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11720870
作者:[法] 勒庞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 Le Bon 1841.05.07-1931.12.13),法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著名,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至今仍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书籍目录

目录
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 代译序1
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1
作者前言1
导言:群体的时代1
第一卷群体心理
第一章群体的一般特征3
第二章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14
第三章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35
第四章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45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55
第二章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75
第三章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89
第四章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110
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章群体的分类125
第二章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130
第三章刑事案件的陪审团135
第四章选民群体143
第五章议会153
译名对照表172
乌合之众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作者论述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乌合之众(修订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本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当时作者54岁。通读全书,作者引用了大量历史事件进行论证,如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1792年法国九月惨案以及1871年巴黎公社等。此外作者还以生活经验、新闻报道的事件为论据。全书共分为三卷,按照从现象到原因、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层层展开。第一卷以“群体心理”命名,介绍了群体的心理特征。第一章概括地揭示出群体的一般特征:群体中有意识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得势,群体的感情和思想变得与自觉个性不同,又因暗示和传染的作用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此即“群体心理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个性均被削弱,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因为群体中的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寻常品质集中在一起,所以群体只具有很普通的品质而显得平庸。但是,以下现象不容忽视:群体中个体数量庞大,群体成为无名氏,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消失,个人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群体中的个人易于接受暗示,而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成行动,而暗示的性质决定群体是犯罪群体还是英雄主义群体。基于以上现象的影响,作者在第二章讨论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概括出群体的具体心理特征:群体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夸张且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虽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却不时表现出极高的道德(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第三章研究群体如何受观念影响,作者从群体观念形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讨论。观念只有经过形象化的改造,变得通俗易懂,才能被群体接受,当然,这种被改造的观念只有经过很长时间,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情感,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群体推理能力低劣,没有批判精神,因而要想打动群众,只能通过形象而不是论证。群体形成的观念(群体信念)具有何种特点?第四章则对其进行讨论,得出:群体信念盲目服从、残忍偏执以及要求狂热的宣传,即具有宗教感情所固有的特点。第二卷以“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命名,在上卷分析了群体的心理特征与精神结构之后,承接上卷第三章,具体讨论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形成。深层次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为间接因素,即赋予群体心理以特定属性,使某些感情和观念得以发展的间接性准备因素。第一章对此加以论述,列举了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教育五种因素,其中尤其强调种族的重要性。第二章讨论能够成为实际说服群体的资源,即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具体包括: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以及经验,是对上卷第三章的具体化分析,强调了群体不受推理论证影响,只能接受形象。既然群体意见的形成受制于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那么是谁如何利用这些因素进行实践?第三章则对此进行阐述,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领袖借助断言、重复和传染的手段进行动员: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人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形成动机,人群中间情绪迅速传染,迫使个人接受某些意见,接受某些情感模式。此外,名望是说服群众的一个基本因素,享有名望的人、观念或物品,经传染,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使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第四章讨论群体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在领袖的领导下所形成的信念和意见的稳定性。既有重要而持久的牢固信念,也有多变的意见,作者把多变的意见归因于昔日普遍信仰的衰落、群众势力的不断增长以及报业发展使得不同意见呈现在公众前。第三卷以“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命名,在前两卷讨论了群体心理的特点以及群体意见信念形成之后,本卷具体讨论了四类异质性群体。第一章对群体进行分类,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其中异质性群体由任何特点、任何职业、任何智力水平的个人组成。后四章分别讨论了犯罪群体、刑事案件陪审团、选民群体以及议会四类具体的异质性群体。作者在分析每类具体的群体时,应用前两卷阐述的理论,发现各类群体既有群体的一般共性,亦有特殊性。作者坦言陪审团受着感情因素极强烈的影响,很少被证据打动,但同时表露出对陪审团制度的维护,因为它能缓解法律的严酷性;此外,作者并不反对普选制,因为即使把选举权限制在聪明人中间,也不会改进投票结果,因为一切集体不管成员如何,都患有智力低下症,人们仍将主要受自己感情和党派精神的支配。在社会问题上,由于未知的因素数量众多,从本质上说人们的无知没有什么两样;在对待议会的态度方面,作者认为议会的运作虽然有困难,但仍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经发现最佳的、摆脱个人专制的统治方式。最后在本书结尾处,作者回溯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的三个阶段:文明诞生之初是野蛮人的时代,是一群混乱的人群,没有什么东西把人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后来由于环境的一致、种族间通婚以及共同生活的必要性,有着共同特征和感情的群体——种族形成了,进而形成民族,摆脱野蛮状态。种族的禀性作为稳定的基础,决定着一个民族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化;之后文明的老年期降临,作为种族支柱的理想衰弱了,凭此建立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开始发生动摇。个人的个性和智力增长,个人自我意识过度发展,甚至取代了种族集体意识。由于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以及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各种发现,人类的思想正经历转型,现时代呈现出群龙无首的过渡状态。群体的力量是现代至高无上的力量,人们就要进入群体的时代。随着某些观念的传播,人们通过结社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民众的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因而一个民族联合体最终会变成一群缺乏凝聚力的个人,这样缺乏凝聚力的群体被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搞得四分五裂,无法治理自己,以至于需要国家的领导介入。作者在分析了以上从野蛮到文明再到衰落的三个阶段之后,得出群体因种族理想的衰落,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乌合之众,这是一个民族生命的循环。评价与思考第一,作者尤其强调种族因素。作者对不同的种族进行了评价,“尤其在拉丁民族的群体中,可以看到专横和偏执能够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已经彻底破坏了盎格鲁-萨克逊人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个人独立感情。拉丁民族的群体只关心他们所属宗派的集体独立性。”此外,作者更是将种族因素作为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种族的信仰、制度和艺术仅仅是种族气质的外在表现。对于异质性群体而言,种族影响巨大,“种族的因素使不同的异质性群体几乎完全不同。”“种族的气质对群体性格有着重大影响。”第二,作者对妇女的评价有失偏颇,带有歧视性。作者认为妇女儿童野蛮人是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他们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去他那提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它就像女人一样,一下子便会陷入极端。”第三,关于历史观,作者认为“只能把史学著作当作纯粹想象的产物,它们是对观察有误的事实所作的无根据的记述,并且混杂着一些对思考结果的解释。”作者基于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的特点,认为集体观察极可能出错,因为个人幻觉通过传染的作用影响了同伴,所以群体证词极不可靠。作者认为历史不可知,但笔者认为史学著作中虽然可能有记录者想象的成分,但随着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有更多的依据去相互印证著作中的历史记录,去接近历史真相。现代人虽无法还原历史,但却可以无限接近历史。作者认为史学著作记录是群体的产物,而彻底否定历史记录的价值,笔者认为其过于极端。史学著作并非均群体作品,此外,群体所述未必一定虚假。第四,关于传统,作者把传统作为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强调传统对群体意见和信念的重要影响。“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民族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体,只能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过程发生变化。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作者也承认,传统是需要被突破的,但这种突破需要时间的力量,不可暴力革命式的一蹴而就。“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从稳定与求变间取得平衡。理想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只用不易察觉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改进它们。”关于制度,作者并不认为制度可以改正社会的弊端,“各种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感情和习俗并不会随着改写法典而一并被改写。一个民族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改造它也同样如此。”“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它可以改变其名称,但是其本质依然如故。”“必要性和时间承担着完善宪政的责任。”“深刻影响群体禀性的手段,不能到制度中去寻找。各民族受着它们自己性格的支配。”作者强调制度是建立在民族性格的基础之上的,而民族性格的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决不会通过一部法典、一场暴力革命就可以改变。钱穆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也曾对传统与制度作过论述:“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和媾通。”“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从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 。”“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制度无法随意建立,要以传统为依托,而传统是民族的观念、情感和习俗的综合反映。制度应依循传统的变迁而变化,而不是相反。笔者承认制度须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现实,即使是移植域外制度,也必须经本土化改造,否则会“水土不服”。但笔者认为制度亦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影响现实,如法律制度虽根植于社会现实而设立,与社会现实脱离的法律制度终究是一纸空文,但同时法律制度也会对人的行为进行指引和教育,久而久之,会影响人的观念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社会现实、甚至改变传统,所以我们才需要优良的法律制度来守住社会底线。第五,作者在谈及群体意见多变的原因时,将报业最近的发展归为原因之一。报纸只反映意见,仅仅提供信息,而不引导意见,在公众思想的变化中随波逐流。“(报业)不断把十分对立的意见带到群众面前。每一种个别意见所产生的暗示作用,很快就会受到对立意见的暗示作用的破坏,结果是任何意见都难以普及。今天,一种意见还来不及被足够多的人接受,从而成为普遍意见,便已寿终正寝。”作者批评了政府在领导舆论上的无能,并指出政府的这种无能导致政治越来越受多变的、非理性的群众冲动的支配,群体的意见越来越倾向于变成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群众民主意识觉醒,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作者对群众想法过于多变充满不屑,并对用这种多变的意见充当政治指导原则充满忧虑,作者认为政府应当积极领导舆论。与此相反,作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的“意见自由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理论则认为,要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的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的信息。该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司徒伍特·穆勒认为,任何试图用权威的力量来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假如被压制的言论是正确的,不仅显而易见地践踏了被压制者的政治权利,而且压制者自身也被剥夺了以错误换取真理的机会;假如被压制者的言论或思想是错误的,这也意味着大家同样失去了让真理同错误在公开的较量中使真理更加显明的机会。因此,压制人们的言论或思想使之不能自由的表达,必然是一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智慧力的掠夺。笔者认为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对群体理性的认识。勒庞认为群体非理性、低智商,“今天,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像群众对他们昨天还赞扬的事情今天便给予痛骂的做法更为常见。”因而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并不会寻得真理,反而会让人们更加麻木不仁。而“意见自由市场”理论,认为群体理性,真理越辩越明,自由地表达思想是政治权利,讨论谬误会澄清真理。最后,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笔者联想到了一些生活经验。例如作者在谈及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时认为“观众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而很多国民对奥运选手的要求不正是如此吗?尤其是刘翔北京奥运会退赛之后引发的舆论,恰恰表现出国民对刘翔提出的超高要求。此外作者在谈及刑事案件陪审团制度时,认为“陪审团受着感情因素极强烈的影响,很少被证据打动”,但“应当大力维护陪审团,只有它能缓解法律的严酷性”。以刑事案件陪审团为主角的电影《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已呈堂,看似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陪审团成员投票由最初的1:11压倒性地认定有罪,到最后12票均认为不能认定有罪,呈现出强烈反差。最初格局的形成,反映出了勒庞所述的群体非理性,很多陪审员受到弑父这一道德强烈谴责的感情因素影响,并未深究证据与说理。不过影片呈现出的反而是群体由非理性到理性的变化,抑或是非理性的群体受到领导者(8号陪审员)的领导,得出了理性的结论。由于知识与生活经验所限,该书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部分笔者未能深入进行讨论,以下罗列是与本书主题相关的经典书目: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埃里西·弗罗姆:《逃避自由》乔治·奥威尔:《1984》约翰·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     最近写文章取名越来越随意。不知道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凝眉沉思还是悠然随意,但直觉判断更似前者,一来很多场景式描述、事实资料取自法国大革命历史背景,作者是法国人必然有一种特殊情愫,不论是忧国家动荡变革的不幸还是对其民族特性的责之殷切;二来是作者的表述方式,很有意思,虽然他指责领袖用直接论断、重复、暗示等技巧影响群体心理,但是本书的写作也是开门见山论断性结论偏多,缺乏充分有效的逻辑架构支撑,强调的手法同样不止一次运用,或许其背后的内心有一番怎样的澎湃情绪。我读这本书倒是一个人边喝下午茶边翻阅,顺便取支笔勾勾画画些随感——纸质书的好处就在这里。事实上,这本书启发我进行相关思考的时间要远远长于阅读内容的时间。一时兴起买的精装版比较厚,但内容字数仍是有限。客观说,时代和环境的桎梏仍然在,比如作者对种族的偏见,对性别的歧视,还有一些缺乏事实和逻辑的乏善可陈的观点,它的畅销也许得益于大多数论断的准确和让我们觉得感同身受,譬如某些生活场景可以直接验证书中观点,即使到了如今跨越作者生活的时代。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看到了现象,从现象溯及其心理学实质是一大进步,然而也止步于此:这都是提出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延伸,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或者说,假想自己置身于群情激愤的群众之中,他们因为爱国等正面情绪的驱动开始施展暴行,比如不做分辨杀死叛国者的全部亲属或者同村人,自己明知道这种行为在道德、法理上都是错的,该如何实现“保护自己安全且同时说服群众”的目标?作者没有说,所以我只好自己喝茶思考。这个话题引申一步可以讲到危机公关。因为在信息时代,很多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网络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成为信息源,一些有意或无意制造的错误信息或者偏于绝对化的观点往往容易让人信以为真,进而参与到转播扩散中,无形中可以聚集起数万规模以上的ID众口一词。比如发生某灾难后微博上的“逼捐事件”,也许这个例子不甚恰当,但是有些留言回复的网民确实比较符合“乌合之众”的描述定义。没有共同的阶层或职业背景,因为某个事件触发偶然集结到一起,人数优势给个人“壮胆”,他们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出了事也无需负责,所以言谈的情感控诉更激烈,更甚者恶意和戾气也肆无忌惮喷薄而出。勒庞说,群体可以更大程度的为恶,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表达善意。个人愚见,群体发声,而个人隐入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可类比如今网络上的匿名。“三人成虎”,倘使真有三个人跑去找魏王说市中有虎,魏王见这三个人之前尚要录其名姓备查;而形成群体,往往成百上千的规模,量变引发的质变就是每个人独特的身份、记号统统被削弱,群体想要表达的即我想要表达的,一种明显的幻觉便是自己更有力量了,也就有更大的勇气去尝试平日里理性权衡下不会做的事。群体的智商普遍偏低于个人,即使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职业精英,同样会“智商变低”。我想其中一个因素,是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限制。亲身经历的事实是最直接的观察、思考资料来源,参与这些事实的都是处于时代大背景、地理(或其他同质属性)大环境下的普通人,因而这些事实无不带有时代的影响和印痕。如同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囿于观察设备和技术的局限,地心说已经是很先进的想法,普通人的理解范畴又怎能轻易超越?除此之外,如果意识到群体的盲目,仍在洪流中随波向前,是不愿,不敢,还是不能?也许是不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何必要非和大多数人过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一争长短;也许是不敢,情绪激动的群众很难通过说理讨论改变自身想法,利益平衡下为了正义真理开罪大多数人大概并不是明智的举动,一旦招致他们对自己的伤害打击更加得不偿失;也许是不能,如果观点见解当真超越时代,手无寸铁何以抗争,罗马士兵怎会懂得阿基米德的所思所想?于是又回到起初的话题:当意识到群体的无理性,如何解决?留待各位读者思考。
  •     看到此书在11-16年间再版很多次,让我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高兴的,即使它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或是其中一些观点可能过于偏激(从书里的文字看来勒庞有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但在普及真正的心理学上还是有一定功劳的,而且书中确实许多观点是值得深思的。遇见这本书也是个比较意外的事情,之前有在一本书里看到了勒庞的简介,就手欠百度了一下,重度囤书癖的我果断买了这本书,然而过了很久很久(其实就是近一两周)才看完。整本书其实一直在重申这样一个观点: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有点类似于荣格提出的群体无意识,但群体无意识不像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主要是纵向的遗传所带来的一些思想和观念,主要是本能和原型。不过后来者居上,荣格的观点更加深刻,更加科学,其中的论证也是勒庞举出的一些流言或是传奇故事所不能比拟的。这让我想起了“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周围邻居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团体,居于团体之中,产生了一种匿名感,而且即使不去救她也可以用责任扩散(他们都不去救她,为什么我要去?)来为自己开脱。的确身处群体之中会让个体失去思考的空间,让人变的更极端,但并不代表个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从众心理的产生也是与群体的凝聚力、所处情景以及个人特质等方面相关。而且所产生的也不全都是弊端,至少在团体协作、给予成员安全感、汲取他人经验等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可能更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觀點雖然粗糙甚至錯誤,這本書都無比重要。同時讀的紙版是馮克利的譯本,比這本翻得好,還多兩篇很精彩的譯者序及學者評價,更能locate此書的地位及得失。froom,freud和arendt的作品,可以對讀。
  •     虽然不懂民主,政治与体制,但是对营销学,还有管理上也有很多现象可以解释,虽然有些观点只有一个结论,没有论证,但生活中种种的现象和行为就是论证
  •     无论你是天才还是平庸之辈 进入一个集体之后你就是一个傻逼 。 全书就是为了论证以上观点是正确的而存在的。
  •     读了好久,很多东西他也很短言,有些偏颇,但是想想很有道理
  •     洞察极深
  •     一种长篇论文即视感
  •     太晦涩难读!!!
  •     #2016年最后、2017年第一本书# 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ᶘ ᵒᴥᵒᶅ
  •     经过我日的科普,这本书的中心观点早已明白,但是看的过程中能联想到很多事,理解了很多之前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事件。里面有的地方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有些可笑。但是勒庞的群体心理学观点仍然非常值得关注。只是里面很多地方写的都好啰嗦啊。
  •     极端的精英史观,就还行
  •     民众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野蛮之风盛行。文明看起来依旧辉煌,但这只是漫长的历史留给它的华丽外衣,它其实是一幢没有任何支撑的腐朽大厦,再遇到暴雨袭击,就会轰然坍塌!
  •     全书戾气重得让人透不过气。作者在法国大革命的所见所闻使其对群众满怀冲天怨气的心态可以理解,书中的部分观点也很前卫,但大量的重复和断言确实不是一种好的议论方法。
  •     呃,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我看吧,感觉不大。感觉更适合从政领导人员。翻译也不太好
  •     有深刻的剖析群众心理但是好像对社会主义特别有偏见?
  •     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感觉冲击力并不大。对我个人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是很顺畅,但作者对群体的观察还是相当敏锐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可以找到能验证其论点的事件。
  •     没读完,读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     在先锋书店等候签售会的时候匆匆翻阅了这本书,群体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对象,有机会再细读
  •     作者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很符合自己笔下领袖煽动乌合之众的手段
  •     这本书从头到尾对社会主义持鄙夷态度,我觉得不对,因为社会主义是利用其理论运用的最好的啊。比如没有陪审团没有选票没有宗教信仰等等,大众还不是服服帖帖。哈哈。
  •     聚集在一起的人不能称之为群体,只有具有同一种目的,思想的人才是群体。群体表现出盲目,无理性,冲动。很多观点更新了我的认知,很难相信已经成书百余年,经典
  •     可惜不能吃下去,只能浅薄地阅读。不知哪年能看透,吃透?
  •     翻译之烂。全书告诉读者如何站在上帝视角骂人。一方面勒庞在讲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又试图用自己书中的方法引领众人。太过偏激与高傲,他把他的读者归类为乌合之众。
  •     有时空的局限性,但是掩盖不了对群体特征及其造成的现象的深刻洞见!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
  •     好书可看好几遍!
  •     我时刻会担心自己会融入群众
  •     一般般吧 干货好少哦
  •     这本书应该被奉为粉圈圣经。大家想撕逼的时候建议在心里默念: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其实不是很赞同里面关于陪审团制度的说法。以及觉得这个译本好像有些瑕疵,有些长句实在是太难读顺了。
  •     法文原版书名《群体心理学》,罗伯特莫顿的序言《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也很棒,有助于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人类已经进入群众运动时代。勒庞是个好的问题发现者,却不是问题解决和分析者,“有社会学家的意图,却只有政论家的成果”。书中提出了很多观点,但是“有些正确,有些肯定不正确”。
  •     书中一些陈腐偏见的思想也挡不住他应有的光辉。毕竟任何书籍都无法称为行为指南啊。作者能发现具有跨时代研究价值的问题已经很了不起。很多我们现在普遍接受的观念也好,在当时是非常艰难与不易的。如旧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如今自由恋爱与婚前性行为,以后独身主义,性伴侣等都会发生改变。应多多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与行事判断力。还有,大到那些舆论与权利的掌控者,小到老板。个个都是伪装者,不要盲从权威权力,更不要人云亦云。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这世上走一遭。
  •     说的都是真的现象,但评论里说,也更要去了解人。
  •     这一版的页码标注真的是==有待加强,翻译的称谓也不太尽人意。内容方面,毕竟是一百多年的事了,有过时的观念,也有一些主观的观点,但更多情况是,勒庞观察到的现象以及问题必须反思一下啊
  •     一位喜欢的公共号主推荐的,初涉心理学,连着看了两遍。中心思想是,群体智商低下,要独处,尽量少融入群体,才会有真知灼见,不会人云亦云。
  •     现代依然受用,小到网上撕逼大到美国大选,都能为作者观点提供佐证,但如弗洛伊德所评,勒庞在混沌乱象中一针见血可解释无力,举例不多且有局限性,加上正文篇幅有限,可充实的地方还很多
  •     里面很多观点简直interesting 但是作为理论书,我真的读了好久读得很慢。
  •     应该是大一的书目,算补课~看来看去眼前都是1984,是那种金句不断恨不得看两段就拍照发微博痛批群众和老大哥的书。到处都是漏洞,但精准,解恨。17年第8本
  •     一直不太习惯读译作,一是不同语言在文化上有隔阂,二是翻译得再好也难免有些缺失的东西。 粗读一遍后觉得原作语言有些繁芜,对一个概念的描述过于繁复,感觉有些废话,加上所举例子的文化陌生感,更加重了佶屈聱牙之感。反而觉得代译序和前面的“得与失”之评述很精彩,让人很容易地理解了原著的结构和观点,也对其历史地位有了初步了解。总之,原书确为经典,作者洞悉之深刻让人叹服
  •     对群体心理的一些见解在100多年后的现在仍然能够对上号,本书能让读者了解到各类社会流行现象都存在相应的群体心理原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见解就是群体智力低下、易煽动、人数足够多时作出的决定不受群体属性变化而变化。
  •     入 人不分啊这版本......排版也有问题
  •     很好的一本心理学通俗读物,言浅意深
  •     翻译通顺很好读 给力
  •     把《通往奴役之路》,《耳语者》和这本书连着读完后突然发觉简直就是论点论证和论据的关系。时代虽然不同了,人群和心理想法没有不同,以前聚集在广场街道大厅的吃瓜群众转移到电脑手机前化身为名叫键盘侠的喷子!
  •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     这个版本的翻译很棒!对于内容我想说,那些担心勒庞观点偏激的朋友,相信自己有脑子这个好东西好吗?真正的好书,不会让你变得偏激,而是可以用偏激的观点使你变得更理性。
  •     老书了,算是社会心理学鼻祖型的。里面的一些观点有点激进,狭隘。不如看《社会心理学》,入门级读者千万不要读,会把你带偏的。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又会觉得这本书一般般。
  •     勒庞个人带有偏见,书中观点很实际。
  •     群体心理学
  •     记得最清的是其中谈论教育的一段,共鸣颇深。可惜中国现在经历着的是勒庞早就担心的问题。不由得唏嘘长叹。
  •     群体的智慧是愚蠢的
  •     社会心理学起始书,非正文部分也格外精彩。但是勒庞论证不够严谨,作为印证其他书的书挺不错的~
  •     有一定道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