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全集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2
ISBN:9787805315430
作者:章士钊
页数:8656页

作者简介

章士钊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学者。建国后,他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长达22年之久。《章士钊全集》10卷本近500万字,收录了他一生中的主要著作,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以及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文章,其中《柳文指要》是章士钊先生晚年的一部力作,也是他一生在学术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章士钊(1881—1973)湖南长沙人,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编,辛亥革命后,曾任《民立报》主笔、北京大学教授、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等职,1933年起在上海从事律师职业,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大律师,并任上海政法学院院长。建国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柳文指要》等。章士钊与陈独秀原是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的知交,虽然在“五四”运动前后二人在政治主张、文学体裁等方面的观点出现分歧,但当1932年10月蒋介石当局制造的“陈独秀案”发生后,为维护正义,章士钊当即声明愿为陈进行义务辩护,当时人们称他是“古道可风”。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3年4月14、15、20日江苏高等法院借江宁地方法院刑二庭对此案进行了三次公开审理。陈独秀等共同聘任“平京法律事务所”彭望邺、吴之屏及章士钊为辩护人,陈独秀也作了自我辩护。1933年4月26日作出判决,认定陈独秀“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组织团体,并以文学为叛国之宣传,实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二条,第六条之规定,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公权十五年。”陈独秀不服提出上诉,社会舆论继续抗议,国民党当局迫于舆论等压力,经国民党最高法院终审,改判陈独秀有期徒刑八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答应他在西安事变时关于“释放全国政治犯”的保证,于1939年8月21日下令释放陈独秀。 章士钊的辩护词与陈独秀的自辩词在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后者侃侃而谈,直抒胸臆,嬉笑怒骂无拘无束,表现了一个政治奋斗者的锋芒锐气和蓬勃朝气。章士钊的辩护词,则依法论案,理智客观,,更具沉稳老辣之风,显示出一名大律师的风范。


 章士钊全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为人物,自然会有人评述,章士钊老人,不用分说,位居其间。近年来,好几本书评杂志里,关于一些近代史里已经作古人物的资料,文字渐多,对于读书人来说,对于人们对大历史的知晓来说,不无裨補。祗是,也有那么一部分写文字的人,笔下唯嫌春衫不够薄,隐私难窥。其实,相应文字,读过了,也就让人一笑而已。读《书城》2008年11月号所刊,许宏泉先生《章士钊:孤桐不孤》一文,想写几个字。关于作者此文旨要,笔者不欲与以评述,各抒己见,当成文风。关于周作人身处无奈境地修书,函央章士钊相助无结果一事,世说甚多。其实,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就能理解孤桐老人当时是如何地无可奈何了,况且,当年那骚乱蔓延到北京灯市东口史家胡同四合院内时,首当其冲,给孤桐老人的当頭那一棒,就是与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字戚戚相关。对于周作人,自己都不知道朝夕的孤桐老人,自然援手难伸,对于这一结果,苦住庵主人自己也是早在意料之中的:“希望亦甚微,姑且一试尔。”孤桐老人并非祗求“独善其身”之人,当年乱起,耳闻中南海里的矛盾加剧,他也曾经修函上书相谏,此事世有多说,这里就不必再作赘叙了。落笔,祗想说一些章士钊先生晚年身边的事情,也让世人可以多了解一些这位老人,孤桐不孤,隔墙悲秋。黎明晖女士(1911——2003),早年从影,提及她,应该有人会想起那一曲《毛毛雨》,她父亲便是二十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黎锦晖。缘由种种,黎明晖女士在那一个特殊年代,自然是日子不会好过的,就是孤桐老人念及她是中国文化人士黎锦晖的後代,而毅然出手修书上请相助。使黎明晖女士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亦能谋得一职,在北海湖畔从事幼儿教育,自食其力,一应生活,能有所着落,免遭困苦。不用说,孤桐老人以其人生经历,自然是一个世故老人,相烦政要,总是千思百虑,提笔慎重,但是,持“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之心长有,并非出尘脱俗,于周遭一应,皆相忘于江湖的。杨东莼老人,是一个毕生献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的学者,亦是一个革命老人,他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长期从事统战要务,与孤桐老人,亦公亦私,成为莫逆之交,但凡孤桐老人因他人之事欲上书谋请,两位老人必定多有磋商。笔者抽屉里尚有一纸孤桐老人致周恩来总理的书函草稿,此事兩位老人合謀為之,乃是杨东莼老人亲笔手迹,一言一语,斟字酌句,慎重万分,书函内,叙毕谋求所请之后,孤桐老人说:“……而钊亦感同身受矣,总理日理万机,竟以屑屑相干黩,祈有以谅之,专此顺颂。”这真不是客套话,但凡有书函上请,欲替他人解燃眉之急,两位老人都是心情沉重,慎而又慎。这样的事情,在那个特殊年代,孤桐老人所为,绝对不是一桩两桩而已。史家胡同的那个四合院,祗有两进院子,后院西厢套间,孤桐老人,外间作书房,内间做卧室,书房南窗下,那书案左手的第一个抽屉里,总有一叠厚厚的钱,倘若,这叠钱渐渐薄了,孤桐老人必定心焦。那时候,大凡有人来惊扰孤桐老人,总是迫不得已,苦难在身,孤桐老人每每会拉开抽屉,捻出一摞钱来塞进信封,一尽绵薄心意。孤桐老人自己除了上万本书,家底并不丰厚,官居中央文史馆的馆长,每月薪奉也就五六百元而已,老太太奚贞有一次苦笑着说:“老爷子是不顾家里开销有没有的,他祗顾那个抽屉里的钱厚不厚……”是的,那个年代,磨难遍地,就连杨东莼老人,每月也祗有几十元生活费可领。孤桐老人那抽屉里的几千元钱,真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多少家庭,度过难关。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他去香港。《柳文指要》之后,孤桐老人本来还要写《论衡指要》的,可是由于《柳文指要》应景趋势的一再修改,孤桐老人,好象不想再写了,此愿未遂,乃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遗憾。在孤桐老人眼里,笔者,那时候还祗是一个小孩子而已。《柳文指要》出版了,孤桐老人送是送了一部与我,祗是不肯题签,却呵呵笑着伸手从书案上,拿出一叠他天天临摹的《千字文》,写了上款之后,挥笔写下“临智永千字文一通行,孤桐,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廿七日,在北京。”并郑重其事印下了阴文“章士钊”与阳文“行严”二个名号章,然后笑着说道:“那书,是不签名的了,这个嘛,却是一定要签名的了。”那些时日,孤桐老人天天在书房里,读古籍,临摹《千字文》,当然,也读新闻,还写些诗词,日积月累,孤桐老人写下的《读诗演连珠》大概有几百首了,这里谨录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唐] 王昌龄《从军行》句)银汉无声转玉盘。([宋] 苏轼《阳关词》句)谁料盘中今日有,两人携手树旗杆。孤桐老人说:“现在祗能写点这种文字,比较好……”孤桐不孤,隔墙悲秋。当然,那个时节,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月球的新闻,孤桐老人也是读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翻过一遍,有几本读得比较细。质量不均,有些标点错得离谱。
  •     看得主要就是1907年前他的文章,也就是前四卷。叹为观止。我们这一百年到底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不堪问。。。
  •     读了整整两个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