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4427859X
作者:[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页数:263页

内容概要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32年4月4日出生于苏联伊万诺夫州尤里耶维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6年12月26日在法国巴黎病逝,享年54岁。
他一生中只完成七部长篇和两部短片,部部经典。
《压路机和小提琴》
《伊凡的童年》
《安德烈•鲁布廖夫》
《索拉里斯》
《镜子》
《潜行者》
《旅途时光》
《乡愁》
《牺牲》

书籍目录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作者简介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雕刻时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任何一种艺术,只要不是为“消费者”准备、以贩售为目的,都在同自我与周围的人解释,人为什么活着,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艺术有一项功能,即认知,其观感表达的方式是震撼、净化。艺术家向来是仆人,要尝试着偿还神赐予他的天赋。可是,现代人不想做出任何牺牲,哪怕只有牺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肯定。缺乏交互理解的自我表述毫无意义。而单以与他人建立精神联系为目的的自我表述痛苦且无益,结果便是牺牲。是否值得单单为了听自己的回声而奋斗?=====================对于形象:活着不是为了吃……可以说,艺术家拓宽自己的表现尺度,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轻快,也就是让人们在新的精神层面上有互相理解的可能。那些昨日千辛万苦才发现的传达真理的方法,明天完全有可能变得刻板。真正的艺术形象能同时唤醒接受者内心矛盾及相互排斥的复杂感受。形象不是导演所表达的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而是一滴水所反映的整个世界。只是通过一滴水!关于导演:电影导演好比收藏家。他的镜头所展示的是生活,是将对他而言珍贵的细节瞬间永久记录下来。演员、角色可以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不是。如果你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事业,那么电影并不是一桩眼下的活儿,而是一种和你的命运密切相关的行为。当一个导演说他要拍一部容易通过的电影,以便为他梦想中的电影积聚力量,他只是在骗人,或者更甚,是自我欺骗。他再也拍不出自己的电影了!从事电影工作时,你始终会和数量庞大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无法解决的难题打交道。有时会觉得,一定是有人专门设置了这些状况,好让导演忘记为何要拍这部电影。衡量导演的深度最重要的标准,是他“为什么拍电影”,而不是他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我认为,导演唯一能让人记住的,不是“诗意”“理性”“纪实”这些风格,而是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他如何运镜则是他自己的事。艺术不存在记录性与客观性。艺术中,客观也是一种主观,因为这是作者一个人的客观。哪怕他剪辑的是新闻资料片。关于构思:在工作中无论如何不要把最重要的东西弄洒了,构思只有与现实世界碰撞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的创作要求直接观察鉴别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画家借助颜料,作家借助词语,音乐家借助声音,为驾驭他们作品的基础素材进行着艰苦繁重、不懈的斗争。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没有哪个词比“探索”更没有意义的了。它掩饰了苍白、内在空虚、真正创作意识的缺失和低级的虚荣。时间迟早会毫不留情地揭穿那些缺乏自己的观点,缺少个性的作品。因为创作不是只需一些专业技法,简单地让客观存在的信息成型。它最终会是人类存在的终极形式,是人类独特而唯一的表达手段。关于团队创作:决定创作进度的,不是时间表和纪律章程,而是团队内部的气氛。关于色彩:奇特的是,尽管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彩色的,黑白胶片却更接近于建立在我们视觉基础之上的(不仅仅是听觉)心理、自然和诗学的艺术真实。关于演员:面对镜头,演员必须呈现出特定戏剧情境下真实而直接的存在。导演拿到记录着镜头前一幕幕场景的胶片、拷贝后,遵循自己内心的艺术准则进行剪辑,建立行为的内在逻辑。在电影中,演员任何自行决定的诠释腔调、力度和语调都被当作反面教材,因为演员不可能知道电影的全部细节。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去生活!—并且信任导演。导演为他选择最能够体现其构思的时刻出场。演员不应自我纠缠,不应该漠视上天赋予的无与伦比的个人自由。我从来不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强加给演员,总是给他们全部的自由,只要他们在开拍前对导演的构思了然于心。对电影演员来说 ,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表现力—这能在银幕上产生感染力,表达真理。真正的电影演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露痕迹地融入任何表演规则,轻松、自然而有节制地应对任何情境。还有一些演员,我也压根没感兴趣合作。因为他们的表演无异于陈腔滥调。电影不需要“演戏”的演员。看看他们都觉得厌恶,因为观众早就知道这些演员想干什么,他们却依然顽固地图解创作意图:第一个特写,第二个,第三个。他们不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关于配乐:我希望在自己的电影里,音乐不是对影像亦步亦趋的附和。我不希望它的身份是影像的衍生品,是为强迫观众感受到我所需调子的情感先兆。我对所有电影音乐的态度都一样:它是有声世界中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观众:我深信,观众对艺术的需求远比负责审核发行艺术作品的人所认为的多样、有趣、出乎意料。因此所有艺术作品,就算是那些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必定都能找到相应的观众,哪怕为数不多。无论如何可以肯定地说,电影降低到电视产品的平均水准,不可饶恕地戕害了观众,剥夺了他们接触真正艺术的可能。艺术家没有权利迎合观众的接受度而作出曲解,将作品降格到某种抽象的平均水准上。这只会导致艺术的堕落。再者,我们都在期待艺术繁荣,既相信艺术家的潜力,也相信大众精神需求在提升。想要欣赏艺术,所需并不多:有一颗敏锐、细致、柔韧而且对美与善敞开心扉的心灵,能感受直接的美学经验。假如一昧取悦观众,对其品位不加批判地接受,反倒意味着不尊重他们,意味着我们不过是想赚观众的钞票,观众并没有被崇高的艺术形象所感染,艺术家却学会了怎样保证收入。艺术家能给予观众的,只有独自面对素材时的赤诚。观众也会理解并欣赏我们为此付出努力的意义。关于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电影不像戏剧,它没有演员与观众间直接互动的魔力。正因如此,电影永远不可能代替戏剧。电影的存活,靠的是一次又一次让同一事件在银幕上复活。就其本质来讲,它是怀旧的。而在剧院里,戏剧生存、发展、与观众建立关系……这是创造性精神的另一种自我感知方法。大众电影则以简单的、令观众难以抗拒的影响,让他们残余的思想、艺术感觉的火花彻底熄灭。人们将不再需要美妙的、精神性的电影,他们要的电影类似可口可乐。关于电影的未来:艺术一旦不再专注于特定的价值观深化其独特的实质,就会沦为服务宣传、新闻、市场、哲学等类似知识领域的生活现象,从而彻底功利化。
  •     因为花了太长时间做笔记摘录,这本书层多处给我的鸣响大都隐去了,然而即便为了残存的,就使我渴望记录下来。那些隐去的,可能已经为我所有而只不过我竟不知道那是塔可夫斯基让我深信的。塔可夫斯基说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不该拍成电影,“有些作品元素如此统一,文学形象如此精确独特,文字表现力如此深厚,全书结构如此奇妙,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迷人而不可复制的个性,这样的杰作,只有对电影和文学都很轻视的人才会想去拍成电影”(第11页)。难以想象《卡拉马佐夫兄弟》被拍成电影。想要把伟大的文学作品搬上荧幕,还是可归为塔可夫斯基的观点,他们不能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全新的有独立生命的艺术,他们还是将电影作为一种摄影音乐文学的杂烩,“都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基于多种相近艺术的共同参与,如戏剧、散文、表演、美术、音乐等等。然而事实上,这些艺术形式的‘共同参与’对电影而言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打击,能够在瞬间化作折中主义的混乱,至多也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和谐,在其中找不到电影真正的灵魂,因为它在这一刻已经死去(第64页)”。电影的独立生命在于电影的真实的时间性,和在时间中的诗性。任何艺术的生命力都在于诗性,“主题就像果实,一旦成熟就要求表达自我……这就好比生孩子……诗人没什么可骄傲的——他不能主宰自我,只能服从。对他来说,创作是唯一可能的存在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好比他自己无力停止的举动”(第42页),曼德施塔姆在塔可夫斯基之前早已如此表达过。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将诗作为古希腊人的在。他还引用荷尔德林的诗。
  •     • 诗,我并不把它当作一种体裁。诗是一种对世界的感受,是一种看待现实的特殊方式。 所以,诗是一种哲学,引领着人的一生。让我们回想一下艺术家的性格与命运吧,就拿亚历山大·格林来说,他都快要饿死了,还拿着自制弓箭跑到山里去,试图射杀野味果腹。把这个事件同他生活的时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联系在一起,一个梦想者的悲剧形象就呼之欲出。 或者想想凡高的命运? 想想曼德尔施塔姆,想想帕斯捷尔纳克、卓别林、杜甫仁科、沟口健二,您就会懂得,在那些偏离地面的,更准确地说是翱翔着的艺术形象中蕴藏着多么巨大的情感力量。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探索者,也是崇高精神财富与独特的诗意美的创造者。 这样的艺术家能看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能冲破直线逻辑思维的藩篱,再现生活的微妙与幽深,复杂与真谛。 不然,生活看上去就是示意图似的符号,千篇一律,哪怕有人自诩其作品接近生活。直线逻辑思维下的生活表象,是对生活浅层的幻觉,并不能说明作者对生活的深层进行了挖掘。• 很多不存在明显思想性的场面调度被视为形式主义。其实责任往往在于追求狂热而乏味的所谓意义的导演。他们竭力把自己勉强的而非切实的想法强加给角色。要证实我以上的论断,最简单的办法是找几个朋友,让他们谈谈他们见证过的死亡。我相信,你们会被朋友那时的荒谬反应所震惊,同样令你们震惊的还有——请原谅我的不敬——死亡本身的生动性。要以观察生活武装自己,而不是打着游戏的名义在电影中呈现虚假生活的死板和冷漠。 • 或许,我的观点——感谢上帝!——是主观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个人理解的三棱镜折射生活,因此能看到现实不同角度的缩影。但我在肯定艺术家的主观认知以及他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时,并不是要奉行独断或无政府主义,而是要解决世界观、精神与理想的课题。• 我始终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其行为和风景的环境设置总是成功的,总能引发我特定的回忆和诗意的联想。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坚信如下不可分析的情形:如果作者本人为他所选择的自然环境触动,如果这个环境唤起他的回忆,激发他的联想,哪怕这些感受再主观,也会让观众感到某种兴奋。很多片段正是充溢着作者这样的情绪,例如白桦林、医疗站的桦树枝叶掩体、最后一场梦境的自然背景和淹水的死寂树林。• 所谓杰作,是某种不受狂热或冷淡影响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精彩之处在于各部分的均衡。而吊诡之处在于,创作越完美,就越少引发联想。完美即独一无二。或者说,能引发无穷的联想。其实这是一码事。• 足够的自由,得以将现实提供的素材组织在时间之中。这样的界定看起来过于宽泛,但是我认为,它完全涵盖了电影和文学的相似之处,余下的便是影像和语言二者的原则性差别造成的不容妥协的分歧。最基本的分歧在于,文学借助语言描绘世界,而电影不需要。电影直接呈现自己。 关于电影的特征问题迄今没有一个共识性的诠释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它们彼此冲突,或者更糟,模棱两可地混作一团。每个电影艺术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给电影的特征下定义。无论如何得有一个严谨的概念,以便有意识地创作。不了解艺术的准则是无法进行创作的。• 我认为,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人们为了生活经验去看电影,因为电影有一点是其他艺术不能比的:它能够开阔、丰富、浓缩人的实际经验,不仅仅是丰富,而且是延长,可以说是显著延长。这就是电影实实在在的力量所在,无关明星、情节、娱乐性。在真正的电影中,观众不仅是观众,而且是见证人。• 影创作工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部分,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剧本最多是个“半成品”!),那么这个剧本就拍不出好电影。有可能拍成全然不同的东西,甚至是佳片,但编剧会对导演产生不满。编剧埋怨导演“毁了好构思”并非总是有道理的,因为构思通常是很文学化的——且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有意义——导演为了拍电影,必须将其转化分解。剧本中纯文学的一面(对白除外)顶多有利于导演传达片断、场景乃至整部影片的内在情感。(例如,我看到某剧本这么写:“房间里散发着灰尘、枯萎的花朵与干涸的墨水的气息。”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我已经在开始勾勒它的视觉与内在“灵魂”;如果美术师给我看他的草图,我能够马上指出哪里“对了”,哪里“不对”。然而这样的场景说明不足以为电影的假定性形象提供支撑:它们只有助于营造气氛。)无论如何,在我看来,优秀的剧本本身并没有为读者提供完美阅读体验的使命,而是应当准备转化为银幕形象。只有这样作品才会具有完备的形式。 不过,剧作家负有重任,需要具备真正的写作天赋。我所说的任务是描写心理。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对电影产生真正有益而必然的影响,而不是阻碍或曲解电影特性。我想说的是,去理解并揭示人物性格中的深度真相。这一点常常被忽略。然而它正是迫使人在窘境中仍抱有生的意愿,或是从五楼一跃而下的根源。 导演和编剧都应当博识。在此意义上,电影• 显然,最困难的是创建自己独特的观念,而不畏惧它的哪怕是最折磨人的约束,并严格遵守。中庸最容易,因循陈规在我们这行可真够多的。那对导演来说更简单,对观众来说也更容易。但那样做有最要不得的危险:迷失自己。 我认为,最明确的天才体现在艺术家执着于自己的观念、理念和原则,绝不会失去对自己观念与准则的掌控:即便是为了在工作中获取私人的享受。 电影界的天才为数不多:布列松、沟口健二、索库洛夫、维果、布努埃尔……他们当中无论谁都不会附和别人。这类艺术家总是沿着一条笔直的轨道前行,纵然其中存在缺陷、弱点,甚至凭空捏造之处,但也总是在完整的目标和观念之下完成的。• 艺术家必须保持冷静。他没有权利流露自己的情绪和偏好并将其强加给观众。任何情绪都要升华成奥林匹克选手那般的冷静状态。• 电影首先应描述事件,而不是自己的态度。对事件的态度应当通过整部影片自然地流露出来。这就好比马赛克:每一小块都有自己的颜色,或蓝,或白,或红,各个不同。等到看完整的图像时,就会领会作者的意图。• 想当导演的人,是拿自己的一生碰运气——只有他自己能为这种冒险负责。因此,这种冒险必须是一个成熟的人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艺术教育从业者不可能为一毕业就进入电影圈的失败者在学校里浪费的光阴负责。所谓创作型的高校在招生时不能过于奉行实用主义——会产生伦理问题。在学导演或表演的学生中,有百分之八十都不适合这一行,他们终其一生都在电影的周边徘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放弃电影。一个人花六年时间学习电影,再去放弃幻想,很难。• 说明了大学是不可能教出艺术家的。要成为艺术家,仅仅靠获得职业经验和方法技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就像有人所言:要想写好文章,就得忘记语法。诚然,在忘掉之前,还是得知道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就一语道破:生活比任何构思都更离奇!• 电影形象最具决定力的要素就是节奏,表现为画面中的时间流动。时间流动本身体现在人物行为、造型处理以及音效上——但这些只是附带的组成元素,缺了哪一项都不会影响电影的存在。我们可以设想电影没有演员,没有音乐,没有布景,甚至没有蒙太奇,但无法想象一部电影作品里会没有时间的流动。• 蒙太奇——归根结底,不过是排列镜头的理想方案,已经存在于所拍摄素材胶片的内部。没错,规范的画面剪辑意味着有序地将单个场景和画面组合到一起,仿佛它们早就自己剪辑在一起了,在其内部存在着一种组合法则,在整合镜头时,应懂得并感受到法则的存在。这种法则有时是非常难以感受到的,特别是当场景拍摄不准确的时候。有逻辑且自然地将这些碎片结合在一起特别不简单,而寻找镜头结合的原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隐藏在材料中的实质在寻找中渐次显现。• 这里还有一种独特的反向关联——由于拍摄过程中使用的特殊素材,自我组织的架构会在剪辑中形成。通过剪接的风格,能体现出素材的实质。• 长度,而是流动在其中的时间的紧张程度。 剪辑无法决定节奏,在这方面,它只是一种风格符号。更何况,电影中时光的流动不是剪辑的结果,而是因为其排斥剪辑。导演应当在剪辑零散的片段中捕捉时光的流动,并把它记录在镜头中。• 怎样才能感受到镜头中的时光?当一种特殊的真实感受产生的时候,当你彻底地认识到你在镜头中看到的并不仅限于视觉描绘,而暗示着某种无限超越画面界限、暗示生活内容的时候,时光就产生了。如我们说过的形象的无限性。电影比它自身更伟大(当然,前提是真正的电影)。其中的构思与思想总是多于作者有意植入的部分。犹如不断运动变化并让每个人按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与感受其每一个瞬间的生命,一部真正的电影会将时光精确记录在胶片上、流溢于镜头之外、在时光中永生,假如时间在其中永存——这正是电影在这种双向过程中的特点。 电影于是超越了形式上的存在,不再只是拍摄剪辑过的胶片——不再只是一段叙事,一段情节。电影与作者分离,开始独立的生命,经历形式和思想的变迁。• 艺术家可分为两类。一类创造自己的独特世界,另一类重建现实。我无疑属于前者——这并不会改变事实:我创造的世界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也会让一些人觉得冷漠甚至恼怒——然而这个通过电影建立的世界,始终应被看作一种客观再现的现实形态,直接记录瞬间。• 他没有考虑到让镜头充满时间张力的必要性,他力求用短镜头乃至过于短的镜头去表达战争的内在冲突。然而,除了快速切换的镜头吸引人,那些还没有受电影学院“经典片”以及“蒙太奇范例”影响的观众觉得片子无聊、不自然。这是因为,爱森斯坦的单个镜头里没有真实的时间。这些镜头本身非常苍白。因此,没有记录任何时光进程的影片内容与肤浅随意的时间剪辑自然会产生矛盾。观众并没有产生艺术家所预期的感受,因为导演没有将那场传奇战役的真实时间感受注入镜头。事件并没有被重建,而是被表演了——这是有意为之。• 而且,由于时间感和导演与生俱来的生活观密不可分,节奏张力又决定着影片段落的剪辑,因此由剪辑就可以透露各个导演的手法、思想,获知艺术家完整的世界观。我想,轻易改变剪辑风格的导演都不够深刻。你们总能认出伯格曼、布列松、黑泽明、安东尼奥尼的剪辑,永远不会把他们和别人混淆……因为他们作品的节奏中体现的时间观念总包涵自己的风格。再拿几部好莱坞电影来看,它们就仿佛是一个人剪出来的,在剪辑思维上没有区别。• 技术问题不值一提,大家都能学会,学不来的只是独立而有尊严地思考,学不来的是个性。不能强迫他人担起困难的甚至简直是无法背负的重任。然而别无他路——一不做,二不休。无论谁,但凡背叛了自己的原则一次,之后就无法对生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因此,当一个导演说他要拍一部容易通过的电影,以便为他梦想中的电影积聚力量,他只是在骗人,或者更甚,是自我欺骗。他再也拍不出自己的电影了!• 长话短说,当你全力保护你的构思一直到最后都不“泼洒”出来,而又与惯性的生产陈规相冲突时,很难坚持作者电影的初衷。保持导演的构思新鲜、生动,就有成功的希望与可能性。 应当赶紧说明,我从不认为脚本是一种文学体裁。很明显,剧本越是电影化,就越不可能有独特的文学命运,那是戏剧才会有的。事实上,大概没有哪个电影脚本达到过真正的文学水准。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写作天赋的人要去写电影剧本——当然,纯粹商业考量除外。作家应当写作,而用电影形象思维的人应向导演的方向靠拢。因为电影的构思、所传达的思想,以及构思的完成,最终都要归于导演,否则他不能真正掌控电影的拍摄。• 有一件事对谁都不是秘密:在剧本被选中、购买后,导演才开始对剧本进行真正的创作,为此他必须自己创作或与合作伙伴保持紧密联系,使其文学才华用于导演所需的思想上。当然,这里我指的是所谓的作者电影的工作。• 但是,唉,悲剧就在于,我们都不懂如何自由——我们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代价为自己谋求自由,又不愿意为别人付出,怕自己的权益和自由会因此受害。不可思议的自私正是今日我们的共性!但这并不是自由——自由是要学会杜绝向生活和周围人索取,首先要自己甘于付出。自由——是为爱牺牲! 我不想被误解,我说的自由其实是崇高的道德层面上的。我不准备去争论或质疑欧洲民主不容置辩的价值和成就。在这种民主的环境中,也显露出了人的空虚和孤独。极为重要的是,我感觉,当代人在追求政治自由的过程中,忘记了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那种自由:为别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自由。• 我所言,个人的偏好非常有必要隐藏,不要揪着它不放——固执或许会令艺术作品轰动一时,但更多的是暂时又功利的意义。艺术一旦不再专注于特定的价值观深化其独特的实质,就会沦为服务宣传、新闻、市场、哲学等类似知识领域的生活现象,从而彻底功利化。• 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在于促使人们思考其内心的秉性。这一重要而永恒的东西通常会被忽略,尽管人掌控着自己的命运,却总去追逐虚幻的东西。可人最终会发觉,一切都会归于人性最简单的组成因素,人的存在唯独可指望的也只有——爱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于每个人驾驶生活姿态的过程中在心田日益生长,赋予人生以意义。我的责任在于,让人在观看我的电影的同时,感受到自己需要爱,感受到美好的召唤。• 我认为,在这一既定情势下,艺术的功能在于表达人精神潜力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我觉得,艺术一直是人对抗意欲吞噬其精神的物质的工具。在基督教近两千年的存在中,艺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围绕着宗教思想的发展,这并不是偶然的。艺术以其存在,维护着不和谐的人身上的和谐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谢您的毫无保留,哪怕我只看懂了一部分…
  •     1.艺术家是戴着镣铐舞蹈的人,是纯然的牺牲者、“永恒的人质”、“时光的囚徒”。2.自由来自于付出和奉献,是为爱牺牲。3.“无论谁,但凡背叛了自己的原则一次,之后就无法对生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4.唯有爱,能够给(哪怕荒芜的)人生和世界带来希望。5.虽然距离懂老塔还差得远,但读了他的文字真的非常非常感动。
  •     资质尚浅,我还不够格成为同道中人。
  •     塔神
  •     敬畏
  •     20170216努力再努力的迫使自己读,发现还是读不进去。一定是我自己的水平还太low了,对电影更是一知半解。 朋友推荐的书,她很喜欢。 希望将来有一日我能读进去吧。
  •     电影入门&老塔入门。2017年才读到这本书,只能说是相见恨晚,不过从某种意义上,也永远不晚。老塔对电影的论述还需要好好咀嚼,而其中谈文学和电影区别的启示于我良多。在作者电影中,能与小说家并肩的只能是导演,而脚本和剧作者,呵呵,只是个助理嘛。真有文学才能的人,何必写什么脚本呢?
  •     导演只有具备了看待事物的独特观点,成为某种哲学家时,才能成为艺术家,他的电影也才能成为艺术。
  •     不是所有导演都是艺术家
  •     翻译有的部分令人费解
  •     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
  •     存在,诗意,记忆,感性,时间,与现象学所说的东西如此契合,难怪Pallasmaa那么欣赏老塔
  •     感觉没有上一版好。。。
  •     电影圣经
  •     塔像是一位和蔼的老师,为我点通了某些关于艺术电影的问题。 总结如下: 对创作而言,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在适合的时间用适合的方式成为自己。 要相信用一生追求的那些震撼自己心灵的东西也是能震撼观众的。
  •     得仔细品读的一本书
  •     塔可夫斯基要说的话基本上全在书里能体现了,没看电影的可以先看书会更好
  •     塔可夫斯基毫无保留的倾心之谈
  •     虽然句子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还是收获了很多,对艺术,对电影的认识又提升了不少。
  •     生活比任何构思更离奇
  •     形而上的讨论,放到今天中国仍然具有极大的反思意义,常温常新,值得收藏和再读。
  •     可谓是电影艺术的圣经,确实令人佩服,老塔以马克思主义辩证为基础精确的涵盖电影艺术的界限,并将其可能性问题发觉,在此框架之下我们可通过“形象”“目的性”等概念谨遵辨析每一部 电影的艺术成分,如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依然非常实用
  •     「导演唯一能让人记住的,不是“诗意”“理性”“纪实”这些风格,而是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他如何运镜是他自己的事。艺术不存在记录性与客观性。艺术中,乐观也是一种主观,因为这是作者一个人的客观。」 ——美学导师塔可夫斯基。
  •     这位电影大师有着一颗古典的、博大的艺术家的心。
  •     一个真正的电影大师,心系电影创作,艺术创作。对电影与其他艺术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辩言之有物,受益匪浅。字里行间,是一个不愿屈服的艺术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责任与使命的担当。我感受到的老塔是一个导师,一个铮友。
  •     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读完你才知道“雕刻时光”的真谛,电影之于生命的意义。一个充满爱与信仰,孜孜不倦的将电影真正当做艺术的创作者,他的思想,真的你只能臣服,敬仰!
  •     2016年夏买来,太喜欢了,常常带在身边。寒假回家,将准考证夹在了里边,希望能带来好运。
  •     更喜欢老塔谈非电影的个人思想,他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思想上的同道中人。电影还得重看。
  •     看过两个版本,一次在图书馆一次在书店。每次都觉得有一种静谧的温柔,安德烈的电影画面在不断切换。
  •     虽然还有很多不解的地方还是受益匪浅对于电影有了更多更新鲜的认识。
  •     这是多么真挚的一本书啊。
  •     为了装逼也必须五星,这是第一次我看书看的到怀疑人生,所有字都认识,组合到一块就不知道啥意思。
  •     读完再看电影的时候,真是感受都不一样了啊,领悟到人类所有有意识表达的活动都是蕴含了对生活对世界的哲学性思考,有些连表达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     可是,当你看到当下烂片大卖~~再看那句“对观众或交流对象最大的尊重,是确信他不比你蠢。”,真的毫无说服力。
  •     但凡塔氏出品,只要打上安德烈的标签,就奠定了品质。十多年前的中文初版无缘得见,而今终得偿所愿。塔氏终生致力于为电影正名,为艺术正名,并身体力行。何为电影?镌刻在胶片上的过往尔。与哲学诗类同。作为一门科技催生的新兴艺术,电影脱胎却有别于其他艺术。电影的本质和魅力是记录,以此实现作者与观众的互动。但事实上,票房及意识形态始终在施压,从市场、行业到社会整体的审美情趣,最终与世界的主流趋势同步,电影的艺术前景黯淡,如同人类文明的进程。固守原则显得天真而又愚蠢。也正因此,我们才得以邂逅那些令到灵魂战栗的珍贵体验。胶片承载着导演的诗歌与理想,与其共鸣的美妙时光,则雕刻在读者的灵魂脑海回忆里。
  •     对当代艺术的批判
  •     坦诚,深刻。
  •     塔可夫斯基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家、诗人。他在本书里所讲的不仅仅是对电影、艺术的观点和看法,更讨论了现代人类精神危机个人责任等重要问题。文字之间透露着一个人,一个艺术家的良心与情操。
  •     导演写书就像写诗
  •     很不错的一手材料…
  •     影响我一生的影视创作笔记!
  •     原来对电影很多混乱理念以及对镜头、场面调度、诗意的经验,全都像一团泥巴,而塔可夫斯基的这本书完全清洗冲刷了它,并且从中雕刻出了他要传达的那种电影艺术,字字珠玑,以后有机会拍电影的日子里,我会随身携带,一读再读,还有布列松一样。
  •     真的,艺术家
  •     《雕刻时光》真的是一本好书,虽然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确实有点晦涩难懂,但那是绝对的艺术品。可难得可贵的是,这些丰富世界的艺术品的缔造者塔可夫斯基更是一个思想巨人。 我是学导演专业的,我认为每一个热爱电影或者是在读电影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看一下《雕刻时光》,里面是知识宝库、是灵感源泉、是长远目光,是电影更是一切。它简直就像一本圣经,你已经会找到你喜欢的东西,醍醐灌顶!
  •     电影何以是一种艺术,塔可夫斯基讲得精确、透彻,梳理、澄清、印证了我对电影的几乎所有疑惑、不明和思考。叙述的真诚,在以身作则地完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上至深的使命:真。想做电影的人都该将此书对照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来读,从一开始就弄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电影、是电影的什么。与布列松比对的最大收获是,他们两人对“表演”的界定太重要了。每一章都闪闪发光。真棒啊,要是翻译再流畅一点就好了。
  •     老塔讲自己的创作,讲对艺术、诗、电影的看法。写得实在实在太好了,所思所想都超越凡人几个身位,我对老塔的爱更加深厚了。看这本书是心理的洗礼,老塔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认知,而这套美学认知拥有一种诗意的逻辑。我赞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语言真挚富有哲学,每次看完都要感慨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眼界以及思考的高度,即使到现在都不会过时。也打算花时间好好看看他的电影了。
  •     按老塔的观点和标准,现在的很多电影根本就配不上成为电影吧。
  •     才是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
  •     人言何谓大师?voyage in time,time就算过去多少个世纪,读来依然浑身震颤,处处拍心中之岸叫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