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召唤

ISBN:9787552702966
作者:(美)伊丽莎白•佩森•普伦蒂斯,Elizabeth Payson Prentiss

内容概要

伊丽莎白•普伦蒂斯(1818-1878)出生于美国一个敬虔的牧师家庭,从小文学素养深厚,写作才华横溢,后与长老会牧师兼神学院教授普伦蒂斯结婚,定居纽约,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她自幼体弱多病,又经历了人生苦难,在挣扎熬炼中却不断保持着对上帝的信、望、爱。这使得她的文字有一种扣人心弦的亲和力和穿透力。
她一生谱写的圣诗有132首。其中圣诗《爱主更深》(More Love to Thee, O Christ)是圣诗史话上的经典力作。那是她结婚第11年时一双小儿女因瘟疫夭折后写成的,也是在中年丧子之巨痛中,紧紧仰望上帝应许的感人佳作。她一生创作的作品达25部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带有半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天堂在召唤》(Stepping Heavenward),其中不少叙事都是作者自身经历和体验的真实投射,可谓作者半世沧桑、一生心血,全都凝萃于此书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天堂在召唤》呈现了一位普通基督徒女子凯蒂从青春期到中年,跨越20多年的心灵成长史。本书真实袒露了她青春期的叛逆、初恋的迷失、信仰的归正、爱情的纠结、为人妻的挑战、为人媳的压力、为人母的艰难,以及众亲友离世时的悲恸,自己临终前的感悟……在上述每一步成长阶段中,都贯穿了主人公对自我的更深反思,对上帝的更深认识,也呈现着她在基督里对自我的更深接纳,在恩典中对上帝的更深信靠。上帝借着漫漫岁月的拆毁和重建,使她曾经刚愎、急躁、骄傲、自私的生命,一点点变得柔慈、平和、谦卑、宽广……
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很大轰动,当时销量就曾达到二十多万册,而且畅销两个世纪之久,至今仍广为传颂。此书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属灵价值、文献价值、历史价值。


 天堂在召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婚姻生活对我来说就是喜乐与痛苦并存的蒙福的功课。”再次翻开《天堂在召唤》这本书,看到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安慰啊。生活就像一部戏剧,而你自己从来不是导演。就拿我来说吧,闪婚从来不在我的计划以内,可还是闪了。还没来得及体验恋爱的滋味,时间快得就把我送进了婚姻。没有人告诉我婚姻生活是怎样的,也没有人告诉我怎样适应新婚生活。可以说,神赐给的伴侣真的是最合适的,神配合的婚姻生活真的很幸福。但另一方面,除了大部分的甜蜜与喜乐外,还有困惑和纠结。毕竟男人和女人是如此不同,而我们都是罪人。婚前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当在婚姻生活中具体操练爱的功课时,我依然会困惑。就拿幸福来说吧,在婚姻中最幸福的事就是他全心全意陪着我的时候,我会感受到被爱与甜蜜。可即使是这样幸福的时刻,我心底依然有失落,因为我会想抓住幸福时光,想让时间停下来。可这却是我把握不了的。神在婚姻中让我享受到了以前从没有的幸福,可也更加让我认识到一个事实:除了耶稣的爱,没有什么能填满我内心的失落。我感恩在世上的幸福生活,可我也真正开始向往将来那美好的天家了。婚姻生活中应该不会没有痛苦吧。痛苦是很实在的,当我们沟通不畅的时候,当我们闹矛盾的时候,当我只看着对方缺点的时候,当生活感觉越来越平淡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时……这些都让我痛苦,甚至会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能经营好我的婚姻。结婚前,我有一种感动:婚姻应该是神给我的一份产业,为了神,我应该经营好它。这个感动一直伴随着我,即使在我任性发脾气时,我心底也在呼求:“主啊,不要让我搞砸了你给我的产业!”我现在回想当初为什么《天堂在召唤》那么触动我,甚至在信仰让翻转了我的生命,让我学习顺服的功课,现在我知道是因为主人公凯特的真实,让我也真实面对自己:“我不能没有耶稣,离了耶稣,我这样一个罪人肯定会搞砸我的生活,拆毁我的婚姻。”而凯特无数次在日记中表达道:“感谢上帝,我的种种失落和不满,我糟糕的状况,我的贫穷和苦楚都于我有益,将我千百次引向上帝,如果不是他的帮助,我要如何渡过难关?但我还是不满于自己在他眼中的形象。我知道我的生命中有缺乏,但不清楚缺乏的是什么。”也许就是这缺乏将我们不断引向成圣的生命。我再次细细品味这本书,默想一个基督徒的一生。基督徒的生命必须是个人化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凯特的经历不能等同我的。但我也认识到,基督门徒身上那些伟大的特质是相同的,所有有益的书籍、讲道、赞美诗都见证了上帝的旨意纯全美善。无论他降灾还是赐福,我们都要按照他的本相来爱他。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幸福,我们或行动或受苦,只要行在他的旨意中就足够了,这是我们所能做的。因为我们的人生不过是暂时的存在,透过它我们要进入那永恒的生命。前两天,我亲爱的丈夫为我写了一首歌,他自己谱曲唱给我听,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妻子。但我也知道,我每天还是要经历疲惫失落,要跟自己罪恶的老我斗争。这个世界并非天堂,否则我们就会贪爱它,进而想要在这里搭建永远的帐幕,而不再渴慕天上的家,但那才是我们的归宿。这些现在对我来说,真的是那么真实的盼望。最后,我得为我未来的孩子感谢《天堂在召唤》,因为看到凯特的一生,我第一次很真切地想成为一个妈妈了。凯特让我发现做一个女人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妻子,全心全意守护她的家庭。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女人可以孕育生命,孕育下一代。凯特有6个孩子。看到她辛苦的养育孩子,那样的爱孩子,哦,一个女人即使什么都做不了,她也可以影响她的孩子,影响她的家庭。我为生为女人感到荣耀,也期待那伟大的使命:成为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即使会很艰辛。唐太宗为魏征写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好的属灵书籍就是一面好的镜子,而《天堂在召唤》更是这样一本书,愿推荐给所有的朋友,愿感动作者的灵也感动读此书的每一个人。——青沐
  •     首先,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性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主人公凯蒂的性格里有我们的影子,她的家庭也和我们一样,她所面临的问题和我们相似。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经历才能给我们以启迪和指引。第二,这本书更适合女性阅读。一个单纯的、任性的、易爆易怒的女孩子,被打磨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赐、良善的女人,期间她经历了的许多磨练,这些磨练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救世之举,都是一个女人人生需要经历的事情:恋爱、结婚、生子、和公公小姑子一起住、和妈妈一起住、和朋友交流、照顾孩子等等。但就在这人与人的接触中,凯蒂常常悔改、常常祷告、常常唱歌,她的泪水让她学会了不靠自己,将自己完全献上。渐渐地,渐渐地,百合花开放,散发出阵阵幽香。第三,真理是不变的。一个女人若想收获美好的婚姻生活,就必须舍弃自己,像“智慧的妇人”--------凯蒂学习。有一天,“你的丈夫依靠你,你的儿女要称你为有福的。”
  •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家有女孩的基督徒父母,主啊,求你怜悯……一、女儿的黑洞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位青春少女,出生在温馨的基督徒家庭,成长于敬虔的主日学学校,身体健康、相貌美丽、头脑聪慧、学习优秀、热爱阅读,而且多才多艺,会弹琴、善绘画、唱赞美诗犹如天籁之音,你会不会觉得,这样一位父母怜爱、老师夸奖、牧者关心的少女简直就是基督徒青少年的楷模?然而,也许你恰恰错了。如果你看看《天堂在召唤》中的女主人公就知道了。这个乖乖女凯蒂表面上很完美,其实也同样是罪人一枚。来看看她真实的内心写照吧。懒惰:常常夜晚熬夜看小说,早晨拖沓睡懒觉,自己打扮挺光鲜,房间却不爱整理。暴躁:动不动就和弟弟为小事发生争执,动不动就和妈妈顶嘴争辩,动不动就闹点小情绪,很是自怜。嫉妒:为了表现自己的博爱美德,对闺蜜“拱手相让”,可真见到闺蜜有了其他女伴,嫉妒得不行。虚荣:喜欢唱歌,目的是“为了得到公众的欣赏和崇拜”;喜欢绘画,目的是为了得到爸爸的嘉奖。冷漠:她不喜欢探望穷人和病人,嫌她们“又老又脏,受不了她们的呻吟与抽泣”;贪图逸乐:觉得新衣服和假期旅行是比聆听福音布道更美好的事情。因为其他女生都这样,“她们心中想的全是穿着打扮,赶宴赴会,时而卖弄风情,这等想法她们已经习以为常……”而自己只是偶尔这样想想,“现在趁我还年轻,不如就纵情欢乐,享受美好时光。”固执任性:英俊潇洒,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查尔斯对她甜言蜜语奉承几句,“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漂亮、心地最善良的女孩。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你的爱。”她就想要与之私定终身,完全不听母亲的忠告;而品格高尚,救死扶伤的欧内特医生因为不善言辞,不懂讨女孩欢心,长得老气横秋,她就毫不留情地将对方拒之门外,也不屑于属灵长辈们的劝勉。表面敬虔:虽然每天坚持祷告,但常常觉得祷告只是义务;虽然计划读经,却觉得经文离自己很遥远;对阅读属灵书籍毫无兴趣,对其他世俗言情小说却看得津津有味;对天堂永生等字眼持颇为反感的态度,只希望好好享受今生的欢愉。……以上只是列举了几种表象,但归根结底都是她内心自我中心的偶像作怪。也由此可见,她只是活在宗教和律法的外衣里,却没有真正活在福音之中。也就是说,虽然她也看到自己的很多毛病,但总想要通过“自我完善”来自我救赎,自我称义,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全然败坏无力自救的罪人,所以骨子里还是很骄傲;甚至最终重生得救后的初期阶段,虽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救恩,但并没有单单注目恩典本身,还想要通过来“自我修行”换得成圣的资本,于是情绪便很容易多变,属灵状态好的时候,要么骄傲高估自己;属灵状态不好的时候,要么自卑厌恶自己。二、母亲的叹息我更多不是以一名编辑的眼光,而是以一名母亲的心肠来看这个少女的自怜、自义、自傲、自私……等心理黑洞。我一边看得唏嘘不已,一边联想到自己快9岁的女儿不久以后会不会也落入这种法利赛人的光景。我为什么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少女时代呢?因为我在18岁之前从没有听过上帝和福音,很少感受到爱,更多感受的是浓黑的苦难;人生目标就是为了应试竞争考大学,成为社会精英;相信人死如灯灭,活着是王道;和凯蒂那美好温情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教会环境完全不同,虽然我成长中内心也有过深深的心灵黑洞,但毕竟负面的外部成长环境要承担相当一部分责任。所以,我结婚生子后会误以为,一个生活在正能量外部成长环境中的青少年会必然心灵健康、富有爱心。温情的家庭、敬虔的学校、纯正的教会能够让孩子如同小树一般,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但凯蒂颠覆了我的盲目乐观幻想——我忘了,这颗小树本身的根是烂的,正如人本身的罪性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任何人最需要的是福音的救赎!别以为儿女在属灵的基督教环境氛围下,理所当然就会得救并渴慕成圣!我常常会因着凯蒂而想到自己的女儿,同样,都有多年信主、参与教会服侍、也还算注重亲子关系的父母;同样,都有注重基督教教育、奉献爱心的学校和老师;同样,小圈子里都满了弟兄姊妹父母老师牧者爱的温情;同样,都是会弹琴会绘画会背经文会唱赞美诗的“淑女”;但也同样,还可能会变成表面敬虔内心冷漠的法利赛人。有人可能觉得我杞人忧天。正如女儿老师们夸奖女儿在学校非常乖巧,温柔,顺服时,我却开始战战兢兢了。因为在家里她可并非完全如此,常常让我又忧又叹。女儿在学校温言软语、乖巧听话、认真上进可能更多是为了保持一种“属灵小基督徒”的自我形象,以建立安全感和价值感。而到了家里,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因为和家里人太熟了”,反而就露出庐山真面目,说话大呼小叫毫不淑女,对弟弟有一种不客气的轻视,对爷爷奶奶也有时不恭不敬,对父母的吩咐也是懒洋洋拖沓沓的,很少会自觉体谅家长的辛苦,主动想到分担家务。前一阵子,看到她在主日敬拜时,只想着早点离开去玩。大家都感动不已,她却表情漠然目光涣散;看到她在家庭敬拜时,非要反复弹一首赞美诗,我们让她停止弹奏,她还死活不肯,要求我们必须听她司琴,有些荣耀自己,而非荣耀上帝的意思;看到她不愿和我去探访那些伤残人士,理由也是“他们又脏又臭”;看到她总在责备弟弟的刺,却看不到自己的梁木……我的心都凉了,甚至,有时候,心都在流泪。总之,凯蒂的毛病我女儿也多少有一半吧。我并不期待她在家里如同在学校一样,徒有表面上的乖巧、温柔、顺服的行为,而内心却依然故我。我所期待的,是她的内心被福音所触摸,被恩典所感动吧。但看完本书之后,我开始逐渐提醒自己:其一、女儿也是妈妈的镜子。我这个母亲也不是全然败坏的么?女儿这样有多少是我自己从前疏于管教造成的呢?我自己得先悔改才好;其二、我看到女儿的悖逆,上帝也同样看到我更多更深的悖逆。但上帝还是在恩待忍耐我,一次又一次给我时间回转,所以,我也需要恩待忍耐女儿,一次又一次给她时间回转,不要把虚构的玛丽·琼斯来当女儿的属灵榜样;其三、无条件接纳上也需要持守真理。我从前过于注重和女儿交朋友,发展亲密感,但缺乏在真理上的劝勉和警醒,所以我现在开始每天跪在她床前,更加迫切地与她传讲福音,并为她守望代祷。盼望上帝早日怜悯拣选她,让她和上帝建立真实活泼的关系,就像凯蒂母亲所做的迫切代祷那样。是的,主人公凯蒂的母亲给了我极大启发。有时我看到凯蒂种种悖逆的行为,我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暗想,如果这是我的女儿,我肯定要怒斥一番,甚至好好责打一顿!但凯蒂母亲没有。她更多是在女儿屡屡悖逆之时深深叹息,默默流泪,暗暗代祷,这也让我更多来学习如何做一个“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母亲。我也特别地留心凯蒂母亲的所言所行:她写小纸条送礼物的同时苦口婆心地劝女儿查考研读圣经;她在女儿心中爱慕世俗虚荣时的智慧提醒:“唯有神才能让你真正得满足”;她见女儿误入早恋陷阱时,并没有将两个小情人强制拆散,却谨慎地将两人的会面置于自己的严格监督之下;她在女儿幡然醒悟恋人的虚伪无情后,并没有冷嘲热讽,反而泪流满面地安慰女儿;她面对高富帅的“金龟婿”的诱惑,根本不为所动;她在女儿神学观走极端有偏差时的平衡纠正;她推荐女儿阅读巴克斯特写的《圣徒永恒的安息》……这是一个多么持守真理,又满怀恩典的母亲啊!三、母女的同行 所幸的是,凯蒂虽然认识救恩很晚,但她从小就置身于19世纪清教徒看重律法的大环境下。律法非常重要,起码让人知罪。可惜今天情欲高涨的大环境,不仅拒绝救恩,也稀释律法,律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的罪感意识也越来越淡漠。而凯蒂一出场时,却因从小知晓律法而拥有一种模糊的罪感意识,知道自己的很多心思意念和行为举止是不好的,会让妈妈难过,也让自己内疚,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模糊的罪感意识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沉重,她逐渐感受到内心“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的挣扎之苦,善与恶、灵与欲、信与惧的撕扯之苦。但即使如此,她仍不肯放弃自救的巴别塔之路。直到有一天她经过极为痛苦的“挫折教育”——失恋后,才发现自己如此的愚拙和骄傲,终于接受那古老弥新的福音:耶稣基督爱她这样一个不堪的罪人,已经完全释放了她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想到这里,我也发现如今“信二代”的孩子对恩典的体会太肤浅,太廉价,不知道是不是吃的苦太少?还是现代的物质条件太好?我盼望他们能够反复阅读和反复聆听律法的教诲。因为昼夜思想耶和华律法的,那人便为有福。强调律法(但不是变成律法主义)虽然不会直接让他们重生得救,但能够起码让他们看到上帝是何等圣洁纯善,而自我又是何等污秽伪善,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强调恩典,他们也许更能意识到,不是时下流行的“我很棒,我很特别,我真的真的很不错”,所以,天父爱我的本相;而是上帝透过耶稣基督的舍命流血,才能够爱我,接纳我,使我变成“天父的孩子”,否则,我们永远只配做天父的仇敌。那无罪的耶稣被有罪的你我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何等昂贵的恩典!重生得救后,凯蒂的内心开始渴慕神,谦卑自己,真心乐意服侍他人,当然,成圣路上她也有反复和起伏,“我认识到,我若是想要得到从上帝而来的喜乐,我就必须放下自我,全然献上。但我的本性罪恶,却不愿意降服,不愿意献上。我想要上帝的生命在我里面,但同时我也不想放下自己的道路和意愿。我渴望能够以谦卑温柔的样式与上帝同行,但我也想要得到掌声和他人的推崇。”但你会发现,少女凯蒂总体而言走的是一条以基督为中心的上行之路,圣灵对她的改变是缓慢又真实的。这时,我的心才慢慢悬下来,想必凯蒂母亲的心也是如此,看到女儿在恩典中不断长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母亲欣慰的呢?如何帮助一个基督徒少女在恩典中长进?首先,要自己在恩典中不断长进!我从本书前半部分归纳为以下六点:一是帮助其对福音有归正的认知(理智)。最初凯蒂认识的不过是一套宗教:早晚祷告、上主日学、唱赞美诗,立志做出好行为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为了得到上帝的接纳;而后来,才全然知道无法靠自己得救和成圣,唯靠一次又一次回到耶稣基督的救赎上。二是帮助其对救恩真实的感动(情感)。最初凯蒂对基督的救恩没有什么感受,还想凭自己的功德去爱上帝。而后来,知道是神先爱了她这样一个“刚愎自用、愚顽不化”的罪人时,她开始对自己的罪感到如此忧伤,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平静、安息。也就是说,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必然会有更深的罪感意识和更深的恩典意识。三是帮助其有愿意改变自我的心(意志)。最初凯蒂对成圣有很多抗拒,讨厌十字架的修剪,慢慢地,她越来越愿意对付自己的败坏性情,越来越愿意顺服圣灵的带领。“我根本没有权利为自己而活,我应该为上帝而活才对。我将自己全然献给上帝,之前我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现在我已经决定委身上帝,同时我也要实践自己的决定,无论多么辛苦都要付诸实践。”四是属灵长辈的劝诫(被服侍)。最初凯蒂的圈子只是一些和她一样好逸恶劳的贵族小姐,忙于派对、野餐、玩乐,也对闺蜜有强烈的迷恋倾向。但后来,开始接触一些像妈妈一样敬虔而深刻的年长女性,如加博特师母、坎贝尔夫人、婶婶等,当她把自己的困惑敞开时,这些年长女性或是以真实生命来影响她,或是以智慧圣言来劝勉她,对她激励甚大。五是日常生活上的操练(独处中的服侍)。最初凯蒂是圣俗两分的,无法理解或吃或喝都可以荣耀神,所以也不屑通过日常操练,想要为神做一番大事工,经常走极端,但后来生活越来越平衡,开始主动为了荣耀神而整理房间、帮助家务、保持整洁、早睡早起……愿意在最卑微最琐碎的小事上操练生命。六是事工上的操练(群体中的服侍)。最初凯蒂一点也不愿意和穷人、病人、孩子打交道,嫌他们麻烦,更愿意自己过琴棋书画的优雅日子。但后来,母亲告诉她,上帝的目的不仅是让我们自己得救和成圣,而是单单因着感恩的动机去服侍他人和传递福音。在母亲的陪伴下,她开始去服侍教会儿童主日学、照顾邻舍、探望穷人、照料病人,表面上是她在付出,其实是她收获最多。尤其在不断服侍临终患者的真实经历中,促使她不断反思今生和默想永世。在真实的目击死亡面前,她明白了什么东西是暂时的,虚空的,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不朽的,并且尝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的极大喜乐。感谢《天堂在召唤》一书前半部分,让我了解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青少年的真实复杂心态,也让我了解做一名基督徒母亲是需要何等警醒、智慧、温柔的牧养之心!更让我了解,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何等需要探讨对“信二代”的真实牧养经验!希望有一天,我能和女儿一起阅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一起面对人性如此深的黑洞,也一起见证上帝如此深的怜悯!2014年10月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难得一见的好书,经典
  •     十架虽重,重不过他的恩典
  •     平凡女子的信仰成长记录。十九世纪清教徒的生活画面面。一气读完。还会再细细品读。
  •     豆瓣试读
  •     2017年读过的第三本书,倍受感动,上帝能改变一个人,无论顺境逆境,一切都是神的感恩,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我们仍要歌颂赞美他!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和安排,安稳在主手中吧!他的恩典够我们一生所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