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十二年》书评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30214977
作者:吴雨初
页数:217页

一幅朴实的藏北风情微观画卷

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开启使全天候阅读成为了可能,加之今年国产手机频频发力,中老年用户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碎片化阅读的普及和发展,短小温情的心灵鸡汤,亲民实用的健康常识由于分别迎合了年轻读者与中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已渗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种阅读趋势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地铁、公交车上低头阅读的群体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善于利用间隙的时间补充知识储备,增加阅读量。但客观而言,碎片阅读的范本中不乏人云亦云,甚至为了博眼球、求转发的虚假造势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出现,使得具备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同时亦不乏温情的朴实读本变得极为可贵。从这个角度而言,《藏北十二年》的问市,具备了作为碎片化阅读时代实体书精品范本的价值。短小的文章结构并不容易驾驭,初学写作的人大多深有体会,功底不足太容易虎头蛇尾。《藏北十二年》的作者显然具备深厚的写作经验与文字功底,藏北日常的人、事、物,概用了朴实的语言铺叙,并无华丽修辞与煽情感叹,向藏民学习做酸奶、藏北的年夜饭……一桩桩作者在那曲工作十二年中或温情或奇妙的陈年往事,就这样被娓娓道来。这种阅读体验相当美妙。一位六十耳顺之年的老者,在时光的打磨下褪去浮华,不再执着于种种精妙讨巧的写作技巧,只专注于真实平凡的生活本身,才成就了融合藏北生活与文学美感的作品基调。相信作者是深谙微小之处最能打动人心的道理的。《藏北十二年》选取的一百个小故事令人见微知著,视角各不相同,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同的层面真实还原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藏北的日常生活,仅是人物,便涵盖了共同工作过的汉族、藏族同事,民族作家,藏族民间文艺传人,活佛朋友等等,无一不在调动着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为了解神秘西藏的当代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独特的视角。在开篇的第一个小故事中,作者便坦陈,由于惭愧藏语文没有学好,遂请女儿将这一百个小故事译为藏文,作为藏语文的学习教材。而喜爱汉藏文化的英方教授对此颇为喜爱,便画就了一幅幅风格朴实,生动传神的插画,使内容更为丰富和好读,并请他的女儿翻译成为英文。可见,这本由两个家庭、两个民族、两代人共同完成的《藏北十二年》背后,流动着的,是作者对西藏厚重如故乡般的感情。这份深沉的情感,被作者埋藏在一个个小故事的字里行间,每挖掘出一处便会为之感动一次。随着阅读的深入,故事的画面感逐渐强烈起来,展现了当下大部分适合碎片化阅读的文本所不具备的格调,仿若铺开了一幅朴实的藏北风情微观画卷,虽勾勒简单却不失灵动的人气,回味无穷。而在上下班途中,低头欣赏这幅栩栩如生的画卷,除却能够激发我们对藏北风情的无限向往外,会不会使我们的情绪平和进而缓解压力,更加自如随心地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呢?我才不会告诉你答案。

记忆深处的老西藏

在经历得越多之后便越是发觉,一个人的际遇总是在因缘巧合之下千回百折,但终归还是会回到心灵的某个起始点。去西藏民院读书实际上也是一个巧合,但这个巧合却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正在西藏民院攻读藏传佛教哲学的那三年时光里,我才对那块陌生的地方有了大概的了解,可若说揭去雪域大地的神秘面纱,看到一个更贴近生活的西藏,却是在读完吴雨初先生的《藏北十二年》之后。吴先生曾在藏北那曲地区工作了十二年,那是一个高海拔的纯牧区,不仅能源丰富而且著名景色众多。《藏北十二年》这本书中所记叙的故事,就发生在1976---1988年这个时间段。明眼人一看便能猜到,这个时间段包含了两个转折性的历史点:文革末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因此,在这本老西藏的生活故事集中,有不少故事都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藏北社会的文化、生产、政治、经济和居民日常生活。这些故事都是吴先生的亲身经历,故事里写到的人,都是他在工作、生活中接触过的朋友、同事,还有萍水相逢却给自己带来温暖的陌生人。整本书读完,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让我看到了十二年间藏北地区的巨大变化。在这本书里共收录了100个小故事,这些故事篇幅都很短,只有短短的一段话。这些小故事看起来真是平常,可这不也正是生活本身吗?现在一些朋友和我聊天时,经常和我说起他们对西藏的印象,诸如“神圣”、“圣洁”、“充满神秘色彩”等等。其实,这不过是西藏的面纱,是未曾真正接触过西藏的人心中的印象,或者想象。当你掀开这层面纱时,你看到的便是赶着牦牛走上很久才能到的集市、骑马独行遇到大雪封山时的无奈,还有妇女们带着孩子做家务、酿酸奶,农闲时藏族百姓们围着篝火跳起的锅庄舞,以及农牧区的小孩子们面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而这些,都呈现在《藏北十二年》里。吴先生笔下的文字是满含深情的,但这不是矫情,而是真情。这些干净简洁、清澈流畅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藏北地区民族生活风情画卷。这便是老西藏的独特魅力,在那个艰苦年月里,一瓶江津白酒便能醉倒一个汉子,几个年轻人的一次打猎便能成就一段故事,每年那曲举办的赛马会总吸引来牧区的各族群众自发参加,民间说唱艺人的表演总能给群众们带来艺术享受……这些故事,仿佛是封存在旧日照片里的一段回忆,它们在吴先生的缓缓讲述中流淌着呈现,还带着老西藏的牛粪味儿和酸奶味儿,以及悠扬嘹亮的歌声。把这些故事读完,真是不得不佩服吴先生。他能用两三笔的简单勾勒,就描绘出鲜活的人物和富有动感的场景,以至于越到最后越觉得,这不是读书,而是在听一位老人娓娓道来他在藏北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文字就如同藏北牧民口中传唱的民歌一般,质朴、温暖、热烈,百分之百的原生态,却又直直地戳到人的心窝里,带来感动和回味。这是一位被称为“牦牛老人”的汉族作者眼中的老西藏,也是他这一生中最为珍贵的回忆。书中故事以英文、藏文、汉文三种文字表述,再算上那些插画,便是由汉藏两个民族、两个家庭、两代人共同完成,一本看似平常的故事书,却也是民族情感的凝结。

对整个西藏说一声:扎西德勒

《藏北十二年》成书很偶然,吴雨初先生说他虽然在西藏工作了十六年年,但藏语文一直没有学好,在他六十岁时为了能够再次学习藏语文,便将自己在藏北工作的真实经历编成了小故事,再让女儿翻译成藏文,来增强自己的记忆,而这种为了学习藏文而写出的小故事,却受到很多友人的喜爱,并由业余美术爱好者英方先生作画,他的女儿瑞秋次仁措将故事翻译成英文,这样就创作出了一本包括汉文、英文、藏文三种文字以及插画的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为背景,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的关于藏北的书。吴雨初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了十六年,其中十二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那曲地区,这十几年中,他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干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长,1991年调回北京任职,2011年他又在别人的费解和质疑声中辞去了北京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毅然回到西藏去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已然表明了他对牦牛,对西藏的物质和文化的热爱。2014年5月18日,他在牦牛博物馆开馆仪式前,用藏语和汉语讲述耗牛与人类之间的共同发展史,以及耗牛博物馆创意的初衷,感动了在场的无数人。《藏北十二年》这本书也同样令人感动,书中的插画虽简单却形象的让人一目了然,吴雨初的语言虽平淡却真挚的表现了自己对西藏的深情,也让我们了解了藏北那曲地区人民的真实生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是他深入到藏北,十二年中自己的生活,这比任何一本关于西藏文化的书籍都更能告诉我们:西藏是个什么样子。七八十年代的藏北不管是文化、经济、生活都很落后,阶级斗争也影响了西藏,牧主成分即便有困难也很难得到政府救助,有的家庭还保留着一夫多妻制且女人们相亲相爱如亲姐妹,现在动辄几十万元一斤的虫草在那时候每斤只要9块钱,投宿牧民家里,因为没有菜,牧民就炒虫草给干部吃。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藏没有了宗教,西藏人民便把毛主席当佛供养,见面问候的语言也从扎西德勒变成了“你学习毛主席著作好啊”,回答也变成了“为人民服务”或者“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西藏人爱马,县里给每一个干部都配了马,作者也选了一匹个头大的,但是马主人却因为他不懂马不会照顾马而拒绝卖给他,因为怕将来因为马的问题伤了两个人的关系。那时候的藏北某些地区有个非常恶劣的传统习俗“抢福”,自制毒药给别人下毒,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别人的福气抢到自己家来。某一年春天,有人用炸药炸鱼被炸死,结果被那曲镇民误传成是作者被炸死,许多人都很悲痛甚至开始商量送花圈还是哈达,这也看出作者是深得那曲地区藏民爱戴的。而作者之所以十几年都没有学好藏语很大的原因是,曾经有人告诉他,如果学会了藏语组上上就不会给他派翻译,将来他只能一个人去下乡,而且不能再调回内地。一句话瞬间打消了他学习藏语的积极性,以至于六十岁了要重新认真的学习藏语,当然如果不是这么阴差阳错,这本《藏北十二年》又怎么会问世呢。其实,从来不觉得西藏神秘,因为那样一望无际的草原,连树都没有如何藏的住神秘,只是人们没有深入了解它吧。那么朴实的藏民,进毛主席纪念堂都要磕长头,又如何能说他们神秘,只是两族文化的差异罢了。看完吴雨初先生的《藏北十二年》对西藏更是无限向往,想着自己总有一天也要踏上那片土地,去亲耳听一听藏语,看一看草原,接受那里的人民赠予的哈达,对整个西藏说一声:扎西德勒。

藏北的日常

封面是布艺的,每个故事都有一幅插图,简笔画,生动、有场景感,还配有藏文和英文。书的物质存在,比较接近一件艺术品。读过的关于西藏的书,以这本最为朴素、不矫饰。可以从作者平平实实的讲述里,了解藏北当时的基本生活状态、意识状态,像是生活的原生态,不是游记可比。


 藏北十二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