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格.》章节试读

出版社:CUP ELITE TRAVELLE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9889821500
作者:胡恩威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133页

高地價政策對香港都市生態的破壞難以估計,許多珍貴的歷史建築和舊區在短時間內唄政府消滅。上環舊區就是一例,市區重建局的前身土地發展公司,把上換一代本來是香港人的歷史遺產、文化資源、旅遊景點的老商店和建築徹底消滅,像中環中心現址的德雲茶樓、南北行的南貨店、潮州小食大排檔、舊茶餐廳都消失了。
高地價政策讓老東西都消失了,消失的不就是舊建築,更是舊建築衍生出的社區文化和社區網絡。

《香港風格》的笔记-老尖遊記 - 老尖遊記

尖沙嘴的酒吧區集中在柯士甸道、金巴利道、河內道一帶。這裡的風格沒有中環蘭桂坊、Soho、銅鑼灣及跑馬地的中產感覺,是地道草根風格與遊客的喜好相結合。

《香港風格》的笔记-霓虹世界的盡頭 - 霓虹世界的盡頭

試在任何一個夜晚,坐雙層巴士的上層,由尖沙嘴出發,沿著彌敦道一直走,或者在旺角西洋菜街,女人街(通菜街)的行人專用區漫步,又或者選擇在秋天的晚上閑坐在電車的上層,由西環出發,沿著德輔道、軒尼詩道、英皇道緩緩走著,都可以欣賞到大大小小的霓虹光管照片層層疊疊,構成香港最壯觀的城市景象之一。
——“香港需要大戲院”
中環的皇后戲院是香港現存的舊戲院之一。

《香港風格》的笔记-鐵籠萬歲&鄉郊風味哪裏去了 - 鐵籠萬歲&鄉郊風味哪裏去了

僭建物是香港建築的特色,這些建築物通常以鐵枝作為結構支架,外露於鋼筋石屎的結構之外,其主要作用是把單位面積擴大。這些“鐵籠式” 僭建物通常用作晾曬衣物、栽種植物、囤積雜物、打麻雀、打邊爐等。
從環保角度看,由這些鐵籠製造出來的空間,形成了一個buffer zone (緩衝地帶),把陽光從室內隔開之餘,也可以加強空氣流通,大大減低室內的溫度。
意大利建築雜誌《Domus》於2001年7月至8月號以香港建築和都市規劃為專題,用西方建築理論分析香港在世界獨有的高密度住宅高樓、 僭建物等,對分析香港風格提供了很多參考資料的角度。
九龍城寨(Kowloon Wailed City)是最具“香港建築”特色的建築群,由於在昔日屬“三不管”地帶,所以是僭建物的天堂。城寨拆卸之前,很多來自歐美和日本的建築學者專程來港,到城寨考察和研究,後來更出版了大批刊物和研究報告。
在香港政府眼中,城寨是地獄,裏面發生的事情都是非法的、不合理的。但是若果能細心研究城寨的建築設計語言及其演變,就會認同城寨是民間智慧的結晶。
城寨屬於“沒有建築師的建築”(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像解構主義的理論一樣,有機地在解拆重建,發展出非常獨特的空間語言。 我總覺得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最大的分別,是在於“人的位置”。西方建築強調以建築宣揚神的偉大、人的渺小;中國建築則強調建築空間和人的關係,以人為本,所以中國建築喜歡向橫平面地發展,西方則是向上發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村屋十分有研究價值,特色是結合傳統與現實——樓底高,通風好,方方正正的直線橫線,用料是到時流行的“洗水米”,顏色美麗。最有趣的是這些小屋的屋頂都刻有落成的年份,1958、1962、1960......的數目字,成為建築的一部份,房子變成了一個歷史符號、一個有機體,十足意大利建築師Aldo Rossi的作品。
上市期七、八十年代開始興起的“西班牙式”設計,大都是三層高的,用瓦磚砌成所謂“西班牙式”的斜面屋頂。這種所謂“西班牙式”別墅村屋當然不可能再西班牙找到,可能只是文化想像的產物。但這種設計已完全破壞了香港鄉郊村落的面貌。

《香港風格》的笔记-街道裝置&冰室世界 - 街道裝置&冰室世界

大排檔的設計美學完全是由功能出發的即興創作,有點像一艘登陸太空的小飛船,開檔前世一個盒子,所有相關的檯椅和用具都收藏在裏面。“裝飾”性的就是每檔的招牌,有白底紅字,黑底金字,有鏡底金字。大排檔的餐具也是一種特色,木筷子、竹筷子、藍邊小碟、藍白飯碗、筷子筒......都是消失中的香港風格設計。
另外,佐敦地鐵站口外面有一部賣話梅肉、芒果肉、檸檬乾等中國式糖果的小販車,是唯一仍然生存下來的歷史文物。一架斜面的手推車,裏面一格一哥的放著不同的涼果,上面是玻璃片或膠片,包裝的啡色紙袋也是香港一絕。

大排檔一定比露天茶座吸引,種類也多元化,大排檔和小販可以把城市裏面的in-between space填滿,在香港高樓大廈的環境製造一種“人性化”建築,是街道裝置,是標記(landmark),也是一種社區認同的記憶空間。 每個城市、每處地方都有一種反映其性格的“公共空間”,倫敦是酒吧(pub),巴黎是咖啡座,香港就是“茶餐廳”。
自從傳統茶樓、路邊大排檔小時、茶餐廳成為香港平民百姓的公共空間、古惑仔“講數”、的士司機“吹水”和交換交通情報、白領一邊吃早餐一邊八卦辦公室小道消息......茶餐廳成為小市民小故事的場所。

美都餐室是Art-deco設計的示範單位,也是最值得保留的香港古蹟和旅遊景點,大堂中間橙色底黃色透明膠燈凸字招牌已經在香港失傳,閣樓的一字排開的開揚鐵窗,配合外面公園的大樹,就是最有“香港味”的空間了。

茶餐廳的“前身”可能是冰室。張愛玲筆下的三、四十年代香港冰室已經絕跡,現在留下來的大都是六十年代開業的,空間設計大都是現代主義(Modernism)的簡約風格,又或者是上海二、三年代最流行的Art-deco風格。
老冰室老茶餐廳的設計風格,反映了當時平民百姓的美學價值和裝修工匠的手藝特色,像紙皮石、鐵閘、木檯、卡位、燈光裝飾、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美學價值,比較著重物料細節及整體風格的同一性。木工、金工、泥水、玻璃的應用和顏色配搭,不是現在那麼粗枝大葉。
ps: Art Deco风格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36159/

《香港風格》的笔记-序——閱讀城市 - 序——閱讀城市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未完成的Arcades Project以巴黎的Arcades(即現在的商場)作為出發點,透過與Arcades相關的事物和現象,由Arcades的建築結構、設計風格、商業運作、社會現象等等不同角度,分析工業革命以後的巴黎,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其研究方法不是學院式那種專科角度,而是跨科目(工程、建築、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跨界別的研究。
整個計劃的結構就像一本關於城市的字典,城市的資料庫,由A-Z,每個字母下面分成不同項目,每個項目下面出來本雅明自己的分析段位以外,還“引述”了其他文本,可能是介紹巴黎的旅遊書、巴黎政府的官方文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分析、尼采對建築的看法、雨果的文學創作......這些文本的重新組合,提供了一種新的“閱讀城市方法”。
倫敦的《TIME OUT》是一本本雅明式的城市雜誌。東京的《PIA》則回避城市的政治題目,集中吃喝玩樂,娛樂場景,紐約的《Village Vioce》報紙形式局限了影像和文字的配合,內容上比較接近知識分子口味。

英語世界以TIME OUT 和 ROUGH GUIDE最實用。
有啟發性的城市遊記,居於日本的小津電影專家 Donald Richie的《TOKYO》(reaktion books 1999),關於日本文化。
“我們對一個城市的理解其實只可以是很片面,很個人,但這種片面和個人化整合是生活在城市的一種特質。只是我們沒有自覺地把觀察這種經驗,透過這些觀察,無論是空間上感覺上官能上,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生活在城市習慣了機械式的生活,生存的各種壓力減低了我們對周遭事物的敏感度,吃喝玩樂桌子的可能就是一種官能上的刺激和被操控,來印證自己的存在假象。”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30页

香港身處亞熱帶,過去的建築設計也配合香港的天氣,所以露臺成為一種非常具功能性的建築語言。一方面可以減低室內的氣溫,也可以使室內和室外的空間產生聯繫。另一方面,露臺也可以成為小型綠化空間或私人園林,平衡高層建築的監獄感覺。從環保角度和生活質素角度來看,露臺是一種“必需品”。
但是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露臺只能是高官富人的專利品,露臺已從香港的居住建築完全消失,消失的理由並不是設計上的因素,而是政府官員沒有重視人性,沒有建築設計的知識,訂立不重視人性的遊戲規則,鼓勵發展上興建一些不適合人類生活和社區發展的建築物。
政府官員不重視人性,導致了露臺的消失。

《香港風格》的笔记-從山頂走下來&文字建築 - 從山頂走下來&文字建築

以前香港的店鋪用字很講究,不是現在的電腦字一點格局也沒有。老店有些會用黑底金字,白綠紅多種色的配合,不同的店有著不同的設計和用色方法,現在這些傳統在香港接近失傳。混合用途建築師香港獨特的奇景,衍生出來的建築物外墻被文字包圍著,反映了香港平民百姓的民間智慧和設計風格。
商住混合是中小型企業的基地,是傳統手工藝(如洋服、打金)的最佳工作空間,尖沙嘴的美麗都大廈、重慶大廈就是很好的例子。
混合用途建築之所以是香港的奇景,是因為建築物與文學產生的化學作用,建築物的外墻被文字包圍,功能上文字成為空間用途的代號,讓街上途人能夠閱讀好知道個別單位的功能和用途。
外墻文字招牌的設計,十分多元, 顏色配搭有紅加白、有黑加金,字體有毛筆書法字、有仿宋克體,製造方法有凸字、有凹字,有手寫、有木刻、雲石麻石石雕、有霓虹光管。混合用途建築不是業主和建築師尋求單一美學風格的場所,而是容許每家每戶各自發揮表達其個性的平臺,也是不同類型工匠發揮和比練功力的場所。
這種多元和雜亂的美學風格與西方追求“統一設計”語言成為強烈的對比,反映了香港混合多元社會的本質與西方界線分明的多元概念是不同的。

《香港風格》的笔记-物慾基地 - 物慾基地

香港的旺角是日本東京的新宿、銀座涉谷、倫敦的蘇豪、紐約的百老匯的混合體,是香港人的慾望遊樂場——缽蘭街、上海街是雲雨交易市場,西洋菜街市民間自發中小企業的大商場。旺角滿足了香港人的所有慾望,知識分子在二樓書店投入人文精神的境界,年青人追逐球鞋潮流、時裝影音產品,發燒友尋找最完美最廉價人氣最新的音響組合,饞嘴的可以吃盡香港傳統的街頭美食。旺角是不可以替代的香港都市文化空間,研究旺角的空間變化和社區歷史,我們會知道更多香港文化的源頭,香港人生活模式和口味的變化歷程。

旺角擁有一種有機的美學,隨著時間和空間而變化的,雜亂而且隨意,混合了草根社團年青人和普通香港人的美學價值觀。街上大大小小、五花八門、五光十色的街招,不自覺是概念裝置藝術的色情場所光管招牌,在旺角的美學無關對與錯,混合著對立與矛盾,是共存共榮的美學。這種混合美學是亞洲城市的特色,在東京、台北、馬尼拉都可以找到,但沒有像旺角發展得這樣成熟、多元化和具規模。

旺角是香港男人性潛意識的投射,香港人在性方面是有精神分裂的特質,不敢在現實世界裏面對,在馬檻和卡拉OK林立的旺角卻能得到一種滿足,這就是需與求的美學,一個非常有趣的社會學課題。午夜時分缽蘭街人來人往,眼睛的視線四處飛揚,洩露了一種被打壓著的慾望,這就是旺角,香港人的慾望基地,物質生活的完全場所。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28页

在香港當建築師吃力不好討好,尤其是有堅持的年青建築師,政府太官僚所以不太重視公共建築設計質素,地產發展上太功利所以無膽量嘗試不同的設計,而市民大眾在沒有選擇的情況對建築空間的要求也不高。
是否意味著如果政府和發展商配合,市民大眾就能有一個好一點的建築空間。
政府和發展商真的有改變的可能嗎?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28页 - 物料的堅持

香港大學附近的摩星嶺青年旅旅舍,是鄭、乙、勞(鄭炳鴻 乙增至 勞建亮合組的ARCHI)運用建築師智慧所創造的典範之作——建築費用低、建築空間素質高。結構是一般的石屎材料,心思都花在佈局及細節的設計上,絕對不是樣板港式建築。建築師充分顯示他們深刻理解建築的功能與環境的關係。秋天在那裏宿營是一種靈性的經驗,風、樹木、天空⋯⋯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的經驗,這才是真正生活素質的指標。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21页

大城市應有的氣質——至於中環機場快線鐵路站的設計是從功能出發,大堂空間是一種氣派,所有建築都應該有這種質素的攻堅。香港沒有歐洲的大型火車站,其實大大的空間,就是大城市應有的氣質,中環機鐵站就變成了歐洲式的火車站,成為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空間標記。由機場到機鐵站,對香港的第一個印象一定是好的:明亮、快捷、簡潔、清楚。我知道嚴正在設計旁邊世貿中心的商場和酒店部份,開幕以後會成為中環最大的商業娛樂空間,究竟這是中環未來的新中心,還是另一個“大型地產項目”,這是今年香港最值得關注的建築事件。
大城市應有的氣質,就是大大的空間嗎?
那這樣的氣質,是做給那些穿梭于香港機場和中環的人看的,還是更多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很小很小的空間里的香港市民們看的?

《香港風格》的笔记-第171页

人口密集促使香港成為現代主義的信徒。
真的只是人口密集的原因嗎?


 香港風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