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人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
ISBN:9787508031736
作者:亨利·缪尔热
页数:342页

内容概要

缪尔热于1822年出生在巴黎,其父是一个看门人。缪尔热幼时家境贫寒,身边尽是不名一文的艺术家和作家。在巴黎的莫穆斯咖啡馆,他结识了写实主义画家库尔贝、诗人波德莱尔、现实主义小说家尚弗勒里,以及芳流后世的摄影家纳达尔。在这些人的鼓励下,缪尔热决定弃诗从文,最终凭借小说《波希米亚人》而一举成名。在这部有笑有泪的作品中,他记录了自己在拉丁区的生活,后来被巴西埃改编成舞台剧,随后又被普契尼改编为歌剧《波希米亚人》。

作者简介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
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波希米亚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BOHEME 波希米亚,最近年酷得不得了的一个词儿,网上很多动辄自称“波—波”族的人,服饰店也经常以波希米亚风格相号召,波希米亚,就像吉普赛、就像卡门一样,成为一个充满神秘与诱惑的符号。波希米亚到底是什么?波希米亚在哪里?谁是波希米亚人?其实我本意并非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不是本文的主题,但多少要做一些简略的回答:波希米亚的原指,不过是中世纪以布拉格为中心的由神圣罗马帝国所统辖的一个地区,然而从莎士比亚那里开始,人们把波希米亚误作了充满艺术气息的吉普赛人的故乡,于是经过一再的误读,“波希米亚人”成为了那些孤傲不羁的的艺术家们的代称,而缪尔热——“波希米亚的发掘者”的这本《波希米亚人》则描写了一个最著名的波希米亚聚居区——巴黎拉丁区的生活。波希米亚在中国也许是一个误读更深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波希米亚大约只是一种服装风格,一种调酒,而背后的波希米亚精神则一无所知。一个概念可能因为理想化而看起来美好,而其所指向的生活往往残酷的多,缪尔热笔下的这一群波希米亚人:萧纳——音乐家;马切洛——画家;鲁道尔夫——诗人;柯林——哲学家。几乎每一天的生活却是:朝不保夕,每天都在寻找着能让自己吃上饭的10个苏。手段则是日新月异,以各种近乎欺诈的手段赊账对于这群波希米亚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而为了得到100法郎,他们可以出卖自己的任何作品——主人公之一的萧纳为了获得200法郎的佣金受雇于一个英国绅士每天在钢琴上弹出噪音以赶走令绅士感到讨厌的女邻居。这种近乎亵渎艺术的作风很难和一个天才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就是真实的波希米亚人。他们嬉闹、慵懒、无所谓诚实,也许都有些小聪明,但其中真正的天才也许不到十分之一。他们是19世纪的嬉皮士,也正如他们的晚辈一样,只有自由对于波希米亚人是不可或缺的,绝对的自由,也许会被马克思斥为无征服主义的自由。因此,在波希米亚人这里绝对听不到精打细算和所谓的前途规划,萧纳和他的伙伴们只用了5天就花光了300多法郎,而这些钱差不多是他们好几年的收入总和,于是在第6天,他们的早餐从一端30个法郎变为30个苏,然而他们依然面带微笑,讨论从香槟到莎士比亚再到路易波拿巴的一切问题,其思维的跳跃性足以让任何一个正常人疯掉——他们经常光顾的咖啡馆也正是因此从门庭若市变得门可罗雀。狂傲的波希米亚,孤独的波希米亚,自由的波希米亚,这些波希米亚艺术家们,每天都梦想着自己扬名巴黎,同时又蔑视一切。拖欠的房租?哦,先把房东灌醉再说;宴会的礼仪?对不起,我们只是来填饱肚子然后带走一位漂亮的夫人。马切洛为了让自己的话参加巡展,连续三年用不同的名字寄给评审委员会,萧纳陶醉于自己刚刚完成的曲谱却忘了这一天是交房租的日子——而他已身无分文。正常人所担心的一切前途、工作、家庭、子女教育这些事情在波希米亚人的头脑里完全没有概念,当然他们经常想到钱,但大多数情况是债主站到自己眼前的时候,(而此时,那个正在图书馆里翻过一页页书页,俯瞰着这些波希米亚人命运的我,正满脑子是考研、找工作、四六级,当马切洛追到了他的谬赛特时,我所想得却是我这一次的期末考试过了没有)波希米亚不是一个地方,不是一个民族,甚至不是一个团体,任何一个对一切却表示叛逆的年轻艺术家都可以宣称自己继承了波希米亚精神——年轻的、叛逆的。在缪尔热所构架的结尾中,波希米亚艺术家们各自有了归宿:萧纳的唱片大卖,鲁道尔夫和柯林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和书,马切洛的画也终于了画展,这样的结局在任何一部小说里差不多都算是一个圆满的光明的结局。然而在缪尔热笔下,却一片凄凉,正如主人公之一马洛切说的:“我们不再年轻、我们都已经老了。”波希米亚精神只能存于年轻与叛逆之中,一旦进入主流,波希米亚精神便不复存在,从这一点上说,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朋克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波希米亚,他们反对自己的长辈,反对一切主流,反对一切权威,然而正如波希米亚精神消解于一战的风雨中一样,嬉皮、朋克、摇滚,也在铁幕倒塌之后被主流收了编。(似乎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反体制、反主流的思潮就会用上大地,从波希米亚精神到嬉皮朋克,在我们所处的今天,大规模的运动消解了,但零星的战斗仍在继续,我们称之为先锋)从理性上说,波希米亚精神注定不能长久,也注定只能存在于社会的边缘,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不会允许社会中大部分人以不负责任、无秩序的状态生活着。然而真是这样的境况下,波希米亚精神变的珍贵,当主流社会竭力维护着既有秩序的时候,每一代秉承了波希米亚精神的年轻人们站起来反抗、蔑视这秩序,而在这维护与破坏之间,社会才保持了活力,不至于僵化衰老,也不至于变为一团混乱。
  •     只有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才能产生这样的波西米亚人。这本书令我最喜欢的是波西米亚的幽默,书中时时穿插着自然而然的幽默,颓废的生活和随意的场景构成了巴黎拉丁区的一个风景。这样的生活和这样的人,永远只是随心的活着,是自由主义的滥觞。所谓的艺术成为了上帝,艺术的信徒也就永远地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品。
  •         波希米亚咏叹调    ——从《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到《R.E.N.T.》  先看了一半书,然后看了两遍电影,继而在从重庆到宜宾的三峡游船上看完了另一半的书。我要说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阶段。首先前半本书,是按照正常的读书体验来的,头脑中浮现的不过是几个17世纪末潦倒的艺术家在欧式街区的石子路上讴歌并抱怨着的形象;而电影的第一遍也只是由于突然才意识到这是一部百老汇现代歌舞片而在惊叹之余随旋律徜徉……  然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在第二遍电影里,我的意识中不停浮现的是诗人鲁尔道夫、画家马切洛、音乐家萧纳这一个个古董级装扮的活灵活现的穷绅形象;而那后半本书,我硬是完全代入电影中的那些用歌喉阐述波希米亚人生的当代美国红男绿女们的模样近乎荒诞地完成了这次17世纪法国巴黎拉丁区之旅的。  这是完全不同却又毫无疑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部作品,两个故事。类似的开篇,类似的人物结构,类似的情节走向,近乎狂热的诗意,独立而交织的群戏,浪漫而悲伤的爱情,这些种种,甚至还有同样的一个符号性质强烈的角色绰号:咪咪。这些,带给我们的不是无限的遐想啊遐想,而是两个不同时空下,两群相同年龄,相同境遇,相同追求的青年共同奏鸣的一曲波希米亚咏叹调。  从书本上曼妙的词藻,到电影中壮烈的旋律,用17世纪的诗意去点缀当代的音乐,用当代的摇滚去诠释17世纪的浪漫。我很幸运也很奇妙的在同一段时间交错地接触到了这两部作品,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对我来说绝对非常的时期,这就已经很诡异,很影响我的内分泌——我是说多巴胺——了。  不想也不可能将书和电影中的那些相似点一一对比,因为这毕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艺术品,否则便是在否定后者的存在意义,也是在作茧自缚。尽管我会将两部作品混淆着去欣赏,但那是我个人想象力开始匮乏在任何两种事物间都难以找到契合点造成的,多少还有睡眠不足意识朦胧的原因。所以,当看见人们在说:“波希米亚人只存在于巴黎的拉丁区”,“波希米亚早就不存在了”类似的定论时,我虽然不能也没有资格去否定,但我知道,现在的重点可以放到去讨论它们的差异——两个时代的波希米亚存在,的差异了。  波希米亚这个字眼来源于当今位于捷克境内的一个古代国家,其最大的城市就是今天的捷克首都布拉格(这点我曾经给某人解释错过,如果你看到了请自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个国家的人们因艺术气质浓厚而声名远扬,以至于波希米亚人成了流浪漂泊的艺术信仰者的代名词。而终于其中的一些人发起了巴黎拉丁街区一种独一无二的浪漫主义运动。而这二者的联系恰恰就是本书的作者亨利•缪热尔编织而成的,那种身处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的人难以理解的人文风情,在这部定义性质的《波希米亚人》中就只能说若隐若现地描绘出了。  正是这种若隐若现,使得我第一次看电影时直到影片中段才发现二者主题中辉映的那一部分。也间接使得我去看了第二遍电影,恩,就是这样……  这种若隐若现,是说书中那些语言,那些应该比翻译过后我所看到的还要华丽的语言,所形成的一种诗意盎然的气息,弥漫着每一页淡黄的纸张,几乎朦胧了文章副标题中所明示的主旨。而影片中的那一幕幕的不羁,让那种诗意的语言中含蓄上演的激情简直一股脑的流露,几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着自己微不足道却才华四射的存在。  尽管《R.E.N.T.》中的音乐良莠不齐,一些过场歌曲多少有些造作感,但不妨碍影片整体洋溢着的热烈的艺术氛围。最喜欢片中酒馆狂欢的一段,让一切诗意都不再含蓄的同时,让那些肮脏敏感的字眼拥挤在狭小空间的同时,让所有那些过往的不快都被音符淹没的同时,当代的波希米亚人以自己的狂热阐释着玩世不恭的真正意义。相比书中那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丝,当是要潇洒得夸张了。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的波希米亚——世界波希米亚之宗——宣告消失。于是评论家们纷纷站出来指出波希米亚文化的灭亡。无疑,当世界步入20世纪,文化领域大兴土木,娱乐产业大行其道,但凡有些才能的人们都附庸其中迎合大众,商业已经摆出了王道的姿态,恁谁试图回归17世纪纯粹而小众的平等式文化交流都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而市场,如今几乎成了超越人际关系的社会根基。  “波希米亚,这个被反复烘焙的向世俗挑战的符号,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装饰性符号。”  自资本主义诞生,资产阶级从布尔乔亚分离开去的那一天,中产阶级就注定成为波希米亚人嘲讽和反抗的对象。但至现代终于和平演化为戴维•布鲁克笔下的“波波主义”,中产阶级似是而非地扛起了波希米亚的大旗,布尔乔亚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更加专业的社会分工,加之网络文化的大浪淘沙,造成了这个类似雅皮士,但又比雅皮士稍具讽刺意味的概念的出现。而随着中产阶级的经济标准越来越高,小资甚至更边缘的宅文化与互联网的互动愈演愈烈。“而精神上的波希米亚人,永远是一个时代的极少数。”  当然如今,历史中那些难以呼吸的概念都被冲刷殆尽了,尽管《R.E.N.T.》为我们描绘了那样一个贫民区的一群舍弃一切追求艺术的青年的浮生记,但也可以说那只是美国如今颇具影响的一些边缘文化对“垮掉一代”的精神再现。如果说与波希米亚人有什么联系,那大致都是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上的。  但是,关于这部电影,我们却不能忽视的一些关键字:AIDS、毒品、同性恋、双性恋、异装癖,等等。  还有那些在酒吧的狂欢中Tom一口气说出的无数个敏感到不能再敏感的字眼儿,那些被这个时代摒弃却难以忽视的话题,所有这些元素能够如此痛快地交织在这一部歌剧中,尽管似乎离我们是那样的远,但依旧那样的令人窒息。  No day But today,这句说不清究竟是positive还是negative的座右铭,带来的是一段段精彩人生的上演,尽管其中这样那样的关键字,但我们看到的,善良和美丽,在死亡的阴云中,用欢笑和歌唱辉耀着一点光,一点直射人心的光。  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拥有波希米亚追求的人永远是这个社会最为特立独行,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阶层。《R.E.N.T.》中所描绘的正是《波希米亚人》的序言中所谈及的“还有一些人,在疯狂的英雄主义外衣掩护下,却非常理智,他们既不哭泣也不埋怨,只是被动地忍受着自身造就的晦涩而冷酷的命运。他们大多被那种领科学都无能为力的疾病所杀死……”  死亡,绝症,无论是书中咪咪的死,还是影片中Angel的死,都足够令人扼腕。但一个是在现实的迷途中,一个却是在精神的阳光下……  繁华的纽约,一个贫民区的寒冬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过去了,“在这种人性复苏的过程中,波希米亚人依然如故,依照巴尔扎克的腔调,寻求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艺术。”  电影不止看了两遍,书只看了一遍,但书中画满下划线的,是小说的序言和附录。一遍遍地品味那些鞭辟入里的段落,仿佛一点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能将人带回到那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艺术的鼎盛时期,以及在那奢华的艺术光辉下,离群索居的波希米亚人们不羁又不堪的冒险体验。  而或许最至共鸣的是附录中引用的阿尔方斯•卡尔一段话:  “那是一段被截掉了的青春,前面是大学生活的结束,后面是职业生涯的开端,被截掉的那一段就像是两个学年之间的假期那么长。现代生活是如此紧迫,年轻人甚至没有片刻时间可以停下来幻想一下波希米亚。”  而这段话所描述的时代,你知道,竟仅仅是19世纪……  没错,甚至连假期那么长的青春,如今都无法残留。在这个泡面文化的时代里,人们甚至连对追求生活必需要素的考虑都舍不得拿出一点时间,究竟是为了金钱,还是规律本身?  这短短的几句话当然还构不成我违背规律的理由,但我所能虑及的,多半也是至此了。于是我起码知道了成都是个妙处,却同时间一样,并非久留之处,那么跟着时间一同顺着三峡流淌,直到翻过大坝,伴着孤影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时,才得发出“月比江黑,桥比岸长”的感叹。而在归乡的车上,忍着腹痛和伤寒在《波希米亚人》末页的空白落下的“归世索群叙道名,乡愁支离无玄欲”的病句则是我登车前于一处道观默哀了一上午后,为这本书和书中的那个时代,为了纽约那一群为了追求精神的富足而有勇气去承受物质和肉体双重折磨的青年,以及我自以为是的最后一个假期,终了的悼词……  还有,这篇文前半部写于一个月前的家中后搁置;而后半部,就是在现在,写于办公室。  不到位。恩,很不到位。  一年有525600分钟,到位状态的缺乏,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一直很想看关于波西米亚文明的书。读完发现波西米亚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片面,更多的是一种悠闲的精神,一种不羁的态度。
  •     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笑中含泪的故事。
  •     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之源
  •     真正的波西米亚人的苦恼
  •     他不是第一个描述波西米亚的人,却是最成功的一个。
  •     真好看!
  •     没看懂就放弃
  •     感觉还行,稍显絮叨。
  •     风趣的笔墨 恣意的生活 很好看
  •     连文人都称不上的街头浪荡者 出于对某名词的执念读完 无聊
  •     睡前读物,有效
  •     太自由的生活,是现在这个社会所无法拥有的。一个人除非先屈服于无情的自然生存法则,才能开始这种生活。
  •     天灭法国佬
  •     在我完全对图书馆失望的时候,给了我希望。
  •     rent的原著
  •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9877/
  •     封面虽然是从劳特雷克绘制的海报而来,但实在是很难看……
  •     boheme 圣经
  •     巴黎那一帮有意思的人,吃了这一顿没有下一顿。
  •     很爱
  •     “正常状态的缺乏正是生活的必需”。自由颓废,甚好。
  •     感受到文化差异。。。。。。他们所认为的某些潇洒作风,让我感觉是放浪形骸。。。。。有一定文学性,但没什么趣味性。。。
  •     这本书买了多少年?10年?封面太丑,以至于一直压在最底部。当年购买的心情已经忘记。其实这本书语言挺幽默的,大笑了好几回。
  •     有很多話想說。所以我會寫長篇。
  •     艺术与不幸是一对双胞胎,在朋友不幸的时候还能在熟悉的酒吧喝上一杯。to love as if he doesn‘t have tomorrow,to laugh as if he never did。
  •     美好年代~
  •     序言更好看系列。感觉太模糊了,仿佛只是对波西米亚人的一瞥。
  •     同学为提高我的文学素养 特意借了这本书给我看 的确有种别样的阅读体验 缪尔热这位处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界的画家 把法国拉丁区的艺术家们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既有着浪漫自由放荡的气息 也弥漫着现实的悲伤无助之感
  •     /書一頁頁翻過,滯留其中的霉味漸漸淡了。 /全書二十三章,每章都像一個小劇本。之前看過的歌劇電影都作了大幅改編:普契尼添加自身的感受,意大利陽光下總是將悲傷融化。考里斯馬基過濾了巴黎的浪漫,凝結的北歐情愫異常冷峻。所以,我好希望有個骨子里帶波希米亞氣質的導演,盡量忠於原著,拍成系列:咪咪和魯道爾夫,繆賽特與馬切洛,弗朗辛娜與雅各⋯⋯他們的愛情一定是作者親眼目睹,四位好友(詩人、畫家、音樂家、哲學家)的友情一定是作者親身體驗的。 /回頭重讀作者序。摘錄結尾一段:「這是一種迷人而又可怕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中,有征服者,有殉難者,一個人除非事先屈服於無情的自然生存法則,才能開始這種生活。」 /波希米亞人的生活,來過這裡嗎?
  •     只看了后面的扩展阅读
  •     自由与艺术
  •     给世界带来欢快的人们,却一直遭受迫害,世界就是如此不公。
  •     法国文学;小说
  •     小说写得一般,但影响巨大巨大巨大
  •     如果只有后面的四篇扩展阅读的话,我会给四星,前面的小说我是在下班路上过了一眼,看后面的20几页就够了
  •     像个她们三个一人送一本 自己留一本
  •     这是一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它流行于1830~1914年之间,而现在它被消化功能强大的社会吞噬掉了,成为一种点缀。
  •     很生动很生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