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
ISBN:9787532723041
作者:[德] 帕·聚斯金德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uskind)1949年出生在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早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他发表的处女作是剧本《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后来许多剧院纷纷上演,其间被译成英语、法语。芬兰语、瑞典语、希伯来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为聚斯金德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继《香水》之后,聚斯金德用古典主义的笔调创作了中篇小说《鸽子》。小说描写巴黎某家银行一个看门人单调枯燥的生活,1987年初第一版销量即高达十万册。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香水》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一个奇才怪杰谋杀26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要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香水》不是一本通俗的惊险小说,它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小说自1985年出版以来,连续几年高踞德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名,已被翻译成二十七种文字。


 香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作者将对气味的描写发挥到了极致,内容与题目相去甚远,独特的描写方式,很有德国特色,让人读后感觉到窒息,绝望,和对生活的失望。可会对那种描写记忆犹新。灰暗的天,混乱的街,熙攘的人流,有着自己天赋的人,执著于自己兴趣的人,抛掉一切社会规范的人,却又苦苦的追寻着自己独特气味的人,想要获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最终成为神,却有选择了离去,因为一切已经没有了意义,再美的气味,都不是属于自己……
  •     两年前读的这本书,当时我生病住院,女朋友给我带来解闷。自从大学毕业后,基本上对文学丧失了兴趣。然而这本书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对社会进行报复的故事。出身贫贱,没有气味被视为异类的他,用自己的天赋和极端到变态的方法,终于使自己成为能吸引所有人的神,然而没想到这种吸引也最终毁灭了他。这是一个现代寓言。在这个复杂浮躁的社会里,太容易有这种被抛弃感了,所以其实大家内心都希望能像主人公一样成为偶像。如现在沉溺于网游的人,不也很多是现实社会中被抛弃的人么?没有爱和被爱,人太容易走向毁灭。是为鉴。
  •     曾经和友人说过,文学作品好比一些树,有躯干有枝叶有花朵,有坚硬厚实的部分也有轻灵飘逸的部分。但最精妙的部分在花香——明明强烈地触动人心,却无迹可寻。香气穿透人的感官神经,进入记忆,进入虚无。一刹那你仿佛回到很久以前停留过的一个地方,见到一个很想遇见却无法谋面的人,得到一种渴望已久的幸福,欣喜若狂,潸然泪下。当香气飘散,你回到现实,怅然若失。你分明感触到了什么,却什么也没有保留下来。最高超的文字,与最美妙的香氛,有着如此相似的意境。  1984年10月,35岁的德国人Süskind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香水》,立即轰动德语文坛,并被译成20余种文字。《香水》是德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在全世界销量达1500万册。被文学界称为“一个重要的事件、一个奇迹”。无数制片商争购电影版权,隐居的 Süskind认为,只有《闪灵》和《发条橙》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才能执筒。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3年后,Süskind的好友、曾拍摄《玫瑰之名》和《帝国陷落》的伯恩德.艾钦格以千万欧元求得《香水》电影版权。《罗拉快跑》的导演汤姆.提克威获得伯恩德.艾钦格青睐执导本片。  让小说的读者们欣慰的是,电影拍出了《香水》本有的味道。从布景到氛围,都制作得极其用心,基本上再现了书中所描绘的场面。用音乐,光影与节奏感表现了香水特殊的质感,部分传递小说所营造的诡异却迷人的氛围,能紧紧地抓住观众的眼球。但我要再次强调,文字所能抵达的领域,是影象所远远不能抵达的。正如《香水》中的重点道具——香水一般,似乎有形有质,但高超的语言所带来的迷醉,是不能形容其触动的深度的。那是一些更为悠远的伸展,仿佛可逾越宇宙的尽头。神奇的语言艺术,还让人好奇作者的才思与技艺。他是怎么样做到的呢?对电影中有些改动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电影强调了男主角对他第一次遇到的处香少女的情感维系,似乎要在这个角色身上发掘出渴求爱与被爱这比较“正常”的一面。但原著中的格雷诺耶更为冷酷,他为直觉而生,他的世界由气味构成,而其余的一切都可有可无。只是当他得到了梦想中的香水后,他的追逐就到了尽头,于是他感到悲哀。没有什么比到了尽头更悲哀了。换了是别人,也许会操纵这香水做更多别的事情,但格雷诺耶,他显然不那么容易被理解。(节选自本人《香水》电影版的评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书和电影一样震撼
  •     渴望爱与关注的孤儿
  •     有些书是寓言,有些书是谜语。这本书一直让我觉得是前者,但是读完通篇却觉得是后者。在我能猜透这个谜语之前,单就谜面而言,也只能给三星了。
  •     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决定不看电影了(说说而已不要当真),因为无法想象书中描绘的世界怎么被搬到屏幕上,所么执拗和无理取闹的想法啊!格雷诺耶征服众人的那一刻,心中并没有涌现预想的快感,只是一种失落和痛苦,如同书中所说,他只有在仇恨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不是爱中。多么讽刺的故事啊!正义、神灵、爱、同情···在气味的世界里你们是多么虚伪!
  •     你身上的气味已经化为我的记忆
  •     一个丑恶的社会孕育了一个没有自我的格雷诺耶,他穷其一生在找寻自己的气味
  •     重点关注了电影缺失的细节。视觉动物果然不能在电影之后看书~
  •     平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惊悚故事。一切都发生的合乎情理,但是每件事都非常离奇。主人公默默的来到人世,又默默的消失,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     很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很多描写令人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不是直接的恶心,但是就让人不舒服
  •     罪&美
  •     从图书馆借来的,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个故事。更何况还是提克威翻拍的电影呢~
  •     书和电影都一样让我浑身难受
  •     我是谁
  •     精彩。
  •     对天才犯罪的认可,是除了迷宫蛛之外的第二次,此番忐忑啊。。。是为记。
  •     那个,,,酒神节,,,现在哪还有?
  •     他迷恋的 只是她们身上的味道
  •     大概是大二时看的。是一本打开另外的视野的书,会带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     或许是为了实验自己终极香水, 此后并没有任何过得意义, 于是选择去了圣婴公墓, 感觉书中太多讽刺, 甚者我觉得作者有嘲讽读者的意味, 不是愉悦类型的书, 叙述略微类似百年, 读后感觉如同挪威, 不推荐
  •     大学时看了改编电影,前几天才突然看到原著,作者对气味的描写真真绝了。
  •     以传奇式的人物作为叙述中心,带点奇幻现实主义的感觉,虚化故事背景,侧重心理描写,带点儿讽刺意味,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却花了很少的笔墨去描述谋杀本身,可见重点不是连环杀人案而是这个注定会成为悲剧的天才香水专家本身。这是一篇难得的没有让我读到原来的目的却依然大赞的文章。惊奇多余惊喜,感叹多余感动是我的第一感受。嗯,要去看下他的电影……
  •     全世界的书里我最喜欢这一本 合我胃口合到想哭. 就是喜欢这种类型的故事 改编的电影也不错 可是还是缺了点书里的味道.
  •     一个人对自我存在的追寻
  •     1 相关职业的专业知识与细节描写太到位了 2 讽刺 人性“这是他们头一次因为爱而做了一件事”,细想悲哀 ,这是多么惨的人生,连爱的资格都没有? 3逼真,细节,各人物交代照应:无心之妇、丧女之父 4 聚斯金德走精品流。前人未有之文。5香水操控人心,我们常为表象蒙蔽。象征。我们“跟着感觉走”迷失在物欲里。何见事之不明!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故事,写活了。
  •     是因为期待太高还是因为先看了电影,小说没有想象中的好= =。只是故事想表达的意思还是很值得琢磨的。
  •     这样的结局,只觉得天才应该待在天才的世界
  •     可是,他一直都在主宰自己的人生不是吗?从出生的决定自己不要被弄死,到最后觉得对世人以及自己的厌恶把自己弄死。他一直都在很实在地活着,虽然过程有点病态。
  •     电影和原著还是有差别的,本来以为他逃脱死刑之后会继续过着追求香味的生活,只是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到的,想着死去,最后被30个人一起吃掉,真的是……
  •     后遗症就是觉得自己也有一个像格雷诺耶那样的鼻子 看见什么都要闻一下
  •     主人公就是上帝派来毁灭人类的……
  •     from 20170304 to 20170315。
  •     最后用香水征服了世人,但却依然找不到自己。
  •     应届毕业生看到 你首先要有天赋 扬长避短 让雇主满意 让老板放心 最终达到想生则生 想死便死的境界
  •     比预期的有些小落差, 还是理念不合的问题, 将主人公纯粹塑造成了一个香味的容器/恶意的散布者, 他又不自觉, 那就是情节取胜了
  •     关于味道的描写细致至极,让人眼花缭乱如亲身闻到一般。满足私欲的占有。
  •     奇异的故事,致命的芬芳
  •     人可以自卑到何种程度
  •     他是个优秀的制香者,可是他自己却是一个没有味道的人,看到这段的时候蓦然觉得悲凉。
  •     一生认同的追求,一场存在的虚无。
  •     不仅仅是整个故事,还有作者的写作手法,都让我深深的折服,没有爱情,用嗅觉代替一切感官,用香气营造一个小说世界
  •     挺棒的
  •     天才的故事无论善恶总是令人崇拜。无法忘记那寂寥的山顶洞窟与万人空巷的集体癫狂
  •     小说和电影的立意截然不同,各有各的精彩,文笔了得,毫不拖沓。
  •     震撼,想去读圣经
  •     格雷诺耶到底在寻求什么?也许是自己的气味,寻求自我吧。
  •     书比电影更直观。
  •     单位图书馆旧书,薄薄的小册子,几个早上就读完了。因为同名电影的普及,小说的情节无需赘言。我觉得小说最妙之处,是明明写了一个现代故事(失去身份的个体费劲全力仍然未找到身份,隐喻着现代人的绝对孤独),却用了文艺复兴小说式的叙事(人物传记的、线性的、传奇性的),但仔细阅读,小说的句子和词汇又是现代的(追忆、独白、心理描写),这就给我带来了绝妙的阅读体验。我觉得这部小说最不重要的就是”谋杀少女“的情节,乍闻惊悚,细思既扼腕又有趣,倘若我生在当时,定然同样是他的拥趸。至于”味道“这一叙事载体,当然是作者匠心独运,但也确实只是载体而已,味道本身没有意义,男主角的被吞噬,是将无身份的自己融入到他人之中从而获得身份,他是心满意足的,甚至说,这就是爱与被爱。
  •     非常好。语言流畅且吸引人,剧情精彩。气味是格雷诺耶的一切,而他确是唯一没有气味、不曾存在的人。
  •     比电影精彩多了
  •     感官敏锐是成为艺术家的必要条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