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

出版日期:2008-4-1
ISBN:9787020104614
作者:柏杨
页数:310页

作者简介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丑陋面的真知灼见。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


 丑陋的中国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从2008年到2015年共印刷了三次,也能说明它传读范围之广。我不止一次的从老师口中听到老师对这本书的评论,和这个这么露骨的书名二者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去阅读。柏杨先生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之后,身不由己。是我们感觉到,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也揪出了许多中国人的陋习,下面我就一些我觉得深有感触亦或是不认可的观点进一步剖析。“至于中国人的窝里斗,可是天下闻名的中国人的重要特性。每一个单独的日本人,看起来都像一头猪,可是三个日本人加起来就是一条龙,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使日本所向无敌!“这个观点虽让人无奈,却也无可厚非。中国人的不团结是出了名的。可能会说,你看共产党内部就很团结啊,国民党也是啊。是的,但那牵扯到另一个下面会谈到的奴性问题。这个例子也能说明窝里斗的问题,日本在步步逼近,而此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却在窝里斗。蒋介石先生更是喊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而本文中举了一遍又一遍的就是在国外的中国人如果在同间公司上班就要小心同是中国人的上司,因为裁员的时候很有可能炒的就是你,因为”大公无私“嘛。为了显现自己的刚正不阿然后把自己人当作事业中的垫脚石,而不是在异国他乡互帮互助。因我们身处中国所以感受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只要你换位想一想,在外国的中国人就好比是在中国的同乡人。俗话说的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如今也被赤裸裸的现实改成了,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不可否认,中国人是出了名的。除了拿诺贝尔奖的那些流淌着中国人血液的美籍华裔,我们还有每年无数以雅思托福近乎满分的成绩进入美欧大陆的学子。所以足以证明,我们并不是不懂要团结,只是一旦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始窝里斗。柏杨先生是这样表示的:”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质量不够好,而是中国的文化中,有滤过性的病毒,使我们到时候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自我控制!明明知道这是窝里斗,还是要窝里斗。其次,是中国人的想法。这也是一个好像病毒一样存在着的东西,就是中国人喜欢察言观色、拐弯抹角的说一件事。就连我的母亲也从小教我,大人给你东西不能拿,就算你很想要。我甚是不理解我现在的第一反应,我明明想要吃别人递过来的糖果,但是我却会很顺口的回句:“不用不用,我不吃。”天哪我什么时候已经回答的如此自然了。既然我都说出口了,那也就只好作罢了,看着我的糖果慢慢的远离我,我却不好意思再说,其实我刚刚想说的是“我想吃,谢谢你”。又或者,有时候作为班干部总会有些同学问一些问题,而我又总会不经大脑的回答一些我自以为的答案,在别人谢过之后才很过意不去的去问相关负责人,得到不一样的答案以后又不知道怎么告诉哪位被我“欺骗”了的同学,于是又要装的似乎是负责人没说清楚一样的态度去告诉那位同学,即使内心十分愧疚但依然羞于说句:“是我的问题我说错了。“书上说道:“中国人不断地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讲大话、空话、假话、谎话、毒话;中国人的心灵遂完全封闭,不能开阔。中国的面积这么大,文化这么久远,泱泱大国,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胸?应该是泱泱大国的心胸。”让我不得不承认,我亦是酱缸中的酱缸蛆。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人。本书中举了台北名妓何秀子女士服毒自杀未果,后遂在寓所招待记者控诉非管区的警员和组长对她的骚扰一例,而此事件一出,群众的关注点不是在警员的作风问题上,而是在嘲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这也我想起近日头条新闻上发布的一条新闻【男子公交车上遭年轻女乘客非礼,不堪其扰大吼】,此新闻也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围观。网友评论是这样的:肯定是这男的穿衣不检点、肯定是男的穿的太少,不然人家女孩子怎么会好端端去骚扰、摸你咋了,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男人,肯定穿的骚勾引人家姑娘了吧,要不全车那么多男的怎么偏摸你一个啊…… 很多人把这则新闻当做笑话来看,其实不难看出,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依然不平等。凡女子在公共场合被吃豆腐,大多数会选择忍着得过且过。偏偏有些女子伸张正义,于是新闻一出,绝大多数不是觉得这个猥琐男的行为是过分的,而是集中火力的去说那个被骚扰的女生是活该的,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人家才摸你的。我的天哪,每个人都被奴性洗脑,希望所有人遇到这种事都和自己一样静静地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书中还举了学生排队打手心的例子,让我想起我小学时的那位老的皱巴巴的班主任。一个六十多却还没退休的老头,面目和善,实则色胆包天。经常把女孩子叫到办公室上下其手,而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那唯一一个特殊的,所以都不敢吭声,怕丢了所谓女孩子的名节。没错,我也是曾经被骚扰过的其中一个,我害怕却不敢说。而有一个女生很勇敢的把全班女生聚在了一起说了这件事,很多人知道却不吭声,最后一个很受老师疼爱的一个女生站了出来说:“你不要在胡说八道了,要不是你这么骚老师怎么可能弄你。”这句话刺在我心里所以记忆深刻,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嘴里说出来的话,隔了一会那些女生也开始纷纷附和,我分明从她们的神情中看到了她们的尴尬和无所适从,她们害怕成为那个女生口中的骚,所以选择了“正义”的一方,看着她们默默远去的背影,我拍拍了那个女孩的肩膀说了一句:“我相信你,但我帮不了你。”近年,老师猥亵学生新闻层出不穷,每每这时我就会想为什么那时候的我们没有勇气去举报他呢,为什么我们不是团结一心而是相互诋毁以致丧失自信呢。奴性。还有那种怕走前头开路的胆小怕事的性格。柏杨先生说:“这种心理愚蠢而且卑劣,把善良当作傻瓜,中国就被这种人埋葬;想到这里,我觉得满脸羞愧。”“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好做官。我给你做官的希望,你就会服服帖帖的,把你的民族意识,和人性尊严,全部交出来。”似乎由古至今,中国人都好做官。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商人会去买官,不管是大官小官,有个头衔在那就是好的。到了科举制开始盛行的年代更甚,许多人终其一生只为了一个官位。就算是到了现代,长辈们依然在循循善诱,告诉我们公务员是个铁饭碗,要好好学习去考个公务员然后找个人结婚生子,这就是最完美的一生了。当然,凡人都知道,你考上了公务员还要奔走拜访寻个好差事。当你坐进了办公室,还要开始忘掉过去学的一切,开始对领导点头哈腰,满嘴跑火车。因为官场的存在,使得中国对于做事的方法,有特别的一套,使我们文化发展的轨道经常脱离方向。书中说道:“积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给我管座,你干啥我都赞成。”我很喜欢一句话:我们崇洋,但不媚外。也是贯彻本书的一个观点。我们不再裹小脚,而是大脚穿高跟。我们不穿长袍马褂,而是西服西装。我们不抽长长的水烟,而是便携的雪茄香烟,等等。我们弃去旧的不利于发展的东西,取而代之良好有利于发展的东西。洋人有我们需要的,所以我们才用它,因而我们崇洋。但我们并不是本质上抛弃祖国而追随于另一个国家,我们依然热爱我们的祖国,因而我们不媚外。记得里面讲了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总爱很大声说话的例子,我也是深有感触。作为新一代接受全世界信息的人来说,我很庆幸我们没有养成这种很烦人的习惯。我的母亲的朋友们是七十年代的人,所以也很“良好”的继承了这个中国“优良”传统。每次听到长辈们的谈话,我就感觉自己身处菜场中。记得有一次便是,我在房间里睡觉,突然觉得吵得厉害,我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怎么好像在吵架的声音。一走出房门,原来是外婆来家里坐,正陪母亲聊着天呢。这件事也是被我姐笑话了很久。也是在本周周末我回家的时候,坐在地铁上,一身宽体胖的男子定定的站在我所坐的位置前,开始拿起他的洋手机打起了电话。“喂!”这一声开始,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噪音污染之旅。不夸张的说,耳膜都被震的疼痛,不得不低下头捂着耳朵。而身边的人看着表情很难受却也将就着。好吧,我依然是酱缸蛆,怂人一个,不敢敢为天下先。那男子旁若无人般地打了十多分钟,等他打完了,我又突然想着,如果下次他还这样没人提醒他,多丢国人脸面啊。后悔自己没敢战起来告知他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其实也有并不同意的观点。如柏杨先生所举得例子中的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他却把它作为反例放在了书中。如今有两种对本句的解释,一是老夫子口中的,女子可以有才,但她不能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尤其在丈夫面前,她必须让丈夫显露来显露他的才能。因为男子是阳性,而女子是阴性的,她应该是谦卑又有德行的,所以她不轻易地显露才能,必须看上去像是无才一样,那是她的德行,也叫妇德,谦卑之德。二是说这话其实是出自清代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中的一句话:”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被断章取义和通假字给坑了。其实他的真意是说:丈夫有德便(辩)是才,女子无才便(辩)是德。原意是:男子与人争辩的时候能够显露出道德修养,女子不与人争辩是有道德修养的表现。愚以为,如果一句话是存在争议的时候,就应该严谨慎重的考虑拿它作为例子是否得当。这可能也就是我这种小小小辈能揪出来的小问题了吧。我很喜欢这本书,但喜欢的原因是,它不是成一家之言,而是把许多经过发表的讨论这个话题的文章精选的放了上来。有人捧柏杨先生,亦有唏嘘之声。我是个容易动摇的人,所以看到这个人点评出柏杨先生的缺点时,又点头同意,觉得柏杨先生有点儿夸张,总爱把在绿岛大学这个梗说上一遍又一遍。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是冤狱了,但是一旦反复重复,似乎就不太同情理解了。此篇一经发布,便立刻有文人们开始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有褒有贬。说这评论的人只懂得躲在美利坚帝国擦中国的马屁,说如果他试试白白坐了十几年的冤狱出来,无法弥补回来的青春,难道唠叨两句也不行吗。这种像是在棋盘上你来我往的,还围着一群深藏不露的看客的感觉,不言而喻。其实,这本书的名字有种先声夺人的感觉。像是现在的头条新闻、娱乐新闻。拿标题来吸引人眼球。不能说这种行为对否,但我本人是不太喜欢的。有很多想法看的时候一个个蹦出来却忘了记录,就算是再翻一遍也想不起什么灵感了,因而作罢了。丑陋的中国人,其实并不丑陋,而是为了让我们大家都得以警醒。反思自己是否也深陷这种所谓酱缸文化中,而做出改变。
  •     这本书我只看上辑。主要是柏杨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记录,以及一些杂文。不得不说,柏杨的演讲直接,犀利。正如他自己放弃小说选择杂文的原因,“杂文就像匕首一样,可以直接插入罪恶的心脏”。他把匕首直接插进了中国糟粕酝酿而成的酱缸。“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是长江大河,涛涛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坑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寂,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滩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这本书写于30年前,现在的台湾已经大变样,而大陆。。还是书里如此一般。╮(╯▽╰)╭这不是对一个国家的批评,是对一种劣根文化、人性的批评。每个人都该读一读。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电子版~印象最深的是这段: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为傻子。中国人不够宽容,凡是一个人心情厚道,宽恕别人,赞扬别人,就会被人骂作傻子。我觉得一个中国人必须多少有一点傻子的心情,然后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得救,不然的话,就会像印第安人一样,日渐没落。有句俗话说,人不自私,天诛地灭。可见得人不自私的话,就会被别人认为不可救药。我们能不能够从自己开始,不要靠政府,也不要求别人,只是从自己做起,做一些世俗认为的傻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然偏激 但爱之深,责之切。
  •     散乱,啰嗦,重复太多,参考读物,可读性一般
  •     哦…还是他老婆文章写得好
  •     真有扔了它的冲动 没有其他豆友看的深刻
  •     终于找到我买的这个版本了。
  •     观点比较犀利,不过有些未免只属于那个时代
  •      老生常谈
  •     中国已变,虽劣根性犹在,仍令人欣慰。
  •     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将其中的话奉为圭臬,现在想来,没有永恒的真理,书只能为你提供一个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阶梯。
  •     第一次读丑陋的中国人大概是10年前,这次是重读。这一版中不仅收录了柏杨的讲稿内容,还收录了当时各界的正反意见。30年过去了,柏杨当初批驳的很多现象,现在仍然存在,而且很多久居中国的外国人也渐渐被传染了,比如说中国式过马路。很多情况下,你甚至会看到老外带头闯红灯。这到底是文化的问题,还是习惯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呢?不管柏杨的观点对不对,对于30年后的中国还适不适用,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用来自审也好。
  •     人性的检讨,崇洋不是媚外,当我们都成了一流的公民,政府成了一流的政府,言论自由,这就是胜利了。年轻人,不要再对晚辈说,“”这个时代的未来就靠你们啦”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自省,切勿矫枉过正
  •     初见此书,甚欣喜,以为得佳作,故如获至宝,整夜手不释卷。哪知细读下,见其满纸荒唐言,论据史实错误百出,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对我国人多恶意贬低,对洋人则过分赞赏。如此仍大言不惭,自称并非崇洋媚外。所摘史料均为断章取义,动机不纯。厕所必备消遣书尔,看官见笑。
  •     虽则已成老生常谈,但立足当代依旧批判有效。可惜骂则骂到点上,却说不出痒处,多激愤之语,不过有话说话,其心也正(我希望少一点这样的片段集锦,这类文章断章取义起来比一般文章更麻烦)
  •     部分有点絮叨有点极端有点跟不上时代 但说的都是真实的正确的思辨的。体会有以下吧:在全球化的时代要想进步首先要兼收并蓄,既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借鉴西方先进文明;二要改革不要革命,逐步完善而不要你死我活成王败寇改朝换代,坠入周期律;三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任重道远啊……另,由本书亦可见,柏杨老先生一代人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信仰者,台湾社会生活秩序和民众生活文明素养也曾经是一团糟而遭西方社会所厌弃的
  •     开始看前两篇的时候觉得柏杨说的还有些使人振聋发聩的感受,若不够强力,也无法唤醒酱缸里的人们。但整本书从中间开始,就变成一碗一碗的冷饭,观点翻来倒去一模一样。竭力贬损中国人的话,若反复用人性恶的一面来佐证,多了,不免使人反感。感觉中国人都是无脑愚民并且丑恶势利眼,简直十恶不赦。但若深究,岂不是人性的卑劣吗?洋大人之所以优秀,难道就没有经历过悠长的革命史吗?给我们这些丑陋的人一点小小的肯定,也没那么难吧? 看到后面也是服了,你们吵架的经过,我这个读者真是一点也不想知道!
  •     作者说中国人太情绪化,作者不愧为中国人,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我难以言明的情绪化。
  •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     在读,主观体验较多,思想家成份的杂文。可读。
  •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就是个喷子,没啥内涵。喷的现象过了二十年有些已经改观有些依然还在。比龙应台都差的远了。
  •     文人相轻的完美注脚。
  •     ISBN: 9787020100941 所读版本
  •     一条肥满白嫩的酱缸蛆。” 好“有趣的酱缸文化” 实话,开头的我是满脸白眼的看下来的,对于书中直指的一些丑陋不可否认,但总感觉过犹不及。然而后半部分的一些点评我却又有了自己不少赞同的想法。相比而言,我不喜欢太赤白的刺痛,感觉晃眼。其实,也没有太差。
  •     过于偏激,观点过时
  •     30多年写的东西,如今中国人还是有很大改变的,看着当消遣,柏杨的文笔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弊病自己身上也有,读之前可能还没发现。
  •     酱缸文化
  •     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人的丑陋面的真知灼见
  •     正襟危坐想边看边做读书笔记无从入手,反倒是往椅子上一靠,边阅读边思考受益匪浅。
  •     私以为,文章后边收录的反馈评论倒是更值得读。虽然一开始会羞于憾于直白,但越到后边不太喜欢全文风格,也许跟我不了解作者有关。再者,大多数人只表面领会过儒家文化,很难理解作者深入其中找到的糟粕,很容易走偏为挑刺。其实很多描述已经过时,但出发点,就批判国民的劣质以促进民族反思,这是非常难得的。
  •     不过如此。
  •     装帧精美 虽然有些观点不甚赞同 但多数是赞成的 且看到了自己的性格上的不足 人性上的不足 虽说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还是觉得值得一读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偏激是一方面 但迫切希望国家人民能觉醒才是重点
  •     就像有人评价的那样,像泼妇骂街,为了黑而黑真的没有半点意思
  •     倡导反思的精神可取
  •     中国人最喜欢说“算了,算了”,既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也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还有就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何必呢?”一句话,把所有该努力的,该付出的都看成顺其自然的事!
  •     很早的言论,但在今天看来并未过时。中国人有迷之自信。
  •     有警醒作用,但不至于唤醒中国人麻木的身躯。
  •     编辑的问题 东瓶西凑 把柏杨先生的观点反复不停的论述 反复强调 前半部分到还看着还好 后面就有些累了
  •     真想讓柏楊先生看看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看看新總統下的美國。從中,我開始懷疑所謂的「國民性」,或者我現在更偏向於贊同「人性」。
  •     看待问题有时过于片面 有几句很是震动人心
  •     三流思想家(如果能够称为思想家的话)。
  •     断断续续终于算是把这本书看完了,对于看此类的杂文觉着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的,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虽然看的苦闷,不过看到这些前辈们打嘴仗也是件蛮有趣的事情。我看书有个不是很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边看边拿支笔在书上随手涂写,有时遇到金句还会在书上画画,不过对于这本书倒是没怎么画,也许是觉着前半部分无聊吧,不过仔细想想,这是郭老(柏杨原名郭定生)在三十多年前说得话...就比较无语了,因为发现很多“丑陋”的问题至今都存在着。是不是觉着没救了?(笑哭,哭笑呀)还好,我毕竟多少还是对“人性本善”抱有希望的。我这算不算是也在胡说八道了?好了,说下对这个版本的个人观点,以方便他人选择吧。个人观点,该书最值得一看的只倒数一二篇文章,即朱桂先生于1985年3月13日发表在洛杉矶《论坛报》的‘伟大的中国人’和司神父的观点
  •     很多时候的批判是出自于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随着新的社会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对于形成的原因就更好奇。阅读此书是认为书里面可以给到自己一些启发,到底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可以怎么改进。 给三星是因为只知道了问题,不知道解决办法。 犀利的言辞确实是可以给人当头棒喝,但是在我们的思想成熟到跟学者们一样境界之前,可能还需要推倒后的重建。而不是仅仅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却不知道改如何改正。以至于耐着性子被“骂”了前半部,到了后面是整个人懵了,咦,答案呢? 反倒是最后一篇,张香华女士的《你这样回答吗》,里面司神父对于国人秉性的分析,给到很大的启发。
  •     感觉吧,,有些观点确实很深刻,反省意义也很大,,但是也有部分不正确吧,,可能是看书的时代不样,面对的问题不同吧,,,
  •     部分观点恕难苟同。
  •     戾气很重。有的是骂街式的反思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建设性和发展性,只能畅销不能算好。
  •     记忆犹新的酱缸文化...
  •     观点颇激进,关于自私讲了许多琐碎抱怨,然而并没卵用。许多问题不见得只中国人有,也不见得中国人全有。怕难癌和自甘弱。
  •     知耻近乎勇
  •     骂得好,骂的妙。
  •     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读另外一本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不读还好,一读的话对比太大,柏杨的这本书说难听点没有一点价值,就是一个无脑喷在到处乱喷,其中所说的一些陋习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一味的说美国人怎么怎么好,我没去过美国,没接触过美国人,不好评论,但是觉得他有点过了,相反,胡适的这本书强烈推荐阅读,柏杨的这本如果你实在想读,就读吧,个人不建议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