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流亡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516139226
作者:张晖
页数:251页

内容概要

张晖(1977—2013) 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2013年3月15日因急性白血病在北京猝然去世。著作有《龙榆生先生年谱》(2001)、《诗史》(2007)、《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合著,2008)、《中国“诗史”传统》(2012)、《无声无光集》(2013)、《朝歌集》(2014)、《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即出)、《张晖晚清民国词学研究》(即出);整理作品有《施淑仪集》(2011)、《忍寒诗词歌词集》(2012)、《陈乃文诗文集》(2014);编著有《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2006)、《忍寒庐学记:龙榆生的生平和学术》(2014)、《中国文学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即出)、《龙榆生全集》(即出)。

书籍目录

序  历史叙述的细化与文学研究的拓展 / 左东岭
代自序 古典文学研究的方向
导论:内容与旨趣
上 编 诗歌中的流亡
奔赴行朝
一、奔赴弘光
二、奔赴隆武
三、奔赴永历
结语
从军、逃亡与贬谪
一、奔赴前线
二、方以智的逃亡
三、流亡中的贬谪
四、中央与地方
亡国士大夫的返乡:生还
一、钱澄之自粤返皖
二、方以智自桂返皖
三、汪启龄自粤返皖、王夫之自粤返湘等
四、屈士燝、屈士煌兄弟自滇返粤
结论
下编 流亡中的诗歌
士大夫的绝命诗
一、南明绝命诗概说
二、刘宗周的绝食
三、瞿式耜的狱中诗
四、死亡的公共性:张煌言的死
五、绝命诗的价值和意义
悲伤的诗学
殉国诗
残稿
亡国士大夫的返乡:死还
诗与血腥
鬼和坟墓
绝望感的层次
女性绝命诗
死亡的诗学
附录一 原目次
附录二 南明诗人存诗考
参考文献
整理后记 / 曾诚

作者简介

南明时期(1644—1661)经历了四个小朝廷,其间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本书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出士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即“帝国的流亡”。本书上编“诗歌中的流亡”,描述朝廷和士人大规模流亡的状态,疆土日渐沦丧、人心涣散,以至于士人最终在精神上无所依凭,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死亡、返回故乡和皈依佛门。下编“流亡中的诗歌”返回诗学主题,意在讨论诗歌对于南明士人来说,意义究竟何在?分为绝命诗、殉国诗、悲伤的诗学等专题。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在考辨文献的基础上进入士人的生命史,探寻他们为什么选择抵抗、如何抵抗,以及在抵抗的姿态下所发生的种种境遇,设身处地的体会传统士人在困境中的痛苦抉择,还有他们身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
这部英才早露的著作是未完成的遗稿,现在成书的部分,基本实现了作者原拟目录的六七成。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作者的研究意图和核心论旨,在书中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根据记录,张晖最后一次的修改保存到他猝然去世,仅相距四天。张晖带着永远的遗憾走了,但书中新鲜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正如同他拼命治学的精神,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启示、激励和感动!


 帝国的流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家中的兵隳之后,我坐在蒙尘的角落里,像是那头一直隐形的大象,开始读校友张晖的遗著《帝国的流亡》。一章残缺的诗史。黍离仓皇,犹忆教坊,特别契合情境。对丧乱的情境,我总感到亲切。例如我的正经工作就是见证敝司大厦之倾,巨轮之覆。我有一次把“眼见他楼塌了”起进了国际部报头版的头条标题里,那当然是故意的。不过,那个版说的是曼联去季的帝国坍圮,配上林老师的金石文字,却也合适(还有一个特别想用但还没机会用的标题是“月之暗面”,准备用到曼城身上去)。这书切入的角度就配得上五星,以南明士人的诗歌为切片,呈现神州陆沉、朝廷播迁之际士大夫的生存与精神困境(以钱澄之、陈恭尹为著)。更有“死亡的诗学”、“鬼和坟墓”、“女性绝命诗”等章未完成,光想象一下就觉得无比精彩。张晖更有一种“想象的应和”,因此文中充溢着汹涌的情意。如这书导论的收尾:“南明的士人和他们的诗歌之所以令我感怀不已,是因为他们在无限悲哀的失败和绝望之中仍不倦地追求着复明的希望,然而希望最终仍幻化为绝望,他们用诗歌记载着他们的情感和理想,而巨大的背伤笼罩着天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如流水落花一般逝去,直到无可挽回。”又如《无声无光集》序言的收尾,“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本书所收录的这些文字,即为我几年来在编校古籍、撰写论文之外的部分感想,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都不免直白,但都让我想起了孔飞力《叫魂》末章的收尾:“没有人会哀悼旧中国的官僚制度。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它所造成的社会伤害也已超出了仅仅压碎几个无依无助的游民踝骨的程度。但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它的特性却可以阻挡任何一种狂热。没有这样一个应急的锚碇,中国就会在风暴中急剧偏航。在缺乏一种可行的替代制度的情况下,统治者就可以利用操纵民众的恐惧,将之转变为可怕的力量。生活于我们时代的那些异见人士和因社会背景或怪异信仰而易受指控的替罪羊,便会成为这种力量的攻击目标。没有什么能够仁立其间,以阻挡这种疯狂。”顾诚《南明史》引张岱《石匮书后集》:“鼎革已十载,雒邑顽民,犹有故主之思,舍此以往,天下所无也。总之,千古节义,多出江西庐陵、广信。”自生向往。又及,内录陈恭尹《厓门谒三忠祠》诗,言及以粤语诵读尤抑扬顿挫,不知真假。“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厓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再及,发现张晖的遗孀张霖即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的译者。
  •     原载《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4年3月30日。《帝国的流亡》是一部“作者已死”的残缺之书,目前的成书状态,恐非作者张晖所愿意呈现的,却自有其残缺的真实。这就好比诗歌载录历史,从来就充满着残缺甚至扭曲,却建构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积累,从而也塑造着历史。在我看来,张晖由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专著《中国“诗史”传统》,是他全部研究的方法论。这部书回应了几十年来海外中国学界的“抒情传统论”,从中国固有的诗学理论当中梳理出“诗史”这个核心概念。作为张晖设计《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帝国的风景:清初诗歌与山水》、《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等书的学术起点,“诗史”也是他在明清近代诗文研究的领域,对传统上的“文学史”研究范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这样说的依据,是张晖2012年11月25日刊载在《南都》上的一篇书评:过去的文学史有两个基本的思路,一个是文体的更新、代变,一个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两个思路才会使得学者强调小说、戏曲,而忽视明清的诗文。也就是说,过去的文学史之所以不讨论明清诗文,是因为他们从源头上——也就是问题意识上已经将明清诗文排斥在外。那么,我们依然强调研究明清诗文会增加对文学史的了解,实际上是把人家原来不要的东西又强行还给人家。(《〈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论释〉的启示意义》,《朝歌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122页)长久以来,在文学史研究的等级秩序中,明清、近代文学研究的正统是小说戏曲,诗文属于偏门。这自然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固有观念,与19世纪欧洲有机进化论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史体例相结合的产物。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动摇。有鉴于此种观念的偏颇,近来学界颇有重新界定明清近代诗文地位的议论。谁知我等凡俗子还在“文学史”的规则中抢位子,张晖却早已跳出了这座五指山。他告诉我们:只有无视后设的“文学史”,明清诗文才能找到施展的世界。“文学史”有很多层次,包括著述、教学、研究等。百年来“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前提,是西方近代纯文学标准下“文学典范”的塑造(canonization)。明清、近代诗文承接唐宋之盛,正值“极盛难继”甚至“遘衰难挽”的时代,难以再出典范。然而,一旦换用张晖梳理的“诗史”视野,将考察重点从文学典范的抽象,转移到诗歌与历史的互动,明清、近代的诗文,恰恰有着上古到唐宋诗文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材料的丰盛(有时候是过剩),情境的亲近(有时候是逼近),描写的具体(有时候是琐屑),许多人物行迹,甚至都可以编成日谱。换用近些年新兴的日常生活史、心态史的角度来看,过剩、逼近、琐屑的深描,不正是还原历史现场,追踪人物心迹的最佳状态?明清、近代诗文体验与历史经验互动而产生的具体性和现实感(the sense of reality),成就了“诗史”研究的最佳时段。据我所知,有关明清易代的“诗史”,在张晖的著作计划中,至少有两种展开方式。首先是以人物为线索的探讨。这也是以往研究这段隐微历史较为典范的路数,可举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余英时的《方以智晚节考》为代表。由于有人物作为绾合各种事件、话题、文本的线索,加之陈、余等研究者善于体会诗文材料的声情、口气,此类论述往往较能体贴人物所处的情境。张晖的另一部遗稿《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即出),正是以人物为纲。其书共分六章,围绕诗与史的交涉、钱澄之的返乡诗、钱澄之诗中的南京长干寺塔塔光、从复明志士到穷愁遗老、“遗民”身份的自我建构、真与悲的诗学等话题进行论述,很多部分都可以用来跟《帝国的流亡》对读。张晖“南明诗史”的另一个方向,是主题系联。《帝国的流亡》就是如此。说起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各种“文化现象”、“话题”,赵园先生的两部《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无疑是垂范之作。但赵先生这两部书,都相对较少使用诗集材料。这大概是因为,比起散文形态为主的史传、笔记、文集,诗歌的形式感更强,所承载的信息量及其准确度,都会因此大打折扣。此类材料固然有益于读解人物的复杂身世、纸背的隐微心情,却往往难于严丝合缝地适合“时代主题”。以往说“诗史互证”,多数情况还只是利用诗文当中“较易确定具体史实和意义的部分”(《帝国的流亡》,第122页),想要从中获取的,是历史本来的那个“真”。而诗歌的形式设定和交际功能,决定了它往往难以充当直白、透明、客观的历史媒介。从传统的史料标准来看,单纯用诗歌来还原南明战乱时期的政治实况,按主题归纳诗集材料,要比贴合着人物进行“诗史互证”难得多。有幸的是,张晖早在写就《中国“诗史”传统》一书时,就从经学传统中揭示出另一种专属于诗的真实标准:“《诗》亡然后《春秋》作”。诗中有《春秋》笔法,有微言大义,以诗述史,最重直婉显晦、美刺褒贬的分寸,通过一套比兴、典故、格律、代言、摹拟的密码系统,显示人际关系的深浅、历史伦理的善恶、群体意识的真伪。因此,“诗史”自有超越于一般史料价值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并非事实如何,而是个中人如何去感受、记录、抒写眼前的事实,或者他们愿意通过诗歌的声韵文字,向后来的阅读者传递怎样的立场、观点、情绪。这种主观的真实,成就了诗歌在观照南明这一特殊历史情境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帝国的流亡》堪称一部结构整严的著作。上编“诗歌中的流亡”是以诗证史、补史,似乎仍是继承从钱谦益注杜诗到陈寅恪笺证钱柳诗的思路,却不再围绕个别典型人物及其诗文集,而是用奔赴行朝、从军逃亡贬谪、生还、死还等主题来归纳诗材。这些主题的共同特点,是空间上的移动。“南明”一词本身兼有时间(明)和空间(南)的意义。联系到张晖生前计划的另一部著作《帝国的风景》,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作者而言,南渡北归的空间变换、风景改观,是从明到清的时间限断展开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个人更关注该书下篇“流亡中的诗歌”。这部分不再把诗歌视为单纯的史料,而是让诗歌本身充当了在历史中施展功效的主体,考察诗歌在南明士大夫出处进退,特别是生死抉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对于诗歌历史功能的探讨,带点社会学的感觉,却又仍然紧贴着刘宗周、瞿式耜、张煌言、钱澄之等人物的心理发展,充分利用了诗歌窥看内在真实的优势。在以往相关研究突出南明士大夫绝命诗“大义凛然”的背景下,张晖更强调“大义凛然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我们容易忽略的极为认真的思考什么是死的过程”(第146-147页);从前人所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嘲讽中,张晖看到各种死法的层次、等差,如何通过诗歌的宣泄和英雄化、经典化功能来显现,甚至为诗歌的创作、唱和、流传所推动。(第160-161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晖的这部分论述,将他素所钻研的“诗史”观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较之主体在香港完成的《中国“诗史”传统》,因着对象性质的不同,更可能由于学术视野的进一步完善,《帝国的流亡》对于西学理论的运用更为隐蔽,也更善于化用。比如在总论“流亡中的诗歌”时,张晖指出目前“对于当时与殉国相关的大批诗歌,尚未充分注意及之;对于殉国士人如何在诗歌中铺展、呈现他们的痛苦和情感,怎样在一字一句、形式格律之间表露其思想、情感等层面,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接下来更指出:“至于大量诗歌中蕴藏着的整个明清易代之际的‘情感结构’和道德震荡,似乎尚未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第122页)这句看起来不过是说明“创新点”的套话,实不容轻易放过。里面的“情感结构”一语,很难不让人想起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关于文化分析方法的阐释。相对于“社会性格”、“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等笼统的说法,威廉斯曾提出“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这一概念,他说:我们是在某个特殊的范例中研究一种一般组织(general organization),在这种一般组织中,任何因素都不能被抽象化,也不能把它跟其他因素剥离开来。……我想用“感觉结构”这个词来描述它:正如“结构”这个词所暗示的,它稳固而明确,但它是在我们活动中最细微也最难触摸到的部分发挥作用的。(雷蒙·威廉斯著、倪伟译《漫长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威廉斯要强调的是,正是在艺术当中,所谓“感觉结构”,也就是“实际的生活感觉,使沟通得以可能的深层的共同性”,被自然地汲取了。这种汲取,不仅是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对现实的有意“摹仿”或“反映”,而往往是在无意之间,通过世代的积累和符号化,成为一定人群交往的前提。诗歌对历史本身(而非历史记录)的反作用,恰是在“最细微也最难触摸到的部分”来发挥的。南明流亡诗歌中关于行朝与家乡、殉国与从龙、舍生与求死,以至于死之先后的反复辨别,正是流亡士大夫之间得以沟通的知识背景。以往时代的易代经验,相关人物、行迹、典故,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陶潜的义熙甲子,郑所南的铁函心史,谢皋羽的冬青树,文天祥的正气歌,无不成为触目皆是的参照系,最终凝聚于诗,通过唱和与传钞等行为,凝结为南明士大夫、明遗民乃至后代遗民(清遗民)的“感觉结构”。当然,不是说张晖写下“明清易代之际的‘情感结构’”这话时,一定意识到了威廉斯的文本;但在二者之间作一点勾连,或者能让我们对这部关注流亡与死亡,“向死而生”、“因死而出”的著作,有更加深广的认识。具体在写法上,特别是运用、阐释诗材的方法上,张晖未必拘泥于从陈寅恪到某些近时学者阐释明清之际诗歌的先例。正如他温煦平易的人格,他对南明诗歌的阐发,绝不求之过深,更不故作犀利的揣测,而是要“用现代的学术语言清晰地将众多文学现象表述出来”(《帝国的流亡·代自序》)。他从字法、句法、章法结构、用典、用韵步步生发,多用设问、反问或自问自答的方式,或站在作者角度来揣摩,或代入读者的立场来怀疑。典型的例子,如第113-114页解读屈士煌《归自滇中呈故园同社》一诗,数一下其中有多少个问号,可以说是苦口婆心、横说竖说、不厌其烦了。当然,对于作者运用诗材,鄙见偶有一点不太满足的地方。如“绝命诗”一章,分析瞿式耜就死时从容与焦虑交错的情形,读来稍觉过分信任了瞿诗的自我塑造。其实,作者深知此类诗歌在抒情性的同时,还有交际性、表演性,虽能用来解读人物心理的曲折,却未必是内心变化的透明媒介。如果天假张晖以时日,相信他一定还会运用其他史料,呈现出更为丰厚的诗歌表述层次。张晖这部未完成的遗稿,由他生前的挚友曾诚来整理,实在是不幸后的万幸。曾诚在《整理凡例》中强调维持原貌的原则,仅作最基本的规范和补充。诚然。但笔者通过对读电子档的稿本和成书的整理本,仍能发现整理者的苦心。比如第85页倒数第三行“《到家》颈联用一‘稀’字形容兄弟凋零”云云,其中的“《到家》颈联”四字,原稿作“此处”。这段分析,紧接在分析钱澄之的《初返江村作》一诗的几句话后面。原稿“此处用一‘稀’字形容兄弟凋零……”,很容易让人误解仍是在分析《初返江村作》。经整理者这样一改,方始明示:这是跳回去讲上一页的《到家》诗。编辑工作之细腻、周到,于此可见一斑。2014年3月13日,于京东黄渠村
  •     读完这本当下名声正隆的书,谈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作者写作此书的切入点很好,但由于其英年早逝,故而在许多方面虽然构筑了大纲,却没有来得及细细展开,例如方以智、王夫之的事迹诗文描述得过于疏浅,同时在全书整体的结构上依然显得有些突兀。最后在资料搜集的完整性上也有些遗漏,一些著名的南明士人作品未收入,如南明礼部尚书吴炳被俘后坚贞不屈,连续绝食7天而亡,年仅54岁。他在临终前写了一首绝命诗,诗中有“荒山谁与收枯骨,明月长留照短缨”之句。不过在浮躁的当下,能耐住性子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亦属不错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应该说,张晖的文字,在专家型学者中,算是优秀的,这可能与二十年来文史学界前沿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有关,重视“史”的文学性甚至美感。虽然此书并未完稿,但是全书的思路和整体精神面貌,还是清晰的,即以南明诗歌考察,重建那些士人的内心世界。作者显然对此有较深的生命体验,才会对那些死亡、绝望、坟墓、鬼魂和流浪有如此深的体悟。对于传统叙事中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作者却给出了另一种解读。比如刘宗周的绝食自杀,实际上用了二十多天,这期间他有过动摇,甚至吃过两次粥。正因如此,这种死亡才更加真实,更加令人震撼。瞿式耜的死亡过程,也充满了纠结、彷徨甚至恐惧,还原出这样的就义,其实更是一个真实的人,其选择最后的殉国和死亡,也更加令人动容。我读有些句子的时候,感觉的头皮会发麻。
  •     总不能因为作者去世了就说书写的好吧。
  •     读了三分之一有余,实在看不下去了,弃了吧。工夫下了不少,然而不算诗集校释,不算文学史,不算诗史互证,说不上算什么,颇有几分不伦不类之感。
  •     好学术的一本书,特定历史条件下特殊人物的情怀,在我们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这样的事情是再也不会发生了
  •     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     新角度(如或者说逐渐被看重的细读,文学角度的历史叙述和心灵史叙述等)文人精神还原的未竟稿
  •     从未竟稿中可以追踪张晖先生如何践行“好的人文学术”标准:“研究者能通过最严谨的学术方式,将个人怀抱、生命体验、社会关怀等融入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最终以学术的方式将时代的问题和紧张感加以呈现。”这部遗著的启示还在于,通过直面原始材料来触摸并温暖僵化了的理论与命题。如刘基少时读少陵诗,“颇怪其多忧愁怨抑之气”,尽管有他人说解,却依旧难消困惑,直至历经干戈,方才有切身之同情。又如生还的钱澄之,不愿删己诗之悲者,而是在“温厚平和”正统之外,另有“风也者,所以导和而宣郁也。吾极悲而情始和也”的生命体验与透彻言说。还有这些逼近说理而罔顾性灵的绝命诗,已尽弃风尚、流派、宗旨、诗艺、文辞等等,“只有尽情地倾诉,但却是‘诗言志’的最好见证”。上述种种细节,不仅仅是历史叙述的细化,亦将还理论以原有的鲜活魅力
  •     若我为亡国士人,不知将何以处之。贫家子弟的悲哀。
  •     这本书是对身处易代之际的士大夫所创作的诗歌的归纳与整理,作者试图挖掘他们诗歌中共同蕴含的对历史环境变化的认知以及心理的变化。总的来说,南明的士大夫经历了帝国的流亡,环境的变化致使他们的诗歌也反映了他们心境的变化。这些亡国士大夫或从军,或逃亡,或返乡,或自杀,他们诗歌所充斥的死亡美学的公共性,一方面是外在环境使然,一方面更是作为士大夫自身内在的要求。但个人感觉本书挖掘的力度不够而更多的是浮于表面。
  •     大约是未成稿的缘故,感觉有些地方论证还不够深入。错误较多,一部分可能是编辑的问题(如所引古文的句读);另一部分可能是作者对南明的史料文献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如熊汝霖生平事迹并非不可考。相信以张先生的勤勉与深邃,本应能写出一部巨作,可惜天不假年,长留遗憾于读者。
  •     惜哉!
  •     原来别人也是这样写文章的啊,偷窥感十足。有些分析未免故作解人。
  •     对不起维舟的吹捧,虽然这种恭维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场面话”
  •     视角宏大得令人惊讶……
  •     作者未完成的遗稿。目前刊出的部分分「诗歌中的流亡」与「流亡中的诗歌」,前一部分较成系统。全书整体而言,材料丰富,但深度不够,许多处似乎在为了文学而文学。这或也和文学与史学壁垒森严的学科体系设置有关。
  •     作者生前遗稿,所以内容并不充实,但很有启发性。上编的注就有322个,非常严谨认真,可惜英年早逝,像梅毅这种垃圾傻逼却老而不死,唉。
  •     惜不得见竟稿
  •     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作者买了电子版,虽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看了部分
  •     作者对晚明史的切入点选得非常别致,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类型的明史类著作。这个切入点,不仅仅要求作者对晚明史和南明史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作者的文学功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以诗歌而见晚明历史的颠沛流离,作者的遗民情愫表露无遗,而正是这种代入感,才能更好的完成著作所预设的目标。遗憾的是,作者英年早逝,我们不得已见其全貌了。
  •     若无求死之心、必死之心,则所谓殉国只能称为遇难。有明一代,文章不及汉唐宋远甚,而气节独高千古,良有以也。
  •     前段时间看过,张晖还是很有才气的,溘然离世挺令人惋惜的。不过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书中的南明遗民,而是张晖坦言学术生涯所能完成的事情虚指可数,做完几个课题,已至朽木之年。当时我心头一酸,一语成谶,人生忽如寄,唉。
  •     好题材
  •     “诗歌”是对“历史”细节的填补,可惜来不及展开
  •     匆匆阅读一过,作者以诗为切入点,讲南明士大夫的行朝,从军,贬谪,绝命诗等,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南明。传统南明历史的书写偏重政权的更替与民族冲突中的抵抗,作者将这一主题扩展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层面,还有进一步发掘和下移的可能性。惜乎作者英年早逝,没有机会将这一主题深挖下去了。又由于是遗著,作者生前只成草稿,有所瑕疵,但无伤大雅。
  •     “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张煌言。 满纸辛酸泪,书读一半,不忍读毕。
  •     时代面前的无奈,流亡始终是基调
  •     从文本建构的角度,觉得是书也不甚高明。或许是没有完稿的缘故?
  •     新书发布会上,大家说虽是残稿,但足以见丰满的理想。是死亡令理想更真实的吗?无论是历史里的人还是作者。
  •     感觉功力还不够,功力未成故而像是未成稿
  •     不是完结稿,不过写法与关注的视角都非常棒
  •     选题立意不错,但还有许多空间罢。
  •     张晖君之未竟稿,惜哉。
  •     感觉第二部分会比第一部分好。 有些太沉溺到情绪当中去了,失去了历史的视野。
  •     对甲申打开视角的一本书,对南明诸人的看法经历了很多改变,到这算是成熟定型了。应就着一壶酒高声朗诵回味,一杯杯也敬给前人。留下的遗憾太多了,希望有高人能继续写完。庆丰三年五一节读完。
  •     因为没有完成的原因 所以读着有些散
  •     好干涩真的
  •     虽然作者英年早逝给圈子内造成震动,且现在看来用功甚勤没什么可说的,以史解诗也不错,书名和前言也算立意超拔,但是实在看不到多少理论和思辨,罗列和注疏,串起来而已……
  •     完稿也许能值三星半。刘宗周一节好。
  •     文学研究能不能开拓新的范式,又该如何写作,从书中相对完整的章节看,张晖有高远的理想,但也才刚刚开始摸索。他留下了探索的印迹,无论成败,已足可敬佩。
  •     上卷“诗歌中的流亡”,下卷“流亡中的诗歌”。岸谷之变后,士人踏上流亡的行旅,奔赴行朝,奔赴死亡,大量的殉国行为和殉国诗诉说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怆。《悲伤的诗学》,《诗与血腥》,《鬼和坟墓》等章节尤为震撼。可惜作者的猝然离世,后续《帝国的风景》,《帝国的记忆》再也不得见了。
  •     张晖遗著,或曰残稿。上半部“诗歌中的流亡”较为完整,下半部“流亡中的诗歌”只有绝命诗一章完整。从张晖自己的原目次来看,还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完成,殊为遗憾。按张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要写知识人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并在行动中践行自己的信仰,直到生命结束”,而书写的方式,是从他们的诗歌中去观照当时的河山剧变和士人们的殊死抵抗,这些诗歌是他们用生命写下的伟大情怀和信念,真实地反映了每一个个体在当时极为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的思想和情感。虽然是未完成稿,但读已完成的部分,那一个个英勇献身的士人,那些或激昂或哀恸的诗行,常常令人为之激荡。可惜天不假年,英才早逝,那些没有写完的文字,我们永远无法读到了。
  •     可惜要將遺作整理好太難,且留待來者。
  •     下面第一篇书评是维舟 扣一星
  •     感受到强烈的悲伤、死亡的气息,还有作者的才气。最为难得的是那种和严谨的学术融为一体的严肃的人文关怀。
  •     未全部看完,留待日后翻。
  •     本書只能說草稿,甚至連基本的文獻梳理都沒有做完。作者也是英年早逝,這其中也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第二章對絕命詩的分析由於已經發表,因此雖不深刻但論述還是較到位。要是作者能多一些時間,將南明絕命詩放在中國絕命詩的歷史上,結合儒家思想,並與日本戰國時代的絕命史相發明,或能達到更高的高度。左東嶺的序言寫的很好,對文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予以了簡明扼要的歸納,值得多讀多學。
  •     残稿和遗著,书中满是遗憾..........
  •     天不假年。。。
  •     可惜没写完啊
  •     山河未改,身已是客,再未有比这更悲剧更绝望的感情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