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向西,罗马向东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224114634
作者:〔英〕爱德华·伯曼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英〕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
爱德华•伯曼生长并受教育于英国剑桥,曾在意大利工作25年、在伊朗工作5年,曾经从事跨国公司代表及出版社编辑等职业。2003年起在北京、西安生活,并且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出版过《改变:互联网的大肆宣传、希望与历史》(伦敦: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2003年)、《像绅士一样生活》(北京:商业出版社,2006年)、《中国隐形的皇帝:为什么世界还不是中国的》(斯特劳德:Sutton,2008年)等十余部著作。

书籍目录

致谢
导言 ⅰ
第一章 丝路拓荒者
第二章 丝之路?马之路
第三章 始皇的慧眼
第四章 武帝在高处
第五章 佛教在西安
第六章 被淡忘的隋朝
第七章 盛唐,盛唐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向长安的传播
第九章 八百年的边塞曲
第十章 昭陵六骏里的文化之殇
第十一章 一个叫谢阁兰的异国访客
第十二章 二战风雨里的西安
第十三章 西安新视角

作者简介

长安是中国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并成为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贸易起点。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罗马热衷于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却忽视了中国对西来商品一直最看重的是作为战略物资的马。作者在本书中证实,对张骞发现的“天马”的向往并不仅仅存在于汉代,而且贯穿于丝绸之路开创、兴旺、衰落的整个历史过程。
爱德华·伯曼引证大量西方史料,梳理出欧洲的探险家和研究者自明清以来对中国尤其是长安的认识,与北京、苏杭、广州等城市不同,18—20世纪,西安在西方人心目中是极具神秘感的地方,尽管曾经来过这里的人并不多,他们的记录和见解也时有偏差,饶有趣味的是,这构成了一个让我们重新观察历史的别样视角。


 长安向西,罗马向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如今的西安,这一座十三朝古都,已失去昔日光彩不再如过去般受人青睐。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历史上的西安曾是包罗万象的国际化大都会,其繁荣程度绝不亚于今日的北上广。爱德华·伯曼,一位旅居西安的英国人,出于对西安的喜爱和着迷,写下了这本《长安向西 罗马向东》。书中记录了长安的兴盛和衰落,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封建王朝的首都,从政治文化中心到封闭自守的西北古城。作者用丝绸之路开篇,控制着这条著名的贸易之路东端大部分土地的便是昔日的长安。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往来的重要纽带。对于西方人而言中国的奇珍异宝和自然资源是他们想要交易的对象。那么对于自命“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中国而言,丝绸之路到底是用来交换什么的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汗血宝马。马是古代重要的作战工具,而中原之地偏偏没有好马。为了换得更多的战马,中国积极开辟丝绸之路。这也带给了长安国际中心的地位。长安自古帝王都,远在周朝就已经是中国的都城。无疑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开始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留下了无数谜团的秦始皇陵和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后来汉武帝建造了更为宏大却不太知名的阳陵。再后来盛唐时期西安记住了李世民的“昭陵六骏”又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明清时期都城迁移,西安淡出人们的视线。等再次回归却是发生了震惊世间的辛亥革命和西安事变。这本书主要根据时间顺序纪录了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长安风貌。中间夹杂了佛教、伊斯兰教等文明在西安的传播。每一个时期都参考了当时外国人对这座城市的纪录。它写下的不仅仅是这一座城,更是几千年的历史。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而如今西安确实是座安宁的城市。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次拜访,比起兵马俑和华清池,我更想看看碑林博物馆里的石碑,更想拜访九嵕山上的太宗昭陵。
  •     我在西安读过书,来去匆匆,对西安了解并不多。但当看到《长安向西,罗马向东》这本书时自然就想读一读。一我想即便是中国人,甚至是西安人,一时之间搞清楚西安的历史也不容易。而作者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却是一个地道的外国人。他生长于英国,受教育于剑桥,曾在意大利工作25年,在伊朗工作5年,曾经从事跨国公司代表及出版社编辑等职业。2003年起在北京、西安生活,但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这样一个人却可以把握住西安政治发展的脉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丝绸之路,实属不易。他让我们了解在欧洲人眼里西安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如何看待西安的地位?对西安的什么感兴趣?甚至是对西安的了解有多少?通观全书,并且浏览其参考书目,不难看出,作者所采用的资料大都是英、美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史学家、汉学家、旅游家、考古学家、传教士、记者、商人、文物贩子等的著述。因此,使得本书不仅作者的观察角度是欧洲视角,而且其内容也是欧洲视角或美国人视角。作者没有采用与现代人访谈的形式来写作,而是引用了古籍,借用当时的人对西安的所观、所感和所想,让读者真实地徜徉于历史之中,感受西安的繁华、文化包容、国际性、没落和动乱。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的一项优势-英文的读写能力;即使是引用中国的史籍,作者看的也是英文译著,比如巴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翻译的《史记》。也就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写不出类似著作的原因了。(中国还在弱化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等于是弱化中国人放眼看世界的能力,因为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是担心文化侵略,当年我们可是狂热地学俄语,还是害怕老百姓知道得事多,不好忽悠?)当然,作者对西安、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也是促使他写作此书的重要原因。否则,怎么会有耐心和精力从纷繁复杂的著作、历史草丛中拣起一颗颗珍珠,并分门别类地串成一件件饰品呢?从本书的篇章结构中不难看出,作者并没有记流水账,而是抓住了西安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朝代,比如秦、汉、隋、唐,重要的文化、宗教传播,比如佛教、伊斯兰教对西安乃至中国的影响。西安历史悠久,这里发现的人类活动足迹最早有一百万年前的蓝田人,七千年前的半坡文化,而且从西周(256年)开始,历经秦(143年)、西汉(211年)、新(14年)、东汉(5年)、西晋(前后5年)、前赵(9年)、前秦(34年)、后秦(31年)、西魏(22年)、北周(24年)、隋(23年)、唐(223年),成为十三朝古都,时间跨度长达1000年整。(也有人把汉更始帝的24~25年算作1年,凑个“千里挑一”。)当然,另外还有在西安短暂呆过、称帝、实为陪都或短暂定为都城的政权,如绿林军和赤眉军在长安建立的农民起义政权,鲜卑建立的西燕,卢水郝奴政权,夏王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武则天的武周,黄巢的大齐,李自成的大顺。不难看出,四次属于农民起义,三次是少数族裔进占,一次是所谓武则天的篡权,它们属于过眼云烟。而最近两次国家统治者与西安有关的事,则算慈禧和光绪逃到西安,太原还不保险,竟然狂奔到了西安,可见害怕八国联军到了什么程度。早知今日,何必撺掇一帮子短视的农民屠杀外国人呢;还有就是西安事变。一逃窜,一被囚,一内乱,一内战,都不是什么露脸的事。二看现在的中国地图,不难发现,西安处于中国大陆版图的中心位置。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法国军医、后来成为汉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则称西安才是真正的中国。西安之所以引起国际的关注,乃是因为它曾经是国际性都市,是文化融合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或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终点,参见本书第22页)。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一开始(第一章和第二章)就分析了丝绸之路的成因,比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谋求军事联盟,再到汉、唐两代寻求优质马匹,从而认为“我们应该摆脱传统的观点,将‘丝绸之路’称为‘骏马之路’。马,超越一切,成就了西安和大唐帝国的辉煌。之所以用丝绸开展贸易,也许只是中国各王朝用它来交换马匹。”(参见第31页)“什么是用来交换丝绸的主要商品呢?又有什么商品价值如此之高,值得人们跨越千山万水?”正是对此问题的询问而不得,才使得作者不断地求索,最终发现了别人所没有发现的“隐私”。这种求索精神正是现代中国人所缺乏的。况且,“丝绸之路”的命名也是外国人。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我认为,《长安向西,罗马向东》作者的这种视角不但是独特的,而且是可信的。从最早谋求军事合作,到后来发现番人的高档武器“马”,这都是很功利的想法,或者说这是一项“师番长技以治番”的战略措施,要得到马匹,不能强抢掠夺,只能通过贸易,而当时能拿来交换的主要是丝绸。我想在汉唐想换用丝绸换马匹之前,丝绸贸易肯定已经存在,否则,养马的人不会想到用丝绸来换。但交换马匹是军事谋略,不能宣之于众,否则就暴露了。因此,表面上是丝绸贸易,实质上丝绸交换的其中一部分商品就是“大宛良马”。否则,怎能有后来的“马踏匈奴”呢。也就是说,从商人的角度看,这是丝绸之路,这是明的;从汉唐统治者的角度看,这是“骏马之路”,这是暗的,明暗并行不悖。(其实,中国历史大都有一明一暗两条线,读史就是发现那条暗线。因为是胜者写史。)这让我想起鸦片战争,英国人需要中国输出茶叶,但如何平衡贸易呢?我有鸦片,而中国人需要鸦片。那我就用鸦片,不允许贸易,我就走私。马匹是需要的,而鸦片则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所以,在丝绸贸易掩护下的马匹交易没有引起侵略,反而帮助汉唐强盛;但鸦片换茶叶却引起了鸦片战争。但我想还是中国人吸食鸦片成瘾在先,需求增加,才促使英国人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因为早在明朝就有鸦片,最初是藩属的贡品,用于中药,后来吸食鸦片从贵族延伸到了社会下层。所以,中国人应该反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像看待八国联军一样,如果不是义和团仇杀洋人和传教士,甚至是中国教民和八旗子弟,并在清廷的支持下攻打使馆区,怎么会引致丧权辱国呢?(不像我们泱泱大国,自己的侨民被屠杀,我们只会要求他们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自己的侨民被抢劫,我们只会提醒他们要小心防范,及时报警。)其实,一个国家不能对内和对外包容、公正,就不能强大。作者引用过一个事例(P143)。说的是唐朝一位宫内的采买太监到杭州公干,对其中一位外国客商傲慢无礼。结果客商到长安告了御状,待皇帝派人查实后,将那位太监革出宫门。以现在来看,瞧不起外地人、欺负外地人、坑蒙拐骗外地人的除了北京、上海这种忘记自己祖上也是哪个旮旯修理地球的人以外,大多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尽管好多贫穷落后的地方民风淳朴、善良。(我第一次去上海就被卖手表的骗了,卖给我一块坏表,只走了几天就坏了。至今我都在痛恨、诅咒那个狗日的瘪三娘们。现在上海除了一个NB的心理外,没有什么知名的产品可以吹NB的了,我反而解恨了。)我唯一知道的现在保护外地客商的地方是青岛,我说的是切实保护,而不是仅仅说说或下个文件而已。因为青岛市政府规定,如果青岛本地人或本地企业欺负外地客人或商人,将受到处罚。我亲身体验过。当时可能因为是房间安排的事,虽然宾馆并没有多么不讲道理,但陪我去的青岛朋友觉得没有给我安排好,于是指出政府规定不许欺负外地客商,宾馆也就无话可说了。所以,青岛成为一个企业圣地是有它的原因的。反观很多大中城市,绝无此文化,绝无此风气,反而官本位气氛浓厚,喝酒排座次,凡事论官衔,一股子的酸臭味。只有对外开放,才会大大地减少这样的憨熊。三说到鸦片,就要说广州,就不能不说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以郑和下西洋为顶点,之后不但输入了商品,也带来了坚船利炮。说到郑和,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认识。30多年前,早在我上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就讲过,郑和下西洋另有隐情。《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因此,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一明一暗两张脸。明的是磁器、茶叶,暗的则是手足相残、耀武扬威。汉唐对待阿拉伯和中亚的政策是对路的。双方既打仗,也合作,又通商。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向曼苏尔寻求帮助,他的士兵大多数留了下来,娶妻成家。之后,曼苏尔定都巴格达。在解释为什么选定巴格达时,他说其中一个原因是那里的底格里斯河与大海相连,可以与大唐保持联系。波斯湾是阿拉伯人扬帆东渡的起点,经印度,可以向中国进发。连一个国家的定都都要考虑不能断了与大唐的联系,可见当时的大唐远交近攻,国际地位何其荣耀?但随着海路的开发,陆路的丝绸之路逐渐式微。这就好比中国东部沿海水路的开发,导致大运河的运输逐渐被取代一样。从这一角度看,其实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回事,而且如果以巴格达为西方一个点,以西安为中国境内西北的一个点,以苏州为中国东南的一个点,那么,整个丝绸之路是一个环。当今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只是将这个环西部的远端点继续向西扩展,一直通到了大西洋,成了一个更大的环。许多学者还认为,与其说丝绸之路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不如说它传播了文化及信仰。如果从这一角度看,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和“宗教之路”。而佛教徒是不是会说这是一条“佛教之路”呢?伊斯兰教徒会不会说这是一条“伊斯兰教之路”呢?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其实,文化、宗教和知识的交流也需要先修路。但是,就像是丝绸之路同时也是文化之路和宗教之路一样,如果仅仅是开辟或者重振一条商路,而在文化、理念、价值观、法制观念或政治体制等方面与世界主流不对路,无法接轨或融合,无法普世,那也仅仅是一条路而已。四作为一名译者,我不得不承认,本书的翻译很有功底。在阅读过程中,我完全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书,而就像是一个对西安很熟悉、对中国历史很了解的中国人写的。有几次我还忍不住翻到封面,确认这的确是一本译著。因为这几年跟编辑打交道比较多,多少了解一下书名的选择,她们可谓绞尽脑汁。最近我翻译的一本书就因为不知道起什么名字而搁浅,猴年春晚都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还在待产。所以,当我看到《长安向西,罗马向东》时,觉得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因为我知道罗马势力或军团是没有到达西安的。但随着阅读,我逐渐明白了,还是作者的那个Xi’an Through European Eyes,“欧洲人眼中的西安”,或者“欧眼看西安”。尽管书名有点超脱,但我觉得或许这是译者或编辑对西安的一种视角吧,毕竟这是东西交汇之地,毕竟丝绸之路到达了罗马,罗马商人来过此地,或许他们希望罗马文化东来,而不是罗马军团的铁骑。但是,假如罗马军团来袭,未必能打过汉朝的军队或蒙古铁骑。因为丝绸之路给我们带来了良马。西安就像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西两股河水在此交汇。表面上流动着的是商贾贸易,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随着两股河水的源头水量大小和干旱情况,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断流干涸。毕竟,西安处于中国境内,因此,受中国朝代的更替、皇帝有为与否、政府是否重视影响很大。但不管怎样,作为东西方陆路交流的枢纽,西安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独一无二的。
  •     西安,作为中国与汉人的标志性符号,是外国人来中国必去的城市之一。在外国人眼中,西安这座古城可与北京相媲美,甚至更加有着厚重感与历史韵味,渗透着中国味道和中原风骨。长安向西,罗马向东,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懂得,这是丝绸之路。仅看书名,便足以勾起那段恢弘大气、开放兼容的时代,犹如惊涛巨浪在脑海中翻滚,激动不已。西安是所有学史之人必去的城市,其中太多的历史养料需要我们汲取。数年,在史海钩沉中感受历史的跌宕起伏,长安、罗马、丝绸之路等字眼对我们而言太过熟悉,中国史学有自己惯有的模式,那段历史,我们记住的,也是一致的史实,一致的印象。那么在欧洲人眼中,这些历史又是怎样的呢?这本书可谓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书。作者爱德华,并非历史学者,却能读史写史如此入微,实属不易。读他的书,从书名到内容,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那种清晰的历史意识,善于挖掘细节,见微知著,有着社会史的探究敏感度。此外,还有个亮点,译者的水平颇高,不说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到位与译文的信达雅,单单看书名,就惊艳四座——“长安向西,罗马向东:骏马、丝路与探索者”,不仅完全紧扣内容与主题,而且有种无法言明的美。治史的方法不同,本书虽算不上专业的史学著作,但其史料来源广泛(史书、游记、文学作品、旅游手册等等),史学意识显著,探究佐证比较专业精细。作者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的理解可谓入木三分,可挖掘的点比较多,思考的角度比较发散。书中用大量笔墨渗透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的历程和成果,更显说服力。学者谢阁兰拍摄的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看似轻松,其实得来的过程异常艰辛,有些甚至可能耗尽半生经历才觅得。国外汉学家超乎常人的专业与精致,足以让我们这些天天守着汉文化却熟视无睹的人们汗颜。就内容而言,虽然大部分史实我们是知道的,仍有很多新奇之处值得思考。比如汉唐对马的崇拜与急需,直接实现着丝绸之路的存在价值。作者的思维非常严谨,通过不同的史料对比,进行多个侧面佐证,视角很广。写作的技能与丰满的内容也可圈可点。精细的文物描写,场景化的史实记叙,处处可见的中外对比,对书法作品或文学作品的鉴赏……无一不彰显着作者的功底。最后不得不提到一点。曾做过图书编辑的我,对封面、格式、排版等形式有着不由自主的敏感度。本书的章前页简直是个big surprise,以一条线串起所有章名,本章题目用放大和加色来突出,如同足迹一般,读者走到这里,也能清晰地看到前面走过的路和后面未走的路,多么智慧的设计!不说封面多么简洁大方、形神兼备,单就章前页的设计,就值得给编辑点个大大的赞!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单纯从书名看,我觉得还不如叫《长安西去,罗马东来》
  •     不错的作品
  •     外国人透过张骞发现的“天马”看古长安的中国历史,视角真的很不一样。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史,果然视角独特!
  •     海外汉学
  •     这个外国人写了这么多中国人没写过的东西,视角真的不一样。
  •     有些新视角,比如马在汉唐时的作用,以及在丝绸之路的影响~
  •     马的视角很不错。今天第一次解锁首图,感觉每周都可以泡上两小时,脑内了无数计划,开心。
  •     喜欢哦,大部分的插图都是作者自己拍的
  •     一个对西安感兴趣的外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了解这座古城。关于历史,不一定准确,可很多外国人对西安的记录确实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