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35934536
页数:15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模仿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动物能模仿,但不能创造。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通常人们大多都是先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模仿也可以说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识能力是指个体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识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才,脑力劳动者也需要进行许多实际操作。操作能力的具体表现为对每一个步骤的设计,会使用相应的工具,能计算,并尽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对一名护理工作者来说,在贯彻执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程序中,以往那种只强调操作能力的做法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  操作能力与认识能力不可截然分开,不通过认识能力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不会有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之,若操作能力不能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可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医患关系沟通技巧、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判断决策的能力、调解纠纷及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此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能力的发展既有一般趋势,又存在个体差异。  1.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发展在人生各时期一般呈现以下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例如,从3、4岁到12、13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加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展趋于平缓(图5一1)。这就提示人们,早期教育对能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也有学者认为到40岁)达到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图5.2)。这就提示人们,对智力不同成分的开发要注意结合年龄结构。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是稳定增长的(图5.3)。这就提示人们,智力的发展贯穿于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对保持大脑聪慧及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4)青年期是人生最漫长且工作最有力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在25—40岁之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就提示人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青年人的才干。  (5)能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这就提示人们,要因人施教,既不要埋没人才,也不要揠苗助长。  2.能力的个体差异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的水平有高低,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能力的差异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质的差异除表现为各人有特殊的能力外,还表现为能力类型上的差异;量的差异则表现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上。  (1)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方面。例如,知觉能力方面,有的人属于分析型,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模糊;有的人属于综合型,其知觉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对细节常“视而不见”;有的人则属于分析综合型。在记忆能力方面,有的人长于形象记忆,有的人善于符号记忆,有的人则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记忆。在言语和思维能力方面则有口才和文才、形象思维型和抽象思维型等差别。能力类型的差异并不标志人能力的高低,只说明能力发展的倾向性不同。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在全人口中均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非常优秀与智力缺陷者都处于两个极端,个体构成越来越少,而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不同的层次水平(详见第九章第三节)。  (3)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人“少年才溢”,如我国唐初的王勃,10岁能赋;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6岁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8岁试作交响乐,儿岁创作歌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如我国近代大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英国的达尔文年轻时被人认为智力低下,50岁以后才渐有研究成果,最终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  包括智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承认能力的差别并对其进行评估,才能使人各有所用,各尽其能。但是,人作为一个整体,心理的诸方面都在彼此互相影响,同时心理因素还与生物及社会因素相互制约。在谈到成就问题时,情商等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情绪情感、动机、兴趣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片面地理解智力的作用,将其绝对化。  (四)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的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主观努力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遗传素质  先天素质是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与生理特点,如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其本身并不等于能力,它仅提供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某种可能和前提。  2.环境因素  后天的生活环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出生后神经细胞急剧地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发育成熟,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探索具有相当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缺乏刺激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如人际环境剥夺可以直接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自幼与世隔绝的孩子都是智力发育不全者。  3.教育作用  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指导,学习并积累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尤其是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以明显地促进智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3rome)通过追踪研究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看作为100,那么在4岁以前完成50%;4—8岁完成30%:9—17岁完成20%,。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作用与环境因素一样在智力发展较为迅速的幼年期影响较大,以后各个时期为智力发展缓慢期,其影响就相对减小。  4.社会实践  先天素质、环境及教育对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对于能力发展的水平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实践是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爱迪生的每一项创造发明都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显微外科医生对断指的再植更是无数次刻苦实践的结果。  5.主观努力  如果缺少主观努力和勤奋,即使上述诸因素具有优势,也无法使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就。“天才在于勤奋”,同时,勤奋还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而使素质乎平的人做出惊人之举,通常所说“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  ……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护理心理概述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学心护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  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行为主义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节  认知理论  第五节  心理生理学理论第三章  脑与心理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功能  第二节  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第四章  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识过程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过程  第三节  意志过程第五章  人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格特征  第三节  人格倾向性  第四节  自我意识第六章  心理发展与精神卫生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精神卫生概述  第四节  优生与胎教  第五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精神卫生第七章  心理防御与心理应激……第八章  心理障碍第九章  护理心理学基本技能实验指导  实验一  记忆广度实验  实验二  注意分配实验  实验三  气质类型测验  实验四  沟通技巧训练——《情景剧》  实验五  临床量表调查  实验六  临床心理调查  实验七  放松训练

作者简介

《护理心理学》以2001年7月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为主导,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阐明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异常心理现象作了简要概述,以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21世纪最重要的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是心理素质。通地该课程的学习,使护生能够在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水平,实现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专业目标,真正落实1989年WHO提出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图书封面


 护理心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