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行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9571339863
作者:鈞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鈞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
.
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於1927年10月16日波羅的海沿岸但澤市(Danzing,現波蘭境內格但斯克),但澤對葛拉斯一生的影響既深且鉅,不僅是他生長的地方,更是孕育其文學創作的原鄉。曾獲多種文學獎,包括畢希納獎、馮塔納獎、豪斯獎、蒙代羅獎等。五○年代以長篇小說《鐵皮鼓》(又名《錫鼓》)一舉成名,該書與稍後出版的《貓與鼠》和《狗年月》被稱?「但澤三部曲」,再現二○年代中期到五○年代中期的德國歷史,並揭露希特勒法西斯時代的殘暴和腐敗的社會風尚,探索德意志民族為何會產生納粹法西斯的原因,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文學重要的里程碑。
.
主要作品還有散文《我的世紀》,小說《消逝的德國人》、《蝸牛日記》、《比目魚》,劇本《還有十分鐘到達布法羅》、《洪水》、《叔叔,叔叔》、《惡廚師》、《平民試驗起義》、《在此之前》,詩集《風信雞的優點》、《三角軌道》、《盤問》等多部。
.
.
譯者簡介
蔡鴻君
1957 年出生於南京,獲上海外語學院德語文學學士學位和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學位,主要譯著有葛拉斯的《貓與鼠》、《我的世紀》,卡內蒂的《獲救之舌》,施尼茨勒中篇小說集《古斯特少尉和短篇小說集《陌生的女人》,穆施克的短篇小說集《塔頂風標》,《弗�施小說戲劇選》,圖霍爾斯基幽默散文集《向情人坦白》,瑞士當代德語短篇小說集《佩利坎之夜》等,曾獲得1990 年中國作家協會「彩虹翻譯獎」,現旅居德國。

作者简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以德國的鐵達尼號事件:「古斯特洛夫號」沉船為背景,大膽闖入德國戰後文學的禁區,融合史實與虛構,真正的大師之作!
.
諾貝爾得獎作家葛拉斯,不因得獎光環而養尊處優,反而馬上在2002年推出中篇小說《蟹行》,上市兩週內售出25萬冊,拿下德國文學排行榜榜首。
.
《明鏡》周刊第六期將該書作為封面主題報導,標指此書是「德國的鐵達尼事件」,該書追述世界航運史上的最大海難:德國「古斯特洛夫號」遊船被蘇軍潛艇擊沉。
.
作者大膽地闖入幾十年來德國戰後文學的禁區,成功地把史實與文學虛構融合為一體,書名「蟹行」就是隱喻歷史的軌跡彷彿蟹的行走:歷史總在前進和倒退的交替中前進。再現歷史,昭示後人,反思往事,重在教育,是《蟹行》這部小說的中心主題。


 蟹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事,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其中,总死伤人数也在1亿人左右。在这场让人无比惊恐的战事里,被摧毁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包括许多赖以生存、深信不疑的信念与价值观念。于是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战后文学开始四处滋生,人们在文字拼贴的过程中,努力地为错误找原因、为原谅找余地、为生活找指引。尽管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家都勃发出自己的战后文学,但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主要的轴心国成员、引发二战的罪魁祸首,自然吸引了世人最多的关注,人人用放大镜检视,深怕里头隐藏了不诚心悔过的蛛丝马迹。在日德两国的战后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作家分别是获得1994年和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和君特-葛拉斯。不过就像日德两国在面对二战罪行上的态度,君特-葛拉斯更直白干脆许多。■德国作家君特-葛拉斯出生于1927年的但泽市(后来划归波兰),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9年出版的《铁皮鼓》,这部曾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得欧洲主要影展多项大奖的小说,以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为主角,借以凸显周围成人在战争前后的各种怪异丑态。事实上,葛拉斯主要的作品都在揭露德国纳粹时期的各种罪行,透过讽刺荒诞的写作笔法讽刺和剖析纳粹罪行产生的缘由。《铁皮鼓》与其后出版的《猫与鼠》、《狗年月》被合称为“但泽三部曲”,都属于这类的代表作。葛拉斯对批判纳粹罪行的投入与坚持,与他本身的经历息息相关。葛拉斯从小学时期开始便接受纳粹思想教育,陆续加入过德意志少年团和希特勒青年团。在整个青少年时代,葛拉斯始终坚定支持德国发动全面战争,战争期间,他不仅积极投入战役,也不曾怀疑过这场战争的正确性。一直到战争末期、犹太人大屠杀事件被确认后,葛拉斯才惊觉自己遭到蒙骗,整个世界观为之动摇。正所谓爱越深、恨越深,葛拉斯自此便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借由不懈地批判纳粹罪行来为过往的错误赎罪。■《蟹行》这部小说出版于2002年,这是葛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推出的首部小说,因此格外受到大众的关注。这部小说以发生在二战末期的一起重大海难事件为核心,当时正值德国东部战线节节败退,一艘载满德国难民的船只从波罗的海开出,结果不幸遭遇到苏联潜艇的攻击,船只最终沉没于冰冻的海水中,船上大部分的人都罹难,其中包括至少四千名的儿童。尽管确切人数无法估算,但据称这次海难的死亡人数远超过铁达尼号沉船事件。然而,如此重大的海难事件,无论是在德国还是苏联历史上,都极少被提起。毕竟当时的德国不愿因此动摇已然脆弱的军心,而苏联则不愿承担扼杀大量难民的罪责。在以艺术手法来处理一起真实事件时,创作者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在于立场和视角的选取,是要以同情的态度来看待这起悲剧,还是要以控诉的方式来谴责战争的无情?是要呈现海难发生时的人性光辉,还是要讽刺当时的世态炎凉?这当中存在极大的主观因素和操作空间,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争议。例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铁达尼号》,观众留在记忆里的是凄美的爱情,是船即将沉没时甲板上的温馨乐队,以及绅士们礼让老少妇孺先上救生艇的感人画面,至于低等船舱里的肮脏污臭与拥挤、以及船难发生时那一道道锁住穷人逃生口的铁闸,由于镜头闪过的速度太快,大多数人只留下很浅的印象。对于这起德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海难事件,有些当代德国人认为这艘船主要搭载的是难民,是一艘难民船,因此苏联的攻击行为等于是对德国百姓的残忍屠杀,已经触犯了战争罪。但葛拉斯认为当时船上也搭载了部分伤兵,加上当时船身没有明确的标示,因此苏联潜艇的攻击属于战争中的正常行为,尽管结果极其悲惨不幸。在这样的定性基础上,葛拉斯以“成年人对历史真相的隐瞒与沉默”为故事的起点,以“年轻人对历史的无知与误解”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为故事的主轴,构建出《蟹行》这部半真实半虚构的小说内容,最终指出直面历史和持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葛拉斯对这起海难事件的定性方式以及角度的选取,确实引发一些争议。■《蟹行》是以第一人称方式写成,同时存在一条关于海难事件的真实故事线,以及一条围绕在主角、其儿子及其母亲之间的虚构故事线。在小说当中,主角以撰写报道的方式讲述一起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的社会事件,由于这名主角的母亲正好是那起海难的幸存者,而这起海难又是引发主角儿子那起社会事件的原因,因此在主角撰写报道时,便往复地来回讲述自己家人的故事和船难事件。书名《蟹行》指的就是这种往复来回两条故事线之间、在叙事时间上前后穿梭的写作方式。在描述那起海难时,葛拉斯并不只是专注在事件发生当时的状况,而是将焦点放在于那艘船有密切关系的三个人身上,透过时间向前和向后的延伸,将单一悲剧事件扩展至犹太人、德国人以及共产苏联之间的恩怨纠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搭建出一个在内涵和形式上与之对称呼应的虚构故事线:一个名叫古斯特洛夫的德国纳粹瑞士党部主席在船只建成之前遭到一名犹太人枪杀;船只建成后以“古斯特洛夫”来为船只命名;“古斯特洛夫号”后来被一名苏联潜艇舰长击沉,古斯特洛夫在家乡的纪念碑在更后来被东德政权给推倒。其中的瑞士党部主席、犹太杀手以及苏联潜艇舰长便是这条海难故事线的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真正与故事主角发生直接关系的其实只有那艘沉船古斯特洛夫号:主角的母亲是海难的幸存者,主角也恰好出生在海难发生当天。德国纳粹当时建造古斯特洛夫号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力量来自欢乐计划”,以极低的价格载送帝国的工人们出海观光,借此笼络人心。船上设施豪华但没有阶级舱等之分,充分表现出对低阶劳工的尊重和迎合,而这正是希特勒得以夺取政权和稳定政权的关键。主角的母亲是一名低阶层的工人,在有幸享受过古斯特洛夫号上的优质招待后,她当即对纳粹德国产生高度的认同,这种认同更被延伸至古斯特洛夫号所纪念的对象、被封为德国烈士的古斯特洛夫。尽管根本不认识古斯特洛夫,在主角母亲的心目中,他俨然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主角母亲还因此在海难发生后,选择就此落脚定居在古斯特洛夫的出生地。主角正巧出生在古斯特洛夫号海难事件发生的那天,主角母亲因此一直认为自己儿子是个特别的孩子,衷心期许他能写出关于古斯特洛夫号的故事。可惜主角对此政治和纳粹历史从不感兴趣,对自己出生在古斯特洛夫号沉没的这天更是倍感厌恶,一心想和过去的人和事划清界限。主角母亲在失望之余,只好将满心的期待转移到孙子、也就是主角的儿子身上。主角的儿子是个沉默孤僻的孩子,尽管与父亲的关系极为疏远,却与主角母亲非常谈得来。他在父母离异后跟母亲住在一起,在年满十五岁后更选择搬去与祖母同住。在祖母的熏陶和灌输下,主角儿子对古斯特洛夫这个人充满着崇敬之情,不仅对古斯特洛夫号沉船事件投注大量关注,还架设网站、撰写各种研究报告来纪念古斯特洛夫。由于对古斯特洛夫的崇敬,主角儿子连带地对刺杀他的犹太人抱有敌意。他在网站的聊天室认识一个自称是大卫的犹太人(刺杀古斯特洛夫的犹太杀手便叫大卫),两人经常对古斯特洛夫遭到刺杀的事件在网上争吵,不过总的说,两人虽然各自拥护的对象不同,但相互之间的气氛还算友好,颇有就事论事的理性风范,只是之后的事情发展得有点异乎寻常。有一天,主角儿子和大卫相约在古斯特洛夫的出生地、也就是主角儿子与祖母住的地方附近见面。两人碰面后,主角儿子先是带着大卫四处参观,最后才带他到古斯特洛夫纪念碑的遗址。在那里,大卫对着基座的遗迹吐了三口唾沫,而主角儿子则随之掏出枪来枪杀了大卫。主角儿子对大卫个人其实毫无怨恨情绪,他之所以枪杀大卫完全是在模仿当年枪杀古斯特洛夫的犹太杀手。那名犹太枪手在枪杀古斯特洛夫之后,对自己的罪行的解释是,他与古斯特洛夫全无个人恩怨,“我开枪行刺,只因我是犹太人”。与之相仿地,主角儿子在警察局和法庭上都非常坦然地说,“我开枪行凶,只因我是德国人”。就连法官告诉他那位自称是大卫的年轻人根本不是犹太人,而是和他一样的纯种德国人时,主角儿子也不为动摇,认为这无关紧要,就像那个刺杀古斯特洛夫的犹太杀手一样,真正重要的是传递给自己同胞的立场与态度。主角儿子后来被判刑监禁,与此同时,网上开始出现追捧他的网站。■在《蟹行》这部半真实半虚构的小说里,葛拉斯透过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凸显出当代德国所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年轻的一代对历史的了解极为片面,尤其在学校和家长都刻意回避与青少年讨论纳粹相关议题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信息渠道去摸索,结果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形成错误和偏激的理解。这错误与偏激的理解,又进一步酝酿出盲目的仇恨和英雄崇拜情绪,而这些正是当年纳粹罪行的发生或扩大的起点。小说中,主角是一个缺位的父亲,虽然身为一个记者,但因为生长背景让他背负太多时代的罪责,因此抗拒抱持明确的政治立场,也拒绝讨论或评述过往的国家历史。至于主角的妻子,她是一名中学教师,她所秉持的态度和其他学校教师相同,那就是严格禁止学生有任何涉及纳粹罪行、在立场上可能引发疑虑的观点表示。然而不能说不等于不去想,而且这种禁止的态度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无异是鼓励他们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主角的母亲则像许多生在二战前、在战后划归东德的德国人,他们在思想上经历极右和极左的巨幅变化,不知不觉中便陷入立场模糊不清的状态。主角的母亲一方面对古斯特洛夫这个极右分子抱有崇敬之情,一方面坚决拥护斯大林,另一方面又将儿子偷偷送往西德接受教育。对她而言,只要是能让自己获得好处、摆脱低阶层地位的,她就坚定地认同和支持,至于是否符合正义、是否具备人性,就不在思考和关心范围内。正因为如此,她传递给孙子的知识和信念不免有所偏颇。置身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下,当代的德国年轻人只能靠自己和同侪间的往来,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和判断,于是不免出现像主角儿子这种类型,极端同情那些在二战期间无辜丧生的德国人,或是出现像那个自称是大卫的年轻人的类型,因为对犹太人抱持深切的同情,进而排斥各种德国认同。如果再加上同侪压力,便难免往极端上发展。就像主角儿子对同侪表示,苏联潜艇击沉古斯特鲁夫号一事,从战术上来说,对方有其表现优异的地方,竟然因此遭到围殴追打,被指责是卖国贼。于是他只能放弃理性思考的部分,转而以狂热的激情拥抱信念,结果就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君特-葛拉斯的背景和写作风格,与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惹-卡尔特斯形成非常好的对比,前者曾经是德国纳粹罪行的帮凶,后者是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前者强烈批评纳粹罪行,后者则以自己的经历来诉说个人难以凌驾境况。尤其有意思的是,君特-葛拉斯批评纳粹集体的写作方式,正是因惹-卡尔斯特认为与人类天性无法调和、流于空洞的写作方式。在对古斯特洛夫号海难事件的描述上,葛拉斯主要是采取负面的视角:他们互相推挤践踏….那些老人与小孩的尸体….幸存者中年轻男性占绝大部分...。其中大量使用了诸如“他们”和“那些人”这类带有疏远和集体性质的代名词。究竟是发生在古斯特洛夫号沉船时,德国人展现了特别丑陋的自私天性?还是葛拉斯刻意避开人性光辉的一面?故事里头的主角母亲,一个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的女人,凭借的是医生护士的悉心照料和安排,才能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登上数量稀少的救生艇。那么这些医生和护士在当下又是如何思考、如何感受的?在这大量的“他们”和“那些人”之中,个体的差异被消灭了,所有人都被简单地归结到天性自私的群体当中。这让人想到因惹-卡尔斯特对信念先行的写作批判,当对一个事件预先将其判定为错误,那么无论真实情况为何,总能找到大量支持这个结论的事证。就像在对古斯特洛夫号海难事件的描述上,如果先定调了德国纳粹的邪恶本质,再回过头来寻找当中出错的地方,自然不免看到的都是丑陋与错误。而且在这样的写作和思维方式里头,个人全被简单地化成集体中的一个小分子,每个人都失去自己的名字,统一被涵盖在“遇难者”这个概括性的名词之下,生命的价值、活着的目的、存在的意义,只为诸如“德国纳粹是邪恶的”,这样的宏观信念做奉献。在《蟹行》中,葛拉斯指出来,要避免重蹈纳粹罪行,必须依靠教育手段,必须由老师和家长担负起责任,为年轻孩子传递正确的历史知识和价值观念。而在1961年出版的《猫与鼠》中,葛拉斯则强烈批判学校教育对纳粹罪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出正是学校为学生们灌输盲目服从的信念,才造就如此重大的纳粹罪行。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教育既是问题的根源、又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两部作品在人物设定上有许多映衬对照的地方,只是在时空背景转换的过程中,同一个教育议题却衍生出不同的结论。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中国谚语“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尽管非常有道理,但难免流于空洞,也许因此参考因惹-卡尔斯特的理念,在消除预设立场的前提之下,细细分析每个个人在这当中所经历的一切,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