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选择论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209043984
作者:张洪生
页数:265页

作者简介

《教育选择论》主要内容:教育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在现实的教育运行中,教育的“人为”主要表现为,实施教育者在历史给定和容许的条件、空间之内,根据社会和受教者对教育的需要和要求,根据教育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教育选择。在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教育条件等诸种既有因素所蕴含、构成的弹性选择空间内,施教者的选择不同,教育就会呈现不同的“人为”之运作和不同的“为人”之效果。简而言之,教育是一种人为的选择性存在。在选择权由集中控制转向分散拥有、可能性选择空间日益增大的后计划经济时代,此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选择论》把为了实施教育而自主进行的选择称为“教育选择”。教育选择之于教育本身,既是本体性的,亦是工具性的:教育选择并非独立于教育之外的异物,其本身即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的发生同时意味着教育选择的进行,两者是同在的,故曰本体性的;同时,教育选择又不完全是教育本身,施教者是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选择属于为了教育而进行的准备性工作,选择本身发挥着促成、推进教育运行、发展的功效,故曰工具性的。教育选择之于教育的本体性和工具性皆源于教育选择的根本目的——为了实施教育:选择目的既内在地决定着选择的性质,亦对选择行为构成支配,使选择与教育实施同在,同时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工具。对于实践主体而言,教育选择之所以能够现实地发生,前提是选择者拥有为了实施教育而自主选择的权利(包括能力和资格),没有教育选择权就不会有教育选择。换言之,教育选择总是教育选择权限内的自主选择,超出了权限,选择主体就不能自主。
教育选择不是简单地从既有教育之中进行“多中取少”的挑选或择选,教育选择本质上是施教者通过对有益于教育实施的各种因素的选择而不断地建构、形成、促成和创造新的教育。受教者作为参与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对教育的需求,无疑对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制约、影响的作用,但受教者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是从接受教育的向度,从既成的教育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包括学校、教师、课程等诸般教育资源)和向施教者提出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由于受教者不是教育的实施者,其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必须通过施教者得以体现,现有的教育和施教者的存在乃是受教者选择接受什么教育和如何接受教育的前提。教育选择的本质是建构和创造一种新的教育,即将应然的教育转化为实然的教育。实然教育仅仅是教育发展进程中诸多可能性选择中的一种经过选择而实现了的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应然教育最终会成为实然教育以及实然教育究竟以何种形态呈现,必须和必然经过施教者进行教育选择。
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教育现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选择者的个人主观成分等种种当下既有因素所组合、融合而成的整体状况,形成了教育选择的背景,构成了教育选择的约束条件和支持条件,教育选择就是在这个背景的制约和框定的弹性空间内进行的。施教者的教育选择水平主要体现在,在特定选择目的的支配和引导下,审时度势,综合选择依据,把握选择时机,做出合适安排,竭力发挥自身潜能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有助于教育发展的各种潜力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使教育在自觉、合适的选择中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通过教育选择的实践效果和教育选择的现实条件的比较,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教育选择水平的高低。但实践的评判标准具有模糊性、滞后性的缺陷,并且实现了的教育总是唯一的,这导致了教育选择水平的高低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判断或不可证性,教育选择主体可以种种理由和借口而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教育选择属于为了教育利益而进行的类选择,超越了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的个体选择,为了使教育获得更好的实施,选择主体可能要付出个人代价和作出自我牺牲,对教育不负责任或错误的选择会使教育付出代价。因此,教育选择水平不仅仅表征着主体的选择能力,还蕴含着强烈的道德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育的实施过程事实上也是教育选择的过程,任何教育实施,无不体现和需要教育实施者的选择。《教育选择论》选取东营市教育实施中的几个典型的体现教育选择的案例进行剖析,分析了教育选择对于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教育选择的具体过程。


 教育选择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