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出版社:成都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
ISBN:9787805752990
作者:火木

作者简介

谨以此书敬献给两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不,我不后悔有那些经历,我觉得值得。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生活过,我思考过,我信仰过,我追求过,我幻灭过,我善过,我恶过,我爱过,我恨过,我苦过,我幸福过,我的情感经历过大浪大澜,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人生是值得的,不是谁都有机会经历这一切的。
——陈世旭《梦洲》知青主人公语


 光荣与梦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也许,今天夜晚,就是兵团历史上的最后一页。兵团的历史,就是我们兵团战士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这段历史。不论今后社会将要对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出怎样的评价,但我们兵团战士这个称号,是附加着功绩的!是不应该受到侮辱的!——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作家梁晓声在《今夜有暴风雪》一书中提到的“历史”,那段几乎在整整一代人生命历程中最黄金岁月里穿插行走的历史,指的就是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将2000万中国人裹挟到一场举世罕见的人口机械大迁移中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上世纪50到70年代,在东半球的中国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曾经掀起过一场波澜壮阔的人口迁移大潮。大约有两千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普通农民。从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原野到孔雀开屏的西双版纳,从天山南北的戈壁绿洲到南疆海岛的橡胶林场,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西藏的世界屋脊,从黄土高原到四川盆地,从黄河之滨到长江流域,……到处都留下了下乡知青的身影和足迹,理想和追求,青春和汗水,欢乐和痛苦,光荣和梦想。1980年以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走到了尽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遵循着某种客观规律,自我消亡了。时光想梦一样流逝到21世纪,知青运动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然而那段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命运的历史却仍然像一个难以理解的谜:为什么要开展这场运动?为什么在文革中要采取强制性的组织手段?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是肯定还是否定,抑或三七开?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给一代青年留下的是宝贵的经验还是深深的创伤?我们总是喜欢说,遗忘历史意味着背叛。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却几乎成了国内学术研究的禁区。中国学者论及知青史的专文屈指可数,反而是国外的一些学者把它当做了一个关注的热点,出现了像法国米歇尔•波恩这样的“中国知青问题专家”。如果说知青运动曾经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那么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0个年头的今天,中国人完全已经能够冷静、理智地面对过去的历史,从中寻找到有益的教训,那么这段两千万中国年轻人用青春和血汗铸就的历史难道不能由中国人自己来书写吗?可是,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还有多少人会对这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怀有好奇与追索之心?还有多少人愿意跋山涉水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去探求早已绝迹的真实?研究历史的意义,是要让人们从过去犯下的错误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正如基克加德所言,生活要向前看,但是理解生活却只能向后看。整整一代人用他们“被蹉跎”的青春换来的历史教训,怎能被轻易遗忘?25年的知青史,是中国现代史上比较难以评价的一个问题之一。中国人习惯了不对即错、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种要么无比正确、要么一无是处的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方式,用来分析现代史上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都会显得无能为力。在历史扁平化的今天,保持思想的复杂性显得尤其重要。仅仅将这一段历史定性为一场无来由的狂热的政治运动,抓个“四人帮”充当替罪羊,显然已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这场举世罕见、中外关注的城镇青年向农村、边疆地区的大移民,被人口学家称之为人口机械大迁移。这场人口大潮对中国一代青年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毫无疑问,上山下乡运动具有加强农业、控制城市人口、开发边疆、解决就业、培养“接班人”等多重含义。但从6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它开始逐渐演化为兼顾各种复杂因素的政治运动。整个知青运动史,涉及的社会面是那样的宽广,有关的学科又是如此众多,运动的决策者、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知青本人……,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和立场。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学术课题。否定文革,但不否定知青运动——运动决策者的主张出于可以理解的种种原因,在上山下乡运动推行期间,运动的决策者从来也是积极的倡导者,对这场运动持肯定态度。令人困惑的是,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问题给予总结和评价,但对知青运动却只字未提,是有意避开,还是留待后人去评说?失败了的控制城市人口的措施——人口学家的见解知青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因人口严重过剩而造成的人口迁移运动,尽管在大部分时期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有学者指出,从1966-1976年,解放初期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就业年龄,但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不可能解决人口剧增带来的就业问题,从而造成了大批青年上山下乡。然而,这一运动却既没有控制住大城市人口的增长,也不符合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项失败了的控制城市人口的措施。这实际上是就业问题——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知青运动是为了“掩盖”或者说暂时缓和劳动就业的压力而采取的不适当的措施,其结果是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试图主要通过知青上山下乡来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做法是不成功的,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改革”,(张化,1987)“必须采用经济的方法而不应单纯依赖于政治的、行政的手段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青年就业的几个问题》,1982)米歇尔•波恩给中国知青史下的结论是“过大于功”,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足以弥补对国家、社会,特别是知青们所造成的损失。橄榄的淡淡回甜——知青的集体记忆然而有意思的是,亲历过这场运动的知青们,当他们在述说往事的时候却几乎都把过去的一切化为了美好的回忆。“苦”是他们述说的主旋律,但是不管这种诉苦行为将“苦”诉到何种程度,也不管这苦“挨”到头是怎样的徒然,这些知青却一直把讲述的逻辑终点纳入到“无悔”。相当一部分颇有思想深度的知青,尤其是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下乡知青,虽然对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没有好感,但似乎并不愿意因此而否定他们当年的理想,激情和追求,不愿意随便贬低、中伤那段他们为之献出了青春和血汗的知青生涯,至少从感情上讲是这样的。就如文章开头作家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中那段话反映出的正是返程知青对边疆、农村复杂而又留恋的感情。对于那些在农村认认真真生活过,思考过的知青来说,他们尽管对那场政治运动另有看法,但谁也不愿否定当年的激情和精神,依然对昔日的黑土地、黄土地和红土地怀着由衷的留恋。“谁不能客观分析我们过去的那个时代的矛盾,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便无法理解他们将要离开北大荒时的复杂心情,无法理解他们对北大荒那种眷眷的留恋。”(《今夜有暴风雪》)从北大荒走出来的知青作家肖复兴,在他的短篇小说《学院墙内外》中,借用主人公的信说出来一段肺腑之语:“谁能够洞察现在,又能够预测未来?谁又能够评价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一批现在看来狂热而幼稚,当时却是异常纯真而诚挚的知识青年的过与功,非与是呢?谁又不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和错误面前,渐渐地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学得聪敏起来了呢?也许你不信。可是,我觉得,真诚可能容易受骗,但不能因为受过骗,便否认了真诚的美德。这些年来,我们以极大的真诚投身于上山下乡运动,是把它当做运动的呀!今天,这场运动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是非功罪,已有了结论。可是,我们不应该把我们自己的过去统统否定啊!”陈世旭在他的长篇小说《梦洲》中,借主人公之语道出了知青对昔日的怀想:“我并不认为,我和我同时代的许多朋友经历的是一个值得加以渲染的苦难的过程,一个所谓自我奋斗乃至自我完善的过程,在长江的那块小沙洲上度过的难忘的十年中,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恐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炽热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就了我的生命之舟。这就是为什么,我对长江,对那块小沙洲,对那离别我已经遥远的生活,经常地充满了怀想。”“不,我不后悔有那些经历,我觉得值得。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生活过,我思考过,我信仰过,我追求过,我幻灭过,我善过,我恶过,我爱过,我恨过,我苦过,我幸福过,我的情感经历过大浪大澜,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人生是值得的,不是谁都有机会经历这一切的。”(《梦洲》)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是当年的风云人物,还是平凡之辈,无论是青云直上的,还是劫难重重的,他们几乎都淡忘了昔日的艰辛和磨难,把过去的一切都化作了对那片凝聚着他们全部生命的“第二故乡”的留恋。当年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在今日的回忆中,尽化作橄榄似的谈谈回甜。于是矛盾出现了:在历史层面,整个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基本被否定,按理说,一个被否定的历史所“蹉跎”出的青春也是该被否定的,可为什么知青会说 “青春无悔”? 在现实层面,知青下乡对社会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或者说,没有可见的意义,但知青却在自己的这段生命历程中找到了意义,并因此不悔。这种“青春无悔”记忆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更进一步,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记忆逻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也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话题。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又回到样本库。因着那姐姐甜甜的笑容和温柔的绿色也要给四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