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4
ISBN:9787020021635
作者:王实甫
页数:372 pages页

书籍目录

西厢记五剧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
西厢记五剧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一折
楔子
第二折
……
西厢记五剧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
西厢记五剧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
西厢记五剧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
附录一 莺莺传

作者简介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入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接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接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进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最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西厢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本来看完了冯唐的书准备去看村上的,因为一时没在kindle上找到他的书,正好以前又下了一本《西厢记》,看了一下,不长。我就下下来看了 。以前以前看少看这类古文言小说的,而戏曲,除了中学课本上的那点节选,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中国戏剧。因为《西厢记》没多长,因此两天就看完了(其实是昨晚熬夜看到两点钟才看完的,导致的后果就是今天早上起床晚了,错过了开会)。文字可以有多腻歪,看完了《西厢记》(原谅我看的书不多)就知道了,王大才子文笔着实很妙,把什么东西都能写得像花儿一样。而且,如果能对这个戏曲很熟的话,写情书什么的,绝对文思泉涌,妙笔生辉,看罢让人热泪盈眶。其实整个的故事还是挺简单的,才子佳人互相倾慕,机缘巧合成就姻缘,虽然其中一波三折,但最后也终能有情人成眷属,但王实甫文才奇佳,使其能名垂千古。其实看这本书,最有个性的人物是红娘,虽然她只是个丫鬟,可那是相国小姐的丫鬟,真的很不简单。背着夫人,帮这张生和莺莺搭线递情书,最后两人在红娘的安排下私定终身。东窗事发,红娘在莺莺跟前卖完萌说她多无辜,为了他们俩却要去让她的细皮肉去挨棍子,但去见老夫人之前还是让她放心,不管她能不能摆平老夫人,着她不必烦恼。见了老夫人,真真显出了红娘的本事,把所有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清,将责任推到老夫人头上,再晓之以利害,动之以人情,最终将夫人搞定,答应了两人的婚事。嘿嘿,正是有这么鲜明的形象特征,红娘才能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流传中有了自己无可动摇的地位。1、行过厨房近西,法堂此,钟楼前面。游了洞房,等了宝塔,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总觉得这一个见面真真是大气磅礴,震古烁今,要是有个电闪雷鸣就更好了。2、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温俭恭良。所谓郎才女貌,大抵如此。3、[红云]赫赫赤赤,那鸟来了。[末云]小姐,你来也。[搂住红科][红云]禽兽,是我,你看得好仔细着,若是夫人怎了。[末云]小生害得眼花,搂得慌了些儿,不知是谁,望乞恕罪![红唱]便做道搂得慌呵,你好索觑咱,多管是饿得你个穷神眼花。亏得还是读个圣贤书的秀才,这是有多饥渴才能干出这种人都不分的就楼上去抱的事,嘿嘿,这让人想起了《红楼梦》中凤姐毒设相思局那一章中的贾瑞,简直一样了。4、风流隋何,浪子陆贾。这个典故在西厢记全书中出现了好几次,一直都看不懂,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才大致明白了,这两人都在《史记》中都提到过,可惜都忘记了。5、夜来得简方喜,今日强扶至此,又值这一场怨气,眼见得休也。只索回书房中纳闷去。桂子闲中落,槐花病里看。可能有点夸张,但那种相思应该真的是刻骨铭心,教人至死方休!6、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断肠人。7、他眉弯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体若凝酥,腰如嫩柳,俊的是庞儿俏的是心,体态温柔性格儿沉。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8、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当真是望穿秋水啊。9、小生无宋玉般容,潘安般貌,子健般才;姐姐,你则是可怜见为人在客。10、[旦云]妾金钱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11、姐姐,你当受责理当,我图甚么来?《调笑令》你秀帷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再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窗台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般通殷勤的着甚来由?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红娘真是好样儿的!这样的女子几人能比?12、[红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缺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手气辱哉?使至司官,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退其祥,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有理有据,使人信服。红娘简直有将相之风!13、[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尔敦敦的行,车儿迍迍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川;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十里长亭,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自是不凡!14、[沉醉东风]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他急攘攘却才来,我羞答答怎生觑。将腹中愁恰待申诉,及至相逢也无。只道个“先生万福”。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保重”,古今相同。
  •     1、某日忽从架上抽出《西厢记》,呵呵,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上了,其间竟有种种妙处。读罢掩卷,所感恰如张生于禅房成就好事后,月下一声长叹“畅奇哉,浑身通泰”。 原本西游记只看到孙悟空被唐僧收编,三国翻过小人书,水浒看的是电视剧,红楼梦倒认真读过3回。第1回被书中的李商隐吸引,借来“锦瑟无端50弦”,一通乱翻;第2回半途被李贺截杀,跑去图书馆借诗集抄;第3回无疾而终。总共也才翻到1/5处。 虽说西厢记不在古典4大名著之列,但至少《红楼梦》里的黛玉是读过的。想起16岁某天,我的确看到一个女生在一张纸笺上用清秀的字体写下“碧云天,黄花地”。这莺莺的长亭送别情绪,最让少男少女痴迷。纸笺曾在我手,今已杳无踪迹。 2、以2004年8月的眼光,从娱乐角度,我觉得西厢记更像一个笑料不断的小品,穿插了个把情色段子。这肯定与剧中情节因为时移境迁而失去了现实感有关。体制教育最看重的莺莺与张生爱情的反封建意义已经没人感冒了,时代变了,以前的人要婚姻自由,现在的人要自由的婚姻。 名著之所以名,全赖其以不变应万变,不失尊严。 3、黛玉之流的确不宜读西厢。如果足本被翻译成白话文,10有89也要被逐出中学教材了。西厢之情色,当真可堪回味。被A片和网络坏了品位的人,哪有空闲琢磨“春至人间花弄色,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都是一手拉灯绳一手解裤腰带的生猛忙人。 西厢记后又过了一百年,等到《金瓶梅》露面,黄段子讲得跟外国文学里的性描写差不离了,像赵忠祥的动物世界解说词。好象性就是这么个东西,最需要度,从没有到看见,从看见到闻到,从嗅觉到触觉,直要走到赤裸才发现已无遮蔽的美感。 4、读西厢,加深了我的一个印象,戏剧无论中外,天生就要讨好观众、最大程度地考虑现场反应。整场看完眉头紧皱的演出,必有问题。所以女巫、小丑才会在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插科打诨,红娘才会说出 “姐姐,你受责理应当,我图什么来?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冰透”的开怀妙词,才会揶揄莺莺“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得他7死8活,却要怎么”? 一门心思挑战观众欣赏水平的所谓先锋,不宜采取戏剧的形式。让大家特困惑地走出剧场,其实是一件挺无聊的事。其实是剧作家、导演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存在短板,无论莎士比亚还是王实甫,都是成天出入戏班、勾栏的人物,而不是大学戏剧系的高才生。 97年在北京追捧孟京辉的时候,趁着热乎劲儿一顺水翻了两遍莎士比亚的4悲剧,才知道他的技巧在莎翁那里都有;今儿读了西厢记,又知道在王实甫这也有。要点只一句:别忘了让观众笑一笑。 5、小品里的俏皮话离不开两点:一是用形象生动的概括直接唤醒观众的生活经验,二是将生活经验用合辙压韵的“套话”表达出来。合辙压韵成为制造幽默的有效方法,似乎全赖古文传统的缺失,观众才有了新鲜感。西厢记里这种俏皮话随处可见,给赵本山写小品的创作班子比压韵可比不过元朝的王实甫。 6、据说前两年,北京演过一出戏说西厢,把西厢处理得很搞笑。我没看过,但真地感觉不需添加任何新编成分,西厢足以令人解颐。 单说张生,用红娘的话是“世上有这等傻角”。想想此人一时风魔,一时淫荡,一时百无一用,一时才气飞扬,一时细腻婉约,一时胸怀激荡,真个出戏的角儿啊。 再说红娘,按照获奖大片的评比方法,扮演红娘的演员最有希望获得最佳配角奖。且不论红娘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线索,红娘本身的形象就十分丰满、非常有趣。红娘无论在生活常识(包括性常识)、处世机变能力、还是智力(不是知识,因为红娘没受过教育)上,都绝不逊于莺莺和张生2人,其容貌也当自有朴素难掩的风姿。一出场就淡状缟素,眼睛伶俐,用眼角偷“抹张郎”,不然惯经风月的张生也不至于还没跟莺莺怎么着呢就惦记着将来“怎舍得她叠被铺床”。 按照时下最流行的编剧模式,这其实是一个卧底被成功策反的故事。红娘作为埋伏在莺莺身边,替老夫人做卧底监视小姐一举一动不逾矩的“特派丫鬟”,反成为莺莺的心腹。少女的成长很多时候需要结成阶段性的同盟,这种同盟关系比较好的能持续到第一次婚姻的出现,婚姻可能打断这种共同分担秘密的同盟关系,而一旦婚姻失败,同盟很可能被重新建立。她与莺莺,结成了同盟,共同分担秘密、互相保护,在对方身上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浪漫。 因此红娘才会屡通消息、出谋划策、代为安排,贴心地提醒张生“她是个女孩家,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意儿谦洽,休猜做败柳残花”。她与莺莺本是一人,是一种性格的两种表现,一雅一俗,一庄一谐,同是风流人物。那在禅房外望风的红娘,其实未尝不在屋内。而等到金瓶梅,把这层窗户纸全挑破了,再无意思可言。 红娘最妙的一句台词是,当莺莺要去与张生私会,扭捏做羞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时,红娘直截了当地说:“靠,有什么好羞的?在哪睡不是一样,到那里也是合着眼睛睡嘛。”(我承认,为加强效果,我翻译处理了一下:) 西厢记的幽默效果,大半出自红娘身上。而幽默之存在,失去自嘲似不洒脱,借红娘之口,文人自嘲,说两人对诗的穷酸情调“隔墙酬和都是胡侃”,说因为写信搬来救兵赚得一个老婆,方“显得文章有用”。哈哈。元朝的汉族文人政治上无出路,满腹经纶付于戏坊勾栏。 7、凭细节再现爱情的能力,使西厢记的确担得起金圣叹的评价“不是何人做得出来”的,是天造地设的妙文。之所以不提情节的设计,是因为今日之读者见惯了离奇变态的感情,已很难为其情节惊讶,但细节魅力不减。 例如写张生相思之惨状,“多管是和衣睡起,罗衫上前襟褶祬。孤眠况味,凄凉情绪……张生啊,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写离别在即,莺莺方体会“我念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凡此种种,俯首可拾。 8、说了这么多,感觉仍未道出西厢记带给人的阅读快感。通常当人们企图用散文解释诗歌时会遭遇这样的情形。那么说,西厢记是诗乎?的确,它是诗。它综合运用古典诗、词、曲的艺术手段编织情节。王实甫不愧为元剧文采派之擎旗者,随意出入前朝典籍,唐诗宋词信手化用,其语言之美可用珠玉遍地形容。诗剧是也。 情节可以转述,而语言之美只有阅读才能体味。汉文学的核心部分是无法翻译的,诺贝尔文学奖滚蛋吧。 9、读注解之乐。因为西厢记实为元以前中国文化精华之集体展现,所以历代名家校注甚多。而读注解也成了一大乐事。西厢记既是美景,王实甫也兼做了导游。 注解一,P107,“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我眼观之,此实为一篇好小说。 注解二, P118,“龟兹国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制作甚朴素。若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又一篇小说也。等。 10、不爽之处。最不爽在长亭送别一节,莺莺临别口占一绝,赠与张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此诗本出自西厢记的源头——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原文中叙其事,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另有所娶后,路过莺宅前往探望时,莺莺坚辞不见,赋此诗以谢客。其悲意浓郁,隐含谴责,是原传结尾的高潮部分,堪称曲终绝响。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几乎原文采用到送别一场戏中,与情节不甚协调,貌合神离,感染力远逊原传。 其次不爽处在结尾,郑恒骗亲不成,一头撞死,张生与莺莺大团圆收场。我觉得可商榷之处在对郑恒的处理,不当一死了之。至于有人不屑于只喜欢大团圆的中国戏,嫌其太过浅薄,这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不体贴,中国的悲剧都在历史里呢。 11、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见于10中提及的《莺莺传》,是不折不扣的悲情故事。张生用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的说辞作为对莺莺始乱终弃的借口,真TM太孙子了。 两厢比照阅读,感慨良久。
  •     中国古典的爱情有一种销魂蚀骨的虚无力量,更有一种传统的我们感到舒坦的故事架构,当然不包括那个所谓的大团圆,就到那么让张瑞君在野店里做梦,梦见崔莺莺追来就好了。有一种情色爱是情色爱的鼻祖级别。只几个譬喻,中国人,你懂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美
  •     我看的肯定不是完整版………一点都不小黄书 但是内心戏真是十足!脑内小剧场演绎得非常到位!
  •     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
  •     有几段真是露骨得可以,难怪被禁,小黄书啊……张生神烦,红年可爱,很怨念为啥杜确没多少戏份
  •     爱情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不是我喜欢的爱情故事
  •     美美美
  •     中国古典文学的完美表现。一齣一折,尽是才情。整个高中时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部作品。元杂剧的唱词,很近似于词,却又不尽相同,如果说词较之于律诗要宽松,那么按照曲牌填出来的唱词则更加自由活泼。剧情有波折,感情有起伏,即便是以今人眼光审视,剧情本身仍不失为佳品。
  •     哈哈哈 林妹妹喜欢看的小说呢
  •     古代戏曲文本还是很精彩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有喜剧色彩。言词生动灵活,情节大胆,对红楼影响颇大。张生其实蛮猥琐的一个人,被和尚和红娘嘲笑了一个够,典型你国书生知识分子
  •     我抵着牙儿慢慢地想
  •     语言超赞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我发现tvb真的很爱翻拍,而且把红娘拍的特别好,嘿嘿嘿最喜欢红娘
  •     最爱是红娘
  •     春风多厉,强饭为嘉。千万珍重!
  •     那个年代的爱情,经得起时间距离
  •     实在不喜欢张生。
  •     古典词句太美了,把这么猥琐的爱情故事都写得那么优雅
  •     看不太懂它的美
  •     忘记哪个版本了,记得排版看得挺舒服。
  •     喜欢红娘的角色,尤其是“来拜你娘”。哈哈哈
  •     张生是个怂男
  •     妙不可言,回味甚久。典型的中国式才子佳人故事。
  •     普救寺里读西厢~
  •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只愿到那眉眼盈盈处,在那如眼波横的群山中,在那如眉峰聚的清泉旁,与你一起执手相看西天的朝霞,琴瑟相和。海枯石烂亦拆散不了你们,人情冷暖又怎可?世上的爱最怕的,不是不能长相厮守,而是给予一句句空口无凭的海誓山盟和山盟海誓后的背叛。
  •     才子佳人 天作之合 加之唱词优美 堪称古代言情小说经典
  •     我竟然看完了!不过只大体明白了情节,古代的小黄文还不是能全部看懂
  •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记得高中语文课上曾因这本书“装过逼”,全班好像就我读过呢。
  •     给你五颗星,两天后元明清文学考试,我可是会分析西厢记的爱情理想,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的吕子。嘿嘿嘿~
  •     四大名曲最后一部,桃花、长生、西厢都无法替代鄙人心中的牡丹亭。 各种性隐喻,谁说古代人思想保守,大家闺秀也会以身相许。 情节简单无聊,虚假,官二代,轻薄男女。文辞也没有牡丹亭华美。
  •     第五折去掉,这书就是神作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愿天下有情人乡成兄妹!!!!
  •     第三本实在是百读不厌 看一次笑一次
  •     正撞着前世五百年风流业冤/刚读完牡丹亭再读西厢当然觉得西厢好读多了/见色起意然后偷情然后非要掰成是“有情”的故事/崔莺莺好一个磨人的小妖精/信息不通的时代大家好像都比较愿意相信坏消息,夫人从一开始也就没太相信张生/郑恒突然出场突然撞死/突然大结局/终于可以再看红楼梦了
  •     撩妹故事,情节简单,还不能理解为啥评价这么高。
  •     国学着实有趣,莺莺还是很娇俏可人地。 看了这本和《牡丹亭》,懂了《红楼梦》里引用它们时的隐喻。比较《牡丹亭》,意淫却让女性觉是赞美而不会感到冒犯,也是很成功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小时候看西厢记完全看不出好来。觉得就是一个流氓的故事。昨天又从头看了一遍。不愧是六才子书。可能必须戏曲看多了。读起来才有意思。脑子里能有那一个个情境了。
  •     “本色”且不论,描摹恋人情思的笔法也是绝了,“胡伶渌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 红娘抢白着实可爱(*/∇\*)
  •     中国的古典文化,某些词句虽有些难读,但是字里行间回味无穷。有点小尴尬的是,明明记得是高中课本里的片段截取,可看这书却一点也没有吻合,并且有小黄书的嫌疑
  •     本来还以为我眼光有问题呢,看到有这么多人骂莺莺和张生,我就放心了,也许是时间隔得太久,所以不一样吧,中国文学史上写莺莺可爱,张生志诚,我想问问哪里可爱了?分明就是个绿茶婊,张生就是个猥琐男,只有红娘深得我心,毫无忸怩作态。
  •     还要背
  •     之前看过,随手标
  •     才子佳人。
  •     张生正一个淫魔色胚!淫词艳曲啊淫词艳曲!
  •     红娘真可爱。看了这个的戏曲版本,也很棒
  •     不小心读了白话版。走马观花 马克。 张生也是命好
  •     什么突破封建禁锢、追求自由爱情,活脱脱就是精虫上脑、少女思春嘛……
  •     喜欢唱词,不喜欢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套路。
  •     “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     中国文字之优美,初读一次,情节不是很深刻。
  •     我的版本是古白话文,不露骨,轻描淡写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