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生活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02251175
作者:李孝悌
页数:493.页

内容概要

李孝悌,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等书。

书籍目录

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 李孝悌
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 王正华
明清以来汉口的徽商与徽州人社区 王振忠
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与尚侠风气 王鸿泰
明清江南东岳神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以苏州民变为讨论中心 巫仁恕
在城市中彷徨——郑板桥的盛世浮生 李孝悌
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 邱仲麟
新理想、旧体例与不可思议之社会——清末民初上海文人的弹词创作初探 胡晓真
发现生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社会变迁 张瑾
黄鹤楼:人去楼坍水自流──一个楼的文化史 陈熙远
城乡的过客──档案中所见的清代商贩 刘铮云
完美图像:晚清小说中的摄影、欲望与都市现代性 曾佩琳(Paola Zamperini)
民国时期的摩登玩意、文化拼凑与日常生活 冯客(Frank Dikötter)
“荒凉景象”:晚清苏州现代街道的出现与西式都市计划的挪用 柯必德(Peter Carroll)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收有13篇文章。是台湾“中央研究院”主题计划“明清的社会与生活”的成果之一。它们分别从历史、艺术史、文学史的角度,对明清及民国初年的衣、食、住、行、娱乐、商旅、节庆、欲望、品位、文物、街道、建筑等物质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实证性的研究,使读者对16世纪初叶之后因商品经济勃兴而造成的社会风气及物质生活的改变有了更丰富、更细微的了解。
“明清的社会与生活”研究计划聚集了一批海内外的历史学者、艺术史家和文学史研究者,以中国近世的城市、日常生活和明清江南为题,持续地进行团队研究,累积了相当的成果。本书就是成果之一。探讨的课题包括:逸乐作为一种价值、宗教与士人生活、士庶文化的再检讨、城市生活的再见、商人的文化与生活、微观/微物的历史以及传统现现代等。
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 李孝悌
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 王正华
明清以来汉口的徽商与徽州人社区 王振忠
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与尚侠风气 王鸿泰
明清江南东岳神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以苏州民变为讨论中心 巫仁恕
在城市中彷徨——郑板桥的盛世浮生 李孝悌
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 邱仲麟
新理想、旧体例与不可思议之社会——清末民初上海文人的弹词创作初探 胡晓真
发现生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社会变迁 张瑾
黄鹤楼:人去楼坍水自流──一个楼的文化史 陈熙远
城乡的过客──档案中所见的清代商贩 刘铮云
完美图像:晚清小说中的摄影、欲望与都市现代性 曾佩琳(Paola Zamperini)
民国时期的摩登玩意、文化拼凑与日常生活 冯客(Frank Dik?tter)
“荒凉景象”:晚清苏州现代街道的出现与西式都市计划的挪用 柯必德(Peter Carroll)

图书封面


 中国的城市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这本《中国的城市生活》其实是一本论文合订集,收录的主要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情社会与生活”计划下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明清时代及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研究文章。因其所关注的对象和题材多为近代城市生活、市民文化以及城市景观等,因此书名“中国的城市生活”也算主题明确。 与以往的历史研究,尤其是近世史研究相比,本书选取的13篇论文的鲜明特色就是其取材并不追求解读历史的长期大趋势或“宏大历史观”,而是将目光对准了许多以往被历史研究所忽略对象。如明清时代的庶民文化、儒家价值体系之外的侠游思想、宗教信仰对民众群体行为的作用、西方风潮入侵后的普通城市景观变化等等。致力于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回顾和再现,丰富对历史的认知,这是“新文化史”不同于以往“社会史”、“政治史”之处。同时,其研究对象也更加注重历史中的个别事物与群体的表现,如本书中对“清明上河图”的叙述,对老北京供水系统的探究,弹词创作的讨论,郑板桥个人经历的描绘等等。这些论述,无不希望通过“小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从而能够见微知著,从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又无疑是“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在此类历史著作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了。而本书作为以文化史视角切入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应用,也是相当有启迪作用的。 通过不同作者不同角度切入,对明清及民初中国社会及城市生活的各种再现,我们获得的是相较以往略显呆板的历史观念更为生动鲜活,丰富细致的图景。读了此书,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代的社会其实并非我们仅是以往历史所宣扬的那种“封闭的农业社会”,其中也勃兴了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并非只有官方宣导的儒家规范一途,而是存在许多多元,异质的元素;现代元素的普及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新旧交杂的复杂过程……这些论述,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多面,更加丰富,有助于打破以往的历史教育所留下的呆板印象,并修正过于关注大势而忽略的细节不足。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以往的历史研究就应该全盘否定。毕竟,对人类活动长期趋势的研究始终是历史的重要使命。新文化史的视角,可以作为以往过于注重上层建筑的历史研究法的一种有益补充,让我们能够构建出更加完整的历史文化的图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走势。“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才应该是本书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吧。 作为一本论文集,本书引证翔实,论证严谨。不过同时由于所述多论及通俗文化与事物,因此读起来并无太多隔阂感。以专业文章的角度,可读性还是不错的。对于喜欢近代史,尤其是对城市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应该是值得推荐的。
  •     赵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屡次提到北京城作为首都,有许多严重缺点。水源不足是其中之一。北京地区降水量不多,且季节分布不均,加上“近郊二十里,无河流灌润”,故而“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元大都与明清的北京城,是世界上水井最密集的城市,几乎每一条街及每一个巷子都有一两口水井。清末《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有饮用井1228眼。“胡同”原是蒙古语水井之意,水井之密可见一斑。那么京城究竟如何供水老百姓用水几何?李孝悌主编的《中国的城市生活》收录邱仲麟一文《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用详尽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描述了北京从明清到民初500多年间,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变迁图景,趣味盎然。从用水来源看,分别经历了土井,洋井及自来水三个阶段。从用水供应制度来看,经历了明代的自由汲水,到清朝的山东水夫分段把持的水窝子,最后到20世纪初的自来水公司。供水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水价高企。明朝的水担子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井分为甜水井,二性子井和苦水井。城内井水多苦涩,甜水井多在西北近郊。井水无特定业者把持,街上水井多属公井,可自由汲水。若距离太远,则雇人载运。担水业者山西人居多。清朝的水窝子至清军入关,随营火夫多为山东人,负责管理街巷的井,取得了把持水井的特权,山东帮势力凌驾于山西帮之上,操控了北京的水资源。山东水户所拥有的水井通常称为水窝子或水屋子。水窝子各自区分营业范围,垄断该地段送水权利,不准他人汲取,也不准该地段居民雇佣其他地段水夫送水,且任意涨价。清朝住在京城的南方人对又贵又苦的水抱怨不迭,江南的李良年说北京的水价,“斗水须百钱”;一个名字不详的广东顺德人慨叹,“居长安者,不怕米贵,而怕薪,水贵也”。邱仲麟估算清朝北京普通百姓每天用水量大约在4-5升,甚或更低。与同时期欧洲城市相比,相去不甚远。如1806年,波尔多每人每日用水3.5升;1833年里昂1.33升,巴黎直至1834年才达到13升。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城市自来水系统逐渐以管道输水取代了人力或畜力运水的方式,两者的区别才大幅增大。伦敦,巴黎,柏林,格拉斯哥等城市大约在1850年成立了现代的自来水系统(英国在同年全国一半的人口居于城市之中)。清末民初的自来水中国自来水始自同治二年(1863)的香港,而北京,要在上海(1883),天津(1897),青岛(1899),广州(1906),汉口(1906),武昌(1906),开封(1906),金陵(1907)等城市之后,迟至1910年建成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然而自来水系统的出现,并未使北京居民用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街巷自来水管道铺设不足,装管费用高,一般百姓无力问津;另一方面,受到已有的供水方式水窝子的把持者山东水夫的阻挠。因此,自来水厂开办之后二十余年间,市场占有率始终徘徊在个位数,直到1938年才达到10%。北京用水得来不易,因此即使是上流家庭,多半没有浴室,仅以热水擦拭身体,用大澡盆沐浴全身,殊为罕见(各位穿越的同学还是考虑下洗澡上厕所的问题吧)。陶孟和在民国十五年对北平48个家庭调查发现,每家平均每日用水7.3升。旧日京师昂贵的水价,与今日京城廉价得让人发指的公交地铁票价倒是对比鲜明。
  •     好象是龙应台说过:台北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或是最有味道的城市。记不准那句原话了。但我想她的意思应该是指台北是最有中国文化和中国味道的城市。当时看到这句话颇不以为然。但时间长了,走的地方多了,接触的台湾人多了,开始体会到她的深意。她是对的。拿出西安、北京这些“古城”,除了长城、兵马俑这些符号,真正能让我们体味出中国人安生立命的精微细腻之处的东西倒底有多少呢。北京建筑之现代比纽约还芝加哥,西安民风之强悍比中亚还巴格达。倒是台北那些略显破落繁乱的市政建设,熙熙攘攘的贩卖南北杂货的迪化街,忠孝仁义之乎者也张口就来的商人们让我觉得台湾的中国味更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北又曾是中国经典精英的密度最高的集聚地,这种聚集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气场和影响力。在这种气场下的学者当然也有着与大陆稍有不同的关注焦点、研究路径和话语方式。台湾学者的这本书就体现了这些可爱而且珍贵的迥异之处。大陆一般的历史学、社会学或艺术史学专著大都喜欢以宏大的课题为开篇,然后按照概述,历史或现实意义,再来几个例证为基本套路。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普及型的读物大都按此范例,其选题多大而泛,论述空洞缺乏原创力,看得多了,且不说枯燥无味,简直就是面目可憎。而这本《中国的城市生活》如一阵清新的风,让读者在纷繁陈旧的故纸堆里体验到鲜活的历史视角和素材,让国人真正对祖先的生活有感性的认知。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鹤楼的历史文化流变,名镇汉口的繁荣渊源及与徽商人关系,明代以来的北京城内平民饮用水的状况,民国时的城建及摩登玩意儿… 处处着眼于小处,但处处折射着台湾学者们的独特新颖的匠心和见微知著的野心。这些历史的切片如散落着的珍珠,非怀深切的人文关切之心和扎实的学术钻研毅力不能形成这部论文集。说是论文,听者也许会吓得不敢细读。但妙就妙在这些论文文笔畅达,又有强大的“中央研究院”的学术组织及资料背景,看得让人是又信服又有阅读的快感。例如陈熙远写的《黄鹤楼:人去楼坍水自流──一个楼的文化史》没有把黄鹤楼的屡建屡毁的历史归于朝代的更迭,而是感伤于时运的无常和轮回,跌宕起伏间终究没被遗忘,倒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和心理地标。此类文章,比比皆是。所以,我更愿意将此书的论文改名为学术散文。即有学术价值的美文。什么时候我们也少些大而全的产品,而多些小而精的作品呢。――――――――――――――――――――――――多一句广告,新星出版社的书出得总是很酷,我很喜欢。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盛世浮生是经典。不过李孝悌怎么这么爱这篇文章,《恋恋红尘》中也收录了这篇
  •     十年过去了,这本书里讲的东西也不新了。但是读起来还是有趣:士大夫的逸乐,贫民的水,城市的街道空间,平民的信仰,侠士和科举文化以及城市的图景。当然,最不好看的就是冯克的一篇。
  •       赵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屡次提到北京城作为首都,有许多严重缺点。水源不足是其中之一。北京地区降水量不多,且季节分布不均,加上“近郊二十里,无河流灌润”,故而“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元大都与明清的北京城,是世界上水井最密集的城市,几乎每一条街及每一个巷子都有一两口水井。清末《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有饮用井1228眼。“胡同”原是蒙古语水井之意,水井之密可见一斑。
      
      那么京城究竟如何供水老百姓用水几何?李孝悌主编的《中国的城市生活》收录邱仲麟一文《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用详尽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描述了北京从明清到民初500多年间,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变迁图景,趣味盎然。从用水来源看,分别经历了土井,洋井及自来水三个阶段。从用水供应制度来看,经历了明代的自由汲水,到清朝的山东水夫分段把持的水窝子,最后到20世纪初的自来水公司。供水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水价高企。
      
      明朝的水担子
      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井分为甜水井,二性子井和苦水井。城内井水多苦涩,甜水井多在西北近郊。井水无特定业者把持,街上水井多属公井,可自由汲水。若距离太远,则雇人载运。担水业者山西人居多。
      
      清朝的水窝子
      至清军入关,随营火夫多为山东人,负责管理街巷的井,取得了把持水井的特权,山东帮势力凌驾于山西帮之上,操控了北京的水资源。山东水户所拥有的水井通常称为水窝子或水屋子。水窝子各自区分营业范围,垄断该地段送水权利,不准他人汲取,也不准该地段居民雇佣其他地段水夫送水,且任意涨价。
      
      清朝住在京城的南方人对又贵又苦的水抱怨不迭,江南的李良年说北京的水价,“斗水须百钱”;一个名字不详的广东顺德人慨叹,“居长安者,不怕米贵,而怕薪,水贵也”。
      
      邱仲麟估算清朝北京普通百姓每天用水量大约在4-5升,甚或更低。与同时期欧洲城市相比,相去不甚远。如1806年,波尔多每人每日用水3.5升;1833年里昂1.33升,巴黎直至1834年才达到13升。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城市自来水系统逐渐以管道输水取代了人力或畜力运水的方式,两者的区别才大幅增大。伦敦,巴黎,柏林,格拉斯哥等城市大约在1850年成立了现代的自来水系统(英国在同年全国一半的人口居于城市之中)。
      
      清末民初的自来水
      中国自来水始自同治二年(1863)的香港,而北京,要在上海(1883),天津(1897),青岛(1899),广州(1906),汉口(1906),武昌(1906),开封(1906),金陵(1907)等城市之后,迟至1910年建成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然而自来水系统的出现,并未使北京居民用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街巷自来水管道铺设不足,装管费用高,一般百姓无力问津;另一方面,受到已有的供水方式水窝子的把持者山东水夫的阻挠。因此,自来水厂开办之后二十余年间,市场占有率始终徘徊在个位数,直到1938年才达到10%。
      
      北京用水得来不易,因此即使是上流家庭,多半没有浴室,仅以热水擦拭身体,用大澡盆沐浴全身,殊为罕见(各位穿越的同学还是考虑下洗澡上厕所的问题吧)。陶孟和在民国十五年对北平48个家庭调查发现,每家平均每日用水7.3升。
      
      旧日京师昂贵的水价,与今日京城廉价得让人发指的公交地铁票价倒是对比鲜明。
  •     本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主题计划“明清的社会与生活”的成果之一。它们分别从历史、艺术史、文学史的角度,对明清及民国初年的衣、食、住、行、娱乐、商旅、节庆、欲望、品位、文物、街道、建筑等物质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实证性的研究,使读者对16世纪初叶之后因商品经济勃兴而造成的社会风气及物质生活的改变有了更丰富、更细微的了解。
  •     一本好书
  •     谢谢, 受益良多。
  •     水窝子那一篇印象深刻
  •     有趣,但可以写的更好。
  •       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居然是“游憩”,这是我个人极其感兴趣的内容。将当时的市井生活娓娓道来,如在目前,分析结构比较承袭欧美田野分析的细致,关注的虽然是城市的边缘性区域,但内容领域饱满,读起来兴致盎然。
  •       这本《中国的城市生活》其实是一本论文合订集,收录的主要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情社会与生活”计划下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明清时代及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研究文章。因其所关注的对象和题材多为近代城市生活、市民文化以及城市景观等,因此书名“中国的城市生活”也算主题明确。
      
      与以往的历史研究,尤其是近世史研究相比,本书选取的13篇论文的鲜明特色就是其取材并不追求解读历史的长期大趋势或“宏大历史观”,而是将目光对准了许多以往被历史研究所忽略对象。如明清时代的庶民文化、儒家价值体系之外的侠游思想、宗教信仰对民众群体行为的作用、西方风潮入侵后的普通城市景观变化等等。致力于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回顾和再现,丰富对历史的认知,这是“新文化史”不同于以往“社会史”、“政治史”之处。同时,其研究对象也更加注重历史中的个别事物与群体的表现,如本书中对“清明上河图”的叙述,对老北京供水系统的探究,弹词创作的讨论,郑板桥个人经历的描绘等等。这些论述,无不希望通过“小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从而能够见微知著,从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又无疑是“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在此类历史著作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了。而本书作为以文化史视角切入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应用,也是相当有启迪作用的。
      
      通过不同作者不同角度切入,对明清及民初中国社会及城市生活的各种再现,我们获得的是相较以往略显呆板的历史观念更为生动鲜活,丰富细致的图景。读了此书,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代的社会其实并非我们仅是以往历史所宣扬的那种“封闭的农业社会”,其中也勃兴了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并非只有官方宣导的儒家规范一途,而是存在许多多元,异质的元素;现代元素的普及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新旧交杂的复杂过程……这些论述,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多面,更加丰富,有助于打破以往的历史教育所留下的呆板印象,并修正过于关注大势而忽略的细节不足。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以往的历史研究就应该全盘否定。毕竟,对人类活动长期趋势的研究始终是历史的重要使命。新文化史的视角,可以作为以往过于注重上层建筑的历史研究法的一种有益补充,让我们能够构建出更加完整的历史文化的图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走势。“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才应该是本书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吧。
      
      作为一本论文集,本书引证翔实,论证严谨。不过同时由于所述多论及通俗文化与事物,因此读起来并无太多隔阂感。以专业文章的角度,可读性还是不错的。对于喜欢近代史,尤其是对城市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应该是值得推荐的。
      
  •     材料好
  •     用微观的角度来看历史么?倒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内中有胡晓真的文章。 关于“明清的社会与生活”这样的选题,其实可以大做文章,视角与选题的选择余地都超乎想象。
  •     关于北京用水和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
  •     搞社会生活史不可不读的一本书,最主要的是其研究方法与行文思路。
  •     李孝悌阿姨还是相当勤奋的。
  •     主任編的書。
  •     许多作者对于中国城市生活研究的集子,其中一些相当有趣。
  •       好象是龙应台说过:台北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或是最有味道的城市。记不准那句原话了。但我想她的意思应该是指台北是最有中国文化和中国味道的城市。当时看到这句话颇不以为然。但时间长了,走的地方多了,接触的台湾人多了,开始体会到她的深意。
      
      她是对的。拿出西安、北京这些“古城”,除了长城、兵马俑这些符号,真正能让我们体味出中国人安生立命的精微细腻之处的东西倒底有多少呢。北京建筑之现代比纽约还芝加哥,西安民风之强悍比中亚还巴格达。倒是台北那些略显破落繁乱的市政建设,熙熙攘攘的贩卖南北杂货的迪化街,忠孝仁义之乎者也张口就来的商人们让我觉得台湾的中国味更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北又曾是中国经典精英的密度最高的集聚地,这种聚集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气场和影响力。在这种气场下的学者当然也有着与大陆稍有不同的关注焦点、研究路径和话语方式。
      
      台湾学者的这本书就体现了这些可爱而且珍贵的迥异之处。
      
      大陆一般的历史学、社会学或艺术史学专著大都喜欢以宏大的课题为开篇,然后按照概述,历史或现实意义,再来几个例证为基本套路。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普及型的读物大都按此范例,其选题多大而泛,论述空洞缺乏原创力,看得多了,且不说枯燥无味,简直就是面目可憎。
      
      而这本《中国的城市生活》如一阵清新的风,让读者在纷繁陈旧的故纸堆里体验到鲜活的历史视角和素材,让国人真正对祖先的生活有感性的认知。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黄鹤楼的历史文化流变,名镇汉口的繁荣渊源及与徽商人关系,明代以来的北京城内平民饮用水的状况,民国时的城建及摩登玩意儿… 处处着眼于小处,但处处折射着台湾学者们的独特新颖的匠心和见微知著的野心。这些历史的切片如散落着的珍珠,非怀深切的人文关切之心和扎实的学术钻研毅力不能形成这部论文集。
      
      说是论文,听者也许会吓得不敢细读。但妙就妙在这些论文文笔畅达,又有强大的“中央研究院”的学术组织及资料背景,看得让人是又信服又有阅读的快感。例如陈熙远写的《黄鹤楼:人去楼坍水自流──一个楼的文化史》没有把黄鹤楼的屡建屡毁的历史归于朝代的更迭,而是感伤于时运的无常和轮回,跌宕起伏间终究没被遗忘,倒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和心理地标。此类文章,比比皆是。所以,我更愿意将此书的论文改名为学术散文。即有学术价值的美文。
      
      什么时候我们也少些大而全的产品,而多些小而精的作品呢。
      
      ――――――――――――――――――――――――
      多一句广告,新星出版社的书出得总是很酷,我很喜欢。
       
      
  •     购于联合,5元
  •     一言蔽之,以后要用政府的话,优步滴滴属于“供给侧改革”。我是优先使用Uber的,老板本身就是离经叛道一人,让人想不到的主意太多了;滴滴曾因价格转用过,也方便也有他们的问题。出行难是中国城市问题,希望我们都能有更好的体验。
  •        在中国图书网上看到的这本书,折扣打得很低,且又是由台湾学者所著,就下订单买了回来。由于网上介绍得比较简单,书拿到手后才发现,此书并非专著,而是一些学者的论文结集,来自于一次台湾的国际研讨会。既然买回来了,当然就得看,况且本人对于这个话题,近来还挺有兴趣。原打算是挑着看,反正都是论文,看哪篇不看哪篇,一点也影响不了对此书的观感。但看过序及第一篇论文《过眼繁华》之后,就决定将之作为一本专著,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虽是论文,但书中各篇都写得极有趣味,读起来就很过瘾,不会给人掉书袋的感觉。每篇论文都只抓住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所讨论的现象及角度各不相同,文中所呈现出来的城市的繁华及衰败,都有着浓厚的市井味,特别是其中许多的细节,让你甚觉新鲜。该书来源于台湾中研院的一项研究计划“明清的社会与生活”,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家的参与。此书中共收录了十三篇论文,从作者来源看,来自台湾本地学者的有八篇,来自大陆学者的有两篇,还有三篇来自美国学者。这些作者的共同着眼点都是城市,特别是明清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城市,除了一篇是写北京,一篇写重庆,两篇武汉之外,其他皆是以江南城市为重点。文章或从绘画的角度,或从小说的角度,或从史料的角度,以一个较小的视角,切入城市的肌理之中,细细地将城市解剖给你看。
       此书中我最欣赏的有三篇:《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城乡的过客——档案中所见的清代商贩》。题目都不大,都饶有兴味。在中国描摹世态的绘画中,最有名的当数《清明上河图》,这也是我最为欣赏的中国画,描绘得如此精细如此世俗,真是中国画作中少有的。读《过眼繁华》方知,其实《清明上河图》已成一个系列,历代均有模仿之作,且都大致反映当时城市的状况。在《清明上河图》系列之外,还有大量的城市图存在,特别是晚明时期的图作,如《皇都积胜图》、《南都繁会图》、《上元灯彩图》等等。《清明上河图》精确刻画了宋代开封的繁华市景,这些图亦大致描摹了晚明南京的热闹街市。
       城市的供水是个大问题,但我们历史研究却鲜见涉及,《水窝子》一文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其中所描绘的情形,在上世纪中叶的北京及其他中小城市还能见到。此篇论文所论述的是作为内陆及首都的北京的供水情况,那么在南方位于大江大湖旁的城市的供水又是如何呢?也是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
       《城乡的过客》所用的史料很新颖,来自于刑案口供档案。城市的繁荣首先是因为大量商贩的存在,研究他们也就研究了城市。这些商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既造就城市繁华,也给其本人带来巨大风险,在各个阶层之中,他们涉讼的机率应是最大的,从利益纷争到杀人越货。因此各衙门关于他们的档案应是不少,研究起来事例也很丰富。此篇论文将这个群体写得很生动,一个个的案例,描摹出他们的生存状况。不过作者根据档案中缺乏类似案例,而对黄仁宇先生所下的坐贾大多源于行商提出质疑,对此我并不认同。作者在此违反了基本的逻辑。黄先生的结论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判断,不能因为你所依据的资料未有记载而能够被否定的,且行商变成坐贾后,出行的机会少了,自然涉讼的机率也有减少许多,资料少见也是正常之事。
       历史的研究,既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细处入手。以前我们所见的历史,多是注重历史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当然他们构建起历史的大框架。但要还原历史的情景,仅有大框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细节,还需要有血肉,而《中国的城市生活》一书所研究的,正是这些能构成历史血肉的细节。国外此方面的研究相当繁盛,而中国则刚刚起步。希望能看到更多这些历史细节的研究,这些无关历史大势的研究,让历史研究少些庙堂味,多些市井味。
  •     还是最喜欢冯客那一篇
  •     原来是李孝悌编的
  •     是本专业论文集。不过显然,文笔有些弱,不如《万象》上的那些寻常日用写的畅快淋漓,天马行空。
  •     呵呵,李孝悌先生今天和李欧梵先生来我校讲学了。
  •     给水窝子那篇跪了。。。
  •     看得是这版
  •     好文多
  •     论文集,一般。恼人的是书缺了十多页。
  •     有趣
  •     真不知道王振忠等几位大陆的先生被算作台湾学者以后是何感慨
  •     mediocre
  •     快速地翻阅了一下,很喜欢这种研究的视角,我们对自己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研究真的很少
  •     "所以,我更愿意将此书的论文改名为学术散文。即有学术价值的美文。 "
    所言极是!!!
  •     新文化史有时真是琐屑之极
  •     图
  •        本书从微观和细节入手将明清的城市社会图景如小说般娓娓道来,令人读之不倦、兴趣盎然。各作者以书画、档案、文集等真实材料为基础,论述了城市中的生活,给人以真实、信服的感觉,脱离那种空泛的理论研究和论述,值得中国的学者借鉴。
       书中的曾提到此论文集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关于“明清的城市生活”研究的第一本论文集,各别的论文作者也曾说研究只是刚刚开始,让我感觉到台湾学者的扎实的学术研究风气,不求一鸣天下或一本书论述所有,而是从小处着手,点滴积累,最终汇成学术上的辉煌成就。这也是当下中国社会所缺失的,同比自己仍有些许浮躁,想一步成功,还需放下包袱,踏实前进。
  •     半本。很好的书 可是我太不心静了
  •     总有种海外研究中国系列的味道,角度选得不错,新颖,以微见著,城市文化和生活几篇不错。
  •     笑而不语
  •     有废话,也有点睛之处,总体表达良好。
  •     有些题目是真心有才华
  •     城市史研究的論文集, 視角有很多方面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