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境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2614284
作者:(美)约翰•派博(John Piper)
页数:228页

内容概要

约翰•派博(John Piper),圣经学者、教授、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他毕业于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主修新约研究,1974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教于贝泽尔大学(Bethel University),教授圣经研究。约翰•派博著述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有《渴慕神》《耶稣的受难》《活出热情》《至高喜乐的传承:在恩典中得胜的人》等。

书籍目录

前言   Mark A. Noll
引言
澄清本书之目的
1.我的朝圣之旅
2.一位已故朋友那里得来的深刻帮助
澄清思考之含义
3.阅读作为思考
从思考进入信仰
4.思想上的淫乱不是出路
5.理性的福音,属灵之光
澄清什么是爱上帝
6.爱上帝:用你全部头脑来珍藏上帝
面对相对主义的挑战
7.耶稣遇见相对主义者
8.相对主义的不道德性
面对反智主义的挑战
9.我们历史中反智主义的无益冲动
10.你将这些事向智慧通达人藏起来
11.以神的智慧,世界凭自己的智慧就不认识神
找到谦卑认知之路
12.一种有爱心的知识
13.所有学问都是为了爱上帝和爱人
鼓励思考者和不思考者
结论:最后的请求
附录1
全地都是属主的:基督在基督徒学习中的至高地位(伯利恒学院神学院的圣经基础)
附录2
《学生、鱼和阿加西》

作者简介

反智主义倾向不仅存在于美国福音派基督徒中,更茁壮生长于长久浸泡在反智文化的中国社会的基督徒群体中。本书的作者约翰•派博正是针对教会里的这一反智现象,鼓励基督徒成为爱思考的基督徒,也就是鼓励基督徒养成阅读习惯。借着与爱德华兹的对话,派博指出 “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头脑,也必须知道,用我们的头脑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宣讲、解释、确认和理解福音时,运用我们的理性。
作为学者的派博还进一步深挖出了反智主义背后的毒根:相对主义。他通过对历史中多次反智主义的表现,如实用主义、主观主义等等的论述,把这本书带向了思想性的高潮,使人认识到思考应该成为一项必须持续下去的、追求至善的行动。


 思想的境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上帝曾借一位很敬虔的韩国裔师兄Paul影响我认识真理。Paul当年是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中最聪明却又最谦卑柔和的一个人,也是那个系历史上罕见的、四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限是七年)。出自无神论背景的我,当时始终觉得像他这样优秀的一个头脑,怎么会相信有一位上帝?我很认真地问过他:“Do we have to give up our reasoning in order to believe?”(要信的话,难道要放弃理性吗?)他回答我说:“There is a reason why God gives us reason. ”(上帝给人理性,是有理由的。)这句话给我带来很大震撼,在我悔改之后,每每想起来,也让我谦卑下来,学习通过思考、默想和讨论来认识上帝、敬畏上帝。派博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要激励基督徒使用自己的头脑来认识并荣耀上帝。作为一位牧者,他是带着极大的感情这样劝勉人的,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的:我恳请你,在关乎头脑和心灵、思考和感觉、理性和信心、神学和三一论、脑力劳动和爱的事工等事上,可以拒绝一些非此即彼的思考。我恳请你,把思考看作是一种必要的、由上帝所设立的命令,为的是要认识上帝。要把知识的油,浇在敬拜和服务世人的火焰上,思考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派博在书中不断重复呼吁人回到对上帝荣耀的渴慕和珍视中。人的一切道德困境,不论是在伊甸园中,还是现代社会,都在于无法解答“何为善”这个问题。唯有圣经的启示告诉人,上帝的荣耀是人的首善,是圣洁的,是永恒的。反智主义倾向不仅存在于美国福音派基督徒中,更茁壮生长于长久浸泡在反智文化的中国基督徒群体中。派博指出,基督徒的思考、感觉和行动之间是存在某种张力的,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罪的缘故,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圣经本身。的确有一些圣经经文让知识听起来很危险,容易让人骄傲;而另一些经文也要求人“尽意”(with all our mind)认识上帝,要反复思想,要得聪明,等等。派博指出,认真对待信仰的人会发现,这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命令,他说,“在通往理解的路上,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是理解也是来自上帝的恩赐。”在这一点上,他受到爱德华兹的影响:他显示给我,人类思考和感觉并不是偶然存在的;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是照上帝的形象存在的,而上帝的“思考”和“感觉”,更深刻地构成他三位一体本体的一部分,是比我之前所认识到的更深刻的。…这里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奇妙的事,即上帝以三个位格存在的三一本质,是人性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有头脑和心灵,思考和感觉,认识和爱慕。究竟基督徒的思考和感觉之间该怎样平衡,才不至于或偏向反智主义,或偏向空洞的情感主义呢?派博写到:头脑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心灵的仆人。这就是说,头脑在服事人认识真理,而真理会点燃人心中的火焰。荣耀上帝的极致,就是用心灵来享受他。但是,如果这喜悦不是一种心灵觉醒的、由对上帝是怎样的上帝有真切认识来支撑的喜悦的话,那只是一种空洞的情感主义(emotionalism)。而头脑就是主要来完全这部分工作的。派博鼓励人成为爱思考的基督徒,就是鼓励基督徒养成阅读习惯,因为阅读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上帝之所以把他的话语记录在白纸黑字的圣经中,要我们去读并默想,正说明他的方法是要让他的道,通过人用头脑来阅读并思考,塑造人的生命和观念,才能带出荣耀神的行为。这也提醒我们调整自己读圣经的方式和态度,因为很多人会不加思考地读下去,而全然没有任何收获,对神的敬畏也没有增加。所以派博说,一个基督徒的阅读能力(当然是阅读圣经和其他有益的书籍),是和他的思考能力成正比的。派博还很细致地给出一些读经时有益的态度和思考习惯,例如,“每当你在圣经中看到‘所以’这个词,或‘因为’这个词,上帝是在使用逻辑来服事他。”他讨论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人产生得救的信心过程中,思考起到怎样的作用?他引用梅钦(J. Gresham Machen)和富勒(Andrew Fuller)的论述,指出信心是“一种特别的接受的恩典”,它接受的是基督,并以基督为至宝。传福音的人,需要用思考和理性来为主的道争辩,听的人也需要用头脑的思考来领受。正如派博所写的:保罗用他的头脑来宣扬、解释、维护和确认福音中的事实。而我们也用自己的头脑去听,建构它的意思、权衡它的宣称。保罗说,耶稣是基督,而且他从死里复活了,他为我们的罪而死。保罗用理性与事实和辩论切磋,引出基督。所以,我们知道,看见基督荣耀的自证性,并非与理性呈现、证明和认识福音真理是分开来的。这种理性的呈现和认知(头脑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但人的理性是怎样被圣灵光照的呢?不思考的头脑,有可能凭信心领受恩典而接受基督吗?派博重申福音的大能,并阐明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发生了。上帝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眼睛。基督钉死并复活(以及理性的进行传导和教导)的福音变得焕发出“无法言喻的、不同于寻常的、显明的卓越”光芒—带着“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脸上”。这意味着,我们的心被改变了。灵里的死亡被灵里的生命所代替(弗2:5);灵里的瞎眼被灵里的看见所代替。因为我们的心现在视基督为无限宝贵的,所以我们对真理的抵挡就消解了。我们的思考再也不是被欺诈性的欲望所奴役,因为我们的欲望被改变了。基督现在是我们的至宝。所以我们的思考温顺顺服于福音的真理。我们不再用我们的思考去扭曲福音。我们不再称之为愚蠢的。我们称之为智慧、能力和荣耀(林前1:23-24)。…这种改变是极大的,是我们之前所提的问题之解:人那昏暗的、有罪的信,怎能造出一种思考方式,是可以苏醒得救的信心的呢?答案是,上帝的光照和重生带出一种极大的改变,使心灵用另外一种方式认识现实。借着与爱德华兹的对话,派博指出福音之所以可以被知识分子接受,也能被文盲理解的奇妙之处在于圣灵超然的工作,即使人不了解历史,也能通过福音内在的证据,看见福音中基督的荣耀,而对福音真理产生一种“合理的”、“扎实的”、“透彻的”和“有果效”的认信。他得出结论说,“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头脑,也必须知道,用我们的头脑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宣讲、解释、确认和理解福音时,运用我们的理性。我们必须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信仰争辩(犹大书3章。我们必须像保罗一样预备好,为“辩明证实福音”而坐牢(腓1:7)。这是不可或缺的。”基督徒为什么要放弃反智主义?派博指出反智主义违背了“十诫”中的第一诫命,即尽意爱上帝(太22:37),它的意思是“思考,得以尽其完全来唤醒、表达出充满我们内心的那种珍视上帝超越万事。”或者说,尽意爱上帝的意思就是他第六章的标题:用你全部头脑来珍藏上帝。他讨论到人的“心”、“性”和“意”的意思,以及圣灵怎样带领基督徒的全人都投入到对上帝的热爱中。他再次强调,思考和感情是互为因果、互相助益的。作为学者的派博,不会只停留在这一劝说的层面,他进一步深挖出了反智主义背后的毒根:相对主义的态度。他说,耶稣的教导中表明,相对主义是对人头脑之功用的滥用。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接受相对主义呢?原因在于,“相对主义在知识上并没有力度,在道德上也不正直。它在感情上却让人满足,因为它好像保护到我的个人偏好免受外在评判。”这就带出他在第八章中的深层论述,为让基督徒建立起“抵御相对主义之知识病毒的免疫系统”。耶稣在马太福音21章23到27节中遇到的一群相对主义者,也是当时的宗教领袖。今天基督徒中也有很多相对主义者,他们读圣经,也在口上宣称自己相信圣经,但在生命实践中,却活得好像不存在对错、善恶的绝对标准一样。一个基督徒如果说,“信仰里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难道不让人惊讶吗?派博直接指出相对主义的毒根:相对主义的一个种子是人那极深的、有罪的欲望,不想被上帝掌管的欲望。或者不愿被任何宣告上帝主权之标准来掌管的欲望。这种深植于人内心的反叛,可以以很多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说:“上帝,我不会服从于你的标准。我会造出我自己的标准。”另一种更微妙、更普遍的反叛方式是说:“上帝的标准并不存在。”或者说:“上帝的标准是不可认知的。就是说,并不存任何一种普世成立的标准来作为我行为的判断标准。所以我是自由的,不受自己以外的权威所限制。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耶稣也称他那个时代的相对主义者“淫乱的”,派博说,因为“他们就把上帝所赐的真理的婢女(即思考和演说),卖淫为自我保护的奴隶。”这类人“不关心真理,只关心自己的面子”。接下来,派博的论述和卡森在《宽容之不宽容》中对相对主义的批判,简直如出一辙:相对主义是一种对上帝客观现实之反叛。只上帝存在这一事实,就创造出真理的可能性。上帝是所有真理宣称的最高、终极标准,这些宣称包括他是谁,他的旨意如何,以及他所说的是衡量所有事物的外显的、客观的标准。当相对主义说,不存在真理和谬误之普世成立的标准时,它听起来像一个无神论者。它对上帝犯了叛变之罪。(派博)从圣经的角度来看,相对主义是对上帝和他话语的背叛。圣经中的上帝是存在的,这建立起真理的可能性。他是一位启示性的上帝,这就建立起认识这一真理的可能性。相对主义经常玩起语言游戏,鼓励人们在教义上反常规,培养欺骗行为,而且在假装谦卑的同时却给傲慢授权。相对主义承诺的是自由,但却奴役了人们:它拒绝承认有罪和邪恶,不像圣经所宣告的,所以它永远不能有力地与罪和邪恶抗争,就这样将人们陷入罪和邪恶的奴役之中。(卡森)不仅如此,相对主义也培养出人品格中的诡诈,派博说,它的一个后果是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当客观真理消失在相对主义的迷雾中时,语言的角色就发生了剧烈地转变。它不再是一位运送宝贵真理的谦卑仆人;现在它扔掉了仆人的轭,自立为一种力量。它不再展示真理,现在却只为讨得讲话人的偏好。”很多基督徒会以“不论断”、维持“合一”和“爱心”之名,避讳去使用真假、善恶、对错、好坏这些带有绝对判断的词,用“反省”代替“认罪”,用“疏忽”代替“错误”。派博用精彩的语言说,“相对主义都败坏了语言的高尚呼召,讲其变成一个预谋造反者,以遮盖那些人教义上的缺陷(这类人并没有勇气公开斥责历史上的福音派信仰)。”另一个相对主义的危险是,他会假扮成谦卑,实质上却极其骄傲。基督徒若不思考,很容易以表象特征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谦卑”。派博说,当一个宽容所有观点的的、不参与争论的基督徒出现时,要小心他也许是一个戴着“谦卑”面具的相对主义者。他的这段论证着实精彩:相对主义又是怎样伪装谦卑的呢?它会故作谦卑地说:“我们只是会死的人类,是不能认识到真理是什么的,甚至是不是存在任何普世真理,我们都不能知道。”这听起来很谦卑。但仔细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这听起来像一个仆人在说:“我不够聪明,不能知道这里哪个人是我的主人,或我是不是有一位主人。”结果就是,他不用服从任何主人,可以做他自己的主人。他自夸的弱点,实际上是一种遮盖他对主人之反叛的诡计。这实际上就是相对主义者所做的:在宣称人太卑微以至于不能认识真理的时候,他们抬高了自己,作为至高的仲裁者来判定他们能思考、行为的。这不是谦卑,而是根植于人深层那种不愿服从于真理宣称的欲望。它的名字是骄傲。只有一种方法才能攻克我们里面的骄傲,那就是相信真理,让真理征服你,以至于真理来掌管我们,我们不去试图操纵它。相对主义给骄傲披上谦卑的外衣,在大街上游行。但是不要弄错了。相对主义只根据它自己自发的偏好来选择每次转身、每个步伐、每条街道,而不是服从于真理。我们要以揭露这些谦卑外衣下的骄傲肉体之作为来服务于我们的下一代。派博更进一步延伸他的思考:相对主义最终将引向极权主义。这一段讨论也让他和卡森不谋而合:这个方程式很简单:当相对主义足够强势的时候,每个人都开始做在他们眼中看为正确的事,而没有任何对真理的服从。在这种氛围下,一个社会就开始崩溃。一个自由社会中,几乎每一种结构都依赖一种正直,也就是对真理的顺服。当相对主义的混乱到达一点时,人们会欢迎任何能带来近似秩序和安全的统治者。所以一位独裁者就顺应而生,用绝对的控制来压制乱象。讽刺的是,相对主义(它极爱不受约束的自由)最终会毁灭自由。派博简述历史中多次反智主义的表现,如实用主义、主观主义等等,把这篇牧养性的论述带向了思想性的高潮。反智主义,作为一种世俗思潮,已经渗透进基督教会中,影响到很多牧者和信徒对于神学之必要的观点。甚至连一些有名的牧者也会反对知识型的努力,把知识和情感对立起来,不鼓励基督徒太多读书或接受教育。对此,派博的反驳是,“如果我们要成功地培养出放弃严肃的、信实的、连贯的思考的一代人,我们就养大了不能阅读圣经的一代人。”最后,派博回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上:我们能认识上帝,是因为他主动启示自己给人认识;那么,上帝向哪些人显明,又向哪些人隐藏呢?,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隐藏了,但向“婴孩”就显出来。耶稣这样说,是不是否定所有人的智慧呢?如果真理向“聪明通达人”隐藏,我们就不用追求知识了吗?派博说,这种思维就是反智主义的两个支柱之一,但却是两个越来越不稳固的柱子。他说,“思考在认识神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而要成熟地认识上帝,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考。”耶稣并不是抬高孩子的幼稚心思,而贬低那些有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是凭着怎样的“智慧”来认识上帝:“神的智慧和人的智慧之间的根本性差别在于,神的智慧会高举十字架的意义,而人的智慧却被十字架所代表的意义冒犯了。十字架代表什么呢?十字架代表人的不敬虔和无助(罗5:6),不配上帝的恩典(罗2:24),以及上帝不容置疑的公义(罗3:25-26)。换言之,十字架冒犯人的智慧的地方,是它让人谦卑下来,而高举上帝的恩典,是人不能赚来的。它让人看上去有依赖性、很无助(像小孩子一样),而让上帝看起来是完全足够、完全能供应的,白白把救恩赐予罪人。”派博特别警告一类人,是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的(罗10:2)。如果一个人没有思考清楚上帝的义和人的全然败坏,他对上帝有的热心,可能是“自杀式”的。派博说,“他们对上帝和他的义的所有思考中,惟独错失了重点—这是靠信心而得的白白恩赐。当他们想要立自己的义时,他们并不服从神的义。实际上,他们要立自己义的努力,是一种对神之义的反叛和不服从。”基督徒可以越有知识、越思考,反而变得越谦卑吗?派博认为,“没有恩典在人心中作工,知识(思考之果)让人自高自大。但是,有了这恩典,思考就敞开了谦卑知识之门。那知识能点燃他爱神、爱人的火焰。如果我们在追求神的过程中远离严肃思考,那火最终都会熄灭。”虽然思考之路径有一定危险性(如果人倚靠自己的知识而自夸的话,但他强调说,“在追求认识上帝、爱慕上帝的过程中(按着上帝当被完全认识和爱的程度),没有其他道路。就算满是险境,我们也必须走这一条路。我们不能害怕到一个地步,而视这项工作是一种必要的恶。这不是箴言中传达的精义,箴言告诉我们要追求认识上帝,在他的话语中,在他所造的世界中,要像世人寻找金银那样寻求这知识。”我们可认识、可感知的世界(从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的学术领域,到日常生活知识)都为了一个目的存在,就是指引人认识那位独一的创造主,是他给了万物存在的形式,给了人气息,也特选了一批人作他圣洁的子民。人之作为人,他的本分是用全部生命来认识这位主,是理所当然的。人之尊贵的复杂性(情感、理性、意志等多方面)和上帝之无限,使思考成为一项必须持续下去的、追求至善的行动。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所有知识都是为了爱上帝,我们和他人对上帝的爱。”——約翰.派博
  •     去关注你的思想,并使用它
  •     附录中对基督教教育的认识挺深的,现代神学院教育需要学习的。
  •     反智主义的解药
  •     谦卑地思考和领受,用爱践行话语。
  •     在中国反智文化背景下所中的毒素,本书是一剂解药。头脑及理性也是上帝的恩赐,用来思想和爱上帝,并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头脑点燃情感,而非传统教会所说的“非此即彼”,以所谓情感或生命压抑理性思考。
  •     前半部对“严肃的思考”在信仰中的价值的论述,令人眼前一亮;惜乎后半部对相对主义、反智主义的批评,有点力道不足。
  •     传统教会中的牧者和信徒有很强的的反智主义,理性的确对信仰会带来一些困难,但是这样的困难是合宜的困难,需要的是正确地疏导和引导,理性本身是深植于信仰的根基中。基督信仰是超理性的,不是非理性的。派博这本书对在教会中受到压制的年轻人如何运用自己的理性有很好的建议。
  •     福音派对抗反智主义与相对主义。中文译名无力吐槽……
  •     Very good!
  •     比较一般,一天就看完了。
  •     爱德华兹那段启发很大
  •     知识和生命并不矛盾,用你的理性来享受真理吧。
  •     读过英文本
  •     理性
  •     课题很好,写得不是那么好,
  •     无思想,亦无境界,怎的了?
  •     如何思考?关键是立足于基督里的思考,谦卑的,不以自己的聪明去思考,而求上帝加添智慧去思考。在信仰的路上,我们会有各样的功课去学习。思考,在神里面思考...
  •     思考是爱上帝、爱人的管道,过智与反智都需悔改
  •     期望过高,实则一般,不知是否翻译存在问题,没有阅读过原文。
  •     断断续续三周读完
  •     鼓励阅读、思考。很好!对附录教授让观察鱼的故事印象很深。我们还因此践行,一起进行“破鱼式”查经。
  •     可能豆瓣评价太高,期望过高。实际上一般了。
  •     反智主义、相对主义、灵恩主义、神秘主义……等等都并非是如婴孩般的爱神,没有确认的信心不过是迷信,深处却藏着傲慢的内核,而思考,那服在神之爱之下的思考,才是我们荣耀上帝的方式。
  •     非常非常棒的,去年看了两遍,很有意思,需要思考,平时思考的太少了,非常推荐啊
  •     语言本是神美好的礼物,为真理而效力,却在相对主义的诡诈之中变成谄媚。反智主义与过智主义一样根源于人的骄傲,真正的智慧是在基督里认识神,是谦卑的,是充满爱的。特别赞赏作者所有观点的背后正是由三位一体的奥秘贯穿其中,神的荣耀得到彰显!这本身就是本书观点的最直接例证!翻译着实不敢恭维,好在并不致影响理解。
  •     这是今天基督信仰所需要的,力荐!
  •     序言:我很认真地问过他:“Do we have to give up our reasoning in order to believe?”(要信的话,难道要放弃理性吗?)他回答我说:“There is a reason why God gives us reason. ”(上帝给人理性,是有理由的。)
  •     诫命中最大的,就是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的爱神。我们受造的头脑之功用,思考之目的本是为了更多的敬畏神,去爱祂。在华语教会,反智主义的风潮其实是颇为流行的,而反智主义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我们对真理的冷漠。我想这也是造成灵恩运动能够如此风靡的原因之一。我们如何去穿透反智主义的迷雾,如何去看破相对主义的谎言。我想派博牧师的这本书,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我是在一段旅程中读完这本书的,虽然读的潦草,但也颇为感动。希望神赐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建立心智,让我们的思考能够忠诚的荣神益人。因为万物都本于祂,也归于祂。神配得我们心智的感恩和赞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