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

出版社:常荣生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5731486
作者:常荣生 编
页数:29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东汉政权灭亡后,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分裂与战争时期。从公元190年到公元589年的400年中,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先后产生过数十个政权。不同政权为争夺领土,不断进行战争。为了充分利用地形,掌握战争主动,各政权在确立政治中心后,就根据地势和地形特点,建城筑塞,防御敌人,建立根基。在这种条件下,旧有关塞获得重新利用,新的关塞也随之建立。 (一)三国互防关隘。东汉灭亡,豪强争立。中原进人大分裂、大战乱时期。到赤壁大战结束后,北方的曹魏政权、江南的孙吴政权、巴蜀的刘汉政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相互之间谁也没有力量消灭对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史称三国。三国之中,魏国控制着黄河南北及四川、湖北部分地区;蜀国控制着四川、湖北部分地区及贵州、云南等地;吴国控制着长江沿岸及东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三个政权为了防止被其他政权消灭,充分利用有利地势,加强关隘建设。 偏安东南的孙吴政权,没有北伐中原、统一中国的雄心,一心自保为安。主要依托长江天险防御曹魏政权的进攻,在自己控制地域加强了关隘、渡口建设。如充分利用如今安徽境内的昭关,控制水上关塞夏口。寓居巴蜀、控制西南的蜀汉政权,在政治上打出的旗帜是“恢复汉室”,企图以此维持政权,所以,时常出兵征讨。但由于力量有限,不得不攻防兼顾。在诸葛亮执政期间,虽然有“六出祁山”对曹魏主动进攻之举,但也同时加强了关塞建设。如沿大江加强瞿塘关建设,以防御来自东吴的进攻;在川陕交接地带,加强剑门关、白马关建设,严密控制人蜀通道。曹魏政权是三国之中力量最强、政治目标最明确的政权,曹氏集团一直怀有消灭割据、统一中原的意志,但限于力量不及,不得不在加强进攻的同时,做必要的防范。为了保护政治中心并在与东吴、蜀汉政权的军事斗争中掌握主动,也对周边关塞进行了建设。如在南部加强了金堤关控制,在西部加强大散关控制。特别是在与蜀汉政权争夺汉中的斗争中,更是积极利用川蜀一带的险要地势,建设了米仓关、阳平关、白水关、大震关等关隘。 (二)晋朝关隘。晋朝消灭蜀汉和东吴政权后,统一了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原来魏、蜀、吴三国相互防御的关隘一度丧失了功能。但晋朝统治集团是一个门阀、贵族势力的组合,统治集团奢侈腐朽,藩王拥兵自重,各类矛盾异常尖锐。政权建立不久,就陷入争权夺利的武装纷争,并演变为大范围的割据战争。战争与地形是紧密相连的,任何有头脑的军事家,都懂得充分利用地形。不管是藩王拥兵擅权,还是各类势力独立,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充分利用关塞。于是,在晋朝初期一度被废弃的关隘,很快又被恢复起来。 西晋政权为了保卫政治中心,在洛阳北部恢复了旧轵关的建筑,在南方的沈丘加强了项关建设,在正南方向加强了武胜关建设。 东晋时期社会动乱加剧,各割据势力无不重视关隘作用。东晋政权也曾试图收复被割据势力占据的土地,如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名将桓温攻破尧关,进军灞上,威胁长安;晋将司马勋出子午谷(在今陕西宁强县)夹击长安;凉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使秦主苻坚大为紧张,派出太子率军5万在尧关拒守,双方在尧关展开了拉锯战。可见关隘在东晋时期为各政权所重视。

前言

关隘是古代社会为保卫战略要地或领土、抵御主要方向的敌人而修筑的军事设施,是冷兵器时代的有效防御工具。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关隘不仅是中原政权的重要军事设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经济和文化。    ……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关隘长期处于社会的聚焦点上。战乱时期,关隘是主要战场,战事频发,英雄辈出,关隘生活充满血雨腥风。在和平年代,关口交易活跃,关市繁荣,促进了区域经济。    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关隘都是交通要道,人员往来的聚集地。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自然吸引文人墨客。关隘成为创作的主题,并因此留下了大量吟咏关塞的著名诗篇。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吟咏关隘的诗歌,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中佳品,也是关塞文化的代表作。

后记

关隘是中国古代重要军事设施,具有独特的军事和文化内涵。但因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大都已残缺不全。为了获得较多的一手资料,研究者先后到10余个省、自治区调研搜集资料。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陕西省军区学生军训办公室、四川省学生军训办公室等单位和冯耀忠、谢辉荣、成龙昌、傅家振、郑立凯、范浩北、杨杰、黄晟、贾斌等同志的支持,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思想观点由常生荣提出。前言由常生荣、苑士军撰写,第一、二章由苑士军、路陆军完成,第三、四、五章由苑士军、苑薇完成,第六、七、八章由苑士军、苑薇、陈震、武国强、杜改君、王宪嵘、耿跃廷完成。第九、十章由仇鲁源完成。全书由常生荣、苑士军和耿跃廷统稿。插图及图片由苑士军、侯林溥等提供。绘画由侯林溥完成。    在本书研究与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除在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具体说明外,在此表示感谢。所使用的图片相应付酬。    作者    2012年12月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关隘概述 第一节关隘的本质与结构 第二节关隘的功能 第三节关隘的历史 第四节关隘与战争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兵器与装备 第二节先秦防御与关隘建设 第三节战争发展与关隘分布 第三章秦朝关隘 第一节秦朝的政治与军事形势 第二节秦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秦朝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四节道路工程与关隘兴废 第四章西汉关隘 第一节西汉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西汉军队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西汉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五章东汉关隘 第一节东汉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东汉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东汉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三国时期的关隘 第二节两晋时期的关隘 第三节南北朝时期的关隘 第七章隋唐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隋唐政权建立后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隋唐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隋唐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四节隋唐名关及关塞文化 第八章宋朝关隘 第一节宋朝的形势与军事任务 第二节宋朝的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宋朝的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九章明朝关隘 第一节明朝的形势与关隘建设 第二节明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明朝长城关隘的功能 第十章清朝关隘 第一节清朝的关隘建设 第二节清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清朝关隘的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古代军事工程纪实丛书•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是“古代军事工程纪实丛书”之一,全书脉络清晰,论点论据充分,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军事参考价值的图书。

作者简介

《古代军事工程纪实丛书•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对中国古代名关的基本情况、社会功能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解说,强调了关隘在中国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按照朝代的更迭顺序,《古代军事工程纪实丛书•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详细解说了关隘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作用,讲述了关隘与题家军事战略、武器装备,经济文化的关系。


 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一点都不好看,弃了
  •     内容不错,要是有地图就更好了~
  •     太一般了,看名字以为是介绍中国重要关隘的书,实际上乱扯兵器盔甲,严重跑题,真正关隘的说明很少很少(不足5分之一),而且很业余,估计是骗职称才出版的书。
  •     没有地图,只给我看照片有啥用
  •     没有地图是硬伤,只有图片。其实有图片也没什么,起码比较直观。但有些图片反反复复出现,比如雁门关什么的。还有的图片和关隘联系不大,你说函谷关,放个老子骑青牛的雕塑干什么。反正这书挺水的,三星。
  •     典型的标题党,说的是关隘,章节却是按朝代排列,一个函谷关来回地讲,而且居然没有地图,不知所谓
  •     全书严重偏离主题,背景知识讲得比关隘部分还多。而且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作为一个历史地理读物,全书竟然没有一副地理图,竟插些关隘的照片,当这是旅游读物吗?看在本书参考书籍比较多,作者应该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就三星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