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7410693
作者:刘柠
页数:261页

内容概要

刘柠,60年代出生,作家、学者。大学时代游学东瀛,后服务日企数年,以对日本深度细致的观察著称,国内诸多媒体的日本评论文章皆出其手,自称“独立学者,普罗作家”。已著有《穿越想像的异邦》《、“下流”的日本》、《前卫之痒》、《竹久梦二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引子:唯一的黄皮肤
“舶来”少年,立志丹青
到巴黎去
蒙巴纳斯的“希腊人”
一战的阴云·伊冯娜
巴黎的宠儿·瑶姬
两度归国·君代·《秋田的行事》
二战·从军画家.“彩管报国”
战后:水别日本
回到第二故乡·吉吉之死
归化·皈依
隐居·最后的工作
嗣治的艺术
青涩的登场(1910-1920)
巴黎成名(1921-1929)
战前游历:日本·美洲·亚洲(1929-1940)
战时归国(1940-1949)
战后赴法定居(1949-1959)
从“嗣治”到“列奥纳多”(1959-1968)

作者简介

藤田嗣治,是巴黎画派中唯一的黄皮肤;而《藤田嗣治(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藤田嗣治的艺术评传。《藤田嗣治(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中系统全面地追叙了藤田嗣治从游学巴黎到声名鹊起,从战时“彩管报国”到战后皈依天主的人生经历。嗣治与毕加索、基斯林、莫迪里阿尼等艺术巨匠的交游轶事,他前后几段轰轰烈烈的法兰西式的浪漫爱情,其艺术从青涩到成熟几经波折的坎坷经历,当然更不可少地,他各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所有这些,无不满溢着巴黎式的浪漫。


 藤田嗣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从东京到巴黎有多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日本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是如何完成从隔膜到互哺共生,直至今天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种理解是,作为日本现代文化的中心,东京是否能够成为当年的巴黎?当然,对于后一个问题,与我们更相关的是,798还有成为左岸的可能吗?北京离东京的距离有多远?但是,对于最后一个非要牵涉中国的俗套问题,我们现在根本不能问,也不必问,不可问。1919年,当藤田嗣治的乳白色皮肤裸女画像轰动巴黎的时候,中国画家刘海粟甚至找不到一个愿意做裸体模特的女性。甚至直到今天,在情色艺术和色情之间,我们还远不像日本人那样,有着明确的界限。所以,一旦遇到行政上的严格控制,连美剧都要躺枪。所以,在问第二个问题之前,第一个问题显然更有意义:东京与巴黎是如何接轨的?在刘柠先生的笔下,20世纪前期的巴黎,简直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天堂,由于各种原因而聚居于巴黎的艺术家们,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产生了一个可以用“文化大爆炸”来形容的效果,而藤田嗣治,既是其中的受益者,也是这种大爆炸的促成者。在书中有2个细节,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小小旁证,一处提到,在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上,藤田的画作为日本中学生代表作被送展;另一处细节提到,在藤田的首次画展上,毕加索亲临观摩了有三个小时之久。是什么吸引了毕加索以及马蒂斯?比起技法和创新,我更倾向于相信,是藤田作品中体现出的异国元素,而且这种异国的元素与欧洲美术结合而孕育出的新的艺术形态,让毕加素看到了一个新的大陆。如果说,明治时代,整体上还算是一个日本人仰视西方、力图脱亚入欧,甚至有全盘西化倾向的阶段,那么,到了大正时代,日本人对西方仰视归仰视,实际上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艺术上,在吸收西方流派精华的时候,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虽然,比起远在国外的藤田嗣治来说,竹久梦二才是大正时代的正宗LOGO,但是,打破文化界限,让两种文化得以神奇融合,是他们成为大师的一个共同的必要条件。梦二式的美人,藤田式的美人,一个是吸收了西洋元素的传统创新,一个是将日本元素融入西洋主流,把这两个人放到一起,就像是一面镜子的正反面,可以说是同时映衬出了那个时代日本人在文化上的进取方向。我们常常把拿来主义挂在嘴边,但克隆和模仿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而日本,或者说,日本让我个人觉得奇异的一点,就是他们吸收了西洋文化之后,往往能够独创出一些深深打上本土标签的现象。他们可以毫不客气地“拿”,但更神的地方是毫不犹豫地“改”,改了以后还能让你不得不服。比如,成立于1914年、被日本视为“国宝”的宝冢歌剧团,就是脱胎于西方歌剧,甚至剧目、音乐、舞美等等都是西式的,但这个全部由未婚女性组成的剧团本身,却有着极强的日本印记。甚至今天的AKB48组合,甚至包括以西方历史文化为题材演变而成的日本动漫作品,无不如此。以西方文化为壳,但塑造出的是日本的人物,贩卖的仍然是日式的价值观念。再比如,黑泽明的《蜘蛛巢城》和《乱》这两部影片,实际上是根据萨翁的悲剧改编,但这种改编方式,使得故事放在日本的背景下,居然没有一点违和感。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天份及努力等因素,但是,时代的大环境,却是决定着个人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藤田的艺术走向是否会有所不同?而如果竹久梦二活到了二战时期,他是否也会选择“彩管报国”这条道路?勿庸置疑的是,个人的命运往往会被时代所推动。
  •     “我回来是为了在这里永居的。我想死在法兰西,然后葬在蒙巴纳斯公墓,莫迪里阿尼的旁边。” 艺术家最终归化的是“美的国度”。我觉得藤田嗣治是很幸运的,他一生所爱的事业,他一生为之努力。他受到争议的战时背景是他与生俱来无法躲避的家庭背景和责任,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能选择的并不太多。把任何人放在战争这么极端的背景下评价都是片面的。大风大浪生离死别画家经历的多了,才能那么轻描淡写的回答记者们关于为何回到法国的问题。
  •     我手里有一本台湾艺术家出版社的《巴黎画派的旗手-藤田嗣治》,另外河北教育出版社也在2012年出过一本《藤田嗣治》,随便在豆瓣里搜下,至少有七八本关于这个日本鬼子的画传。你怎么这么肯定自己是国内第一本?而且藤田其人品污点颇多,二战中入伍,成为日军的政治画家,军前效力,画了很多太平洋战役和轰炸中国南昌的作品,极力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     在读库上的一篇文章,加点图片就成了一本书,卖的比读库贵多了。
  •     藤田嗣治为了提醒自己要勤奋,在左腕纹了一只永远指向12点钟的手表。
  •     读完藤田嗣治的传记,大概能明白为何小栗康平执意并钟情于他。适合改编传记片的人物们,往往自身的经历,会为叙事提供某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性。比如,如何斡旋周遭利益,怎样面对困兽般的自我争斗,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我等。藤田的一生,身陷矛盾的囹圄。他的和洋中用的画作,便是最佳例证,遑论其几起几伏的人生:儿时表态“非和制,乃舶来”,作为东洋黄皮肤,在自由奔放的蒙巴纳斯时代,以奇装异服声名远播。在战争的漩涡下,“彩管报国”的抉择也是基于“异邦人”的身份怕被人拒绝排斥,染指战争画的七年,被人诟骂失坠的污点。离开,回来,聚合,分离,东方,西方。感慨于“画家只管画画,同伴之间不要打架”,感动于“吉吉去世后,蒙巴纳斯巨匠唯独他一人为她送行”,钦佩于“临终前,削肉剔骨,直至油灯燃尽的壁画创作”。
  •     在蒙巴纳斯时代,藤田特立独行,在战争纷乱的时候,藤田选择趋炎附势,染指战争画,以至于后半生洗不去的污点,战后毅然告别日本加入了法国籍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人的一生有太多选择,选择的利弊当下无法评论,幸运的是藤田在绘画的光环下让这些得失都找到了一个居所,让很多事情看起来都不那么重要了。这样的人永远活在传记里,却不在生活里。
  •     作为传记有点失真,很中庸的一本书
  •     越成熟世故,就越能懂他(书写得一般
  •     起初在书摊上看到他的画册,当时觉得他的画超级好看,当读完这本书后对他的经历还蛮感慨的,人啊一生偶然说过的那么一句话就像描述了他的整个人生一样。此书画评少,个人艺术观念稍作探讨,更多的是评论他的行为动机,文笔较美,更像是人物历史介绍。
  •     贵圈真乱,女神颇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