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和他的情妇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90-4
ISBN:9787805701936
作者:[哥伦比亚]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页数:268页

作者简介

根据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1989年西班牙文版译出


 将军和他的情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马尔克斯:将军和他的情妇——迷宫中的将军 ( 07-05-14, 18:42 ) mochow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2004-06-29帖子: 429 献给阿尔瓦罗·穆蒂斯,本书是在他的启迪下写成的。玻利瓦尔与加西亚·马尔克斯1819年6月,当玻利瓦尔率领3500人第二次越迁安第斯山进行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时,正满36岁。久经沙场的西班牙皇家军队,在玻利瓦尔部队的英勇攻击下,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新作《迷宫中的将军》中所着意描写的并不是处于事业项峰时期叱咤风云的玻利瓦尔,而是这位美洲大陆解放者生命中最后七个月的生活和活动,是他长期驾驭权力,寻求爱后陷入孤独的悲凉晚景。小说把情节的起点定在1830年5月8日,那天,他的贴身侍卫何塞·帕拉西奥斯看到他浮在浴缸里,以为他己经远离人世了,七个月零两天后的那一天,即1830年12月10日,玻利瓦尔毫不避讳在场的雷韦兰医生,厉声嚷道,“妈的,我怎么才能走出这座迷宫呢!”叙述到此嘎然而止,点出了作品的主题,也给全书划上了句号,这时离他去世只剩下一个星期。玻利瓦尔是在享尽了权力的荣誉之后走进作者的笔端的。他丢失了权力,但他对往事的追忆,特别是对他那35位情人的怀念,仍完整如初地保存在他的记忆里,并不时扣动他的心扉:l815年在牙买加救过他一命的米兰达·林赛、皇家港邂运并产生恋情的形似幻影的女尔,从窗口里目睹他去世的贴身女厨费尔南达,光着身子戴满珠宝,以至重得他无法抱上吊床的蒙帕克斯少女何塞菲娜·萨拉格里奥,从未与他有过罗曼蒂克情史的安娜·莱偌伊特,桀骜不驯的18岁混血儿少女曼努埃利塔·马德罗尼奥,一位元帅——后来成为总统——的妻子弗朗西斯卡·苏维亚加·德加马拉,头上戴着缀满萤火虫的发带、没有留下姓名的卡塔赫纳姑娘,安戈斯图拉的美人儿德尔菲娜·瓜迪奥拉,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中,为他钟爱、奔放不羁的曼努埃拉·萨恩斯等等、他对她们中的任何人,从没有表现出过难割难舍的感情,他爱她们大都是出于一时的需要,而他唯一迷恋的是他那解放者的美梦。玻利瓦尔是在桑坦德的追随者们掀起的一片抗议声和辱骂声中离开圣菲的,他断然辞去总统职务的举动,使不少人茫然失措,他的心里交织着凄楚、忧伤、痛苦的感情。此时的玻利瓦尔已是一个被命运的重负压得萎靡不振的瘦弱病夫,因为与他做对的不仅有为数众多的政敌,还有潜伏在他肌体里的顽强的世纪之病——肺结核。他虽然是一位身经百战、历尽艰险的斗士,但面对啮食着他躯体的病症,却束手无策。他并不奢求获得死神的宽怒,但他回避对付病魔的攻击,拒绝接受彻底的治疗,因为他要把所剩无几的时间用来实施他重建大哥伦比亚的宏伟计划。乌托邦,或空想,曾被作者在《百年孤独》里以大师的手法加以描写,在《迷宫中的将军》里,它又成了全书的中心线,作者今人信服地表明.无论是玻利瓦尔将军小心翼翼的苦心经营,还是奥雷利亚诺上校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的希望和追求最后都化成了泡影,一切似乎都注定要失放,一切理想似乎都注定要破灭,这是理性的失败,是伏尔泰、卢梭的启蒙主义所滋养起来的空想的失败。《迷宫中的将军》是继《族长的没落》之后又一部描写极度的权力和荣誉带来的孤独并进而衍生出灾难的作品.如果说《族长的没落》里所熔铸在一起的头人与独裁者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迷宫中的将军》透过日常琐事和习性上的怪癖塑造出的人物,则是对已经结束并被否定的权力所作的特殊分析。有一个时期,玻利瓦尔曾通过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分别控制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曾以为实现他为之奋斗的统一美洲的幻想已指日可待了,但是世事难测,人心难防,他的泛美主义思想最后还是在众叛亲离的打击下破灭了,尽管如此,在后人的心目中,他的目光,他的气概,比起那些只想把在西班牙殖民帝国尸体上建立起来的可怜共和国据为私有的军阀强人们要远为恢弘、广阔。加西亚·马尔克斯熟练地运用了浪漫主义小说和古典小说的技巧,从不同的时间层次描绘了玻利瓦尔所处的历史时代。作品的语言纯洁、明净,有如诗一样绚丽多彩,如果说间或插入的充满民间智慧的对话活跃了故事的气氛,那偶尔引入的一些鬼怪故事和神话传说则给小说增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任何阅读这本小说的人,从第一页起就能料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但愈往下读,兴趣亦便愈强烈。而且随着作者感人的叙述,读者的兴趣便慢慢地化作潸然的泪水和深沉的悲痛,悲痛玻利瓦尔不济的命运,悲痛他无法成就的宏伟大业。  纵观拉丁美洲文坛上最近出版的几部历史题材小说,无论是豪尔赫·伊瓦古伦戈伊蒂亚的《洛佩斯的脚印》或卡洛斯·富巴特斯的《克里斯托瓦尔·诺纳托》,还是费尔南多·帕索的《帝国的新闻》,它们都打破了历来小说家对历史素材采取的刻板态度,带有与已有的历史记载唱反调的共同特点。它们不是照抄照搬公认的历史事件,而是把历史脉络作为服务于小说本身的一种要素。他们把小说变成了一种远比历史学家们让我们习惯地接受的干巴巴的事件叙述要深刻得多的读物。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由事情的偶然性决定的,而是由他们本身的人性和基本性格决定的,他们身上不再有先知先觉的神秘色彩,而是如同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玻利瓦尔一样,是一些有喜怒、有哀乐、有长处也有短处的常人。《迷宫中的将军》不是人们惯常所了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玻利瓦尔,而是一位英雄失势时的形象,这在众多的无论是用来恢复他的名誉还是专事诋毁他的英灵的著作里,都没有见到过,对很多读者来说,他是陌生的,然而是真实可信的。   哥伦比亚丈学评论家、   国立大学教授阿罗德·   阿尔瓦拉多·特诺里奥(Harold AIYarado Tenorio)
  •     在布满星辰的天空下,躺在丁满身边的彭彭腩腩地说着:“七千九百八十二……”“你在说什么呢?说星星么?”丁满看了看天空,问道。“不是,我说是的马尔克斯的小说,”彭彭说,“《迷宫中的将军》,在所有存在过于世上的作品中,它位列七千九百八十二名。”“你怎么就能这么确定,它毕竟是马尔克斯的吖。至少更靠前吧!”丁满说。“就是我说的那个数字,”彭彭说,“在过去所出现过的所有文字,还有未来所可能产生的文字,都已经计算在内了。”“你疯啦,还没存在的东西怎么能算。而且你又怎能确定它们的出现不会令加西亚的书有所变动。就像每个婴儿的诞生都有可能会对世界产生不一样的改变,每一部新作品的诞生,也有可能会改变前边的座次顺序啊。”丁满说。像星星一样眨了眨眼睛的彭彭回答,“我说的那个数字已经是最后的定论了。历史虽然还远没到终结的时候,但书的生命其实在它出生之时就已经结束了。它以后的变化方式,将是一种天意的行为。纵使智慧如章实斋和马克斯韦伯,对它们的命运也是无可奈何的。实斋先生认为读者的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时代的风气;韦伯先生认为一部作品被超越不仅是作者与读者的目标,也是他们的任务。无疑是这样的,所有的作品之升降,是时代的回响,也是不同的读者暗暗投票的过程对比。有的作品昨天是在一千零一的位置上,但今天也许就是一万零一的位置上了。然而所有作品都有一个最终位置,《迷宫中的将军》,就是在七千九百八十二位。”丁满摇了摇头,叹声,“你已经无可救药了,你读过的书都还没到七千九百八十二本吧。我比你足足多读了十倍,都不敢对那怕是一卷最熟悉的普通作品做出评论,更别说是评判经典了。事实上,未来能够产生出来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特别又是小说,也许已经到了它的尽头了。“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王静安说的就是此理。在小说的世界,我是已经开始回望的了,而不是在展望。”“你虽然把所有该读的书都读过不止一遍,可似乎你总是大谈文字世界退化衰微的观点,对未来总报以阴郁与悲观的认识。经典作品推波助澜着你的思想,却也把你对未来的希望,考验得无影无踪了。你把美好留恋在过去,把消沉留给了未来,因为你觉得经典永远是过去的。呵呵,我自然也是认同你所说的,但我还是属于坚定而乐观的未来派。”彭彭像是从丁满的眼睛里数着天上的星星,注视着丁满那貌似充满寓言的双眼。“变幻莫测的星空才是文字世界里应有的表现形式呐。”丁满说,“人的视线是永远也看不尽那天空的本质,对文字世界也一样。“我记得有头狮子说过,任何的作品诉说的都只能算是无边无际的真相内部中一小部分,它们其中并无高低之分。而只是读者在作者那里得到不同的东西,作出一种适应自己价值观的组合,然后得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价值。”彭彭说。“嗯。我也记得那头狮子,还说了什么,我们其实是读不懂作者所要表达的。因为作者有时也是不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有时候我们认为是读懂了,其实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可能需要不同的经历,包括生活上的与精神上的经历,才能得到一些信息。但又有什么信息才算是正确的解释呢,也许答案还留在帕那萨斯(Parnassus)山上吧。苏格拉底觉得,与实际作者相比,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把作者的话(诗)解答得更好。德里达甚至就觉得能够真正理解他作品的读者,只有三数人而已。”丁满打了个哈欠,转过身去了。“但我坚持认为,我是明白马尔克斯的。就像博尔赫斯了解卡夫卡一样。《迷宫中的将军》这本书,就是排在七千九百八十二。”睡意也把彭彭眼睛合上了,在迷迷糊糊的意识中,幻想着上帝能带来旨意。《迷宫中的将军》马尔克斯
  •     好像张炜说过,他很对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还能写出《霍乱时期的爱情》感到非常震惊。这是小说家们之间的有效恭维,其中的要点在于:不仅《爱情》如此精美,而且它和《百年孤独》是那样不同。在读了《迷宫中的将军》后,类似的惊奇感应该继续。《将军》的风格与《孤独》和《爱情》都不类似。这么说吧:如果把《百年孤独》比作身着奇装异服、具有神秘气质的通灵者;那么《霍乱时期的爱情》就像外表稳重,幽默与优雅兼备的绅士,时常流露出少年般的纯真机智;而《迷宫中的将军》,就像是一位性格刚毅的将军,但他一丝不挂——不仅如此,甚至连皮肉都无,全然坚硬的骨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你还记得当年翻阅安第斯山脉的奇迹?玻利瓦尔。。
  •     摊开给你。
  •     我万念俱灰,四处受敌,我遭人诽谤,还被恩将仇报
  •     这本小说写的像纪实报道。我对拉美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梁文道说这是最好的马尔克斯小说,我还没看出来
  •     最悲不过草木凋零,美人迟暮
  •     翻译的质量很高,很多对话可以直接拿来引用了。全文讲述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在生命中最后的七个月里,沿着玛格达莱纳河走向死亡的故事。一路伴随的是病痛和统一美洲的梦想破灭后的精神上折磨,对35位可考的情人和无数夜间飞来小鸟的回忆,以及他自己永远走不出去的宿命的这座迷宫。
  •     我读书水平越来越差了。自私永远是人类前进的绊脚石,人就是自私,没那么高尚。大环境恶化,主观努力影响近乎零
  •     其实看书和看球一样,如果不认识谁是谁,有什么背景故事,只能看踢的精彩不精彩,哪个队进球了,而不是哪个队的那个人进球了,这可能就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本书我就是看热闹的,不了解历史大背景,马大师的文笔自然也没得说,所以只能当个故事看了。
  •     不太了解历史背景,读起来太费劲
  •     貌似看的不是这个版本,但是书本身非常不错。
  •     孤独-爱情对位法。最后的出版前访谈太欢乐了。
  •     烈士暮年
  •     我聚老、病、累于一身,我万念俱灰我,四处受敌,我遭人毁谤,还被恩将仇报。
  •     理解不能,马尔克斯你在干嘛?
  •     很多历史人物在上学的时候都是轻描淡写,其实每一个被写入历史的都值得考究。
  •     没有那种像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那种要一直读下去的感觉,大抵因为过于现实感,没有那种从权利巅峰下来的感受,便难以理解小说的魅力。不知道西班牙语的原书名是什么,这个汉语书名实在不好,远不如副标题精彩,另外封面设计也没有新版的好。
  •     该死,我该怎么走出这个迷宫!
  •     关于政治的文字太多了
  •     这本书的封皮真有感觉啊,将军是喜欢躺着上面的
  •     本书是马尔克斯在《霍乱》之后的一部力作。曾引起很大的争议。描写了我们历史课本中的拉美独立英雄玻利瓦尔生命中的最后十几天,一次幻影般的旅行。从事件发生的细节来看,我们去争执真实性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用这种方式重新塑造起来伟人或英雄的真实形象却意义非凡,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活生生的人,而且往往还要承受非同常人的痛苦与矛盾。马尔克斯做到了。
  •     图书馆的书
  •     应该把百年孤独放在最后读,这样才有耐心才能习惯去读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
  •     1.65m的将军真是刚,不管在战场上还是其他地方;也不乏崇拜者对将军的个人崇拜,将军出身贵族家庭,但是对钱财的管理从来都很笨拙;不相信医生,当然非洲巫医也没有大多用处;对权力绝对的放手,是打江山的人而非玩弄政治的人。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查了好几年资料,曾经一度陷入资料的漩涡,作家也非常不容易,村上春树写《奇鸟形状录》也是泡在图书馆查阅海量史实,这属于作家的功课吧。
  •     我说:我也想跟着去了。这话其实言不由衷,我更想尽早快活起来。
  •     美洲这摊子事情真不好整,不想美国有英联邦打下的基础,南美一开始就是破碎的。
  •     可能不了解玻利瓦尔吧,看的不是很懂。
  •     这本书还没有正版的呢
  •     总觉得马尔克斯喜欢用具体数字解构真实——有一个装着餐具的木箱,里面有23把叉子、24把刀,24把汤匙,33把咖啡匙,9把夹糖块用的夹子,全都是金的……在胡安·弗朗西斯科那里寄存了一个装有35枚金质勋章的首饰箱;两个天鹅绒口袋,一个装着294枚大银质勋章,77枚小银质勋章,96枚中型银质勋章;另一个内放40枚银质和金质纪念章……他是来讨帐的,无理地要为6块木板、225个大钉子、600个普通的小钉子、50个镀金饰物,10尺高级白棉布,10尺马尼拉丝带和6尺一般丝带收取12个比索23个生太伏。还有对待女性像是对待无生命物体的笔触,尤为明显。
  •     对老一辈译家的感觉很矛盾,很尊重又有些看不上,缭乱来形容似乎有些过分
  •     一个垂死流亡者的独白和回忆。这本书仍保留了马尔克斯创作上的一贯特色,但是它对历史资料信息塞的过满,且都是匆匆带过,显得不是异常大气。
  •     历时三年,七易其稿,聚焦南美解放者生前最后的两个星期,老马后期文笔、技巧都已臻化境……
  •     文至最末,何塞一句「我們要一起死才公平」,霎時眼睛濕了。這書其中一些部分中文水平特別低劣,想來是合譯者裡有一個小學語文不合格吧,不過第四章和第八章真是太好看了,我就自己在大腦裡重新解構一個語言迴路好了。。
  •     读了三分之二,是在读不下去了。只怪我对拉丁美洲的政治不了解。
  •     他妈的我如何才能走出这座迷宫!
  •     不认识玻利维亚,不懂南美洲历史,然而太喜欢这篇了,画面感好强,人物很鲜明,从此开始喜欢马尔克斯的画风。欲罢不能。
  •     这本书在国内的版本还真是不多啊,看来找一个版本然后整理一个合适的电子版还是有必要的。
  •     和历史课本不同视角的玻利瓦尔
  •     地點:馬格達萊納河,加勒比海岸,波哥大,謝辭中看到馬爾克斯影響力如此之大,玻利瓦爾大事年表附錄的很好 馬爾克斯說這是 一本報復性的書“自從我發現一個人不知道應該相信誰,不知道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以後,我決定不談政治”
  •     你是修罗王...
  •     马尔克斯:在许多事情上,我感到跟玻利瓦尔是一致的。举例说,在不为死亡设置种种障碍,不去想得过多这件事上就是如此。因为对死亡过分操心,就会使一个人不能集中精力去做主要的事情,一个人的一生是有一件主要的事要干的。
  •     “我有钱了......我自由了......我太不幸了......“ 读完后又在芝加哥的冷风里回味了很久书里阴郁的氛围,向拉美问候,向初中世界史的那个英俊长脸玻利瓦尔告别。
  •     1830年12月7日,玻利瓦尔在圣佩德罗·亚历杭德里一栋乡间别墅里阖然长逝,守在他身边的只有寥寥几位朋友,这位终生的独裁者,解放者,在历经47年的沧桑和战争岁月以后,选择了自我流放。在他一生中众多的情妇,追随者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以后,他并未能给自己找到一条从迷宫中解脱的出路
  •     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三年的时间研读史料,咀嚼英华,再用时两年,才成就这一本亦历史亦文学的著作。全书用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最后一次旅行串联起他一生的爱情和孤独。作为玻利瓦尔一生的关键词,或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关键词,爱情往往使人艳羡神往,孤独往往使人如临深渊。最让人感觉爱情和孤独催生了悲剧的,就是西蒙·玻利瓦尔回光返照之时,映入他眼帘的一切:破败的家居摆设,忙碌的奔走相告,无助的独自等待……爱情雨化作孤独雾,迷蒙了玻利瓦尔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追寻。他终究也是一位糊涂的创世者,他也是一位明白的斡旋者。读罢全书,一个问题兀自出现,在无对无错的玻利瓦尔的一生中,有关爱情和孤独的一次次追寻,在终难逃避化为入土沉棺的那一刻,是不是也有在历史洪流里绽放刹那芳华的机会?
  •     他对医生说,我是个没有福气相信天堂的人。
  •     我怎样才能走出这迷宫!
  •     八个字:大师之作,浑然天成 大量的陈述性语言自然如流水一般流淌,又不失优美
  •     好书,比《霍乱》还精彩。
  •     好吧,对政治很雾水,仅仅谈阅读体验,比不上《公羊的节日》。不过我怀疑是因为我读的版本翻译不好
  •     看马尔克斯的书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其中的人物名字分不清楚,在这本《迷宫中的将军》表现得更为突出,再加上对于南美国家的陌生和地理方位的不了解,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尤为困难。读到后来就只是希望将军赶紧去世结束这次痛苦的阅读之旅,但是唐诺在阅读的故事中却对本书极力推荐,只能说阅读的时机不对,等到过几年再看一遍或许有新的收获。
  •     这个标题怎么跟地摊读物似的= =副标题:《迷宫中的将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