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出版社:刘昫、张传玺、 刘后滨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10603976
页数:281页

章节摘录

冬十月辛巳,到达长乐宫,拥兵二十万。隋朝的京城留守刑部尚书卫文昇、右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滑仪等,挟制代王杨侑抵御义军。高祖派使者去往城下,宣告匡复国家的心意,前后三次都没有回音。诸将坚决请求攻城。十一月丙辰,攻下京城。卫文异已经病死,阴世师、滑仪等抵拒义军,一并处斩。癸亥,高祖率领百官,备办皇帝车驾銮舆,立代王杨侑为天子,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义宁。甲子,皇帝下诏加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为唐王,总理政务。将武德殿作为丞相府,丞相发布的命令原来称为教,现改为令。封陇西公李建成为唐国世子;太宗为京兆尹,由敦煌公改封为秦公;姑臧公李元吉为齐公。    十二月癸未,丞相府设置长史、司录以下官僚。金城的贼人首领薛举侵犯扶风,命太宗为元帅前往抵御。派赵郡公李孝恭招抚山南之地,所到之处全部归降。癸巳,太宗在扶风大破薛举的军队。屈突通从潼关投奔东都洛阳,刘文静等人追到阌乡,擒获了他,俘虏其手下数万人。河池太守萧瑀献城投降。丙午,派云阳令詹俊、武功县正李仲衮进取巴蜀,攻下。    义宁二年(618)春正月戊辰,世子李建成任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领兵七万,进攻东都洛阳。二月,清河贼人首领窦建德僭越自称长乐王。吴兴人沈法兴占据丹阳起兵。三月丙辰,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宫杀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改封太宗为赵国公。戊辰,隋帝加封高祖为相国,总领百官,使用九锡之礼。唐国设置丞相以下官员,在长安通义里宅中设立皇高祖以下四代宗庙。    夏四月辛卯,停用竹制使符,颁发银制菟符到各郡。戊戌,世子李建成和太宗从东都班师而归。五月乙巳,隋帝下诏高祖戴十二旒冠冕,建立天子旌旗,出入时清扫道路进行警戒。王后、王女的爵命称号,一切遵循旧的典制。戊午,隋帝派使持节、兼太保、刑部尚书、光禄大夫、梁郡公萧造,兼太尉、司农少卿裴之隐,将皇帝印玺绶带献于高祖。高祖辞让不受,百官上书劝高祖即位。推让了三次,高祖才最终接受了。隋帝在此前的府邸退位。改大兴殿为太极殿。    甲子,高祖在太极殿即位为帝,命刑部尚书萧造兼太尉,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618)。官吏百姓,各赐爵一级。义军所经之地,免除三年赋税。罢郡设州,改太守为刺史。丁卯,在太极殿宴请百官,赏赐布帛不等。隋东都留守官员共同扶立隋越王杨侗为帝。壬申,下令相国长史裴寂等人修订律令。    六月甲戌,任太宗为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为纳言,隋民部尚书萧璃、相国府司录窦威同任内史令。废隋朝《大业律令》,颁发新的政府办事章程和相关法令。癸未,封废隋帝为酅国公。    九月辛未,追谥隋太上皇为炀帝。宇文化及到达魏州,毒杀秦王杨浩,僭越称帝,国号为许。    冬十月壬申初一,发生了日食。李密率众归降。    十二月庚子,李密在桃林反叛,行军总管盛彦师追捕并斩杀了他。    武德二年春正月乙卯,下令从今开始遭逢父母亡故的文官听任离职。    二月丙戌,下诏,令天下各王室成员没有官职者,皆免除徭役,每州设置宗师一人,管理统摄宗室人员。丁酉,窦建德在聊城击败字文化及,杀之,将首级献给突厥。    夏四月乙巳,王世充篡夺越王杨侗的皇位,僭越称帝,国号为郑。突厥始毕可汗去世。    冬十月己亥,封幽州总管罗艺为燕郡王,赐姓为李氏。黄门侍郎杨恭仁为纳言。杀民部尚书、鲁国公刘文静。    武德四年三月,窦建德增援王世充,攻陷唐朝管辖的州。    五月己未,秦王在武牢大破窦建德的军队,擒住窦建德,河北地区全部平定。丙寅,王世充献出东都投降,河南地区平定。    秋七月甲子,秦王凯旋回京,在太庙举行了进献俘虏的仪式。丁卯,大赦天下。废除五铢钱,行用开元通宝钱。在闹市处斩窦建德,将王世充流放到蜀地,还没有出发,就被仇人所杀。甲戌,窦建德的余党刘黑闼占据漳南造反。在沼州设置山东道行台尚书省。    武德七年春正月己酉,封高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馀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P4-5

前言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时间应该在南宋时。    此书修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至出帝开运二年(945)之间,最初奉命监修的是宰相赵莹,参与编纂的有多人,最后由宰相刘昀进呈,故题名作“刘昫等撰”。《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唐代有比较完备的本朝史实进行记载和编修的制度,唐武宗之前的实录到五代时大都存在,还有吴兢、韦述等人所撰的《唐书》,以及日历、会要等存世。修撰过程中,朝廷又征集了一些士人官员的家传、家谱等文献。此外,还有不少耳闻目睹唐朝史事的故老健在,可资访闻。二百卷之书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修成,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旧唐书》有很多是直接抄录自现成的史料。《本纪》从高祖到文宗基本是根据实录撰写或抄自国史本纪,后者也是源出实录。武宗的实录已残,宣宗以后到哀帝的实录大体不存,撰写时往往缀合征集来的残存日历、制敕册书、诸司吏牍等而成,虽然不如前面诸帝本纪的体例统一,但有的地方叙事反而比较完整,不待翻阅各传,一些重大事件即已一目了然,很具史料价值。《旧唐书》的十一篇《志》,主要史料出于诸司向朝廷提交的档案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大唐六典》、《会要》等书,在选材取向上,以前期制度为主,对与五代在时间上最接近的后期制度的记载和梳理,反而不是很到位。这反映了晚唐以来对唐前期制度推重的历史取向。《列传》主要依据实录附传、国史传所修,文中“今…‘上”“今上”字样皆是明证,史臣论赞也有直接抄录不改的。此外,还参考了征集到的家传、家状、私家谱牒等进行编撰,都是第一手史料,价值很高。《列传》里的信息是最丰富和具体的,事件和制度,都要落实到人,而且在《列传》里对同一件事的记载有可能发生抵牾,因为可能来自不同的史源,这恰好为我们的考辨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线索。这是正史列传的一个重要价值。    将大量原始史料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旧唐书》最值得称道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晚唐史料比较缺乏,写得比较粗糙。《四库全书总目》说:“长庆以后,《本纪》则诗话、书序、婚状、狱词委悉具书,语多支蔓;《列传》则多叙官资,曾无事实,或但载宠遇,不具首尾,所谓繁略不均者,诚如宋人之所讥。”不过,无论如何,要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旧唐书》都是无可回避的基础史料。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陈寅恪曾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这种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及其开放进取、雍容大度的所谓“盛唐气象”,构成了中国人文化修养中的特殊情结。不仅《唐诗三百首》成为妇孺皆知的启蒙读物,李白、杜甫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就是大唐开国群雄的英雄故事、贞观之治中君臣相得益彰的治理局面、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千古传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神话,凡此等等,古往今来,都一直是从山乡村野到泮宫庙堂议论的重要话题。    作为编撰史料,《旧唐书》的记载并不等于真实的历史,许多问题的真相还需要经过专家参照其它历史记载加以考订,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真实更是需要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例如关于太原起兵与唐朝开国的历史,根据《旧唐书》的《高祖本纪》和《太宗本纪》以及相关《列传》的记载,得出的结论无疑是不全面、不真实的。如关于太原起兵的主谋到底是李渊还是李世民的问题,一度曾是唐史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以《旧唐书》为主的传统文献都认为李世民是起兵的首谋,但在唐人温大雅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李渊则是太原起兵的主谋。史学界大多认为温大雅的记载较《旧唐书》原始,李渊应是首谋,而李世民是在李渊的授意下做了一些工作,处于次要地位。至于旧史记载李世民是首谋,那是因为李世民篡改了国史。不过,在肯定李渊首谋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的重要作用。记载在正史上的大部分内容,是李世民的真实活动,在起兵的过程中,李世民独立完成了一些事情,或者,李世民也在计划如何起兵。他的筹划与李渊的安排是同时进行的两条线,目的是相同的,过程则相对独立。依据唐朝国史的正史和《大唐创业起居注》均分别侧重一条线,造成了表面上的矛盾。《资治通鉴》并不是简单沿袭了国史的错误,司马光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留下了一些线索,他通过特殊的笔法,努力做到既维护李世民“圣君”形象,又保存追究历史真相的线索。又如,关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原因,《旧唐书》卷64《隐太子李建成传》中的记载是:“时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与齐王元吉潜谋作乱。”这就是说,是李渊觉得李世民的功劳大、声望高,私下答应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探听到了李渊的这个想法,就和李元吉一起谋划叛乱。李世民为了自卫,发动武装政变,夺取了政权。但是,这种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大都是李世民为了论证武装夺权的合理性而编造的。李渊始终坚持李建成就是皇位继承人。所以说,要了解唐朝真实的历史,还需要阅读历史学家的专门研究成果。    尽管如此,《旧唐书》名列正史,仍不失为矫正各种有关唐朝野史传闻错误的标尺。例如在《说唐》和《兴唐传》等演义小说中被列为隋唐英雄中第一好汉的李元霸,真名为李玄霸,在《旧唐书》卷64《高祖二十二子传》中只有寥寥数字,作“卫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早薨,无子”,也就是一个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的皇子。又如,关于杨贵妃在马嵬事变以后的下落,众说纷纭,有的说她根本没有死,或者逃亡到了四川出家为尼,或者逃亡到了日本。而《旧唐书》卷51《后妃传》则明确记载其被“缢死于佛堂”,后来唐玄宗从成都回到长安做了太上皇,“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记载唐代历史的正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有异本互相参照,《隋书》和《旧唐书》有一些重复的列传(如《李密传》、《裴矩传》等),《旧唐书》和《新唐书》之间和两部《五代史》之间,以及两《唐书》和两《五代史》之间,可以参照的地方更多。许多在《旧唐书》上文句读不懂的地方,诸书一参照就可能豁然贯通。又如武则天的传记,《旧唐书》有《则天皇后本纪》,《新唐书》则同时有《本纪》和《列传》,要注意其中的取舍,也可以互相参照。此外,《列传》中的《四夷传》(外国传),是研究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重要资料。这部分还可和《通典》的《边防典》、《唐会要》卷94一卷100有关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载结合起来进行比对参照。    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前四史,大都不可读,只能作为史料来查考。《旧唐书》就属于这些不可读的正史之一。因此,我们在篇目选择和现代汉语翻译方面都特别注意文字的可读性,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现代人可以理解的通俗的表达方式。由于古代汉语在语境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大,而且许多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以及思想概念等都已经完全与现代的实际生活无关,所以要准确地表达其中的意义几乎没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古代文献也类似于跨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一些制敕诏令或大臣的表章奏议,典故繁多,用语考究,是翻译中的难中之难。考虑到有些诏敕和奏议关涉到唐代国家政治和各方面重大的政策措施,本书并未回避这些难题,选译了一些重要的长篇诏敕和奏议。对于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一定还有不少,尚乞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作者:(后晋)刘昫 编者:张传玺 译者:刘后滨

书籍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高祖卷二 本纪第二  太宗上卷三 本纪第三  太宗下卷四 本纪第四  高宗上卷五 本纪第五  高宗下卷六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卷五十一 列传第一  后妃上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高宗废后王氏  良娣萧氏  玄宗杨贵妃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  后妃下  肃宗张皇后  女学士尚宫宋氏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  李密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  窦建德卷五十五 列传第五  薛举  子仁杲  李轨  刘武周卷五十六 列传第六  罗艺  梁师都卷五十七 列传第七  刘文静卷五十八 列传第八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附  武士蓑卷五十九 列传第九  屈突通卷六十 列传第十  宗室  江夏王道宗卷六十一 列传第十一  温彦博  陈叔达卷六十二 列传第十二  李纲卷六十三 列传第十三  萧璃  宇文士及卷六十四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隐太子建成卷六十五 列传第十五  高士廉卷六十六 列传第十六  杜如晦卷六十七 列传第十七  李勣  徐敬业卷六十八 列传第十八  尉迟敬德卷七十 列传第二十  王珪  岑文本  杜正伦卷七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徵卷七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崔仁师卷七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吴王恪  越王贞  琅邪王冲卷七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高季辅  张行成卷八十 列传第三十  褚遂良  韩瑗卷八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许敬宗卷八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薛仁贵卷一百二 列传第五十二  徐坚  吴兢卷一百三 列传第五十三  牛仙客  王忠嗣卷一百四 列传第五十四  高仙芝  封常清卷一百五 列传第五十五  字文融卷一百六 列传第五十六  李林甫卷一百八 列传第五十八  韦见素  杜鸿渐卷一百九 列传第五十九  契苾何力  黑齿常之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高适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敬括  魏少游卷一百一十七 列传第六十七  严武  郭英义  崔宁卷一百一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杨炎卷一百一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杨绾  崔佑甫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  郭子仪

编辑推荐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书香有继,蓬荜增辉。但二十四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读不完,三是买不起。张传玺教授主持主编的《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上述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让我们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之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智慧,让你学会不仅可以主宰你自己的人生,还可以洞悉社会历史的发展。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精彩!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旧唐书》的第[一]册。

作者简介

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
书》和《三国志》这前四史,大都不可读,只能作为史料来查考。《旧唐
书》就属于这些不可读的正史之一。因此,编者在篇目选择和现代汉语翻
译方面都特别注意文字的可读性,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现代
人可以理解的通俗的表达方式。由于古代汉语在语境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很大,而且许多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以及思想概念等都已经完全与
现代的实际生活无关,所以要准确地表达其中的意义几乎没有可能。在某
种程度上,翻译古代文献也类似于跨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一些制敕诏令或
大臣的表章奏议,典故繁多,用语考究,是翻译中的难中之难。考虑到有
些诏敕和奏议关涉到唐代国家政治和各方面重大的政策措施,本书并未回
避这些难题,选译了一些重要的长篇诏敕和奏议。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旧唐书》的第[一]册。
《旧唐书》由张传玺等主持主编。


 旧唐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