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308112840
作者:张学贤
页数:370页

章节摘录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本义是婴儿,引申为儿女、后辈,又引申泛指人。又用作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德行的老师。《论语》里“子日”的“子”,都是指孔子。    [2]学而时习之:“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学(敬),《说文》:“觉悟也。”即提高认识,摆脱蒙昧,是探索未知;习(留),会意字,从羽从白,从羽与鸟飞有关,《说文》:“习,数飞也。”指鸟儿练习飞翔,效仿、践行的意思,是践行已知;时,揭示了认识和践行形影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  说:假借为“悦”,喜悦、高兴。    [3]朋:本义是货币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引申指关系亲密的人,古时同一个老师教的称为“朋”。这里也指志同道合的人。    [4]愠: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并且能按时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个君子吗?”    【说明】    一、本章说明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情:一是学有所得,是很愉快的;二是学有所成,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求教或切磋德业,是很愉快的;三是学而有成,哪怕人家不理解,能做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能怡然自乐。孔子一生好学不倦,这章是谈他的学习感受,并以此教育、勉励自己的学生。    二、1.“有朋自远方来”是兼语句,兼语“朋”充当“有”的宾语和“自远方来”的主语。2.“不亦……乎”是个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其中的副词“亦”已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确认、肯定的语气。“不亦”和“乎”之间常插入形容词,有时也插入名词和动词。“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3.孔子的第三句话主语是个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    三、反问句语气一般比直陈句强烈,但也有一些比直陈句和缓。本章的三个反问句,语气舒缓,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弟:本义是次弟。引申为兄弟的“弟”,又引申为敬爱兄长,后写作“悌”。  好:动词,喜爱。鲜:少、很少。    [3]务:致力、努力从事。  本:本义是草木的主根或主干,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根源,基础。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工作中遵循的事理,即道理、规律,再引申为道义、道德。    [4]仁:孔子倡导的最高道德。    【译文】    有子说:“他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人物的,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人物,却喜欢造反作乱,更是从未有过的。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本和基础;根本和基础树立起来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和基础吧!”    【说明】    一、百善孝为先。本章说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施仁德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二、周王朝是个封建宗法制国家,是建立在家族统治基础之上的。家族的伦常尊卑关系,是封建贵族社会等级秩序的政治基础。所以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国家也就长治久安。    三、1.有子的第一句话是个复句,分句是“者”字词组充当主语,“者”字的定语是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主语“其为人”是主谓词组。有子的第二句话也是个复句,②分句是个条件关系的紧缩句形式,①②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古汉语否定句如果以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边。3.也者,句中语气词的连用形式。“者”表示停顿,“也”加强语气。“也者”用在主语后边作较大停顿,以便突显下文的解释说明。4.其,副词,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5.“与”是“欤”字的早期写法,多用来表达疑问语气。朋“乎”比,语气要委婉一些,并且含有感叹成分。这里是表达测度语气,常同副词“其”、“得无”等配合使用,相当于“吧”。    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句用了顶真的修辞方式,即用前一句的结尾“本”做后一句戢开头。使上下旬衔接紧密,更好地反映了“务本”与“道生”之间的内在联系。P1-2

前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语录体典籍,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兼及部分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最丰富、最可信赖的第一手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祖先原是宋国贵族,为躲避内乱到了鲁国。他的父亲是鲁国大夫。孔子幼年丧父,为了赡养母亲,曾作过吹鼓手之类的“鄙事”。二十岁以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廪)和“乘田”(管放牧牛羊)的下级官吏。四十七岁时,当上了中都宰(都城曲阜的行政长官),随后又擢升为司空(主管建筑)、司寇和大司寇(主管司法)。五十四岁时,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升任代理宰相。不久,由于鲁国当政者收受齐国馈赠的女乐,耽于淫乐,不理朝政,愤而离开鲁国。孔子勤奋好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左右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去相位后,他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推介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但都没有得到任用。六十八岁回到鲁同,专心从事《诗》、《书》、《易》等古代典籍的整理和传授工作,并编纂了《春秋》,七十三岁逝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周天子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之间相互兼并,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孔子希望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缓和统治阶级内部以及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主张凡事要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上,他主张以德治国,实行仁政。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要求当政者“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应该正人先正己。孔子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们都能按照自己的身份,律己待人;理想的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无论老幼,都能受到善待,各得其所。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品质修养。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首先要树立坚定不移的志向信念。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时时处处培养和坚守仁德。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认为诚实守信,才能立身处世。他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志趣,不要只满足于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等物质刺激。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如何对待过错的问题上,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们要正视并改正错误,不能重犯同样的过错。孔子的这些言论,警策深刻,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孔子既是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方面的许多真知灼见,今天仍然很有价值。他认识到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上,他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紧密结合。在向谁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出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在教育上,他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主张“有教无类”,做到了“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实行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弥足珍贵。    但是孔子轻视妇女,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他还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知识,责骂向他请教种植庄稼和蔬菜知识的学生为“小人”。这些都是他的思想局限。    孔子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论语》在语言表达上,特色鲜明。《论语》的语言或明朗爽快、辞直义畅,或尖锐泼辣、一针见血,并常用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因而各个章节的观点突出,爱憎分明。《论语》常用单音词或三、五字的短句以及合叙、紧缩、省略等紧句叙事、写人、抒情、状物,语句精练浓缩、简明扼要。《论语》多用比喻、对比、回环、反复、反问、映衬、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渲染、强调表达的内容,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论语》中许多生动精辟的句子,广为流传,历久弥新,成了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或凝缩演变成了生动、深刻的成语典故。    孔子思想在我国影响最大,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行,语言生动简洁,深刻精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探讨,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为发展社会文化教育服务。

后记

这些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阅读和研究《论语》的热潮,出版了许多解读《论语》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大都是解析其思想内容,阐述它的现实意义的。我们认为,要真正读懂《论语》,领会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首先应该掌握每个词(包括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了解每个章节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因此,我们萌发了编写这本《论语导读》的想法,重点对各章的每个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对每个虚词(包括复式虚词)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气加以具体说明,对各个章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艺术进行赏析。我们深知,以我们的学养,是很难完善地完成这项任务的,尤其是语法分析,据我们所知,还没有人作过这样的实践,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但现实生活既然有需要,我们也就不揣浅陋,勉为其难了。撰写过程中,虽然反复琢磨,数易其稿,定然还会有许多不周乃至错讹,诚望方家予以指出,不吝赐教。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杭州师范大学江平教授主动提供相关藏书供我们阅读,四川辞书出版社尤晓辉编审复印有关资料邮寄给我们参考,并对书名和内容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赖忠先积极为我们联系出版单位,我的妻子周琴华更是包揽了全部家务,使我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从事编撰。对他们的热情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特别思念母亲吴淑英,没有她的含辛茹苦、言传身教,我很难在这耄耋之年,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此书的编撰工作,谨以此书献给她的在天之灵,愿她能得到慰藉,含笑九泉。    本书确定内容框架后,分头执笔:引言(“孔子生平、思想和《论语》简介”),毛赛春;1.110.27章导读,毛赛春、张学贤;11.1 20.3章导读,陈侣君、张学贤;“古汉语语法概要”,郑灵琐;“《论语》虚词用法详释”、“《论语》复式虚词用法索引”和“《论语》言语艺术手法索引”,吴克强。全书由张学贤、吴克强统稿。    张学贤    2012年11月1 5日于杭州金都雅苑

内容概要

张学贤  江苏常州市人,1932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浙江金华教育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著有《古汉语语法比较》,与人合作著有《古汉语比较修辞学》、《译著》、《古汉语专题讲座》、《古代汉语常用五百字》等,在《杭州大学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宁夏教育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例言引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附I 古代汉语语法概要附Ⅱ 《论语》虚词用法详释附Ⅲ 《论语》复式虚词用法索引附Ⅳ 《论语》言语艺术手法索引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导读》编辑推荐:孔子生平,思想及《论语》简介。《论语》各章节的注释、语法分析、主旨概述、语言艺术鉴赏。附录:古汉语语法概要;《论语》文言虚词用法评析。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一、孔子生平,思想及《论语》简介。二、《论语》各章节的注释、语法分析、主旨概述、语言艺术鉴赏。三、附录:古汉语语法概要;《论语》文言虚词用法评析。书稿有导读作用,将每章按原文、注释、语法分析、译文、说明编排,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对《论语》有一定


 《论语》导读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