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异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01099430
作者:葛兆光
页数:316页

内容概要

葛兆光,男,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68年上山下乡,1968年,贵州省凯里第一中学毕业。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于当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2年-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94年6-9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9月-1998年1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1月-7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2-9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10-11月,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简称IAHS)院长。兼任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或研究员、学术顾问。
已出版作品:
《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台北东华书局,1988; 韩文本,韩国汉城东文选书店,1990;本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 Book Award(韩国,2014)、第26届“亚洲·太平洋”大奖(日本,2014)等)
《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台北东华书局,1988; 日本东京东方书店,1993;韩文本,韩国汉城东文选书店,1993)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香港中华书局.1989;修订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想像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中国经典十种》(香港中华书局 1993;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6;韩文本 韩国釜山,中文出版社,1996)
《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增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葛兆光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经典十种》(香港中华书局,199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中华书局,2008)
《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台湾三民书局,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12)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
《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西潮又东风: 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1、2009、2013;本书于2015年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香港三联书店,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三联书店,2012)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2月;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3月)
《中国再考 : その領域・民族・文化》(宅兹中国改订版)(日本,岩波书店,2014)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宅兹中国、中国再考重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中华书局,2014年3月。
《交錯的東亞宗教》(台湾中研院史語所,2015)
随笔集、读书笔记:
《门外谈禅》(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佛影道踪》(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
《考槃在涧》(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并不遥远的历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走进清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在异乡听雨看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无风周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看澜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本无畛域:书评七篇》(海豚出版社2010)
《穿行书林断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 1994—201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合著:
《晚唐风韵:杜牧与李商隐》(与戴燕合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004)
《古代诗文要籍详解》(与金开诚合作,北京出版社,1988;中华书局,2005、2012)
《智术无涯:城市新语》(与周振鹤、张隆溪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八方风来:复旦文史讲堂之一》(中华书局,2008)
评注与解释: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文库·唐诗卷》(葛兆光注解,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修订本《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2004;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古文观止》(葛兆光 题解、戴燕 注解,中华书局,2008)
《丰子恺护生画集选》(葛兆光 选评,中华书局,1999;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李志清绘、葛兆光导读,大块, 2013)
主编:
《国际汉学提要著作》(李学勤 主编、葛兆光 程钢 副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论文选》(葛兆光 选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清华汉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译著:
《通向禅学之道》(日本铃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祖堂集》(葛兆光 释译,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文献概说: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
第二章 时代背景:十七世纪中叶后朝鲜对中国的观察与想象
第三章 去国怀乡:鸭绿江边的感怀
第四章 吴三桂非姜伯约:从清朝初年朝鲜人对吴三桂的评价说起
第五章 想象异域悲情: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第六章 明烛无端为谁烧:清代朝鲜贡使眼中的蓟州安、杨庙
第七章 大明衣冠今何在?
第八章 堂子或祀邓将军?正月初一所见之大清宫廷秘事
第九章 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
第十章 邻居家里的陌生人:清中叶的朝鲜面对西洋
附录一 朝贡、礼仪与衣冠:从千里五十五年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说起
附录二 十九世纪初叶面对西洋宗教的朝鲜、日本与中国:以“黄嗣永帛书“为中心
附录三 借邻居的眼睛重新打量东亚与中国:有关中国大陆朝鲜燕行文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李朝朝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异国”,“大清”对于朝鲜文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游览胜地。“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想象异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葛兆光先生的新书《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共分十章,三篇附录,体现出作者十年来阅读燕行文献时的思考与感悟。作者撰写本书的一个“终极关怀”是希望借助异域的视角可以揽境自鉴,在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到很多本国人忽略,而异域人所关心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是本国文献所不载的”(P.15)。除了表面记录外,以思想史为业的作者更加希望可以从这些域外汉籍中挖掘近世以来东亚世界思想、观念的变迁,进而以“他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可以说是文化反思的一般途径。这也是作者近年来所强调的“从周边看中国”学术命题,而本书则是这一命题的最佳体现。  想象 从朝鲜使臣一踏过鸭绿江开始,他们眼中的异域已经是“满目凄凉,处处是落木萧萧”(P.76),这种异域的“意象”并非仅停留在明清鼎革之际,即使在嘉庆二年(1797年)朝鲜使臣徐有闻渡江时仍旧怀揣着伤感之情(P.77)。百余年来辽东的自然人文景观必然处于岁月的变迁之中,而燕行使者笔下的文字却始终充满着伤感,想象的异域替代了真实的异域,内心的意象转换成眼前的实像,从他们异域之旅的开始,这种无尽的想象也开始浮现……作者在解析朝鲜使臣的异域想象方面精心挑选几个典型象征,以求更加生动表现出使臣们内心的波折,这种书写模式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作者在本书第五章便敏锐的发现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这一女子百余年的遐想。仅仅是一首墙壁上旧日题诗,经过百余年朝鲜使臣的演绎、构建变成一曲明清之际国破家碎、生死离别的挽歌。而大部份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认知更多程度上是沿袭前辈的诗文,尤其是愈往后季文兰的形象也就愈加饱满,宛如“层累地造”般多重想象的交错。在本书的第八章中,作者又列举了朝鲜使臣眼中另一个象征。正月初一清朝皇帝祭堂子不过是传统的祭天的仪式,可是朝鲜使臣对此却百思不得其解,以至把清帝的堂子祭想象成是祭祀前明王朝的邓将军。如同季文兰一样邓将军也成为使臣对于异域想象的一个象征。在作者看来,这种“想象和传闻,都受到感情和观念的影响,不免有所偏向和偏见,甚至连事后的回忆也像在哈哈镜中取像一样,会发生扭曲变型”(P.173)。另一方面,在明清鼎革之际最让朝鲜使臣感到悲情的莫过于华夏衣冠的转变,同时也为自己可以保持旧朝遗制感到“优越”。深受朱子学影响的朝鲜使臣对于“薙髪、胡服”是不能容忍的,在他们看来这种易服就是“中华文明荡然无余”的一个体显。作者在本书的第七章、第九章主要从戏曲演出入手来描述朝鲜使臣对于华夏衣冠的想象。在当时的燕京戏坛上,伶人所穿的戏装“与清帝国日常规定满式官员服饰大为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宋明汉族衣冠的展示厂”(P.195),对于一直保留前明服饰的朝鲜人来说,这无疑能够激发他们心底的认同感。可惜这种对前朝的认同感最终却以无限遐想的文字表达出来,以至这些朝鲜使臣固执的相信“戏坛上的衣冠是汉族人保存族群记忆的迂曲方式”(P.197)。在作者眼中这种异域想象的形成与朝鲜士人的文化观是分不开的。明清鼎革,在朝鲜人眼中不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改朝换代,更意味着“神州”的沉沦。这“对于一直怀念和感恩于大明帝国特别是对自己国家有‘再造之恩'的万历皇帝的朝鲜人来说,简直是天崩地陷”(P.106),尤其是易主之人还是与他们毗邻的夷狄,“虽然有些畏惧,但心底里总是有些不屑”(P.35),可以说“一直到乾隆、嘉庆年间,虽然离开大明的覆亡已经百余年,但朝鲜关于‘大明'的历史记忆却依然如此清晰”(P.42-43)。因此,恪守华夷之防的朝鲜人认为在胡人统治下的华夏世界已经不再纯然了,曾经建构起的文明秩序已经完全失陷了。进而神州沦为异域,他们想象也“在有意无意地偏向于丑诋和贬斥,而传闻也总是选择着不利于清朝的话头”(P.173)。这种文化认同的割裂也让作者意识到十七世纪后,东亚世界之间彼此已经渐行渐远。割裂 作者在前些年的著作《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便已经提出十七世纪后,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东亚已经崩溃。而本书附录2《十九世纪初叶面对西洋宗教的朝鲜、日本与中国:以“黄嗣永帛书”为中心》则是以更加具体的事例来延续作者观点。故事起于李朝朝鲜的“辛酉教难”,1801年在李朝金太妃的主导下朝鲜开始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地搜捕、诛杀天主教徒,并发布严厉的禁教令。朝鲜官方更是把天主教的活动看成了一次国际阴谋,涉及到清朝、朝鲜和西洋三方。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天主教教徒黄嗣永撰写帛书向罗马教廷求救。次年,朝鲜使臣向清廷上呈《讨邪逆奏文》,旨在说明朝鲜叛党和在北京的西洋人相互勾结的严重性。刚开始,清廷对于朝鲜人的报告很不屑,随着调查的深入,嘉庆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禁令渐渐严厉起来,严禁西洋人刊书传教。另一方面,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也是耐人寻味的,在东亚三国中日本可以说是最早也是最热心接受天主教的。在天正九年(1581年),日本各地已经有二百多教堂(P.261)。由于天主教如火如荼的传播,这对于日本传统神道、佛教构成一种威胁。随着日本进入“锁国时代”后,日本上层对于天主教非常警惕,最后严厉禁止了它的传播。在这一时期,“天主教在日本几乎失去踪迹,而在日本思想世界中,也似乎失去了影响力”(P.262)。虽然东亚三国对于天主教传播皆是持反对态度,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作者却发现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之处,可谓是匠心独运。作者首先重新肯定费正清等美国汉学家提出的“冲击——回应”研究模式,虽然随着“中国中心观”的兴起“冲击——反应”已经逐渐被替代,但他认为这种模式“虽然简单却很简明,它仍然可以容纳中国和东亚相当多的史料,可以解释东亚近代相当普遍的历史现象”(P.270)。因为“冲击——反应”可以更加直观的让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如作者以前所言“有时候,理论就是一束光,其实历史文献的世界本来没有焦点,可是这束光一打,就把大家的眼光聚集到这个焦点上来了,而其他地方却黯淡下去了,这就是理论的力量”。面对天主教的“冲击”,东亚各国的不同“反应”成为作者所关注的焦点。在作者看来,三国虽同处于东亚世界,但是近世以来他们无论是政治、社会还是宗教信仰都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这也导致他们对于天主教的“反应”也产生了迥异的效果。比如,日本“并不像中国那样早就有一个强力的皇权”(P.271),不同区域的政权出于各种原因“可以成为外来宗教的庇护者”(P.271),因此在战国时期天主教才会被热情接受。随着日本国家统一趋势不断明显,日本国内“对于异己观念和信仰的警惕与戒备,导致严酷的排斥”(P.271)。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受容”与“排斥”的两极摇摆,“终于在德川时代初期日本逐渐强化国家意识和本土观念的时候,钟摆从‘受容'转向了‘排斥'”。而在李氏朝鲜的思想领域中,朱子学一直是核心的政治观念与哲理信仰,所以在排斥天主教方面是具有一种思想层面的冲突在其中。此外,作者认为当时朝鲜上层之所以如此激烈的回应天主教,主要因为“外来宗教与国内士人的结合,并且成为党派角逐和宫廷政治的政治因素”(P.272)。反观当时的清帝国,由于处在一个“天朝帝国”的自我想象中,过度的膨胀与自负使清廷对于天主教没有过度的警惕与热情。直到嘉庆帝意识到天主教的过度发展有威胁到皇权的层面时,清廷才对此产生警觉,所以清帝国对于西洋异教的传播态度是基于政治层面的考量。以上就是我对本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从阅读体验方面来看,本书最大的特点便是阅读的“轻松感”,这种“轻松感”建立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可以让读者能够直观把握住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我想这和两方面是分不开的。一是作者所运用的史料。《燕行录》作为一种旅行日记式的史料,往往具有一种个人化的色彩,比起一般“正经危坐”的正史它的书写模式更加随意化,在字里行间中也透露出书写者个人的直观感受。同时书写者的身份又是一群来自异域的使臣,这就使得他们在记录中着眼于他乡的一些趣闻轶事和风土民情。因此,在运用这样“活灵活现”的史料展现出的社会也是生动活泼;二是作者的写作技巧。在我看来,作者在处理史料与论述方面是值得称道的。不像有些学者采用叙事史学的模式,对史料进行模糊化处理,阅读起来虽然酣畅淋漓,但是往往掺杂着太多的主观色彩,无法让读者接触其论述的证据。也不像有的学者在文章中大段大段征引史料,与论述无关的史料没有简化处理,毕竟史学论文不是简单的资料累积而更看重的是对资料的解读。而作者在本书中将史料与论述“布局”之妙可谓是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史学写作功底。总之,本书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优秀作品。
  •     过年期间看完的一本书。没有很震惊,都是娓娓道来的说故事的感觉。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写作风格很像。但是常规审视视角的改变,使得读者进入了作者预设的新视野中,以域外人的立场窥见明清时代的中华帝国另一番风貌。这样的阅读感受还是头一遭。也很新鲜。写作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尝试的写作方式绝不止一种。尤其是叙述者立场的转换。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评判我们所熟悉的历史环境人物,可以写出新意,看到新景。视角的转变,很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与另一种可能性。这样的写作手法早在《马克波罗游记》中出现过,一个域外使者眼中的,描写下的中国,平常司空见惯的石路都变得新鲜与众不同起来,他会让我们发现平时忽略的事物,发现到新的问题。跳出思维的局限,从另一种视角理解与阐释,也许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启示。
  •     本書收錄了作者過去就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所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也延續了作者前一本書《宅茲中國》所提出之「從周邊看中國」的理論關懷。對我自己來說,這本書裡面提到對李朝使臣對清朝政治與社會的觀察有幾點是有趣的。例如滿人入關後,孔子像皆被髮左衽(第48頁);為何滿人對於漢人服制嚴厲管理,但卻不禁北京戲班穿戴宋明衣飾(第199頁)?以及清代漢人見朝鮮使臣仍遵大明服制,面有慚色等等。附錄二對清朝、日本與朝鮮三國對於天主教的警惕與禁絕原因進行了分析,清朝是出於對皇權或主權的維護,佛、道二教並沒有在這當中起作用;而在李朝朝鮮,除了國家權力與黨派的介入以外,程朱理學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是思想上的衝突;而在日本,除了政治因素外,佛教與神道教的作用較大,是宗教排斥。並且透過這個例子,作者提出東海就像Braudel的地中海與張廣達的西域一樣,三者都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場域,並且認為將東海作為一個研究單位與前兩者同樣具有理論典範意義。而針對這種燕行錄的研究正是一個起點。和前一本《宅茲中國》相較,這本書所討論的主題不僅更有焦點,同時也和作者本身的專業更為相近,也因此可看性更高些。雖然「從周邊看中國」的理論視角早在1990年代中期的臺灣歷史與人類學界就已經有很多相關討論,不過至少作者在閱讀材料上所下的功夫還是值得肯定的。另外這本書的裝禎樸素淡雅,也讓我對本書加了一點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也是属于异域看中国系列的一本书。内容详实,解读清楚,看当时朝鲜人的态度,会觉察中日韩三国某种文化上的不同。另外,看朝鲜的反应,不由得对明朝的历史萌生兴趣。
  •     一般一般
  •     很喜欢这个“从周边看中国”的视角。想起自己有次百度,偶然看到近代日本人小野湖山为清初东渡遗民朱舜水墓作诗有“莫恨孤棺葬殊域,九州疆土尽腥膻”句,就非常好奇近代日本在思想上是怎么看待中国(包括民主革命)的。虽然这本札记的视角大体上都是清前中期的朝鲜,但感觉按葛老师这个思路做下去,在时空上扩大它,应该会别有洞天。毕竟平时太习惯用“西方”这个他者了,而忽略了邻邦。
  •     明清易代以降朝鲜李朝使团年复一年出使中国的行记。他们持续凭吊对他们有再造之恩的大明,感慨华夏已充满膻腥胡臭。明朝遗老一边跟他们用毛笔笔谈,一边赶紧把写过的纸扔进火坑生怕留下口实。李朝颇以小华夏自居,但其学术和社会经济水平又有超过有清一代么?他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正统是否阻挡了外夷的入侵呢?正统的价值本来就是颇为可疑的,需要警惕正统论。
  •     系著者研究《燕行录》的论文集。对近年来明清史学界的「燕行录热」而言,这一系列文章可谓首开先河。纵然在如此新鲜、震撼的文献之上难有更高的建树,但其呈现材料、拈出话题、鼓荡风气之功绩亦不小也。
  •     不过是以跨体系思维重新开眼看世界,就理论深度与格局感根本不能和阿姨相比。
  •     在书店看到出的新书,后来发现图书馆也收了,于是借来一看。以专题的形式讨论了燕行文献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李朝如此关注于恢复明朝,仅仅是因为恢复正统汉文化和明朝出兵的再生之恩?有没有什么实际利益上的考量呢? 燕行使的对清朝的解读只是反映出朝鲜人的心态,而是否当时的情况真如他们所言还是有待商榷的。至于这种他者的关照对于我们目前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似乎解释的不是很清楚。
  •     所以朝鲜自称小中华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     比较有趣的两章,7.9,讲戏曲空间里的汉族元素(情节和戏服)在清朝的存在,这是满汉关系紧张叙述下的一个反例。不足之处,对李朝朝鲜,以及对这些燕行录的readership缺乏考察。
  •     周门读书会书目之一,此前对葛兆光便时常听闻,今次得以阅读此书。本书的逻辑起点在于从“本是同根生”的朝鲜等周边国度来认识中国,打破以往以西方为他者的逻辑。读罢的一个感想便是,在同尊明朝文化的东亚,自清入关后各国均在对这一文化的认知上发生了各不相同的演变,其过程中不乏对彼此的互相鄙夷、互相想象。李朝朝鲜对中国之间的试探与互动实为有趣,一如他们对季文兰、吴三桂的想象,强行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进行改造并成为历史。书中回应了”朝代更替对东亚三国的影响”、“朝鲜人在明亡后的身份转化“、“从这种身份转化来解读国际传播”等问题。最后用三国对外来宗教的反应拓展了Fairbank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指出东亚“由同向异”的特殊性(不同于西方文明中大多由异向同的模型)为全球文明史研究增添了新模型。
  •     此书妙极!以高丽李朝燕行文献之视点,反诸吾国明清嬗代、夷汉之辨,其趣妙不可言!书中所设专题精心剪裁,如朝鲜对中国的观察想象、对北京演戏的特别关注、诸方对吴三桂的评价变化、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种种,皆透露出常日不易关注的问题与用心;彼于神宗万历崇敬至此,历史之吊诡亦有其因循道理,如表如里
  •     书编辑得比较零散,结论性的东西,即从“朝天”到“燕行”在第二章,比较可资学习的研究方法刊第五章季文兰、第七章衣冠、附录1安国国王阮光平改易服色。第三章义州统军亭、第四章吴三桂、第六章庙宇、第八章邓将军力度较弱,第九章资料可以mark,第十章和附录2是天主教问题。
  •     「札記」意味此書並非硬質讀物,僅是淺論《燕行錄》中的中國想像。論述上略去北學諸人立論,或為某種書寫意圖之體現?
  •     这就是一般杂记,当材料用,葛的思想还是比较稀薄,隐形官方立场,或者中华民族立场让他只能在圈里打转,无论怎样从周边看中国,这个中国根本不存在。东亚认同如果有也早就解体了,接下来是新的一波。
  •     异域想象反观中国,他人之眼观诸己身。
  •     藉由别人之观察,自我审视
  •     可以翻一翻。
  •     首先,燕行录买不起读这本也就够了,其次虽行文感觉有些啰嗦,但是读来是超好玩的,朝鲜棒子很可爱。感觉超级会吐槽,而且那种爱漂亮,感觉自己衣服何如何如,到处炫耀的感觉很可爱。还有就是一个季文兰,简直强行意淫啊!难怪韩国编剧脑洞大啊!总之读来不累,一天半看完,大东亚视野下的史学研究。
  •     好书
  •     中心在十七世纪中叶后,东亚诸国的文化认同问题,以朝鲜的燕行文献为主,叙述十分流畅,文采斐然。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简直拍案,尤记得一句“三桂岂是姜伯约”,哈哈。值得一看,毕竟,“天朝周边未必臣服”,而且,他们的视角相当的奇特而令人捧腹。
  •     从朝鲜人那里看中国,充满着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态。明清易代究竟对东亚世界意味着什么,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重大命题。
  •     這本書的思考其實是延續《宅茲中囯》的,但此書是從域外看中國,藉助域外的想象有時也可以重新審視我們對域外的想象。葛兆光在此書中也暴露了一個遺憾,那就是他不懂韓文,對韓國思想史的研究也很不足,因此有種隔靴搔癢之感。要是這本書是日本的“清朝想象”或許更好。
  •     醍醐灌顶
  •     市图书馆随手看到的书,好看!葛大牛从周边看中国系列中的一本书,和自己读研的研究方向一致。文字行云流水,文献资料翔实,确实大牛之作!印象最深的是乾隆大寿之日越南朝鲜琉球等内外藩贺寿,选举此一特殊时间点,展示东亚体系下诸邦文化风情,可说中华体系下最后的同台竞技,妙!
  •     很用心。阿姨有书评。
  •     自序说本来是想写故事的,文风也的确是在讲故事,那些朝鲜使者都是吐槽高手。书的意图是从外人眼里看中国,重新审视所谓东亚文化圈,然而却觉得读完书看得更清楚的还是朝鲜,就像某位韩国教授讲座时说的,朝鲜半岛的政权一直是小国外交+找补心态。
  •     一言以蔽之:朝鲜官员出使药丸国的一厢情愿意淫录观感集。论文结集出版,总会有前后重复的内容,都不觉得新鲜了。虽说有效仿史景迁的成分,写季文兰的部分也有点王氏之死的意思,但跟宅兹中国一样,眼光有余,深度不足,又没有史景迁那么细腻有趣,看过一遍感悟也没有那么深。
  •     睡前故事书。如果单是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来观望,朝鲜(韩国)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
  •     不是正式的研究方面的著作而更类似于对阅读随想的整理,作为对接触燕行文献研究的入门来说我觉得很合适。2015.10.13—2015.10.16
  •     中国盛世的弦在唐之后已断,满清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无法续上,朝鲜深觉自己负有延续东亚文化的使命。令人痛心。
  •     文筆流暢富意趣。通過燕行錄,勾連對東亞作為文化共同體的反思,是作者提倡從周邊看中國計劃的一個成果。各章之間重複解釋稍多,文章入集時修訂不多。
  •     盖棺定论身后事
  •     感觉不是体系比较完整的专著,确实是札记。朝鲜人如何看文化断裂的清代中国,外行来看有意思。
  •     感觉有些糊弄...
  •     较《宅兹中国》差,论述不清
  •     札记,认知范式的意义大于史料意义大于学术意义
  •     干货较少
  •     文笔特别好,从“周边看中国”,尤其是从属于“汉字文化圈”中的周边(如果有的话),带给读者的是其视角的转换,当然也可以满足一下“猎奇”的心理。对于从丰臣秀吉侵朝,到明清鼎革之际所谓“神州陆沉”(想象的、实际的)的一系列历史进程中的中日韩关系也颇多启发(尽管有待更多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论述有些单调。
  •     可以一读,文笔很好,但是前后多重复之语,朝鲜自古乃厚道之国,但历来多难,如今韩国能傲立亚洲四小龙之一,或有前朝福泽之故。东亚未来之大联合,也须从文化共同体着手,可惜从目前而论中日韩三国皆无此气魄。
  •     读燕行录的札记 很有意思的书
  •     kindle
  •     抢晒新年第一个读书记录
  •     他者如何看己,他国如何看中华,结合了人类学的视角,难得。
  •     朝鲜人一直都在暗地理鄙视大清。这本书收的例子都蛮有趣。
  •     「身份」與「感覺」。
  •     外邦眼中的中华,风格略像史景迁,某些章节内容有重复
  •     挺不错的一本书。主要是朝鲜视角,偶尔穿插日本和越南。朝鲜的偏执,明到清的世事变迁,不仅有中国人的“无奈”和“喜新厌旧”,更有韩国人骨子深处的坚持,一直在想象“故国”。一个很固执,一个把民族的一切埋在心里,然后,在想象中,东亚彼此间心灵距离越来越远,汉圈也松动了,洋人一入,便垮了。
  •     好玩儿。和马戛尔尼来华记一样,让人心生坐时光机之感。是否也意味着古代中国已经相当外在于今日的我们了?遥想一两百年前朝鲜使臣自鸭绿江一路羁旅入华的情景,倒颇有刺客聂隐娘的情调。只是“万国衣冠拜冕旒”是王维而非杜甫说的。
  •     葛兆光 东亚 明清
  •     一直很喜欢葛先生的书。有空写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