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807097396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页数:264页页

内容概要

【作者介绍】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
全世界公认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
秉持不丹藏传佛教优良传承,倡导无宗派运动。
著作《正见》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学佛热潮,
另著有《人间是剧场》《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不是为了快乐》等多部著作。
曾导演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家与魔法师》。
建立“悉达多本愿佛学会”,全球设有十一处教学与修行中心;
创办“钦哲基金会”与“莲心基金会”两处公益机构;
发起“八万四千”公益计划,目标是将所有佛陀的教言翻译为现代语言,并免费与大众共享。

书籍目录

001 认识佛教
佛教是获得解脱和自由之道。
023 关于因果与轮回
轮回中的事情只会暂时显得美好。
051 关于修心和修行
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077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
学修佛法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
105 关于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
你感到孤单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
137乘
佛法就像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
163上师和传承
上师是医生,我们是病人,而佛法是药。
187活佛体制与转世
有时候我想我宁愿在城市的某个地方重生为妓女,这样可以避开精神物质主义的贪腐而利益众生。
203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229 关于死亡
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大部分。事实上,在佛教里,死亡随时都在发生。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前言中写道:“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并没有把我当成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算命先生,而是以其探究未知事物的愿望,引燃了很多场对话的火花。”

书中所论,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热心寻求智慧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这本小书,将为人们解答所有问题。


 八万四千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两天里读完宗萨仁波切的《八万四千问》,其实应该算是一口气读完,因为中途不是想停下,而是我的确还有其他事情不得不去做。躺在沙发上,与在做饭餐间隙阅读这本书,都同样带给我无与伦比的享受。目录正文的第一章是“认识佛教”,这让我既欢喜激动,又觉得情理之中。特别感谢仁波切能够单独列出这个问题,并把它放在全书的最开始的部分。因为我们对佛教有太多太多的误解,而我们又是这么急需去消除这些误解。不论是否对佛教有好感,是否愿意深入佛教的体系去一探究竟,我们至少应该对佛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并不能简单地从影视小说中获取“灵感”,自信并固执的认为佛教仅此而已。“因果与轮回”是佛教知识体系的基石,也是我们思想中十分缺少的理念。虽然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会把因果和轮回挂在嘴边,但是绝少有人去探究这两个词的意义,更不会去真正的将因果和轮回的理念贯彻在日常的行为当中。在目录中还可以看出,仁波切对藏传佛教体系中的活佛体制与转世进行了一些开示,当我真正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仁波切是从一个批判和建议改良的角度出发的。我认为藏传佛教是十分推崇传统的体系,而作为一位著名的活佛仁波切,他愿意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对活佛体制和转世系统的担忧,并提出改良建议,这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又恰恰在我写这篇评论的同时,facebook上,某位活佛仁波切公开了一篇以“I left my role on April 14th 2016... ”开始的信件,这也印证了宗萨仁波切对当下制度的担忧。当然,死亡也是佛教永远不会绕过的话题。在很多传统里,提及死亡这个词都被认为会带来坏运气,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当我们拼命的去买包、买衣服的时候,那感觉又好像我们永远不会死一样。而佛教,以及佛教徒对死亡的正视是其他人所难以想象的。在佛教传统里,直视无常,讨论死亡是入门修行的第一步。你一定要时刻把无常、死亡的概念强行的灌输到你的头脑里,印光大师也曾将一个大大的“死”悬挂在自己的寮房内,来时刻提醒自己。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唯一决定会发生的事,而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会何时,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到来。这在佛教里有专门的名次,叫“必死无疑”,和“死期不定”。认识佛教宗萨仁波切在这一章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的赞叹。作为一位藏传佛教的活佛仁波切,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思想是外道而进行排斥,而是明确的表达了“儒家思想可以是很好的”,并认为“在台湾看到的热忱、人道、善良和责任心应该归功于儒家”。儒家思想在社会生活方面所作出的,能做出的贡献非常大,这一点我丝毫不会怀疑。最简单的,如果您有时间,可以翻开一本儒家启蒙读物《弟子规》来看一下,你会惊奇的发现,里面对幼童宣讲的行为规范是那么的简单、明显而又有必要。但我们往往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所接受过的训练并没有包括这一部分。藏地的麦彭仁波切在二百年前曾写过一部论典叫《二规教言论》,这部论典并没有提及佛教里面无常、空性、无我的高深观点,而只是对社会人的基本道德作出规范,因为对于修行人来讲,成就佛道须要以成就人道为基础,诚如论中说“世法即是佛法根”。又如六祖慧能大师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这也是为何现在很多佛教大德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弟子规》等等,因为,的确我们现在急需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有一个问题是“仁波切,您可否告诉我们,为什么发愿这么重要?我们该怎样修行发愿呢?”这个问题真棒!在我的认识和学修里面,愿是一个十分关键,甚至可以说核心的话题。我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我在寺庙许愿,又或者说,我要去寺庙还愿。但我却从未听过哪一位出家师父,或者任何一本佛教典籍里面有讲到“许愿”。其实,佛教从来不会提倡讲“许愿”,而一位真正具有正知正见的佛教徒每天挂在心头的是“发愿”。发愿,是佛教的基本修行。大乘佛教徒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基于一点,那就是发愿要“上求下化”,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甚至说,“上求佛道”的目的,也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什么是下化众生呢?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非人、旁生等等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最后证悟一个圆满无碍的佛的境界。而佛教徒所有的力量来源,也都是来自于这个愿的力量,这个愿也还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叫菩提心。就像宗萨仁波切在回答中讲到“这样的宏的动机和愿景保护我们不受幻灭和失望的伤害。如果你做的生意能够赚到一百万,那么几百元则不会动摇你。”发愿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是一生的修行。乘提问者抛出一个问题“初学者该如何理解不同的乘之间的异同?为什么佛陀要教授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应怎样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藏传佛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又是一个很棒的问题!北传、南传、藏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所有刚接触佛教的人的心头一大疑问。尤其是当看到三个传承在形象上的差异,可能更是让人望而止步。我曾经在一个问答社区看到有人留言说“还是选个慈眉善目的去信吧”。他这话的意思是,不要接触藏传佛教,你看那里面的佛像,各个呲牙裂嘴,面目狰狞,一看就不够慈悲,一定有问题!有这种想法的人不算少数,但其实,你只要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汉传里的四大金刚、十八罗汉、日本的不动明王、包括南传佛教里面也有一些所谓的“呲牙裂嘴、面目狰狞”的造像。其实,那不叫“呲牙裂嘴,面目狰狞”,那叫忿怒相。至于什么是忿怒相,我想,用丹津巴默在阿姆斯特丹开示中讲的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当一位母亲教育自己的小孩的时候,孩子屡教不改,频频犯错,这个时候母亲那个生气、甚至对孩子拍打的状态就可以叫做忿怒相。懂了吗?而佛法为什么又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呢?2014年,我在香港参加了第四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香港理工大的甘耀权先生给出过一个很形象的解释,他说,本来佛法是无色的甘露,但是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就好像是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容器,当我们把无色的甘露倒进不同的容器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也自然不同。宗萨仁波切在回答中讲到,“佛法就像是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每一种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事实上,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真正的方法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得多,因为众生有如此之多的烦恼、情绪、疾病以及内在的痛苦,这些都需要不同的疗法。因此,针对有着不同病症、不同弱点、不同文化的众生,佛陀有着不同的教授。藏传佛教并不比其他的教派更加殊胜... ...但老师们为了鼓励学生,不让他们份心散乱,倾向于说某种特定的方法对你来说是最好的。但那只是一种训练方式,不应该理解成一种方法比另一种好”。所以,我们可以广泛涉猎,然后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一门深入就好。更有趣的一点是,仁波切在提到寻找精神之道的过程时提到,有八万四千种路径与方法,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觉相应的。和这种精神之道相遇可能有很多种方式--可能是通过读书,也可能是通过和一位戴着佛教护身符的女孩子约会。亲身验证,的确有效。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仁波切讲,“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很多方面是让人遗憾的”。我想这一点可以引起广大的共鸣。包括我自己在内,一方面,觉得在国内受到的教育中的确是训练了一些技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国内的教育的确也剥夺走了很多东西。国内的教育最应该改进的地方应该是给予每一个人充足的尊重,并培养学生们的善心,也就是人性。这颗善心所涵盖的范围应该是很大的,就像仁波切讲到的,“它不只是关心和珍惜我们自己,而是从宏观出发,不仅考虑我们的子孙,而且也考虑到鱼儿必须在海洋里生活、蝴蝶必须在天空中飞翔、整个世界都必须运转”。而“我们应该将佛法中的什么内容提供给孩子们呢?”我想,我们要给孩子们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而你自己必须学会面对折磨和困境。我们讲了太多生活的美好、未来的快乐,但谁都知道这不是真的。所有人都不可能一生幸福圆满,一切顺利,那为什么不让孩子们早一点面对,心里有所准备呢?仁波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爱与慈悲”。他说,“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其他人和我们一样有感情,其他人和我们一样会生嫉妒心;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无论你做什么都有后果需要承担:我们用的卫生纸会导致树木的砍伐,你开的车可能让你的孙子患上肺癌。然后,我们可以教他们缘起,教他们爱与慈悲,然后教他们道德莫大的重要性,但是最终要告诉他们,我们不应该被道德束缚。”“那我们该让我们的孩子也成为佛教徒吗?”“当然不要去强迫自己的孩子成为佛教徒”,正如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强行把佛教的理念灌输给你一样。“开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见地强加给他人,是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除此之外,我对佛教还引以自豪的一点是,佛陀没有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一种行为准则。相反的是,他知道我们有着不同的背景、传统、性格、习惯,因此他为我们提供了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选择。
  •     认识佛教佛教是获得自由和解脱之道观照心识。真理分为二谛:世俗谛(Relative Truth):描述事物显现的相对性真理胜义谛(Ultimate Truth):描述真实无缪的实相的绝对真理法身(梵文Dharmakaya):字义为“实相之身”。成佛后,证悟的功德显示为佛的三身:法身(Dharmakaya)、报身(Sambhogakaya)、化身(Nirmanakaya)。此三身不仅相关于我们心识本质的三个面向也想关于一切现象。我们感知的外在事物为化身,其体性为报身,自性为法身。中国人也应该播下并培养精神价值的种子。轮回(梵文Samsara):众生在六道中生、死、投生的循环,其性质是痛苦、无常和无明的。轮回也指凡夫被无明、二元分别、业和烦恼遮蔽心性的状态。皈依(英Taking Refuge):佛教修行的基础和入门。皈依是所有戒律的根基,是区分佛教徒与外教的标志。皈依的精髓是为了使自他从对轮回的恐惧中解脱而接受佛法僧三宝为皈依处,并对三宝生起不退的信解。戒律(梵Vinaya):佛陀口传给他的出家众弟子的纪律准则,后来被编入“律藏”的经典。没有人真的知道怎样才能自由,我们总是陷入想要抓住什么的圈套中。关于因果和轮回轮回中的事情只会暂时显得美好无明(英Ignorance):看待有情众生及外在器世界的错误方式,即认为器情世界为真实、独立、坚固和俱生的存在。十二因缘(英Twelve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s):广义指轮回存在的过程。外在世界及有情众生被过去行为模式的习气以及习气与不协调的心理状态的相互作用推动,在痛苦中轮回,这个过程被依赖于十二个连续的支点,即十二缘起支佛教对“自我”的定义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概念五蕴(英Five Aggregates):构成众生心理和生理的五个面向。按照佛教哲学的观点,这些都是我执的基础,它们包括色、想、行、识诸蕴。因果循环的持续就是我们所说的轮回,而因果循环的终止则叫做涅槃。涅槃(梵Nirvana):梵文字义为“寂灭”(Extinguished),指证悟。净化一切苦及苦因后的寂静状态。广义来讲,涅槃涵括了小乘和大乘中不同层次的证悟(如声闻、缘觉或佛)。当涅槃或证悟仅指轮回(即小乘的目标),这并不等于获得佛果。因此佛果也被称为“无住涅槃”(Non-Abidingnirvana),即不住于轮回也不住于涅槃的状态。十二缘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图解,让我们从根本原因上来着手处理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与问题。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接近真理。我们总是可以选择通过训练来断除无明。乘(梵Yana,英Vehicle):是指佛教中不同的模式、方法或精神修持的道路。通常分为三乘(声闻乘、大乘或菩萨乘、金刚乘),但也可以分为四乘(包括缘觉乘)或九乘(包括各个不同的密续乘)等。自相续(英Mind Stream/Stream of being):个体众生心识的个体性延续阿赖耶识(梵Alaya):八识中的其中一识。总基、基础、一切经验的结构基础和一切意识的根本藏识。八识是根据大乘瑜伽行派(Yogacara)传统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分类:公有八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概念性或思维的第六意识、第七识“染污识”(也称“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共业(英Colective Karma):共业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我们对于世界共同的感知。个业指我们个人的经验。关于修心和修行修心的目的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在佛教中,对真理的理解和对真理的实证让你的心智健康。只要你还有二元分别的心,你就是不健康的。大圆满(梵Mahasandhi,英the Great Perfection,藏Dzogchen):也称“阿底瑜伽”(AtiYoga,三内瑜伽的第三种),宁玛派的最高教法。强调通过对本初智慧(Primordial Windom)的洞察,离于取舍,希惧,而获得解脱。二元分别(英Duality):迷惑众生的凡夫见,即以主体(意识)与客体(外在世界及感知形象)的分别心来看待现象,并相信现象真实存在。中观(梵Madhyamika,英the Middle Way):又称“中道”,是佛教四大哲学流派(一切有部、颈部、唯识宗、中观)中的最高思想,指避免常见(认为现象为实有)和断见(认为一切皆不存在)两个极端见地。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习性是构成有情众生的决定性成分。密续(梵Tantra):佛陀以报身相(Sambhogakaya)所开示的金刚乘教法。元素(英Elements):“五大”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由其升起一切示现,包括物质宇宙与所有住于其中者。他们之所以称为“大”,是因为一切皆依于此,而且五大遍于各处。教法提及四大(地水火风),五大(地水火风空),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根(英Sense Organs):眼耳鼻舌身意尘(Sense Objects) :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对应,是六根感受的外境。本尊(英Deity,藏Yidam):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之一,作为保护者或禅修对象的佛的身相,是精神修持成就之根本。本尊通常依据其外表显现而分为寂静本尊和愤怒本尊。心咒(梵Mantra):音节的特定组合,是本尊本质的象征和沟通,具有净化和达到证悟的功能,例如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手印(梵Mudra):手势、或精神伴侣,或本尊的色身四无量心:大乘中培养菩提行的方法(无量的慈、无量的悲、无量的喜、无量的舍)菩提心:世俗谛层面是愿为一切众生而证得佛果的愿力,胜义谛是对究竟本性的直观。发愿的真正要诀是自律的训练,是坚持不懈的做。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学修佛法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从我们误认为那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修行佛法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生活和工作,而是能更好地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不可预见的变化。做一个有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关于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你感到孤独和无聊,所以想要一个伴侣;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独立。心理学就像按摩,是一种休养式的治疗方法。习性在爱情和关系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要太执着于和一个伴侣永远幸福的在一起。轮回本质上是有缺陷的在恋爱中你会变的盲目,对这些事视而不见,你的理性会消失。你应该舍弃任何会滋长你的傲慢、我执和贪心的东西。精通佛法最好的表现是变得谦逊,修行好最好的表现是没有任何烦恼。乘佛法就像不同种类的医药和疗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精进不懈、满怀渴望,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外修声闻,内修大乘,密修金刚上师和传承上师是医生,而我们是病人,佛法是药世俗意义上的超自然能力不是佛教修行的目标活佛体制与转世有时候我想我宁愿在某个城市重生为妓女,这样就可以避开精神物质主义的贪腐而利益众生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与社会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如果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在中国兴盛是因为中国人用思辨和理智选择了自己生命的答案,那么这真的很棒,并且值得称道。佛教的力量来源于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珍视。佛法的主要目标是真正地了解真理,并从错觉中得到解脱。成功不能已完成的工作来衡量,而应该是否用正确的动机衡量。关于死亡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大部分。事实上,在佛教里,死亡随时都在发生。讨论那些必然要发生的事总是很重要。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心识,使之习惯处于善良、慈悲、有创造性、清醒、和理智的状态中。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我一直在看,比如《不是为了快乐》、《正见》、《人间是剧场》等等。他的书语言平实,思辨性较强,读起来好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把他平生所学向你娓娓道来,但同时他也告诉你不要盲信,要怀疑。我觉得他就算不是一位圣人,也算得上一位智者吧!这本书算是一个问答合辑,而且特意指明是针对中国读者的,也就是说书中的问题,都是选自中国的信众、读者,这些问题涉及核心义理的程度虽然深浅不一,甚至还有八卦的成份在里面,但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作者的回答都很中肯,没有故弄玄虚,这在普遍浮躁的社会里真是难能可贵的。在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除了深入浅出的回答问题之外,也以非常坦诚的态度告诉了读者一些关于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女朋友,也许他明知如此会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但是他依旧选择了诚实。我觉得对于一个修行佛教的人来说,能否在细微处保持诚实的心,这本身就很有启迪意义。何谓正见?何谓正行?我觉得对自己诚实就是正见,对他人诚实就是正行。这本书和作者其他书一样,都或多或少的介绍金刚乘的修行法门,可总是点到为止,无甚新意也无深度,感觉不足。这些问题也仅仅能够满足一些初学者吧!最后,对于作者文中两次指出《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觉得可能是错误,有可能将《与神对话》与《当下的力量》混淆了。第一次点名这本书时,大意是说此书内容为神通过作者写出了一系列启示,这与《当下的力量》内容不符,更像是《与神对话》这本不着调风格。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讀完之後,感覺心里面舒服很多。真的是佛法能夠解決你們的所有問題。
  •     活泼,坦率,有力!
  •     最后一章关于死亡的写的最好,中间关于上师、活佛的解读不是很有普适性,而且对一些很感兴趣的问题,并没有给予让我信服的答案,很多似是而非、避重就轻的回答。不过,这怎么说也是一部引导修行的通俗读物,是值得赞颂的。
  •     佛法无边。
  •     内容问答的形式,让人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更有看完一段问答后,所得的启发和思考。
  •     嗯 男票安利的书 不能说很好看 因为并不像小说那样可以说 哇 很精彩 但是很喜欢
  •     朋友送的好书,虽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对于佛法中的一些价值观非常认同。佛教博爱,宽容,特别是对于异教徒,让人为之动容。书中的问题,简单直接,仁波切的回答也时常令人顿悟。
  •     火车加今晚,一部短短的好读的佛教问答书,宗萨的书总是这样的,这是拥有的他写作的第三本实体书
  •     每每读到宗萨仁波切的书或文字,都是无法自抑的震撼和打从心底的觉得透彻,只是自己的智慧太过浅薄,很多的概念理解的层次恐怕很浅。 感恩
  •     观照习性,培养品行,上成人格。2017.1.27(除夕)
  •     现代人床头案边的好书。
  •     风趣的僧人
  •     特别特别好看的书。对于佛学是这些年忽然有了兴趣,却记不清是哪个时哪个点被缘起的。书里解答了我对佛学有疑惑的一些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死亡的认识。对于生死无常好像被点透,现在这个概念无时不悬在上方,每件事都像在做生命中的最后一件,对人对事心态真如书中所说,很不太一样了。。。对死亡也没有了从前的恐惧和忌讳。
  •     好想活得这样清楚明白
  •     释迦摩尼说:“真正追随我的人会像狮子一样死去。”当我看到她往生时的状况,没有财产,没有任何要保护的东西,如此自在,我强烈地忆起了这个偈颂。
  •     一切都是我們的投射,一切都是我們的心。
  •     佛学艺术家
  •     读了这本书,感觉就是佛教也在与时俱进。书中的例子都非常现代,让人很容易明白。只是佛教追求的境界我还是难以真正明白或接受。“修行好最好的表现是没有任何烦恼。”有一些些烦恼还是必要的吧?否则生命的动力就全然没有了吧!难道生是一种惩罚?或者生是一种试炼?如果是后者,我们不是应该接受挑战,而不是逃离。
  •     讲述地很好,不偏激,很批判。让我对关于佛教对女人 肉食 饮酒 等过去的误解都有了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教育是善良和远见,非常认同。
  •     深入浅出。还好吧。
  •     他让你知道还是他让你思考,这不一样。引导!
  •     有些不明,有些以为自己明,有些不确定。另外的心得就是开放心态,不要自执。
  •     大师已经是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佛学概念 慧根太浅还是没办法理解…没关系 懵是必然的 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 越是像他这样智慧的人反而越谦卑 对生命越敬畏
  •     八万四千问,八万四千个选择。
  •     读完这本书不由得感慨我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如若参悟透彻大约可以得道成仙了。
  •     真、善和智慧
  •     “例如,佛教徒相信因缘,而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则相信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这是两种不同的见地。佛教徒相信转世,而外道不信。佛教徒相信非二元,而外道的见地非常二元。因此,如果你想要去左边,并且通过皈依确定无疑要这样做,那么一个向右边走的人就不该影响你,使你偏离自己已经选择了的方向,否则你会感到困惑。”
  •     最精彩的还是关于因缘的论述吧,即无数个因构成现在的果,生活中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有其原因的。然而,宗教类的书还是少读吧。
  •     正确的态度来自正确的见解。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功力和慈诚罗珠堪布的功力绝对在伯仲之间,能将佛法的精妙准确的阐述出来,而且这本书是专门为中国人写的,所以很多问题也很适用于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知识分子,虽说仅仅是问答录,但是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书里面很多闪光的句子,这一句记得很清楚:“精通佛法最好的征象就是变得谦逊,修行好的征象是没什么烦恼”。
  •     愿光明常驻
  •     对佛法有了另一种认识。
  •     不知道是佛学还是读书这件事 总之使我内心平静 受某人影响寻了此佛学入门 我本就是信因缘的 佛学超越了心理学在我为欲念困惑的时候适时的解决了我的烦恼 我知道其实都始于我的内心 并不关佛什么事 但我愿意说是悟性 我能够正视得失 能够认清上师 知道什么时候该出离 变得谦逊 这是我的修行
  •     八万四千问,八万四千法门。
  •     2017.4.7
  •     书中讲述的内容很多,也涉及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很难去总结出有什么心得。但是每一章都很值得一看,毕竟读一本书,能记住一句话,并能去努力实践,那就是不菲的收获。文章内容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佛法的道理以及和生活中的很多场景相结合。从来没有了解过佛教有关的知识,但有些观点觉得有一丝狡辩的意味,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去自己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
  •     充满智慧,并且亲切
  •     因胡歌而读,为仁波切而感怀,于佛学中收获宁静,心台澄澈。
  •     回答了中国佛教徒以及佛教爱好者的诸多疑惑,祈愿所有对佛法感兴趣的人,都能遇到此书。
  •     我们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
  •     可以理解为《西藏生死书》的简化版。
  •     能感受到仁波切的真诚与迷惑
  •     有什么普世的观点,做人做事才有方法
  •     在1200无意看到的,之前对宗教总体都是有些反感,但也一直觉得佛教不劝人信教的这个宗旨还是很好的(相比基督教传教的)。看得过程中也会看出对于某些问题模棱两可的回答。但我真的很喜欢业这个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对业的阐释很合我意。有些思考是不管经过什么样的途径都会达到类似的结果。
  •     他很诚实的回答了一些问题 作为碎片化阅读 值得一读
  •     顶礼
  •     关于佛学我最喜欢的作者(上师)。说话方式很现代,思想开放不激进,不回避自己的不足。
  •     我爱法后~
  •     如果你有疑问,读它就够了。
  •     正见之后就是这本书,包括正见在内,其实看懂得得地方七七八八,以后还要再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