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有点烦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506064897
作者:沈凌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沈凌,70后出生,80后成长,90后下海,00后出洋。2006年获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回国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学术兴趣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演变,以及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的关系。主要学术论文发表在《Economic Theory》《Economics of Transition》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非学术杂文见诸《证券时报》《中国青年报》《经济学家茶座》等。

书籍目录

推荐序 架起学术与科学之间的桥梁
自序
第1章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有点烦
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有没有一门课叫“东方经济学”?
教授治院与经济学教育改革
第2章 经济学教我们过怎样的生活
你并非一无所有
人生唯一的任务是什么?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平平淡淡才是真”符合经济学原理吗?
教育的差异化竞争
为什么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相亲就是去做大股东
回国还是留下?
与茅老商榷:靠道德,要不得!
为什么火车票那么难买?
我想给铁道部改名字
“单手”赞成出租车涨价
第3章 宏观经济那点事
微观到宏观的“惊人一跃”
GDP是个什么玩意儿?
拉动经济增长到底要几驾马车?
“结构性通货膨胀”
关心穷人需要留住富人
鱼和熊掌要兼得
中国人为啥不愿意花钱?
“调结构”与“保增长”矛盾吗?
高利贷债权该不该受法律保护?
温州一家人:开启中国的美国梦
莫言为什么要在北京买房?
从私人消费向公共消费的转型
黄金牛市似终结,留出机会给中国
经常项目下的赤字说明了什么?
第4章 社会问题的经济解
一个05线城市
聊聊凤凰的买路钱
公路是不是必须姓“公”?
北京、上海车牌体制比较
贫困县政府真的付不起民办教师的工资吗?
现在的贪官有点冤
不妥协,何以得民主?
也谈“中国式过马路”
给医生高薪,刻不容缓!
坐在天堂里看雅安,我想到了什么?
第5章 绕不开的楼市与股市
如何看待高房价之一:房价收入比之国际比较
如何看待高房价之二:投资性住房需求是否需要排斥?
如何看待高房价之三:中国房价的结构性问题
如何看待高房价之四:房产税能够降低房价吗?
中美家庭资产比较
写在股市边上
资本市场上也有农村户口
中国的政治环境能不能发展股市?
中国股市不分红
也谈养老金入市
中国股市的自我救赎

作者简介

生活就像一张满是选择题的问卷,普通人有限的常识或者经验决定了选项往往只有ABC。
本书作者沈凌,留心观察生活的细节,小到家常琐事、大到宏观全局——不一定面面俱到,也不是一定正确——只是给读者提供了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角度,为人生漫漫路诠释出不一样的可能。
阅读本书,人生的选择题中,可能会多一个选项D,甚至EFG……
本书直击当下经济学界乱象:伪经济学家泛滥且日益明星化和政客化,只顾揣测民意、投其所好,言论多遭追捧但不实用;而真正的经济学家凭良心说话,用经济学思维科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却因忠言逆耳而频频挨砖。本书作者观点鲜明、言辞犀利,盼各界人士有所意识和反思。
作者用经济学者独有的思维方式,对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出租车和火车票要不要涨价、保障房是否设独立卫生间、“中国式过马路”、凤凰“收费门”与芦山地震等前沿问题作出独到诠释,也对股市、楼市等百姓长时期以来绕不开的大事做了注解。全书行文诙谐风趣、通俗易懂,读后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经济学家有点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也许是对当下中国经济学家境况的真实写照。正如《经济学家有点烦》的作者在书一开篇点出的:“在中国,经济学现在成了显学,社会上的‘经济学家’如雨后的春笋。”一时间,各路“媒体经济学家”、“官员经济学家”、“宠物经济学家”纷纷登台亮相抢话筒,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可是数量多了质量难免就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这与其说是一个如本书作者沈凌这样的严肃经济学者纠结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个娱乐话题。恐怕现在话筒音量最大、出镜率最高、最受媒体追捧的要数一众“主流经济学家”了,他们一言一行都受到万众瞩目,他们微博一呼应者云集,是当今最具话语权力的一个群体。概括起来,这个群体大概有这样的特征:1、男性,出生于50年代或60年代(70后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处于快速上升期,女性经济学家则绝对是珍稀动物);2、海外一流高校留学背景,一般都有经济学洋博士头衔,最不济也有访问学者经历;3、在国内一流高校任教授并兼任海外教职,或者在国际大投行任首席经济学家。根据观察,由于“主流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被政府和民众寄予厚望,身负强国富民的伟大使命, 一般都会有以下两种情结:一,“国士”情结。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有的情结,以国之策士自居,不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时时想着如何为海里建言献策,一有风吹草动便要马上“递折子上去”;二,“公知”情结。这是在网络社会兴起后的独特现象,经济学家们纷纷从书斋里走出来,以启蒙思想家自居,以“开启民智”为己任,指点时事激昂文字,引无数网友竞粉丝。所以你就会很纳闷,“主流经济学家”们有的热衷“写折子”有的热衷“写帖子”,有的走秀赚吆喝有的当独董捞金,就是没有人安安心心搞经济学学术研究。你说他对中国的经济问题不脚踏实地搞调查研究因而没有发言权,他说这事的国际惯例怎样怎样,咱们照搬过来就行;你说他按照国际惯例不发学术论文就没有学术排行因而不算经济学家,他说中国问题很多很复杂咱们关起来门来搞纯粹学术研究没有意义。于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评价就成了无源之水,谁是经济学家,谁不是经济学家,谁是一流经济学家,谁是不入流经济学家,当真成了一个难题。一个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伪经济学家抢了真经济学家的话筒和饭碗,让真经济学家们只能坐冷板凳干瞪眼。更可气的是,伪经济学家明明不学无术还要招摇撞骗,败坏了经济学家的名声,让明眼人对“经济学家”敬而远之,让真经济学家不敢承认自己是经济学家而谦称“经济学者”,形成一种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格局。这就是《经济学家有点烦》这本书一开篇给我们提出的有趣问题。作者沈凌是70后,正牌海龟博士,高校任教,从资质上说属于“正在冉冉升起的70后主流经济学家”之列,不过作者似乎并不想跟在“大佬”们身后亦步亦趋,首次出书便以经济学界“圈内人”身份自揭内幕,确实勇气可嘉。其实,讨论经济学界的乱象只是这本书的一个引子,这本书主要还是通过一个个通俗生动的小例子,来讨论经济学中很多涉及深刻思想的问题,如:经济学中的“效用”与幸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经济学“理性人”前提下,“道德”有没有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民主的一人一票原则与经济学的“自愿交易”原则是否有冲突?等等。不得不说,必须先有深厚的经济学专业训练打底,再加上一双善于观察问题的敏锐眼睛,才可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文章;能这样写文章的人,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     《经济学家有点烦》最大的亮点,在于敢直击当下经济学界乱象,挑战“权威”、挑战民意,颇有逆流而上的侠义之气。因为在作者沈凌看来,当社会被一帮只顾揣测民意以博取名利,而不是真正为百姓设想的“伪经济学家”所充斥,其舆论不但没什么用处,反而还误导民众。“被绑架后的民意”会淹没真正经济学家符合经济学思维的科学建言,“乌合之众”会中伤抨击真正的经济学家。当伪经济学家泛滥且日益明星化和政客化,而科学、良知被无情丢弃,真正的经济学家如何不烦呢?其实烦的何止是真正的经济学大家,像沈凌这样踏实做学问、却“搞不出什么名堂”的经济学者也十分郁闷。经济学上讲“劣币驱逐良币”,“伪经济学家”的泛滥让沈凌这样的学者也遭了灾。在《经济学家有点烦》中,沈凌引述了一位经济学者的话:“为什么大家指望我说的和大家一样呢?如果经济学者和普通大众说的一模一样,那我们不是在浪费大家的研究经费吗?”暂且不论那些名副其实、顶梁柱一般的经济学大家,像沈凌这般经济学界务实、不虚言的中坚分子,应该勇敢积极地站出来,用学者的思维思考问题,继而告诉百姓那些和眼睛看到的不一样的隐藏在事实之下的逻辑和道理,让良币驱逐劣币。经济,经过理性、济世良心。用世俗的眼光看,沈凌并不“成功”。他没有足够深的建树、足够多的威望、足够大的影响力,充其量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偏安于一隅,乐教于一方学子。通读全书,对沈凌最深的印象,是他并没有为名利所烦扰。个人觉得正因为他淡泊知平淡是福,所以能宁静致远,有批驳的勇和通达的慧。毕竟,经国济世,也未必都是“经济学大家”的专利!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解读庙堂经济策,话说江湖生活事。
  •     把很多日常的、不明白的东西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
  •     通俗易懂的语言,看破世俗的智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