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十八讲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08636147
作者:戴锦华
页数:370页

内容概要

戴锦华, 北京大学比较研究所教授。长期对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进行研究。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等,主要学术著作《中国电影是否需要“文化例外”》、《“五四”记忆中的精神与电影》等,其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等多语种出版。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讲
《放大》:自反的艺术
12 第二讲
贝托鲁奇:资产者的儿子
20 第三讲
《十诫:杀诫》:人道主义的困境
28 第四讲
《十诫:情诫》:孤独者的恋人絮语
30 第五讲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的病案个例
42 第六讲
《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重述的爱情故事
50 第七讲
《卡门》:套层结构与镜式文本
62 第八讲
《玫瑰之名》:小说、电影与文化分析
80 第九讲
《夺宝奇兵》:好莱坞神话之一例
92 第十讲
《飞越疯人院》:在反叛的故事背后
98 第十一讲
《美国往事》:美国梦的正反面
100 第十二讲
《官方说法》:真实、话语与叙事
120 第十三讲
《代罪羔羊》:阶级、性别与情节剧
130 第十四讲
《致命的诱惑》:性别与谎言的构成
140 第十五讲
《沉默的羔羊》:好莱坞的新策略
150 第十六讲
《人•鬼•情》:一个女人的困境
160 第十七讲
《血色清晨》:颓坏的仪式与文化的两难
199 第十八讲
《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
2004年重印后记
2014 年新版后记

作者简介

《经典电影十八讲》为独角兽公开课之“北大课堂”的第二本。本书源自一座难求,被誉为“北大最受欢迎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从17位导演和数十部经典电影作品切入,从五个角度展示影片精读的基本方法和解读策略,讲述电影语言语法的应用,同时通过解读实践引导读者学习当代电影理论的捷径。本书在深入剖析电影文本的基础上,直面影片所隐含的文化中关于“情感结构”等问题,尝试处理“情感结构”中种种幻象与真实,讨论主体性的呈现,切断电影理论自身历史和现实的脉络,还原它们在东西方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中的原初位置。在与读者品味电影中的智性和感性的同时,分享电影批判的利器。


 经典电影十八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看五十部有质量的影片,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在《经典电影十八讲》里,戴锦华介绍了十八部好电影,极力从文化领域解构电影,从导演、创作背景、主题、视觉呈现、叙事、情感结构等角度精读电影,这种更广阔、更有历史味和文化意味的点睛分析将启发所有电影爱好者“不仅仅应该是一个电影专业欣赏者,而且也应该是一个走出洞穴、直视阳光的社会批判者。” 关于电影语言,克利斯安.麦茨曾说,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能讲述如此美妙的故事,而刚好由于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为了一种语言。在戴锦华看来善长呈现“城市与人”主题的安东尼奥尼在《放大》里记录了“心理屈服”的过程,表达了“媒介自反”的语意,是“关乎电影语言的,又是反语言的,是叙事的,又是反叙事的”。----这种叙事已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镜”的意象。至于世俗神话,则是更多影片剖解的更细致社会真实。与贝纳多.贝托鲁奇相关有几个词:情欲、乱伦、罪孽、救赎,是矛盾的,怀旧的,也是阴郁不定的。这样的贝托鲁奇,其影片永远表达着“反抗与秩序,弑父与寻父,越轨与臣服,罪孽与救赎的二元主题”,他的精神分析也暴露了想象、幻觉或镜像与社会真实和批判之间的距离。在耶基洛夫斯基的《杀诫》中,“影片叙事人是绝对抽离的,固定、运动的摄影机完美构成了间离的、纪录式的镜头风格”,“摄影机充当了真正的‘沉默的目击者’沉默、冷峻,几近无动于衷。它目击,并不评判,也许是无从评判;它记录,却未曾仲裁,也无法仲裁”。同样也是“镜”。关注女性主义研究的戴锦华,同样对现代文明中女性所处的身心“镜城”加入深入剖析。她认为,黄蜀芹的《人鬼情》表达沉默、女性、命运与拯救。片中片《钟馗嫁妹》中有段台词,一向反串钟馗的女主角向父亲要求,“明儿头场戏,你演钟馗,我演钟妹,你送我出嫁”;在片中尾声,特地赶来送嫁的钟馗终于出场,可女主角却说,“我已经嫁了,嫁给了舞台”。身份角色的错位,只能通过戏中戏加以弥补,可最终完成的依然是一个并不圆满的女性悲剧,简洁的华丽中呈现的依然是镜像的女性世界。回顾二十多年前仅限于教材流通于校园的作品,如今已是影评界“一姐”的戴锦华在谈起创作此书那些光辉岁月时说,年轻时的她过目不忘,写文章、做研究几乎一气呵成,《镜与世俗神话》当时写得很从容快乐,也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与社会抱负,只为爱电影、好电影的一个梦。她感概写作时的年轻、激情,“影片都是‘读’烂熟的,一次次地上课,一次次地重看,每部都看了几十次。”可现在,记忆力开始衰退了,看过的小说和看过的电影留下了“一种色调和基调,但是细节记不住了”,这也使得她写东西更加深思熟虑。尽管这是一部教学中产生的著作,而且成书时间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1990-1991年间),但因写作时的真诚,当时电影资源、电影理论的匮乏,中国电影的初初起步,以及解读与批判的力度和深度,这本看起来颇带点学术和理论的电影著作仍显得弥足珍贵。
  •     坦白说,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总是固执地认为,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才叫电影。不过,由于工作、家庭、经济等各种原因,我很少去影院看,都是从网上下载了在家里看。音响效果和现场氛围虽然差点,但也不影响内容。当然了,一般来说,我看电影大多时候是冲着娱乐和放松去的,很多时候就是看看演员的演技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啊,故事反映的中心思想啊,最多再注意一下场景(我比较喜欢那种优美的画面,比如宫崎骏电影里的那种场景),很少从更深层次去想一部电影到底代表了什么。这次看戴锦华教授的《经典电影十八讲》实在是觉得以前看的那些电影都是白看了,真是应了那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原来就只看热闹了。这本书共18讲,选取了中外有特色的影片进行讲解,或者用导演引出影片,或者用影片引出导演,用独特的视觉诠释了电影这门独特的艺术,并从社会伦理、文化差异、性别符号、商业运作等等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从而让你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电影,解读电影中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原来看电影,好的地方你会有瞬间的惊艳,不好的地方会吐槽,但一般限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本书会告诉你所以然。只是看这本书不能太快,因为你要不断消化书中接二连三跳出来的专业术语。作为北大电影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使影评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意实践”的人写出来的书,你必须一个词汇一个词汇地看,然后迅速消化才能跟得上作者写作的思维。看她的书,就像听她的课,而效果就像她的学生评价的那样:“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这样的书实在说不上是深入浅出,你必须绷紧全身每一根神经才能领会得了。电影拍摄中的术语、文化理论里的术语、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术语,渐次涌来,犹如一波一波的浪涛,躲过了这个,未必躲得了那个。但也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你才能真正明白一部电影里的节点在哪里。原来看电影,只是知道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文学、摄影、文化、表演,等等,但并没有真正将这些东西自然地融进去,也就是看完了哈哈笑一阵或陪着主人公哭一阵也就过了。而当你看书的时候,你会觉得看电影不再那么轻松了。里面有很多东西需要你分析和重新认识。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常常让你耳目一新。看书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忙,很累。因为你有时要从导演的角度看剧本;有时你要从演员的角度看情节;有时你又要从影片的角度看文化;有时你还要从内容中看商业运作。作者带你在各个领域不断游走,游刃有余,走得乐此不疲,读者跟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只能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你足够细心,注意到下面的注释,你会看到作者信手拈来的那句话有的出自某一本小说,有的出自某一部电影,有的出自某一本理论书籍,有的出自某位导演的发言稿,不一而足。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在这方面的融会贯通和优雅自在!看完书,用书中的理论再去检验你看过的电影, 你会发现你原来明明已经看懂的那部电影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比如《夺宝奇兵》,我一直就觉得那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打斗也很精彩。但当作者一一解析电影内在的语义矩形和多重编码的时候,你会觉得,原来心里觉得很简单的好人坏人,原来觉得就是凑巧的藏宝地点,原来作为点缀的女搭档,却都有不简单的内涵存在。整个影片和美国梦、“民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功推销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娱乐也变得沉重了。再比如《沉默的羔羊》,我看的时候因为害怕,有的时候就捂住眼不看,堵住耳朵不听,现在看来,那不过都是一些隐喻和修辞格,而恐怖只是其外壳而已。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影是用来放松的,可是,当你了解了其内在的文化符号,把电影里的各种信息转化成理论的时候,重新回过头看电影,你会有一种重新看电影的乐趣!
  •     艺术总是与思想分不开的,譬如我喜欢的书法艺术,它是与中国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是分不开的,这里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诸多的思想流派。电影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它以更为直观的艺术形式在表达着某种思想或是方法论。戴锦华老师的《经典电影十八讲》实际上就是通过电影来不断的强调电影与思想之间的关联性,其中或是演员的表演、或是导演的调控、或是编剧的理念。可惜的是这十几部电影中我也仅看过其中的四五部,但是就这些电影而言都不是肤浅的电影,甚至没有一部是大制作的科幻巨制。当然这样的评价并不是说大制作的科幻巨制就一定是肤浅的,实际上美国的一些大片都蕴含着很深刻的东西,这些东西称之为哲学思想都不为过。譬如《极乐世界》中反映了很多现实社会的问题,但是最终凸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将小我与大我之间做出了取舍,这种理念甚至是与美国的核心价值相反的东西,这里就是自由精神的一种反应。从《极乐世界》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麦卡锡主义在美国逐渐被淡化,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是反共产主义的代名词,而电影中的忘记小我、成就大我的哲学理念正是共产主义中关于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理论表现。导演贝托鲁奇在对剧本选择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最大化,他通过自己对影片的重新整理,让原本破坏性非常大的影片完全融入到了体制内。在戴锦华老师看来贝托鲁奇本身就是一个叛徒,相比吕克•戈达尔他是一个软骨头,但在我看来也只是他的一种很平常的行为,因为这是立场和原则本就不同的两个人,如何能在一起比较?吕克的观点、立场是鲜明的,他不愿意做任何的糅合,而在我看来贝托鲁奇本身就是具有典型小资理念的导演,这种理念必然指导他去中庸一些看似激烈的观点,最终就会让人觉得为什么一部本应该激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电影,最终被认为是一部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片。从电影极乐世界到导演贝托鲁奇可以说是思想性的“浓汤”,而我更喜欢的是一些文艺片或者是文艺味浓厚的爱情片,这些片子的代表主要就是日本的影片,譬如《情书》、《入殓师》等。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情书”和“入殓师”这两个词就像是两个世界的概念,如何能放在一起又如何能有共同点?或许你没看过这两部影片就无从知晓,但是当你看过了也未必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相同点。日本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大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了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即“写意”,这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何为“写意”?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到陕西兴平的汉武帝茂陵来看看,那里的石刻没有一个是明显可以看出来是什么的,相反需要仔细观看、认真揣摩才能抓住蛛丝马迹确定本质。日本的恐怖片《午夜凶铃》就是这样,看完这样的恐怖片再去看美欧的恐怖片就会觉得后者只有视觉的冲击,却少了最为关键的意境也就是恐怖氛围,有了这个才能真正让人感觉到恐怖。实际上《情书》和《入殓师》这样的影片就是一种“写意”的代表,两者都没有脱离自己的主题,但又表现的若即若离,因为它们更想表现的是深层次的涵义。《情书》通过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的不断发掘,竟然找到了长期被埋藏的情感,或许在发掘前这个情感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永久的埋葬,但是最终还是被揭了出来,这种追根究底式的发掘直接导致了一种爱意的出现。然而,不论又没有爱意已经不重要了,男主人公早已经去世了,但这对女主人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她似乎意识到了一种爱并且是真正的、纯粹的爱,这种爱是非常宝贵的。可惜这种爱随着回到男主人公去世的现实中而戛然而止,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戛然而止”的状态让人感觉到了突如其来的窒息。《入殓师》则以对逝去的人进行入殓为线索,引出了男主人公不为人知的身世。当然作为入殓师并非能够一蹴而就,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这个职业都不是非常受人推崇的,尽管他们的收入很高。在经过一系列的锻炼后,男主人公终于认识到了对逝去的人尊重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拔高,在他逐渐了解到了入殓的内涵后,他则必须面对为死去的父亲进行入殓,在他不断的思想挣扎后还是参透了父子亲情与人间悲欢离合都是一样的,这种情感非常重要以至于不论父子之间有多么大的裂痕,都不足以摧垮这种关系,最终以自己对父亲的亲手入殓来换回最原始的父子亲情。然而无论如何认识到或是认识深刻都已经无法追回那些时间和经历,因此在这里依旧会产生一种窒息的感觉。电影演绎思想可以说在国外的一些电影中的反映很明显,可是中国电影的现状则没有那么好。可以说中国电影尤其是大陆电影对理念、思想、精神等深层次的东西挖掘的不够,所以能否留下的电影也很少。这其中有创新理念少、体制机制限制多等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讲还是人的问题。好在《经典电影十八讲》收录了一部陈凯歌导演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堪称拿得出手的好电影,因为它也在演绎着思想。虽然这部电影是陈凯歌的作品,但也因为有张国荣这样的香港影帝加盟使得这部电影非常有味。这部电影蕴含着对时代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对爱情的反思,在这些反思的支撑下就建立起了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反思实际上是哲学方法论的核心,反思就要批判、就要面度谬误、就要成立逻辑,那么想不深刻都难吧。对于男主人公杨小楼的爱情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是青楼女子、一个是身为同性的师弟,一般来看最痛苦的可能是爱着师兄却不能立足时代的师弟或是身份卑贱不能被社会接受的妓女,但在我看来最痛苦的莫过于男主人公杨小楼。他是喜欢那个青楼女子的,但是他根本不想因此伤害到自己的师弟,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他的身上。旧社会到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都不是正常、平和的社会模式,因此造成很多困局无法解开,当文革到来的时候人性的恶的一面爆发出来了,各种扭曲的心理和情绪不断的爆发出来,也使这感情中的三个人的命运都经历了坎坷和曲折。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大陆少有的精品了,戴锦华老师对电影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经典电影十八讲》中不仅讲到了很多关于电影艺术的专业问题,更谈及了电影本身的任务、目标和电影人应具备的素质。从这本书中又一次的读到了感性和理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哲思,饶宗颐先生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浅”,戴锦华老师也在叫我们这些读者做到“深”。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专业性还是很强的
  •     涵盖了大部分电影批评的路径:作者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第一电影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民族志,第三世界与文化理论。若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对表演和电影声音的分析基本缺席,看来不是戴老师强项。
  •     老师推荐,只觉得是比网上杂乱无章的影评好多了,值得一看,但也仅是一家之见
  •     虽然很学术,但是我不喜欢女性视角这么强烈的
  •     影评写的太深奥,过多的西方文艺理论,我一直好奇的是,导演在拍片的时候会想到这么多的隐喻和意义吗
  •     学院派气质十足,期望娱乐八卦的慎入。
  •     超级棒!
  •     简单的爱好者实在不喜欢漫天的学术术语和过度解读
  •     【2015.11.03】边读边看边学…
  •     犀利,好看
  •     戴爷年轻时的东西
  •     大爱戴爷!
  •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成就,不在于他能够贡献何等新鲜的思想与哲学,而在于他能以怎样的方式运用媒介,能以怎样的方式使其主题获得全新的、独特的媒介传达。”戴老师认为这就是电影从业者需要面对的考验,是对他们“创新”的要求。因为年代的关系,有些语言现在看起来阶级色彩有点浓,但是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见初心的集子。
  •     书中讲赛尔乔·莱昂内《美国往事》的这篇一字不漏的看完,戴老师的视角和分析电影的方法真的很能够启发人,虽然《美国往事》看了3遍,读完书中的这篇文章仍然让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明白的东西。
  •     有些电影要看了再来看影评最好。这里面对于《飞越疯人院》的分析让我很有收获,母爱式阉割。
  •     导演可能没想那么多,“所以只能是戴锦华式的。”
  •     爷的风范
  •     不是书不好,只是我不喜欢学院气息太浓厚的。看了其中几章,并没有完全读完。不过里面有些分析确实观点独特,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里面很多文章的角度选取都或多或少与母系、恋母、女权有些关联,让我想到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式解读童话《小红帽》时自己的惶恐与瞠目结舌。
  •     这本看完后 把阅读之美这个小站的送出给我的书都看完了 在关注小站之后 收到过四本书 其中一本 自己不喜欢看跟别人换了 要谢谢这个小站 因为这本书 看了蛮多的经典老电影吧 还有对电影文化符合有了粗浅的认识
  •     想学电影批评的,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     比较学术,说实话,看电影时真没想到这么多呀。
  •     《卡门》写得尤其好,为读这本书还特意看了几部还没看过的电影,也算有所得。
  •     十八部电影就看过三部,主要看了关于《美国往事》和《霸王别姬》的评论,很有收获,其他的等看完电影再说吧。。
  •     
  •     到底什么是电影,一部电影因该如何观看与解读,电影语法与结构在作品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戴教授一如既往的专业与深入。不过若戴教授懂得电影镜头语言与电影语法的对应,懂得各种文本符号与镜头、画面的转化,此书将更具权威性,而不仅仅是做文本意义的打捞,才可以判定一部电影的好坏标准。
  •     戴锦华老师关于电影批评与解读的公开课讲稿合集,从十八部中外经典电影出发,详细介绍电影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解读策略,讲述电影语言的生动运用。虽然显得学院派气质十足、理论色彩过于浓烈,但仍然不失为一部学习电影分析与鉴赏的佳作。
  •     20160515 学术得厉害。
  •     研二必须去戴爷课上亲自看看她讲课的情形~喜欢这种学院似的理论分析
  •     经典教科书
  •     又看了一遍,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