宵节她在县城演唱了《土地还家》、《苦相思》、《逃难》、《红都炮台》、《左权将军》,之后被县文化馆看中,她和两位当时当地的著名民歌手郝玉兰、赵三珠一同上行署所在地榆次进行选拔。这是刘改鱼第一次离开太行山。没有想到的是。她又被选送到省城太原。更没有想到的是,在省城,刘改鱼的节目再次被选中。代表山西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汇演。    刘改鱼代表山西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会演,站上了当时全国最华丽的天桥剧场。这是左权民歌第一次走上全国性的舞台,刘改鱼也一炮而红,她的照片登在了《人民日报》上,成为左权民歌的代言人。    当时被选中的山西歌手和节目,还有河曲的民歌手王玉秀、晋北的舞蹈《过大年》、晋东南的舞蹈《九连灯》。正是因为出现了刘改鱼这样的歌手,左权民歌和河曲民歌一样,成了山西民歌的一大流派。那么刘改鱼无疑是第一个代表性人物。并且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三、教左权民歌的“小刘先生”    因为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汇演而声名鹊起的刘改鱼,被新中国的高等音乐学府看中了。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请刘改鱼担任民歌教员,大家都叫她“小刘先生”。刘改鱼也是边教边学,她一边教民歌,一边学乐理、视唱,还得学习普通话,上文化课,观摩讲座。    1956—1957年。刘改鱼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民歌教员一年。专教左权民歌。1980—1981年,在天津音乐学院代民歌课两学期。此外,她在山西大学艺术系、山西省艺术学校代课,也是教左权民歌。    除了在一些艺术院校代课外,平时慕名而来学习民歌或索取资料的也很多。如中国音乐学院耿生廉教授、张肖虎教授和研究生肖梅,上海作曲家朱践耳,战友歌舞团作曲家生茂、赵季平,长影歌唱家李秀文,湖南歌舞团邓海伦,中央民族乐团靳玉竹等。刘改鱼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民间音乐的资料,另一方面也辅导他们,一句句地教歌。    多年的艺术活动。“小刘先生”也变成了“老刘先生”,她立足左权,扎根山西,在音乐学界和广大群众中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被编人《中国歌坛人物》一书。不少艺术院校至今还保留和使用她教学留下的音响资料,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数次约她去参与山西左权民歌的访谈和演唱录音。    当年的“小刘先生”后来又几度回到北京:2004年8月,在北京音乐堂参加“桃花红杏花白”音乐会演出;2005年1月,参加人民大会堂“北京新春音乐会”演出:2007年1月,参加人民大会堂“再唱西北风”演出;2007年10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民歌教学学术音乐会”演出:同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大型系列演唱会第三场“唱得幸福落满坡”主题音乐会:2008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中国文联举办的“百花迎春”晚会上演出。    四、“声美、情真、味足”的演唱风格    刘改鱼演唱的《桃花红杏花白》等左权民歌,以其纯朴的气息、优美的旋律、脉脉的柔情倾倒了广大听众,成为山西民歌的精品曲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觉得中国民歌有了“民族唱法”以后,与“民族唱法”不一致的,统统被视为“不正统”、“不科学”。有一些评论说刘改鱼太“山”了、太“土”了、太“野”了。于是,唱了大半辈子“野”民歌的刘改鱼也动摇了,开始拿腔拿调,捏着嗓子唱。但她感觉实在是不舒服,听众也发现似乎刘改鱼的歌声中少了些什么。    刘改鱼心里明白:“就是缺了原来的‘味’,歌声里少了太行山的那股子泼辣劲。”刘改鱼最大的优势就是和老艺人们学习过,唱得是原汁原味的左权民歌。从此,她坚定了自己的演唱道路,保持了左权民歌的原汁原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演唱风格。    刘改鱼源自民间,又高于民间,她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努力做到“声美、情真、味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对她的演唱不吝美词:“她的歌声浑厚圆润,刚柔相济,以质朴的乡音打动人心”,“像一束带着太行山泥土气息的山丹丹,以它朴素真切的艺术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声音清脆响亮,演唱感情真挚朴实,刚柔兼备”,“她所总结的演唱经验,强调了保持民族地方特色的重要性,是对民族声乐和演唱好民歌等理论方面的贡献”……    P118-120

前言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启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系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松,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走近山西民歌  第一节  山西民歌的悠久历史    一、山西概况    二、山西民歌的历史  第二节  山西民歌的丰富题材    一、苦难生活    二、爱情婚姻    三、社会生活    四、历史传说    五、革命斗争  第三节  山西民歌的繁多品种    一、山歌    二、号子    三、小调    四、秧歌    五、套曲第二章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西左权  第一节  历史悠久风物宜人    一、历史沿革    二、山河锦绣    三、流民聚集  第二节  抗战圣地红色记忆    一、太行之魂在左权    二、“太行山上小延安”——麻田  第三节  民歌海洋  花戏之乡第三章  历史悠久  分类众多  第一节  历史久远高潮迭起    一、明清孕育歌舞奇葩    二、抗战推动民歌激变    三、入选“非遗”再掀高潮  第二节  曲调悠扬分类众多    一、曲调结构有别    二、按主题分类  第三节  左权民歌独特的艺术形式——“开花调”    一、起兴传意,别具韵味    二、音调委婉,俏丽活泼    三、种类有别,多姿多彩第四章  特色鲜明  别具风格  第一节  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即兴演唱,恬淡质朴    二、取材生活,原汁原味    三、方言俗语,韵味十足    四、情歌载史,与时俱进  第二节  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二句半或三句体民歌    二、四句体民歌    三、小花戏类民歌第五章  左权抗日民歌  第一节  控诉侵略者,铭记劫难苦  第二节  时代最强音,唱响太行山    一、全民皆兵,英雄战歌    二、悼念先烈,颂扬英雄    三、生产自救,鱼水情深  第三节  歌声藏史笔,纵横写春秋  第四节  旧曲添新词,改造铸鸿篇第六章  左权小花戏  第一节  源于“社火”历史悠久  第二节  历经改造重现辉煌    一、角色增加,舞步发展    二、剧目繁多,层出不穷:  第三节  “一小、二花、三有戏”    一、“小”    二、“花”    三、“戏”  第四节  小花戏的艺术内涵    一、扇法优雅,自成一派    二、舞姿优美,灵活多变    三、舞步精湛,轻盈活泼    四、曲调动听,风味纯朴  第五节  地位突出  功勋卓著第七章  左权民歌那些人  第一节  “太行歌后”刘改鱼    一、《桃花红  杏花白》背后的故事    二、将左权民歌带出太行    三、教左权民歌的“小刘先生”    四、“声美、情真、味足”的演唱风格    五、左权民歌开花调传承人  第二节  “羊倌歌王”石占明    一、羊倌石占明    二、歌王石占明    三、军人歌手石占明  第三节  “作词圣手”皇甫束玉    一、汲取民歌营养,投身革命生涯    二、吹响抗战民歌的号角    三、改造小花戏,经典佳作迭出  第四节  当代阿炳——左权盲人宣传队    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    二、走出太行山,唱响北京城    三、老队长王贵明,新生代刘红权第八章  左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民歌生存环境受到冲击    一、自然生态恶化,民歌环境变迁    二、流传范围萎缩,演唱空间变小    三、娱乐方式多样,冲击观众市场  第二节  左权民歌的四大“命门”    一、后继乏人,创作队伍老化    二、从上到下,保护资金缺乏    三、普及度低,影响范围缩小    四、缺乏规范,在低水平徘徊  第三节  左权民歌的新生之路    一、继往开来,迈进新时代    二、传承、传播方式多样化    三、多方重视,全力保护    四、硕果累累,开遍全国

编辑推荐

左权民歌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在新时代的推动下,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不断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由刘玉林编著的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左权民歌》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去认识、了解该门艺术。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山西民歌,山西左权,左权民歌的历史、分类、特色,左权抗日民歌,左权小花戏,左权民歌那些人,左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等。


 左权民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