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32155528
作者:[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页数:572页

内容概要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德语作家,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6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
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作者简介

一幕“疯子的人间喜剧”
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代表作
卡内蒂最重要的纯文学著作就是长篇巨著《迷惘》……这部长篇巨著在残酷的纳粹极权的背景下保持并维护了强烈而鲜明的观点和立场……这部小说构思奇特而怪诞,富有神秘色彩,使人联想到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
——瑞典文学院
由于厌恶人们的虚荣心,汉学家彼得·基恩摒弃公职,离群索居,终日与书本为伴。不料,他的女管家心肠歹毒,处心积虑地赢得了他的信任,与他结为夫妻,婚后却对他百般折辱。孤立无援的基恩将骗子引为至交,再次被戏耍愚弄,甚至被诬为精神病患者。虽然他的弟弟最终赶跑了一干恶人,收回了财产,但精神上备受刺激的基恩已成惊弓之鸟,一个白日梦魇后,他点燃了万卷藏书,自己也投身火海。
《迷惘》创作于1935年,是卡内蒂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他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力、睿智而辛辣的语言、对庸俗社会的批判、对极权主义兴起的预言,都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迷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英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的笔下,汉学家彼得·基恩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他向来只喜欢与书籍为伴并且爱书如命。除此之外,他还有如下性格特征:清高、孤芳自赏、不懂如何与人打交道而又格外顽固。他看不惯虚荣的人类和庸俗的世界,于是便一头扎进了书房,书成为他最亲的伴侣。但这个清高得有些迂腐的学者在接连遭受了一系列磨难之后,竟然亲手焚毁了他视若生命的书籍和手稿,并且随这些书籍一并去了西天。在临死前的时刻里他似乎很开心,可虽然他“笑声洪亮”,却毕竟是以悲剧收场。最清高的人,往往结局最悲惨;自命不凡、看轻他人的人,必然最容易被人欺骗;一心想要远离庸俗、摆脱庸俗的人,反而却是庸俗至极。卡内蒂对人性那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全都体现在这部《迷惘》中了。有人说这位博学却又性格古怪的汉学家命运坎坷,可远离人群、屏蔽整个世界的人始终只是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罢了,到头来被世界所抛弃这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实际上他自身性格所招致来的必然结果。这并不是别人带给基恩的悲剧,而是他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悲剧。他痛恨人们的虚荣、愚蠢,并对那些浪费他时间的人报以怨恨,在小说开始处,基恩的梦境里出现的上帝那洪亮而愤怒的嘲笑声,不就是对基恩最后悲惨结局的预示吗?并且,《迷妄》中的这个彼得·基恩,难道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中那最隐蔽不可见的一部分吗?或许是因为天资聪慧,或许是由于薪资丰厚,相较于那些不被我们重视的人,我们总可以找出一堆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来。就好比彼得·基恩,他所表现出的种种优越感,无非是想看到这个世界对他做出的反应是如他自己所愿的那般。他看到的世界,只是他愿意看到的那部分,所以,他对这个世界是无知的,他对其他人也是不了解的。这就是为何他会栽在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手中。而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看到的世界,也不过是自己想要看到、愿意看到的那部分,不然,为何我们屡屡被生活欺骗?但其实按照卡内蒂的说法是,生活并没有欺骗我们,是我们一直在欺骗自己而已。彼得·基恩就是最好的范例!表面上看起来,他绝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鄙视人群并避免接触人群,他始终都在画地为限,执著于自己的清高,并且正是这自以为是的清高把他拖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说,《迷惘》是一部关于人性的黑色幽默剧,那么相继出场的几个人物便是作者对人性的一种象征:彼得·基恩象征着我执和嗔恚,心肠歹毒的女管家台莱瑟象征着贪欲,而接连愚弄基恩于股掌中的骗子则象征着痴妄。如果彼得·基恩没有执著于自己的意识(在他的意识里认为这个世界和人群是不值得接触的),那么他就会以开阔的心灵去接纳世人、了解世人,也就不会犯下以后的错误了。他最亲近的伴侣是书,而也正是因为他对书的执著,才最后凄凄惶惶地引燃了书籍,与自己最亲密的伴侣同归于尽。作者设定的这个结局,不正是对佛家所说的“执著什么,就会被什么所伤害”的道理做出的一种呼应吗?在小说即将结束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无疑,这是一种双关——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不是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但如同疯子一般的彼得·基恩完全就是用清高的枷锁,将自己封闭在他所想象的虚幻世界里。于是,即便他读书再多,即便他学问再渊博,他也一样是个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他并不比那女管家和骗子以及他所谓的庸俗的人们强多少。甚至可以说,他比这些人活得更庸俗。与生活层面(物质层面)上,基恩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在精神层面上,他因为固守着自己那僵化的灵魂而如同一架机器,不仅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而且更缺少对生活的认知,也就更谈不上对生活的热爱了。如此看来,过于清高的人,他岂不是比他看不起的“市井小民”更庸俗也更无趣吗?
  •     长篇小说《迷惘》是诺贝尔获得者埃利亚斯•卡内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反映着当时的金钱资本主义社会。本书通过汉学家彼得•基恩跌宕起伏的人生,讲述着社会不同阶层人的状态,包括市井的小混混费舍勒,夫人台莱瑟,看门人退休的警察巴甫,以及他自己一个知识分子。内容上,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基恩最初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个拥有“私人图书馆”的汉学家,他过着封闭的生活,偶尔出去也是为了选书,在他的世界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第二分部讲述着基恩在被妻子台莱瑟赶出家门之后的流浪生活,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独有的世界,在这个阶段,他结交了骗子费舍勒,一个市井混混,同时看清了看门人巴甫。第三部基恩在他弟弟的帮助下终于又回到自己的书中,可是他的精神一直停留在紧张、幻想、疯癫的状态,最终与书一起燃烧,对于他来说,这是最美好的选择。这部经典小说与其他经典如《交际花盛衰记》《茶花女》《月亮和六便士》等相比,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作者增加了很多的幻想,这些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同时在幻想情节中,反映着台莱瑟的恶毒,费舍勒的金钱梦。从内容上,《迷惘》的故事发展更加起伏跌宕,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专注学术的教授后来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书中的男主人公彼得•基恩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犹太人。他的性格正好也符合犹太人的特点“甘于屈服”,懦弱,这也就是为什么希特勒选择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原因之一。基恩最初受到台莱瑟的虐待不敢吭声,把他赶出家门,他也没有反驳,后来他被抓回去关在小屋里受尽妻子和情夫的殴打,他依然没有任何的反抗,最终自己疯了。这种懦弱的表现,也解释了犹太人在二战中为什么没有反抗,而是“乖乖”的送死。另外,小人物台莱瑟和费舍勒,他们都是社会的下层人物,一直关注着基恩,为了就是金钱。台莱瑟为了金钱在基恩家中伪装八年,在他的面前表现有多么的爱书,而费舍勒为了金钱欺骗基恩,伪装成一个世界棋王,而其实是一个市井的小偷。巴甫是退休的警察,基恩家中原来的看门人,他对流浪的基恩没有同情,为了钱,与台莱瑟合谋虐待基恩;当基恩重新成为主人时他又变换脸色,与基恩讨要金钱。通过这些小人物对金钱的迷恋,不禁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埃利亚斯•卡内蒂是在1935年完成《迷惘》,他经历过二战前期,感受过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次世界经济危机对欧洲影响极大,一是社会不稳定,国民收入减少,每个人都处于金钱的恐慌之中。《迷惘》中社会表现也正如此,每个小人物都迷恋金钱,而唯一的知识分子基恩却生活在封闭的世界中,他不理经济,对社会也有一种无奈、厌恶之情,终日与读书作伴。二是希特勒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建立了纳粹政权,为德国经济寻找新的机会,德国就此成为二战的发起国。书中最后出现的角色是基恩的弟弟,格奥尔格。看到他的出现,基恩就有了希望,同时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无论基恩和他有多少的矛盾,当听说哥哥疯了,格奥尔格放下他巴黎所有的病人以及权力,马上来到基恩的身边。在社会中经历无数的格奥尔格利用他的手段、金钱把恶魔都赶走了,恢复了哥哥的自由。这也是书中最温情的一幕,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亲情依然在,基恩两次提到弟弟,一次是结婚,一次是失去所有时,也侧面表现着基恩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爱。基恩,也许他一生都在迷惘,面对社会他不知所措,所以他躲在书中,看似是在做学术,其实是在逃避世界。《迷惘》不仅故事跌宕起伏,而且给了人更多的思考与理解!
  •     文/吴情世界文学史、哲学史上有着不少著名的疯子,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以及德国哲学家尼采。从正常人的角度来看,他们行为无状,痴痴傻傻,少同他人亲近,与周围现实格格不入。他们生活在个人想象的世界中,分不清真实与虚构。传说看穿这世界的第欧根尼生活在酒桶之中,轻易不肯钻出。堂·吉诃德深中骑士小说流毒,企图以骑士精神和荣光改造这一世界,却屡屡为他人讽刺与讥笑。尼采一句“上帝死了”,发前人未发之音,在感叹世界走向瓦解的同时,也将个人的心智击碎。但是仔细想来,尽管这些疯子是“行动的矮子”,他们又何尝不是生活的智者,思想的巨人?对第欧根尼而言,我们同这一世界交接、联系、捆绑得越深,我们对自我的曲解也就越深,倒不如索性呆在酒桶中。对堂·吉诃德而言,整个世界亟需拯救。个人才华和能力虽有限,他至少还英勇地行动了;相反,我们这些正常人,能够看出部分社会弊病之人,却蝇营狗苟。对尼采而言,当人用科学的理性取消了上帝存在时,我们的心灵反而找不到皈依。这些人,既是疯子,又是智者,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一而二,二而一”。对于眼前的世界,疯子大多怀疑和否定,这同哲学家的任务在本质上相通。反倒是所谓的“正常人”,被社会偏见和生活常识左右,不能洞察正常中的异常,合理中的悖论。在德语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的作品《迷惘》中,也有一个疯子,他是汉学家彼得·基恩。基恩学养深厚,“掌握十几门东方语言,懂几种西方语言那是不在话下的。各国文学他都知道。他头脑里有许多名家名言,并能成段地背出来、写出来”。基恩酷爱读书,也喜欢藏书。“书籍,哪怕是很破旧的书籍,都很容易诱使他去购买。”他拥有城内最大的私人图书馆。不过,随着基恩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越发深入,他同外部世界的鸿沟也越发宽广,难以逾越。他离群索居,鄙视对话和交流,终日与书本为伴。后来,他为保护书籍,招聘了一个女管家。女管家台莱瑟为人卑劣,心机深重,知晓基恩对书籍百倍热爱,故意对书表现得顶礼膜拜,取得了基恩的信任,并被基恩奉为家中的女主人。结婚之后,基恩不想和台莱瑟有肌肤之亲,而台莱瑟更是在各个方面欺负、凌辱基恩,后在情欲和感性的驱动下,与一个店员暗通款曲,并最终将基恩赶出家门,任其流落在外。基恩听信了犹太侏儒费舍勒的谎言,被一再欺骗。而后基恩遭到了台莱瑟和她的情夫的毒打,且被诬陷为精神病患者,差点被关进精神病院。幸好基恩弟弟及时从巴黎赶来,通过一系列方式揭穿了台莱瑟的谎言和背叛,将他们赶走,收回了基恩的全部藏书。外部世界的流变让基恩无所适从,浑浑噩噩,陷入迷惘的状态中,在白日梦魇之后,他把全部藏书堆积起来,坐在上面自焚而亡。小说原名《康德着火了》,虽然不曾对“思想界的伟大破坏者”、哲学家康德带有不敬之意,卡内蒂最终将书名易为“迷惘”(康德其人,终其一生居住在故乡科尼斯堡,从不曾远游,这一点与基恩的经历相同。不过,康德终身未婚,基恩却误入婚姻牢笼,小说易名也有道理)。鲁迅于《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的意义在于,“悲剧将那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彼得·基恩的一生,毫无疑问是一出悲剧。但他的悲剧,既不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也不是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基恩的悲剧,是形而上意义的悲剧,象征了形而上世界的碎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哀叹与绝望。西方有着悠久的二元对立思想,灵与肉,理念与现实。哲学家柏拉图始终强调,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绝对真实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虚假的、歪曲的模仿。尽管柏拉图的“理念论”带有浓厚的独断论色彩,无法借助经验确证和把握。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给人以启发。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中有着绝对的“真”、“善”、“美”,反倒是现实世界,充斥了谎言与欺骗,麻木与凶狠,残忍与暴戾。基恩的悲剧,正因为他在现实世界中执着地追求理念世界,忽视了与现实世界的妥协,最终被现实世界给无情地抛弃与毁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基恩无法做到庄子的超脱,这似乎是一种软弱、怯懦,却也是难得的坚持与守候。夸父追日而不得,精卫今日仍填海,西绪福斯推大石循环往复。人生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得到与穷极,而时刻停留在追求的路上。曾几何时,启蒙哲学家大多对“天赋理性”报以了极大的热情,竭力以赞美诗讴歌称颂之。但对经历了一战、二战(尤其是全球战、种族大屠杀)的知识分子来说,理性不再那么可靠,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反而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解释性,尽管信服之令人难以情感上不悦。启蒙运动过去一百多年后,至卡内蒂的时代,卢梭所谓的“美德共和国”依旧在世界远方,遥不可及。世界依旧善恶兼有,美丑并存。或许,摩尼教的“善恶皆为本原论”更有道理:现实世界有善,也有恶。善恶皆为世界本原,人类无法彻底消灭人性之恶。无所谓“恶”,也就无所谓“善”,恰如《老子》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之句的启示,善恶两面相互依存,难分难解。《迷惘》中文版四十多万字,情节不甚突出,思想性却大有可观。基恩是个不合时宜的智者,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疯人疯语,同时也是快人快语。他不擅长日常交际,却对人生本质的虚无深有体察,对意识形态营造下的幻梦给出了猛烈抨击。从学问到日常,从优雅到低俗,基恩站在理念世界的最高处俯视这世界。他自己,也逐渐脱离了现实,直面着坠落的危险。基恩从学者的角度严厉批评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自己转而对书百般珍爱。在小说结尾,爱书的基恩却坐在书上自焚。与其说基恩在自我毁灭,不妨将其视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典型,将自焚看作对于理性盲目坚信的大梦之幻灭。《圣经》中,上帝第一天创造光,光赋予万事万物以形状。基恩自焚的微弱火光,不知能照亮多少干涸皲裂的心灵与胸膛?最末再提一个问题,不求总结,权作思考:到底是谁疯了?彼得·基恩?还是这世界?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可能是长途飞行的困顿加重了此书的阅读压力 让我觉得它过于冗繁和歇斯底里 怎么会把生活过成这样
  •     都是金钱惹的祸,刻画的小人物淋漓尽致;反映了一个“时刻”的经济社会
  •     2
  •     第一部分看完 说实话很羡慕这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生活
  •     一上来就读意识流的作品于我来说还是太艰深了,读到后面非常的不顺畅。
  •     总算看完了。第一部分读的很快,读到第二部分却异常缓慢,中途好几次想放弃,到了第三部分最后以纵火焚烧收尾,积聚的杂沓思绪被卷入痛苦的漩涡中……
  •     读到73页硬着头皮也看不下去了,翻译的很通顺连贯,但故事实在是不吸引人还令人不悦。看简介说主角被各种居心叵测的人算计,但给予女方这种无沟通的不正常的无性婚姻,自己跑厕所里守着童贞哭的男主,实在提不起兴趣啊,连看他变惨的兴致都没有。
  •     最后结局的大笑,很可以,但是我拖了好久才读完,不喜欢
  •     每个人物都脑洞大开,疯人院的罗生门…
  •     一直不太喜欢现代主义大量使用意识流的手法,主人公们的大量内心独白反倒是加重了阅读的枯燥感。anyway,三个章节的标题结合内容来看的确很有意思,故事本身并不差劲,用一个疯子的人间喜剧形容再合适不过,这个疯子是我也是你,可叹可笑又可悲。Ps:译者北外毕业,译后记写的有些意思。
  •     荒诞
  •     书是好书,翻译太差劲了,啰嗦是一方面,词不达意就很有问题。只看了少部分,没有强忍着读完,问题在于译者,不想破坏阅读这件事,所以这本书还是暂时作罢,以后碰到好的译本再读不迟。
  •     天才和疯子,一线之隔。20170203。
  •     书痴,与世界上其他收藏癖是同样的,占有欲,占据了大部分头脑、时间与经历,挤压生活中的其他,排他性很强烈,近乎病态的自我满足。
  •     睡。前。故。事。
  •     真的是一幕“疯子”的人间喜剧,互不了解的两个人,不交流,各怀鬼胎,自言自语,我只看到深深的孤独和悲哀。
  •     一幕“疯子的人间喜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