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书评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802567157
作者:胡适
页数:245页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对于胡适,我个人是不怎么了解的,只是从中学课本上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后来又知道他在文学领域是与鲁迅齐名的大家。但是看关于胡适的资料,人们对于他总是褒贬不一,正面的言论可以把胡适捧到天上,负面的言论也同要把他说的一文不值。这本书是胡适的一本文集,书中收集文章的时间跨度从1919年一直到四五十年代,可以说跨越了胡适生命的一半历程。如果将这本书看作胡适思想的一个缩影,或许是一个了解胡适的方法。这本书虽然名为《容忍与自由》,但纵观全书里面关于“容忍”和“自由”的言论却不是很多,更多的则是他关于社会、关于智识、关于文化的言论。也许是因为曾经在西方留学的缘故,胡适对于西方文化,尤其是科学是极为推崇的。但对于国学,似乎除了墨家学说,胡适都是十分贬低的。胡适眼中的国学,似乎便是统治了中国数千年的孔孟之道、以及不问时事的老庄学说。因为孔孟之道,没能废除女人裹小脚之类的陋习;而老庄学说,却教人消极避世,全然摆脱人的社会性。而西方文化则不然,首先它讲民主,所以就不会有诸多陋习;其次它有科学,科学可以使人寻求真理,控制自然,摆脱愚昧。所以胡适把科学和技术的近代文明看作高度理想主义的、精神的文明。而将中国被物质限制、无法超越物质的文明,称为“唯物的”文明。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便看到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抨击,他抨击“名教”、抨击“以有涯而知无涯,殆矣”、抨击愚昧的国人。也可以看到他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推崇。所以他讲究实证,要求理论需要“拿证据来”,也要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因为推崇科学,所以胡适也就推崇批判,就像他把“新思潮”的精神解释为尼采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要重新评估价值,就非要有一颗敢于探索的心,所以便要怀疑一切,要对于易陷入于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阱,存在戒心和疑惧。但怀疑是为了想确切相信一件事。为了要根据更坚固的证据和更健全的推理为基础,来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所以胡适将怠惰的思考、接受陈腐和不加分析的思想,称为智识上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人之所以要思考、要学习,就是为了发现社会的弊端,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社会是一代又一代不断模仿的,但人类若是一代一代地互相仿照,而没有变更,那就没有进化可言,文明也同样无法与社会同步。所以必须要有人学会思考,可以发现当下社会具有的弊端,并且对着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人不做的事,说人未说的话,即便有人骂他打他,甚而逼他至死,他仍旧不改变他的言行,而试图影响世人。只有有这样的人出现,久而久之,才会有人模仿他,从而由少数的怪,变为多数,更变而为大多数,社会的风尚从此改变,社会文明也由此进化。所以胡适认为“独善的个人主义”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独善的个人主义虽然发现了社会的恶,承认社会已经没救了,但却只想独善其身,消极避世。这种独善的个人主义一旦风行,对于社会也只有危害,但绝不会产生什么有益的影响。敢于对着社会发出与社会不同的声音,这便是社会进化的基础。所以社会需要的是学会发展每个人的个性的一面。若千万人都没有自己的个性,那谈何发出声音?但社会却一直在犯一个错误,它认为一个人是可以取代另一个人的,所以那些发出自己声音的先知、诗人都不被社会所容忍,从而被社会抹杀。所以社会若想发展,首先要学会尊重、发展个人的个性,也就是要使人有自由意志,并且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这一点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自由与文明》是作为主题出现的,文明的发展在于赋予每个成员足够的自由,自由的前提在于有利于文明的发展。因为人从不是单独的,而是社会的。你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社会影响,也在影响你周围的社会,所以发展个性之前必须要做到担负责任。对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成就我不敢妄言,但从这本书里体现出的思想,却可以称胡适为当之无愧的“大家”。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也许使传统文化遭到了打压,但却真的使民主、科学得到了发展;他对于传统的态度也许过于偏激,但他关于科学、社会的言论却是透彻而有远见的。


 容忍与自由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