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

出版社:李任、吕世伦、 徐爱国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3-03出版)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811295504
作者:李任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早年岁月    ——扬起学术之帆    一、启航与故乡    人的一生如同一次航行,尽管每个人到达的终点不同,但大多数人的起锚情形相去不会太远。一个思想家并非生下来就注定要驶往思想家的航向,他一生中所经历的风浪也许会助其将云帆高张。不过,描述一次远航也好,漂流也好,总不能忘记启航时的情景,毕竟每个人的航行都是在这时出发的。    1902年7月15日,朗·富勒(Lon Luvois Fuller)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赫尔福德(Hereford)的一个农场主家庭。如果按照中国的生肖来算,他出生于寅虎之岁;而按照西方的星历来算,他出生在巨蟹宫下。虽然本命和星象都含有神秘的非科学成分,但是用这种古老的东西方对新生儿的预言体系去观察这位日后著名法哲学家的性格,倒有几分巧合的地方。在中国人看来,属虎的人热情,对周围人的感染力与生俱来,是群体里引人注目的中心,同时属虎的人又具有叛逆好战的个性。感染力强恰恰是朋友们对富勒最普遍的印象之一,好战和不服输则可以解释为什么富勒一生都以一个批判者的形象出现。以星座而言,巨蟹宫下出生的人,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他既浪漫又实际。这也可能正是富勒后半生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来研究“良好的秩序”这一颇具远见问题的原因吧!    富勒的父亲弗朗西斯·富勒(Francis Fuller)是一个农场主兼银行职员;母亲玛丽·摩尔·富勒(Mary Moore Fuller)是一个热衷于法国小说的文学女青年。母亲对法语文学的热爱影响了日后的富勒,使他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善于使用修辞来表意并形成了抑扬有序的文风。富勒的出生地赫尔福德,是得州戴夫史密斯县(Deaf。Smith County,Texas)的治所所在,其名称来源于有名的英国赫尔福德牛(Hereford Cattle)。得克萨斯州在1845年才加入联邦,它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州,而赫尔福德又是得克萨斯州一个年轻的小城。赫尔福德以牛得名,说明这里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小镇,拥有水土丰美的土地,或者说这是形成于西进运动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美国西部小镇。最早来到此地的是19世纪最后几年西进运动的移民。这些前往得克萨斯州的移民大部分具有日耳曼血统或斯堪的纳维亚血统,他们像其他西进的人一样,年轻大胆,富于冒险与开拓精神,是虔诚的理想主义者,喜欢追求新的与众不同的生活。富勒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富勒继承了这种对新生活的追求精神,日后作为一个法哲学家,他毕生对法律一般意义和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之目的性的强调,以及通过良好秩序来改善社会的学术进路,也许可以从这种先天精神上得到部分的解释。得克萨斯人开朗豪爽而又不拘小节,通常人们印象中的得州人,多是彪悍的牛仔形象。在富勒的大部分论著中,也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他的观点总是很吸引人,但是却在论证深度与系统性上略显不足,虽然这并未削减富勒作品的魅力。    1899年左右,赫尔福德的居民为了发展畜牧业引进了英国良种牛。同时,在该年前后,得克萨斯州的铁路修建到了赫尔福德。这个移民点随着铁路建设而逐渐兴盛起来,作为一个邻近铁路有几千人居住的小城市,赫尔福德有了一所学校、一家银行、一份报纸,以及几处教堂,而且修建了不少风车,并也因风车而在西部著称。20世纪初的赫尔福德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今天的赫尔福德与百年前相比变化并不大。不过在20世纪初,原本是乐土的西部,由于农业大突破,过分使用土地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状况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得克萨斯州作为畜牧业的主要基地,过度饲养放牧导致了草地情况不断恶化。许多人选择了进一步西进,翻越落基山脉去太平洋沿岸地区建立自己的新家园。于是,继“港口热’’和“淘金热”之后,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迎来了第三次移民潮。富勒在赫尔福德成长到4岁,便跟随父母一起,穿越新墨西哥州与亚利桑那州,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帝王谷(Imperial vallev)。    加利福尼亚州加入联邦的时间比得克萨斯州还要晚,是一个更加年轻的州。帝王谷位于加州的南部,紧邻墨西哥。帝王谷由帝王土地公司(Impeiial Land Company)命名,这里起初是一片荒地,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一位名叫沃曾克拉夫特(Wozencraft)的医生提出用科罗拉多河水灌溉峡谷的计划,不过直到43年后,方由工程师洛克伍德筹集了足够的资金实现了这个方案。洛克伍德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挖通了从科罗拉多河西岸到阿拉莫峡谷的运河,引来源源不断的河水进至帝王谷,形成有效灌溉,使之成为宜居的绿洲。不过由于无力修筑可以控制流量的大坝,1905年的一次洪水,冲毁了前期建设的灌溉水渠,形成了现在的旅游区沙顿海(Sahon Sea)。洪水过后,这里的居民不断重建灌区,形成了几万人的定居点。富勒一家也于此时在这低于海平面20米的小城市里定居下来。由于当地农业和灌溉的合作劳动是一项全体居民利益共享的公共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不是个人小规模投入就可以解决的,所以银行业在这个新兴的灌溉垦区蓬勃发展。富勒的父亲因为曾经在赫尔福德银行工作的经历,来到这里以后,很快在居住的El Centro区的银行中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并在不久后成为这家银行的行长。这份工作为富勒一家提供了较好的生活条件,但不幸的是,来到帝王谷不久,热爱法文小说的母亲就逝世了。父亲再婚,此后的日子里富勒由父亲和继母抚养长大。P9-13

前言

人类的法律文化或法律文明,可以区分为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两大载体。法律是硬结构,法律思想是软结构。历史地看,它们共生并相互渗透和依存。比较而言,法律制度通常趋向于稳定和迟滞,而法律思想则显得敏锐和活泼。由于此缘故,一个时代的法律文化变迁,总不免表现为法律思想为先导,法律制度随之产生或变革。    中国为古老文明的大国,原本有自己独到的法律传统,也有自己的法律思维范式。临到清末,在西方列强的人侵和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出现断裂,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型。早些时候,中国人学习日本,而日本的法律又来自于西方的德国。晚些时候又学习苏联的法律,中国法律传统又增添了社会主义法律的色彩。这样一来,我们现今的法律同时是中国传统法律、西方自由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的混合体。反过来也可以说,我们的法律既欠缺中国传统,也欠缺东洋(日本)和西洋(欧美)的法律传统。法律职业者们所学和所用的是西方的法典,而要解决的则是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    不可否认,近代以来的西方法律是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及倡导民主与法治的先行者。因此,对它不应当亦不可能漠然对待,更不能简单地予以排斥。不过,在东西方有重大差异的法域,法律职业者生搬硬套西方的法律理念处理中国的问题,就意味着粗暴地对待了中国的社会。另一方面,当法律职业者们这样做的时候,又没有真正弄懂西方法律制度得以建立的法律理论,这又粗暴地对待了西方法律。中国学习西方法律已是历经百余年的不争事实。现今,法律制度的趋同化与各民族法律个性的减弱,是法律发展的一般模式。面对此种时代的大趋势,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建立现代的法律体系,更重要和更深层次的在于弄清作为西方法律制度底蕴的法律思想。换言之,法律的研究和运用,只停留在法律制度的建立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解释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法律规范与法律精神的统一。善于从法律制度中寻找法律的精神,从法哲学的抽象中探取法律实践所隐含的意义,才是中国法律职业者的共同任务。    从中西法律制度借鉴的角度看,我们更多地移植了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对西方法律精神则关注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把握到西方法律的精髓。只有法律制度的引进,没有法律思想的参详,如同只有计算机的硬壳而无计算机的软件;没有法律的思想而实施法律的制度,那么法治的运行便成为无从谈起的问题。理解、消化和应用西方法律制度中所包含的法律理论,是我们继续和深化法律现代制度的紧迫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决定编写一套西方法哲学家的学术传记丛书。    西方法律思想存在于西方法哲学家的脑子里,表现在他们各具特色的个人生活之中,物化于他们的法律著作之内。每个法哲学家的思想各不相同,但是同一时代的一批法学家则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法律思想文明。同样,每个时代法学家的思想也各不相同,存在着主流与非主流甚至逆流的思想观点的交叉与对立。几千年西方法律思想家的理论传承,构成了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全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套丛书的着眼点是法学家个体。通过每个法学家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论,我们能够把握西方法律传统的精神和品质。    今天,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首先就要求有充实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念要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下,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法律精神遗产,尤其要“立足中国,借鉴西方”才能达成。    是为序。    吕世伦徐爱国    2008年12月

后记

本书在撰写时,除了参考富勒的著作外,还主要参考了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萨默斯教授的《富勒》一书。因为条件所限,无法获取有关富勒生活及工作的一手资料,所以在叙述富勒生平时,都是以萨默斯教授《富勒》一书所引用的材料为指引,再去寻找相关材料。另外,本书还引用了《富勒》一书大量原文,可以说是萨默斯教授的观点帮助我深入认识了富勒的思想。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我通过邮件向萨默斯教授请教,他在百忙之中一一回复,珍贵赠语。另外,关于富勒著作及富勒本人的一些问题,我还请教了富勒遗著管理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温斯顿教授,他的回复使我弄清了一些原本的疑点以及相关文献记录不清的问题。并且,温斯顿教授还对本书的撰写给予了鼓励和肯定。所以,再次向萨默斯教授和温斯顿教授表示感谢。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李宏弢和曲丹丹两位编辑做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本书的写作得以顺利开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谷田进行了部分校对工作。写作中,家人给予生活上的关照使我能在北大畅春新园宿舍埋头展卷奋笔,虽然他们不知道书里写了些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会一直支持我写任何想写的东西。在这里,向这些关心帮助我的人表示感谢。    最后,最想感谢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徐爱国教授。作为一个法律史专业的学生,最初深入地研读富勒的著作就是在徐老师主持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研讨的课堂上。后来承蒙徐老师的信任,委托我撰写富勒的本部传记。通过回顾徐老师在“烹茶论道”式讨论课上的点拨和指导,我形成了全书结构的基本框架。感谢徐老师的宽容,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来写作此书。感谢徐老师对我这个才疏学浅的门外汉的信任和宽容。同时也要感谢那些和我一同在法学院科研楼502会议室课堂上讨论富勒思想的同学,他们是:杨天江、吕亚萍、方伟、耿协阳、杨楠楠。他们的观点对我启发良多。    全文至此,搁笔掩卷,复不知所云。502会议室的袅袅茶香和笑语,又上心头。    李任2011年夏至

内容概要

李任,1980年生,山东济南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等职。著有《论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用地取得相关法律问题》、《从“□”到“法”——战国至西汉中期“法”字的形体演变及其原因》、Applythe Compensatine Principle to UrbanGoverning Keeping Dogs等文章。

书籍目录

导论:谁是富勒
第一章早年岁月——扬起学术之帆
一、启航与故乡
二、幼年的回忆
三、未来的航向
第二章崭露头角——法哲学观的确立
一、从俄勒冈到伊利诺伊
二、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
三、合同法中的法哲学
第三章初到哈佛——向实证主义宣战
一、对纳粹法律的批判
二、论法律的自我探寻
三、战争中的富勒
第四章重返哈佛——法律教育改革
一、法学院里的交锋
二、新的法学教学方式
三、关于法理学
第五章论战论战——法律的道德性之争
一、法理学思想的复兴
二、哈特的宣战
三、富勒的反击
四、一个“告密者”的难题
第六章走得更远——对良好秩序的思考
一、灌溉背后的法哲学
二、变革时代的社会秩序
三、司法过程理论
四、学术常新
第七章璀璨星空——富勒的影响
一、生前身后
二、富勒的几点思想渊源
三、富勒的贡献
四、富勒的个性
五、富勒的遗产
终章:富勒是谁
附录:年谱略编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李任所著的《富勒——法律与道德的追问者》以富勒的生平为主轴,共分八章,前六章的每一章,几乎是富勒生平的一个十年段,重点介绍富勒在此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间或介绍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的重要学术观点或法律事件;第七章我对富勒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评述;最后一章是我对撰写富勒传记的一点结语式的感想。这样一来,读者可以对富勒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富勒思想并非凭空产生,其思想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及他本人的现实关怀。

作者简介

以富勒的生平为主轴,共分八章,前六章的每一章,几乎是富勒生平的一个十年段,重点介绍富勒在此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间或介绍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的重要学术观点或法律事件;第七章我对富勒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评述;最后一章是我对撰写富勒传记的一点结语式的感想。这样一来,读者可以对富勒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富勒思想并非凭空产生,其思想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及他本人的现实关怀。
《富勒:法律与道德的追问者》作为一本人物小传,侧重点不是对富勒的学术思想进行导读,而是通过向读者介绍富勒的学术人生,从而使读者了解这位法哲学家的思想与个性,以及他在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富勒:法律与道德的追问者》以富勒的生平为序,对富勒在各个时期的学术著作以及重大学术事件进行了回顾与简介,并结合富勒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法学思潮以及与其他重要法学家的比较,希望能反映富勒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


 富勒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